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劇《假偶天成》的熱播,又一次引發腐女們的蠢蠢欲動的愛「美」之心。劇中以白色為主的泰式小清新畫風,視覺上令女孩兒們沉浸在純美的愛情裡。兩位男主不失男性之美的外貌,且各具特色的性格讓女性觀眾在其中各有所愛的欣賞也是特色之一。劇中延續了瑣碎的生活小事是感情最好滋養劑的特色,將「我喜歡的不是性別,而是你」這一主題娓娓訴說著......
音樂社團迎新會的互動環節
甜到心坎的表白回應
你眼裡的可愛,只有我懂
世界上有很多人,但和我聽一首歌的人,只有你
這些曖昧、甜蜜的瞬間,相信愛這口的腐女們當時一定在屏幕前尖叫不已。
耽美文化,起源於日本。20世紀90年代傳入中國大陸。在而後的演變中耽美的「美」被逐漸特指了美型的男性。
2016年中國青年報社對2000名14-35歲的年輕人做了網絡問卷調查,其結果是94.7%的受訪青年有過「壓力自我複製」的現象,即對於無法解決的壓力和焦慮導致了心理問題的惡性循環,而重複焦慮。
現代社會的發展存在這很多矛盾衝突,在人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同時,人作為主體的功能卻在日益喪失、忙碌讓人的空虛感加重、歸屬感漸弱、甚至空巢青年的孤獨感日益增強等等。
這些可能都是人們在物質文明的華麗殼裡埋藏的精神世界的無措、焦慮。
在充斥著焦慮與緊張的現實生活中,腐女們從消費耽美文化中尋找滿足和快樂,暫時的逃離。
耽美亞文化,讓腐女們從原本處於的「被凝視」的客體地位,轉而成為可以審視男性的主體,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同時也藉由書寫男性的身體表達她們對於男性的期望和訴求,滿足心裡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