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鯉魚,三個的技巧,你知道幾個

2020-12-23 漁者靈魂1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在這個美好的三月裡,手拿魚竿,湖邊垂釣,又是一番別樣的美。

三月的春天,萬物復甦,魚兒經過一個嚴寒的冬季,到了攝食慾望最強的三月,大家都知道春天的鯽魚又大又肥美,但是往往忽略了,經常出沒的鯉魚。

請點擊輸入圖片春暖花開描述

一、鯉魚的習性:

鯉魚,屬於水底層雜食性魚類,葷素皆喜,不挑食,食物分布比較廣泛。鯉魚又是低等變溫魚類,身體的溫度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跟著變化,不用靠消耗能量而維持身體的溫度,鯉魚屬於無胃魚,姓陳代謝快,所以鯉魚的攝食性為少吃勤吃

冬季的鯉魚在一種半冬眠的狀態,並不是一點不吃,要根據水溫決定。經過冬季的半冬眠狀態,一到春天,身體內的脂肪已經消耗完了,鯉魚出現了一個攝食的高峰期,主要以攝食高蛋白食物補充體內以消耗完成的。

紅鯉

雖然鯉魚屬於水底層活動的魚,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鯉魚根據水溫變化、氣溫變化、風力風向、氣壓的高低、以及水的溶氧等等因素,都會改變鯉魚的活動範圍,以及覓食條件。鯉魚往往會根據這些因素,出現大幅度的移位,所以在三月垂釣鯉魚是有一定技巧的。

二、三月釣鯉魚的自然因素技巧:

1、氣溫:

三月的氣溫忽高忽低,對於垂釣鯉魚,氣溫是起決定性的作用,大幅度的溫差會讓鯉魚感到不適,鯉魚是變溫類,對溫差又極度敏感,大幅度的溫差讓鯉魚沒有攝食慾望,所以在水庫、河流裡垂釣鯉魚,要選擇在幾天內氣溫相對穩定的天氣去垂釣。

2、水溫:

水溫與氣溫差不多,但也會有不相同的地方。比如:昨天天氣不好,溫度低,今天晴天,出太陽了,一看今天這天氣可以去釣魚了,但去釣了一天魚,收貨寥寥無幾,這就是水溫的原因。

水溫與氣溫的不同在於,水溫變化速度慢,氣溫的變化速度快。天氣不好,氣溫就馬上降下來了,但水溫的下降是有一個過程的,水溫下降首先是氣溫下降,氣溫下降後從水面開始,水溫由水面到水底,慢慢的下降,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反之, 水溫的上升也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

氣溫鄒然的下降,並不是水溫也馬上下降,水溫的下降速度要根據氣溫下降的溫差以及水深的因素決定。

3、風向風力:

風力決定著水中含氧量的高低,含氧量高,魚類的活動性就高,活動性高,攝食慾望就高,所以相對於釣魚,有風總比無風強,但是到了4級以上的風,垂釣就比較困難了,這時候就要選擇一個比較好垂釣的地方進行垂釣了。

風向說有關係他就有關係,說沒關係他就沒有關係,這個我個人理解為,風向影響著氣壓的大小,就像我們經常感覺到,有時候颳風感到悶,有時候颳風感到心情舒心。這也許就是風向決定釣魚多少的因素吧!

4、氣壓:

氣壓的高低決定著今天的魚獲,這個說法沒有錯,很多釣魚人出去釣魚總要看一下氣壓,只要氣壓在990~1005百帕之間,這個比較適合釣中下層魚類,但也不是絕對的,連續相對穩定的氣壓,領隊釣魚來說是比較好的。

段落小結:在垂釣鯉魚的時候,要主要天氣的變化,魚的感應要比人明銳,只要在連續相對穩定的時候更有利於垂釣。

三、三月釣鯉魚人為因素技巧:

1、釣點的選擇:

釣點的選擇有幾個方面,水的深淺、周圍環境、以及風向因素:

水的深淺:三月的天氣溫度高時,釣魚人感到熱,有時候會選擇比較深的地方垂釣,這恰好是與鯉魚的習性相反,春天鯉魚產卵會靠近淺水區域產卵,產完卵急需要大量的食物來補充消耗的體力,這正是應對了那就老話「春釣淺」。

周圍環境:主要是指水中的環境,有沒有障礙物等,尤其是樹枝一類的障礙物,鯉魚產卵會依附在樹枝、水草等水中障礙物上面,現在的鯉魚會在障礙物周圍活動,選擇一個合適的障礙物定會不虛此行。

風向:一直就有釣魚人問,釣逆風好還是順風好,這個不是順風逆風的問題,是颳風,水中的含氧量高,魚兒喜歡活動,自然攝食慾望就會加大,颳風的時候應該選擇下風口的釣點進行垂釣,下風口是含氧量最高的地方,也是魚兒最喜歡的地方。

2、線組的搭配與餌料:

春天的鯉魚因為剛經過一個冬季的半休眠狀態,體力消耗的差不了,勁頭自然不會太大,這時候我們選擇的線組應該稍微細一點,有利於看出明顯的漂相,具體的線組搭配因根據當地的魚情、水的深淺判斷。

餌料:

餌料對於春天釣鯉魚至關重要,很多釣魚人因為天氣慢慢變熱,小魚開始活動,而選擇用素餌,這時候的鯉魚經過冬季的消耗,急需要補充高蛋白的營養,大家都知道,葷餌中高蛋白含量是最高的,鯉魚的口味也還沒有轉變過來,跟冬季的覓食習慣差不多,這時候選擇素餌垂釣會大大影響鯉魚的攝食慾望,應該繼續採用葷餌進行垂釣。

味型上我們繼續使用冬季的垂釣味型,腥香型,這樣能大大出刺激到魚的攝食慾望。

春季屬於鯉魚產卵期,鯉魚對食物的要求會比較高,因冬季的身體內脂肪的消耗加上馬上就產卵的需求,鯉魚當前還是喜歡高蛋白含量較高的食物。

本文總結:

三月的鯉魚已經開始覓食了,而且是攝食慾望很強,不要總盯著鯽魚釣,還是大體型的鯉魚過癮。在垂釣三月的鯉魚,一定要做到細緻,不管是餌料還是自然因素,都要考慮到,不然很容易「空軍」的。

每年的三、四、五月是魚類產卵期,早釣到大肚子魚,要儘量的放生,給以後釣魚留下可持續性垂釣的條件。

我是漁者靈魂,原創不易,關注一下,一起探討釣魚的樂趣。

相關焦點

  • 4.8米魔裟鬥野釣,夜戰鯉魚
    今天主釣鯉魚試試看。因為鯉魚的食性。是比較喜腥,個體稍微大一點的還偏甜。所以我徵求它這兩種習性稍微配方改了一下。看看今天晚上效果怎麼樣。野釣嗎?好多不確定因素在裡面,碰碰運氣啦。這種配比在往年釣鯉魚、鯽魚無數。我為什麼今天晚上選擇在這個地方,也是聽釣友們說,最近一段時間這裡面開始出鯉魚啦。因為天氣比較悶熱,所以這個地方還有流水。
  • 初夏水庫野釣有技巧,天氣和釣位是關鍵,解析初夏野釣水庫的技巧
    初夏是野釣的好時機,初夏的水溫升高,自然水域的大魚活躍起來,這就給釣友們釣獲的機會。水庫是釣友們野釣最常去的水域,對於初夏該如何野釣水庫呢?1.出釣天氣初夏的溫度變化快,大多數地區都比較炎熱,天氣變化會影響水溫改變,導致水中魚兒的習性有所變化,所以野釣水庫選擇合適天氣。
  • 釣鯉魚,子線應該用多長?原來這麼多講究,後悔現在才知道
    鯉魚非常多的釣友喜歡釣,尤其是北方釣友。南方釣友釣的少一些,我分析下原因可能是南方鯉魚吃的少的緣故,所以釣鯽魚多過釣鯉魚。鯉魚聰明又膽小,所以垂釣中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項,比如使用餌料和窩料要耐泡一些,減少拋竿頻率以免鯉魚不入窩。
  • 三個常用的鯉魚窩料配方,記住它們,從此不再空軍!
    魚樂這就把自己常用的幾個鯉魚窩料配方悄悄告知大家,願你們以後每次都大鯽大鯉。#野釣#鯉魚窩料配方一:巨鯉2份+鯉魚引誘劑適量(參考用量說明)+純小埋蛋白纖維粉0.5份製作方法:將以上所有餌料混勻,餌水比2:1,揉捏成團即可施釣。
  • 冬季應該用多長的子線野釣鯽魚?冬季野釣子線的使用技巧
    冬季野釣鯽魚的子線要選擇多長子線,多粗的魚線,多大的魚鉤,多大鉤距搭配才能合適,子線的選擇跟我們冬季垂釣鯽魚的大小和水深有關係,你如果選擇合適的子線會使你魚獲翻倍。1.子線的選擇跟鯽魚的大小有關係冬季野釣鯽魚我們的線組都比較細,那么子線該怎麼搭配比較合適?
  • 谷麥釣背後的秘密二:教你辨別鯉魚魚星和逗釣方法
    接上一篇文章所說,谷麥釣要打3~4個窩子。為什麼要打這麼多窩子呢?大部分釣友都知道,野釣不像在養魚池釣魚,窩點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最終漁獲,沒有什麼窩料是萬能的,不可能誘來千裡之外的魚,所以要多窩作釣,就算一個兩個是死窩,也會避免「空軍」。
  • 野釣如何選擇稱心如意的浮漂?三原則讓你抓口更穩
    只不過現在出釣基本只會攜帶三隻浮漂最多再帶一根備用的,不管野外釣況多麼複雜也不管目標魚是啥,其實這三支浮漂完全足夠。真·返璞歸真?並不全是,只不過在足夠用的情況下還特別方便。今天來詳細講講野釣如何選擇浮漂,根據魚兒吃口的習性以及你對抓口的要求。總的來說只要三個原則(三支浮漂)即可,當然你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很正常。
  • 野河釣鯉魚:有魚跳有魚泡卻無魚口時,應該做到三個改變
    野河普遍整體水位不深,鯉魚又比較狡猾,它們在野河中很少能大膽的近岸覓食。夜釣還可以略釣近些,但是白天它們多躲於河道中間,所以用竿要長一些。其次:改變線組大小,變粗線為細線。野釣因無人或少人管理,經常會有下網捕魚。時間久了魚類對觸碰魚線十分敏感,特別是狡猾的鯉魚!當它們在餌料前轉圈試探時,如果誤碰線便會逃之夭夭,所以線組儘量小一些,降低鯉魚碰線的警惕心!
  • 哪種浮漂野釣最好用?從4個方面入手挑選,省錢又省力
    買浮漂的「四步選漂法」,第一步就是看價格經常有人私信給我讓我幫忙推薦漁具,我回復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預算,就比如說魚竿,你問我買什麼魚竿好,我說波紋鯉、伽馬鯉比較好,你買不買?雖然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但事兒就是這麼一個事兒,每個人的經濟實力不同、對釣魚的態度也不同,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多少錢的呢?或者你加一句「價格無所謂,好用就行」,那也算讓我有個參考了是不?
  • 沒料到餌料中加點油,鯽鯉魚好釣到停不下來,方法簡單,別錯過!
    用過的釣友可能都知道,好的釣魚小藥一般價格都不低,所以有不少釣友也在生活中發現了一些天然小藥,比如淘米水,果汁,酸奶等等!不過沒料到,只要在餌料中加點丁香油和羊油,鯽鯉魚好釣到停不下來,方法簡單,一學就會,千萬別錯過!
  • 仲春、晚春釣魚,容易忽略的3個細節,更值得研究!
    不過每個地方地理位置的不同,導致魚情、水情有所區別,筆者以所在的北方為例,聊一聊驚蟄之後,春季垂釣值得注意幾個要點。仲春、晚春野釣的兩個顯著變化之所以強調春季是野釣的黃金季節,而不是夏季、秋季都是有原因的。
  • 職業釣手坦白:若你能根據春天三個不同時期出釣,野釣鯽魚很簡單
    下面就依春季氣溫高低簡介一下野釣鯽魚的技巧。一、初春,自立春後隱約傳來的春雷吹響了鯽魚大規模集群活動的號角。此時期的鯽魚通常喜歡追逐水流,既喜歡溯水而上,也喜歡順流而下。此時出釣,釣點宜選擇池塘、水庫、湖泊的進水處或出水口附近,尤其是水深合適(2米以上4米以下)、有枯樹、水草、亂石堆等障礙物的地方為上上之選。釣竿應選擇4.5米或以上37調性手竿,小鉤細線小漂袖鉤。
  • 冬天野釣江河攻略,魚兒都藏在這些地方,用對餌料一定有收穫
    因為冬季魚兒基本都在深水區越冬,大部分地方可以說用手竿很難有比較可觀的收穫,除非是最南部的幾個省份。今天蓑笠哥來分享一下自己這些年冬天野釣江河的經驗,包括尋找魚兒越冬地點、如何選用餌料、如何根據釣點情況選用魚竿長度。
  • 鯉魚甩籽期,怎麼釣魚?
    回到釣友的問題「鯉魚每年幾月份甩籽,應該如何垂釣」為更好、更全面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鯉魚產籽並非隨意找一個位置,而是需要滿足水溫、安全、食物等多個要求。像水草處、亂石堆、緩坡土坎處、蘆葦處等,都是鯉魚常用來甩籽的地方,鯉魚籽附著在枝葉、根莖處,避免被流水衝散,從而提高成活率,特別是蘆葦水草處,大量的植物碎屑、藻類微生物等便於幼苗鯉魚的攝食,是鯉魚甩籽的好地方。這個時間段垂釣,觀察水草處,經常看到鯉魚用尾巴掃動枝葉、爛樹葉泛起的水花,有時甚至撲通作響。
  • 野釣該用多長子線?很多釣友都做錯了,其實只需用這個方法套一套
    野釣時「釣小魚用短子線,釣大魚用長子線」,這說法對嗎?看答案。「釣魚時用多長的子線」,這也是一個常見問題,而且有相當一部分釣友做不好。坑釣就不說了,基本都是標準主線和子線(太長了黑坑老闆還不願意呢),主要就是野釣。那麼野釣到底該如何選擇子線的長度呢?有什麼好竅門嗎?當然有!
  • 冬季野釣,「萬能餌」蚯蚓魚口變差怎麼辦?這幾個方法值得一試!
    冬季野釣,蚯蚓、紅蟲等葷餌是不錯的選擇。釣友實踐發現,其他季節大展身手的商品餌料,這時有些「偃旗息鼓」,常被兩邊用渾餌的釣友打閉口。問題的重點是,有些情況下,通過水下攝像頭能清晰看到,水底有大鯽魚、鯉魚遊動,蚯蚓做餌,魚口依然零星。那麼採取哪些措施,讓冬季獲得更高的吃口呢?
  • 野釣如何觀察「氣泡」分辨水下魚的種類
    我們在野釣的時候會發現,有一些老釣手往往會觀水色知魚情。就是觀察水面的一些水花,例如像一些魚進窩之後產生的氣泡來判斷水中有哪些魚類,知道了水裡有哪些魚那麼就能一釣一個準。首先我們來學習一下鯽魚、鯉魚、鰱鱅、草魚等各種魚的氣泡類型。
  • 野釣別只用伊勢尼!想大小通殺,還是這幾種魚鉤效果更好
    我知道很多釣友都非常喜歡伊勢尼這種鉤,小到一指長的餐條,大到十幾斤的鯉草,都用的伊勢尼,唯一變的可能就是鉤子的大小。 但實際上這種鉤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尤其是資源不太好的地方,往往是小魚為主偶爾有一兩條大魚咬鉤,這種情況下你想大小兼顧,伊勢尼更不是首選。
  • 釣魚:鯉魚一年長多大?有人釣一條就有100公斤,你的漁獲多少?
    鯉魚衝擊強,野性大,深受眾多釣魚人喜歡。另外像筆者所在的山東等地,鯉魚是吉祥的象徵,更有「鯉魚躍龍門」的祝願,所以鯉魚在北方逢年過節都會置辦幾條。除去鯽魚外,鯉魚也是北方釣友第二大目標魚種。回到釣友的問題「鯉魚一年能長多大,又釣過多大的?」
  • 【野釣】水庫池塘水域9個小技巧
    野釣一直是我輩中人的追求,野釣資源不足,或者環境理想,都會影響我們釣獲。今天介紹野釣中主要的要點結合下圖示意! 你也許會看到餌魚的活動,抑或可能還有正在覓食的鱸魚。細細查看水底鱸魚有可能集結的地方再決定如何接近它。可能的話應避開陽光,就在樹蔭下站立或走動。這樣可以避開魚兒的視線,因為它們也往往會沿著遮陽的岸邊悄然潛行。 2、尋找適合垂釣的水道 也許會有一條進入水庫一端的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