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彈少年團辱華事件後續,代言慘遭各大品牌商下架,網友:活該

2020-10-14 funny娛樂咖

對於防彈少年團,相信很少網友知道這個團體吧,但是,這個韓國男團,卻在國內的韓飯圈,非常的火爆。雖然因為禁韓令,他們沒辦法來國內,但在中國粉絲,卻對他們無比的熱愛。他們回歸之時,銷售的80萬張專輯,中國粉絲,就買了79萬張,一張80軟妹幣,也就是6400萬。看到這個數字,就知道中國粉絲,對他們是多麼的痴迷。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韓男團,竟然賺著中國粉絲的錢,還在網絡平臺上,公認舔美。以下發表的言論,讓國內不少的網友,感到憤怒。

其實,防彈少年團,已經不止一次兩次的公認舔美,辱華了,上一次,還是我國臺灣的時候,在網上公然說,臺灣是一個國家。what?

而國內的BTS(防彈少年團的簡寫)粉,竟然還公然為他們洗白,不僅在國內為他們洗白,而且還跳到外網,尋求安慰。

對於防彈少年團辱華,如今可謂在不斷的發酵,而國內的許多家品牌商,也都紛紛下架了關於BTS代言的產品,像三星與BTS聯名的手機,斐樂的衣服,已經在國內各大電商平臺天貓、京東下架了,北京現代汽車更是清空了所有BTS的微博與合作。防彈少年團,這回可謂損失非常的慘重。

對此,許多網友看到,紛紛拍手叫好,有的甚至還覺得,不夠慘,應該在國內全面封殺,畢竟,BTS辱華的言論,已不是一次兩次了。別想著賺著中國粉絲的錢,去舔美佬,對此,你們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防彈少年團辱華事件後續,慘遭各大品牌商封殺,網友:活該
    其實,防彈少年團,已經不止一次兩次的公認舔美,辱華了,上一次,還是我國臺灣的時候,在網上公然說,臺灣是一個國家。what?愛豆竟然公認涉及政治問題。    而國內的BTS(防彈少年團的簡寫)粉,竟然還公然為他們洗白,不僅在國內為他們洗白,而且還跳到外網,尋求安慰。
  • 防彈少年團辱華後續來了,受到國內外三家大品牌相繼下架產品
    這兩年一直發展不錯的韓國男團防彈少年團,最近做了一件不可原諒的事。 在11日的時候,表彰防彈少年團為促進韓美關係做出的貢獻而頒發了「範佛裡特獎」,之後發表了一段嚴重辱華內容的言論
  • 防彈少年團被控辱華,合作商家代言立即遭下架
    韓國防彈少年團 韓國男團防彈少年團(BTS)在隊長發表關於韓戰的言論後,遭到中國網友強烈批評,而包括三星在內的幾個知名品牌急忙與BTS撇清關係。 防彈少年團此次「辱華」爭議成為了各大商業品牌有可能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涉及敏感話題的最新例證。 防彈少年團隊長RM在一次得獎感言中惹怒了許多中國網友,這個獎項是由美國非營利組織所頒發的詹姆斯‧範‧佛裡特將軍獎,以韓戰時期美國第八軍團司令暨非營利組織創立人而命名。此次該獎項授予防彈少年團,以表揚他們對美韓關系所做出的貢獻。
  • 防彈少年團涉辱華言論引公憤,國內電商平臺,下架其全部代言產品
    因為禁韓令的緣故,國內許多的網友,對於防彈少年團,其實並不認識。但是混韓飯圈的,對於這個團體,那可謂是非常的熱衷。就單單防彈少年團回歸的時候,銷售的80萬張專輯,國內的粉絲,就消費了79萬張,平均每張80塊,相當於6400萬。看到這個數據,如果不是限韓令的緣故,估計銷售額過億也並不吃驚。
  • 韓國頂級男團辱華事件升級,三家代言品牌下架產品,網友:太失望
    提起韓國現在最熱的頂流男團,相信大家肯定會想到防彈少年團,這個2013年出道的七人男團經過數年的磨鍊取得了現在橫掃四座葛萊美獎的成就,不僅僅是在亞洲,他們在歐洲也人氣爆棚。不過最近,當紅的他們因為辱華事件陷入了輿論風波,而且和他們有代言合作的品牌也迅速下架了相關產品,事件呈現升級趨勢。
  • 韓團防彈辱華事件後續:外交部定性粉絲醒悟
    網易娛樂10月13日報導 近日韓國男團防彈少年團在領取某歐美獎項時發布不當言論,被指辱華,一時之間引起爭議,網友自發關注起此次事件,
  • 防彈少年團辱華事件後續:韓網熱議此事髒話連篇!粉絲在外網賣慘
    沉寂了許久的韓圈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常被稱是最火韓團之一的防彈少年團引發「辱華」爭議,成為國內和韓網的輿論焦點,雙方網友立場分明各執己見。事件的起因是防彈少年團拿了「2020 VAN FLEET AWARD」獎項,在發表獲獎感言時防彈少年團發表爭議性言論。
  • 防彈少年團因辱華事件,公司股價連續兩日大跌,有人虧了1.5億
    有的甚至還跑到外網,尋求安慰,說國內網友,抹黑他們的偶像,更有甚至,歪曲事實,說自己因為帶了防彈少年團的手機殼,被打斷腿,入院了。 關於防彈少年團辱華事件
  • 防彈少年團因辱華事件,公司股價連續兩日大跌,有人虧了1.5億
    有的甚至還跑到外網,尋求安慰,說國內網友,抹黑他們的偶像,更有甚至,歪曲事實,說自己因為帶了防彈少年團的手機殼,被打斷腿,入院了。關於防彈少年團辱華事件,然而,防彈少年團因為最近領獎辱華事件,而慘遭抵制,粉絲大量脫粉。
  • 原創防彈少年團辱華引公憤,粉絲稱因手機殼是BTS,走路上被毆打骨折
    日前,有網友暴光了防彈少年團(BTS)在收購某獎項時刊登的獲獎感言,該段獲獎感言涉嫌辱華激勵網友熱議,「榮登」內陸熱搜榜,惹起了國內網友眾怒。
  • 韓團防彈辱華事件後續:官方定性粉絲醒悟,復旦教授評價一針見血
    近日韓國男團防彈少年團在領取某歐美獎項時發布不當言論,被指辱華,一時之間引起爭議,網友自發關注起此次事件,希望能得到正面回應,經歷了一段時間輿論發酵,事件進一步升級,粉絲組織、品牌代言及國內官方都給予了明確回應,現在就等防彈少年團公司及本人發聲了。
  • 防彈少年團辱華引公憤,粉絲稱因手機殼是BTS,走路上遭毆打腿已骨折
    各大品牌方紛紛下架防彈少年團代言的相關產品,很多中國粉絲對此都大失所望,網友也對該組合產生了很強烈的牴觸情緒。防彈少年團可能自認為他們是主攻歐美市場,並非亞洲市場,之所以會肆無忌憚地說出有失偏頗的觀點,是因為他們根本不在意是否能在中國發展。
  • 防彈少年團辱華事件後續,粉絲站宣布停購專輯,遭遇出道滑鐵盧
    近日韓國偶像團體防彈少年團領獎發言不當,引起眾多國內網友的憤怒,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品牌代言和粉絲組織都在第一次時間作出回應,該事件沒有發生多久,代言的品牌在官網以及購物平臺迅速的下降了其相關信息及商品,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 防彈少年團為舔「美國」公開辱華,粉絲中彈了……
    有關外國明星觸及底線的事情也時有發生,而這一次,韓國偶像團體「防彈少年團」的粉絲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於瘋狂粉絲的認知……        近日,#防彈少年團辱華#的話題登上了熱搜,一石激起千層浪。而防彈少年團在領獎後,還發表了一段頗有政治意味的感言:「今年是韓戰爆發70周年,我們會永遠銘記兩國(韓國、美國)共同經歷的苦難歷史,以及無數男女的犧牲。70年後,我們所處的世界比以往更為緊密,許多界線變得模糊。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建立更深的理解和團結,以變得更幸福。為了追求這個目標,BTS會一直提醒自己範佛裡特獎的意義。」
  • 外交部回應防彈少年團言論:以史為鑑 商家集體表態
    原標題:韓國組合防彈少年團獲獎言論惹怒中國粉絲 外交部回應外交部回應防彈少年團言論10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日前,韓國男子組合防彈少年團因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今年是韓戰爆發70周年。
  • 韓國外交部回應防彈少年團辱華事件!細品其言論!限韓令需加急?
    13日上午,防彈少年團獲獎感言遭中國網民抨擊」相關話題登上韓國各大門戶網站熱搜。因對韓美關係做出貢獻,防彈少年團7日獲頒「範佛裡特獎」後發表得獎感言時,防彈少年團隊長金南俊最後總結時稱:「今年韓國社交協會的晚會意義非凡,因為今年是韓戰爆發70周年。
  • 防彈少年團發表不當言論後續影響:三家商業品牌相繼下架清空宣傳內容
    10月11日,防彈少年團一段公開採訪引起了巨大熱議,內容嚴重辱hua,引發網友關注。隨後,跟防彈少年團有合作的品牌商迅速作出反應,清空下架代言產品。10月12日,某汽車品牌官方微博已將防彈少年團拍攝的廣告宣傳內容全部刪除,在官方帳號頁面搜索內容均顯示無。有網友稱10月11日搜索,該官方帳號還有防彈少年團相關。
  • 防彈少年團辱華引公憤!女粉發辱國言論揚言退國籍,網警:已處理
    但最近火熱的防彈少年團卻在獲獎後說了一些關於歷史和國家的話題,也引起了眾大的輿論。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粉絲都可以如此理智,還有不少的粉絲在為防彈少年團洗白,表示他們支持他們的國家也是有道理的,中國區代言也紛紛下架。
  • 韓網熱議防彈少年團辱華事件,髒話連篇!粉絲還在外網賣慘洗白
    沉寂了許久的韓圈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常被稱是最火韓團之一的防彈少年團引發「辱華」爭議,成為國內和韓網的輿論焦點,雙方網友立場分明各執己見。事件的起因是防彈少年團拿了「2020 VAN FLEET AWARD」獎項,在發表獲獎感言時防彈少年團發表爭議性言論。事件不斷發酵後防彈少年團口碑驟降,但隊長金南俊海發文稱「雖然正處於不是因我們的錯誤而造成的混亂中」。事態進一步擴大後,合作品牌紛紛下架和刪除防彈少年團相關產品和內容。
  • 防彈少年團辱華後續,7大粉絲團發言反對,他們徹底涼了
    防彈少年團辱華後續,7大粉絲團發言反對,他們徹底涼了! 「我們會永遠銘記兩國(韓美)共同經歷的苦難歷史,以及無數人的犧牲。」這是防彈少年團在頒獎典禮上的感謝致辭,也就是因為這句話,惹惱了無數中國粉絲。防彈少年團這一波操作,親手把自己掃進了垃圾堆。事情發生在前幾天,防彈少年團被授予了JamesA Van Fleet Award獎項,以此表彰他們為促進美韓關係而做出的貢獻。結果在感謝典禮上,防彈少年團面對鏡頭,說出了上面這句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