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點擊上方藍色「雪漠文化網」歡迎關注!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所以聖人善於幫助別人、拯救別人,不會拋棄別人。
我的一個讀者很有意思,六年來,他幾乎每天都給我打電話,而且沒有別的事,總是一會兒說要當我的學生,一會兒說不當我的學生、要另外找一個老師。每次他打電話給我說這些,我都說「好好好」,你來了,我歡迎你。你走了,我祝福你,都很好,沒有什麼不好的。我對所有的朋友都這樣,你來了我珍惜,你走了也不攀緣。因為這一點,有些人就懷疑我沒有感情。他們希望自己想走的時候,我能痛苦一下,挽留他們一下。如果我不這麼做的話,他們就覺得不舒服,覺得我很冷酷,沒有情感。那麼我是不是沒有感情?不是。但我沒有什麼好痛苦的。
因為,你這會兒不走,過一段時間死神來了,你還是會走。對任何一個人來說,走都是必然的,因為生命有限。既然我無論再怎麼痛苦,再怎麼牽掛,該走的也終究會走,我為什麼還要痛苦呢?所以,我不會為了一個人的來而欣喜若狂,也不會為了一個人的走而痛苦不堪。就像我過去所說的:「你來了我就當你不會走,你走了我就當你沒來過。」
但是,有時候也有例外,因為有些人來了之後做了很多事。這些做事的人,來了就真的來了,我不能當他沒有來過。因為,只要看到他做過的事,我就會想起他。想當他沒有來過,也辦不到。所以,做事很重要。做事不但實現了你自己的價值,升華了你自己,也給了世界一個記住你的理由。那些不做事的人一旦走了,我就會當他沒有來過。因為他什麼都沒有留下,什麼貢獻也沒有,沒有什麼東西會讓我懷念他。怪的是,做事的人一般不會走,因為他做的事情如果有利於大眾、有利於世界,他就有了留下的理由。每個人所做的事情,都代表了他自己,也代表了他的存在。所以,我提倡多做利眾之事。
近來,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某些朋友很清高,老是看不慣那些做事的人,老是認為自己最好,老是說別人的壞話,老是用一大堆理由來否定別人,老是說別人接觸我是有所圖謀,但幾年之後,我發現,那些他罵過的人,因為一直跟我做事,在我身邊成長著,越來越好,而罵人者,卻不見了。真是有趣。要是我聽信讒言,遠離他罵的人,我就會失去很多真正的朋友。所以,看人時,不要聽他說啥話,而是要看他做啥事。
聖人從來不會隨意拋棄別人,包括一些很多人覺得沒什麼用的人,聖人也會挖掘他的可用之處,讓他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儘量做到人盡其才。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人雖然看起來沒什麼用,或者沒有那些容易被大家認可的本領,但他們仍然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貢獻社會。《史記·孟嘗君列傳》中有一個「雞鳴狗盜」的故事,講的就是兩個技能卑下的食客如何幫助孟嘗君逃生。孟嘗君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他以廣納天下賢才著名,門下有上千食客。孟嘗君給他們每個人都提供相同的飲食,自己也跟他們吃一樣的食物,對每個人都熱情關懷,所以天下賢士都願意投身於他的門下。而且,他的門客中什麼樣的人都有,有些人有通天通地之志,有些人武藝高強,有些人擅長謀略,有些人很有智慧,也有一些人的技能相對卑下。不管什麼人來投奔他,他都會予以接納,提供食宿,為此不惜耗盡家財。後來,秦昭王聽說他的名氣,就極力想要招攬他到秦國,為自己服務。第一次,孟嘗君聽從門客的勸告,沒有去,第二次齊王派孟嘗君出使秦國,秦昭王就想趁機留他做宰相,但有人勸告秦昭王說,孟嘗君在齊國又有老婆又有孩子,又有房子又有封地,怎麼可能為秦國賣命呢?秦昭王覺得有道理,不但沒有封孟嘗君為相,還把他關起來,想找個理由收拾他,因為他的影響力太大,秦王擔心他會與自己為敵。於是,孟嘗君馬上派人去找秦王的寵妃,請她為自己說情,讓秦王放自己回齊國。對方的回覆是,幫他也行,但他必須送自己一件白色狐皮大衣。孟嘗君來秦國的時候,帶了一件非常珍貴的白色狐皮大衣,但他已經送給秦王了,再也沒有第二件。幸好孟嘗君門下有個擅長披狗皮偷東西的門客,他當天晚上就把大衣偷了回來,獻給秦昭王的寵妃,於是,秦昭王就在寵妃的勸告下放了孟嘗君和他的門客。孟嘗君知道秦王會後悔,就連夜帶著門客趕往函谷關,準備出關返國,但時間太早,函谷關要雞鳴時才會開放,這時,又是一個擅長學雞叫的門客發揮了作用,他一「咕咕」,全城的雞都跟著叫了起來,把守函谷關的將士們就把城門打開,孟嘗君和門客們就順利出關了。秦王的追兵趕到函谷關時,他們已經走遠了。人們總是用「雞鳴狗盜」來形容幹不了大事的人,但正是雞鳴狗盜之徒救了孟嘗君的命。所以,聖人心中沒有無用之人,所有人都有用,除非他自己不想為聖人所用,選擇了背叛和背棄,這時,聖人也會尊重他的選擇。到不了這一步,聖人一般都會用他。聖人既沒有不用之人,也沒有不用之物,不會認為任何一個人是廢人,也不會把任何東西當成廢物。「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聖人不但善於發掘人的用處,也善於運用各種物件,不會隨便丟棄任何東西,總是物盡其用。聖人的眼裡沒有無用之物,我的眼裡也沒有無用之物,所以,我的家裡總是堆了很多東西。很多別人立馬就會扔掉的東西,我也會留下,總是覺得它有一天會派上用場,哪怕對我來說沒用,對別人或許也會有用,扔掉有點浪費。我習慣於尋找它們的用處,一般都會把它們保留下來。所以,我至今仍然保留著小時候的很多東西,比如初中時的文章,還有年輕時收集的資料。很小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將來會建一座自己的博物館,很多東西都有價值。有一天,我找到了一張獎狀,那是我高一參加作文競賽得了第一名時的獎狀。四十多年過去了,再次看到這張獎狀,想起當年那個小小的孩子是如何做著作家夢,如何為那個夢想而努力,我的心裡就充滿了溫馨。當年,我並沒有設想過這一幕,也沒有想過,成為作家的自己拿著這張獎狀時,會是怎樣的心情,真有點恍如隔世了。
選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輯
雪漠(XueMo)著
好 書·推 薦
▼▼▼
《老子的心事》第二輯
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