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綜藝節目,你要是好好做,那一定沒有熱度。
只有「出類拔萃」,你才能收穫眼球。
《演員請就位》就是一個優秀的案例,原以為第一季已經足夠高效率,萬萬沒想到,第二季那才是刷新下限。
何昶希和張逸傑表演的翻版《陳情令》,不論是從演技,還是劇情內容來看,都受到了網友的一致嘲諷。
何昶希其實是個新人,更是40位選手裡唯一一個沒有任何作品的演員,唱跳出身,卻參加這檔綜藝。
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演戲,演戲過程中沒有感情,只是單純的念臺詞,但是臺詞功底也不夠過關。
尤其是肩膀被刺穿的這部分戲碼,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喜怒不形於色?
這場毫無演技的表演,本不該成為大家的關注,但就是這樣的戲碼,成功被郭敬明吵出了熱度。
郭敬明把自己的S卡送給了何昶希,每位導演只有兩張S卡,S卡可以直接保送演員,相當於是演員的護身符。
S卡送給何昶希,有多震驚?看看後臺演員的表情。
郭敬明認為在他的心中,S卡是用來鼓勵新人的,還在板上寫出了三個英文單詞,最後的英文單詞還拼錯了,這個暫且不說。
郭敬明的這番操作,選手有多不服?
後來的選手上臺之後,直接提問評委:S卡的標準在哪裡?
郭敬明直接表示,自己喜歡,輪不到別人質疑。
並且說出了青春文學的經典語錄: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
S卡存在的標準並不是為了鼓勵新人,而是為了讓那些本就有實力的演員不再被埋沒。
如果S卡被用來鼓勵新人,那麼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郭敬明的操作,更會讓選手認為,自己的實力倒不如那些新人來的更引人注意。
這也會讓新人誤以為,自己是有潛力的。
而爛片,不就是這樣產生的嗎?
這檔綜藝,明明是為了選出那些富有演技的選手,但是卻請到了郭敬明,其實一開始大家就應該心知肚明。
明面上打著演技的幌子,實際上卻直奔熱搜榜。
你看,郭敬明都能和陳凱歌同處在評委臺上了,你還奢求這檔綜藝有初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