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0年的春節檔註定是載入歷史的一檔。
簡單說,就是在囧媽網播以後,肥龍過江也決定網播了。
原定2月14日上映的《肥龍過江》,宣布於2月1日,與愛奇藝和騰訊視頻聯合播出。
回想一下,1月23日,囧媽宣布以6.3億的價格賣給字節跳動,因此在江湖上掀起了院線與囧媽的腥風血雨。
無數公眾號紛紛各顯神通,以各種角度和立場來分析這次的事件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深遠影響。
甚至有一種觀點,
「囧媽開創了流媒體元年。」
吃瓜群眾,被這一波波精彩絕倫的分析驚豔的「把持不住」自己的立場,頻繁倒戈。
而這場江湖紛爭的硝煙還沒散盡的時候,功夫巨星甄子丹帶著自己的《肥龍過江》進場,盼望著掀起另外一場腥風血雨。
但不一樣的是,《肥龍過江》並不免費。
吃瓜群眾可能會有兩種感覺:
1.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這波吃相有點難看,老牌平臺了還不如字節跳動大方。
2.院線這次是不是真的玄了?
我想說的是,
您說的對,但洗洗睡吧。
囧媽不是九陽神功,字節跳動這6.3億還打不通院線的任督二脈。
再加上肥龍過江呢?
算了吧。
說句旁的,院線打通徐導,這倒是有點可能。
【二】
分析《肥龍過江》的意義之前,我們先來一個前情回顧:
春節檔原定7部電影:
《熊出沒·狂野大陸》、《姜子牙》、《唐探三》、《奪冠》、《緊急救援》、《急先鋒》、《囧媽》。
其中最有王者之相的肯定是《唐探三》,作為陳思誠的偵探大IP的第三部,未播先火。而且更有火遍全網的網劇開路以及背後萬達的排片扶持。
今年的票房如果沒有疫情這次意外,
四個字,
勢如破竹。
《熊出沒·狂野大陸》也是《熊出沒》的系列影片,針對性極強,
肯定要收割寶爸寶媽的電影票。
《姜子牙》在作為《哪吒》之後的國漫代表作,不少人也對其有極大的期待。
《奪冠》不用多說了,也屬於「未播先火」系列。先有鞏皇的現場記筆記,後有侵權改名風波,話題量也算一時無兩。更有之前披荊斬棘的11連勝,引發國人自豪中國心。
上一次有一個叫《戰狼2》的影片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領跑到No.1的位置。
《急先鋒》依舊是成龍老大哥的電影。雖然成龍近年來口碑有所下降,但他本身的地位還是不容小噓。前些年的《英倫對決》依舊在口碑上扳回一城。
《緊急救援》林超賢、彭于晏、藍盈盈,都是自帶流量。雖然不及前面的那麼耀眼,但相比徐導的《囧媽》而言也算是不遑多讓。
正是因為2020的春節檔是真正意義上的群英薈萃,所以才導致徐崢後期這一系列「迫不得已」的操作。
提檔引眾怒,最後由選擇與字節跳動合作網播,更是掀起了一場波瀾。
那麼肯定有人要問
囧媽為什麼要網播?
囧媽為什麼要選擇字節跳動網播?
為什麼以後的網播會不會打通院線的任督二脈?
我先回答這個奪命三連。
回答囧媽為什麼要網播這個問題,
我們可以再問一個問題:
電影為什麼非要選擇院線上映?
很簡單:
能回本+能掙錢
因為只有院線才能滿足電影製作方這個需求。
我列舉幾個國內大家還能有印象的電影成本:
《流浪地球》成本大約5.3億。(數據來自:康波財經)
《哪吒之魔童降世》網傳製作成本在6000萬左右,但並不可信。
騰訊網曾給出一組數據推算,推測哪吒成本可能將近4億。
列出這些數字,可能就有人恍然大悟了。
如果這些大製作成本的優秀電影是靠網播而不走院線,
別說大賣了,回本的機會都少之又少。
如果沒有利益推動,又怎麼會有人肯花幾年時間,堵上所有身家孤注一擲呢?
【三】
繼續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囧媽放棄院線而選擇網播了呢?
結合上面列出同期的競爭背景,
再加上後來網播以後的口碑來看,
可能是因為心虛吧。
可能徐崢自己也明白,如果正常院線上映的話,
面對口碑已經爆棚的《唐探三》,
自己可能無法完成24億的對賭協議。
而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了徐崢出奇制勝的機會——
選擇與字節跳動合作,跳出院線選擇網播。
而第二個問題就是,囧媽為什麼會選擇字節跳動來網播,
而不是視頻三巨頭的「愛優騰」?
原因特別簡單,因為這一年同樣不好受的還有字節跳動。
春晚雖然對於現在的新一代已經沒有了那麼大的吸引力,
但這個特殊的節日所帶來的節日氣氛毫無疑問對於快手和字節跳動來說,
都是一年當中,最適合進行流量招新、最適合進行市場下沉的機會。
而招標的時候輸給快手,本就已經讓張一鳴躊躇不安。
突然爆發的疫情導致無法外出聚會,
又導致這場春晚的觀看人數可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年。
面對快手提出今年DAU目標要達到3億的口號,
以及抖音雖然DAU已經能達到4億,
但ARPPU(平均付費用戶收入)遠不及快手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布局長視頻也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而這時,囧媽的出現無疑是給字節跳動一個絕地反擊的機會。
於是,相對現金流捉急的「愛優騰」,
「財大氣粗」的字節跳動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敲定這樣的合作計劃並且付諸行動。
要知道對手快手冠名春晚,據網傳成本要在40億左右。
相比6.3億,還貴麼?
6.3億的費用還可以找其他的廣告商來分擔,
從快手手中搶來一大波流量不說,
又贏得了一波好口碑。
所以這一場戰爭,
字節跳動才是賺得盆滿缽滿的那一個。
【四】
最後一個問題:
為什麼以後的網播不會打開院線的任督二脈?
吃瓜群眾能想得到的事情,
其他高精尖的優秀人才早就想到了。
Netflix做了全球的網播,也沒能打通院線的任督二脈。
說到底,只有院線才能承載住大製作電影「回本+掙錢」的夢想。
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
這是最簡單的道理了。
愛奇藝也曾試水過網大製作,
不都讓網友罵成老郭的段子了嘛?
【五】
我同意以後的某一天會出現真正的流媒體元年這樣的看法,
但很明顯2020年並不是。
傳統院線存在了很多年,
除了龐大的利益鏈條,
他也確確實實的支撐了電影行業所有的夢想。
而且今年的事件並不具備可複製性。
第一:
由於疫情的擴散,戶外活動以及各種聚會都被迫取消。
導致用戶打發娛樂時間的方式只能寄託於線上活動,包括遊戲以及其他在線娛樂。
第二:
字節跳動雖然有著穩定的現金流,但6.3億對於他來說仍是一個不小的投資。字節跳動DAU已經達到4億,所以他更為迫切的任務是如何解決流量變現的問題。
而持續的大資金購買版權並不能幫它實現流量變現。
第三:
老牌的「愛優騰」三家平臺,現在也屬於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處境。面對短視頻的不斷衝擊、以及競對的不斷壓迫,如果還有富餘的現金流,就不會有之前的吃相難看的VVIP事件。
所以,老牌的買不起,新起之秀又沒必要再買。
偶然出現的一次突然事件,顯然並不能對傳統院線行業形成任何致命的衝擊。
網際網路的出現會刺激到院線做出行業改革,
但就現在而言,
並不存在網際網路挑戰傳統院線,
甚至是網際網路即將取代傳統院線的問題。
我不否定傳統院線對電影行業具有一定的壟斷,
我也不否認在這期間,
電影製作方可能處於一個弱勢的地位。
可能這次囧媽的選擇,
就是代表著歡喜傳媒股東想要向外界傳達的信號。
在電影行業進入寒冬之後,
無論是院線和電影製作方其實都不好過。
但雙方其實都是唇亡齒寒的關係,
撕破臉只能是魚死網破。
蛋糕越來越小,
怎麼吃,大家可以商量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