中超金元時代落幕,中國足球的寒冬正在到來。球迷們更多隻看到中超高薪球員的風光無限,卻沒有看到這個行業裡真正的底層生活。那些長期遭受欠薪的球員,正在經歷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今年5月,中國足協官方發布公告——關於取消相關職業俱樂部註冊資格的通知,在這份榜單上,遼寧足球俱樂部的名字赫然在列。這支擁有67年歷史的老牌球隊,曾有過輝煌十冠王的王者之師,因為資金鍊斷裂黯然謝幕,讓整個中國足壇唏噓不已。
可是,遼足解散,並不是一個只有悲傷的故事,這件事所帶來的的連鎖反應,就是多達31人開始了長達半年多的討薪之路。其中包括了20名球員,8名教練,2名對醫和一名會計,總額達到3866萬之巨。其中,很多人被拖欠了2019年的全年工資,甚至還有2018年的贏球獎金。
這條討薪之路,由於遼足的解散,變得異常艱難。球員們首先找到中國足協,希望足協衝裁解決。但足協以「遼足俱樂部已被註銷」為由,不受理仲裁申請,讓球員們去找法院進行民事訴訟。可是,12月7日,瀋陽市和平區人民法院的一紙民事裁定書,又讓遼足球員們深感無奈——法院表示,球員與俱樂部的糾葛,發生於遼足俱樂部在中國足協的註冊存續期間,應該由中國足協裁定。
皮球,就這樣被踢來踢去,受苦的只有球員自身。遼足球員本就收入不高,再加上兩年沒有收入,很多人的基本生活都成了問題。據媒體採訪了解,一名遼足預備隊的球員,此前在隊時月薪8000,但整個2019年都沒有拿到過收入,只能花女友的錢度日。而到了2020年,由於依然處於無業且討薪無門的狀態,這名球員也被迫和相戀了8年的女友分手。
這名球員因此開始失眠,身體素質嚴重下降,甚至被確診患上了抑鬱症。為了維持基本生活,他只能在瀋陽找到一家蛋糕店打工,拿著2000元的月薪勉強度日。踢了十年的球,一度成為職業球員,卻最終是這樣的結局,的確讓人感到痛心。
中國足球的球迷們,如果你們對金字塔尖的球員們憤憤不平,不妨把眼光往下看一看,了解一下真正苦難的芸芸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