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放開!以後會不會也變成「抗美神劇」?

2020-11-19 騰訊網

【軍武次位面】:Darcy

英雄兒女們,拍再多也不嫌多。

時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國家對這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一年,也是相當重視。

先是向那些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士和後勤人員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7月17日,廣電總局又召開全國廣電系統電視電話會議,部署播放抗戰題材、抗美援朝題材、抗疫題材電視劇,要求弘揚抗戰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

剛看到這個消息時,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興奮,身為戰爭片的影迷,心想這是不是意味著隨著政策的引導,將來會湧現出一大批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影視劇?

如果真是這樣,廣大軍迷那種熱切期盼優秀國產戰爭片的心情,也將得到很大滿足。畢竟,很多年來,國內基於現實戰爭題材的優秀影視作品確實太少,能拿得上檯面的早已看了不知多少遍。

點擊播放 GIF 1.8M

▲抗日神劇的質量,有目共睹

抗戰題材的確實不少,但質量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大量抗日神劇的泥沙俱下,讓觀眾不堪其擾。

因此,這也讓我有些擔憂:導演編劇們會不會一擁而上,最後又拍出了很多辣眼睛的「抗美神劇」?

1

大片會有,難現井噴

廣電總局的這個聲明,意味著曾經的敏感題材,如今終於呈現出放開的勢態,甚至得到了官方的許可和提倡。

在這之前,雖然不乏《上甘嶺》、《英雄兒女》等經典之作,但也都是改革開放之前的事。後來基於國際政治方面的考慮,對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就沒有放開,畢竟一場戰爭涉及到十幾個國家。

點擊播放 GIF 1.0M

▲《英雄兒女》: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放開,這很可能是和當下的形勢有關係。

2000年央視曾主導拍攝了30集電視劇《抗美援朝》,據說動用了美國、俄羅斯等17個國家的演員和部隊10多萬人次,原計劃於2001年播出,後因為「不利於中美外交關係」,在開播前被相關部門喊停,至今尚未播出。

喊停《抗美援朝》,也成為「抗美援朝」題材冰封的標誌性事件。此後「抗美援朝」題材成為了不可觸碰之所在。

不過,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7月26日晚,中央電視臺軍事頻道播出了抗美援朝題材經典影片《上甘嶺》。在美國先關閉中國駐休斯敦大使館後,中國反制關閉美在成都大使館的背景下,這部經典影片的復播顯得意味深長。

▲網友評論。

如今,隨著美國對華較量的重點出現從貿易戰轉向輿論戰的趨勢,而「抗美援朝精神」向來是中國人「保家衛國」的精神所在,放開「抗美援朝」題材,也是對相關部門「用文藝作品呼應當下時代」精神的積極響應。

有業內人士(我不會告訴你我諮詢了兩位影視行業大佬)認為,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一般會集中在兩大類。

一類是為官方宣傳而拍攝的重大歷史題材類作品,類似於《建國大業》《建黨大業》這種類型片,偏宏大敘事,但沒有著力突出的主演,側重於對群像的刻畫。比如,重現當年出兵前毛主席等領導人是如何在短時間裡做出決策的,或者重拍上甘嶺戰役等。

▲強大的演員陣容。

這種影視作品大製作一般都是中影等「國家隊」出手,當仁不讓。

還有一類就是「一滴水看世界」,通過一個歷史細節,或者一個小人物來表現主題,或反思戰爭,或剖析人性,以小觀大。

這類作品一般以民間製作為主,比如這幾年質量比較好的《集結號》、《芳華》等都屬於這種類型,接地氣,容易商業化,拍攝起來也相對容易。加入愛情、戰友情等個人情感因素也更能打動人心,票房不會太差。

點擊播放 GIF 1.3M

▲《芳華》精彩的戰鬥場面

但不論是哪一類,都不會出現抗美援朝題材影視作品扎堆出現的「井噴」現象。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種重大題材的影視創作,要求太高。

官方拍攝的宏大敘事類作品,從寫劇本到特型演員的選擇,再到拍攝製作,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是一個精雕細琢的功夫活。

民間拍攝的相關作品,則更需要嚴格把關,廣電總局的審查也會更嚴格。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也有業內人士擔心,萬一拍著拍著,中美關係又緩和了怎麼辦?拍出來還讓不讓播?不讓播的話花出去的錢不就打水漂了?可以肯定,很多影視公司都會持觀望態度。

不過,也不能太悲觀。

點擊播放 GIF 6.5M

▲2016年播出的《三八線》獲得一致好評

2016年播出的電視劇《三八線》,人民日報就給出了積極的評價:「具有鮮明的歷史觀和對戰爭評價的堅定立場,即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是保家衛國的正義行動,是為朝鮮人民爭取自由獨立的壯舉。參戰各國幾十年來都在通過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戰爭立場,中國的立場在一致性、堅定性上就變得更為重要和深刻。這涉及對歷史事件和重要決策的評價,涉及對參戰的、犧牲的志願軍官兵的歷史評價。」

這部由「迷龍」張國強參演的電視劇,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還能收穫不錯的口碑,也證明抗美援朝這個題材,還是值得廣大影視公司涉足的。

2

「抗美神劇」會不會出現?

這種擔憂倒不是空穴來風。

2016年上映的一部名為《我的戰爭》的電影,票房口碑雙雙撲街。影片不乏劉燁、王珞丹等明星,還有老戲骨黃志忠參演,但質量實在不敢恭維。

點擊播放 GIF 3.0M

▲《我的戰爭》志願軍密密麻麻衝鋒

並不會符合真實的歷史

不過,抗美神劇出現的概率不大。

抗日神劇之所以會大量出現,跟它的受眾多有關,很多觀眾還是喜歡看這種「打打殺殺」的低質量電視劇,因此地方電視臺就拍得多一些。因為有市場,容易賺錢。

點擊播放 GIF 1.5M

▲說白了就是,殺鬼子有人看

但這一現象近年來有所改觀,隨著社會上對抗日神劇的抨擊越來越多,人們對此類電視劇也產生了疲勞。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對此類影視劇的審查越來越嚴了。

今年7月廣電總局剛發布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做好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電視劇播出安排的通知》中明確提出,「不得播出違背常識常理、隨意戲說解讀歷史、過度娛樂化的抗戰題材電視劇」。

這個指令不說大快人心,但起碼也是對抗戰英烈們的尊重。

因此從中可以看出,國家對於戰爭片的審核會越來越重視,以防止此類嚴肅題材過於娛樂化。尤其是抗美援朝這種重大歷史題材。

有人會問,相對靈活的網大網劇會不會「跟熱點」?確實,近年來網大網劇發展勢頭迅猛,類似於《長安十二時辰》《隱秘的角落》這樣的高質量網劇頻出,不過網大還差點意思。

而且這種形式也更吸引年輕人的關注,隨著年輕人審美品位的不斷提升,好的影視作品不愁傳播度,口碑好了,商業價值自然就大。

但還是像前面提到的,質量一定要過硬。

3

好作品就要來了?

由張黎監製、董哲自編自導的超級網劇《我們的戰爭》2018年就已經開拍,去年初殺青,目前處於待播狀態,這是為數不多已經拍攝完畢的抗美援朝劇。

由拍過《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人間正道是滄桑》等歷史正劇的張黎監製,無論如何都叫人期待。

▲推薦一下張黎比較冷門的一部《四十九日·祭》

《金陵十三釵》的劇版,很經典。

7月26日凌晨,編劇餘飛(《人民的名義》)在微博透露,其參與編劇的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定於8月份開機。

該劇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申報,集數為40集。主要講述的是:1950年6月25日,韓戰正式爆發。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美軍別有用心地派飛機「誤炸」安東市區,造成無辜百姓傷亡。形勢所迫,憤怒的新中國領導人下了亮劍的決心……

而早在去年底,博納影業出品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冰雪長津湖》就已經立項和開拍。導演是拍過《無間道》的劉偉強,主演是張涵予,這種「配置」也可以期待一下。

此前,博納老總於冬還曾透露,原本全部人馬已經到位,疫情一來全部停拍,劇組1800人滯留丹東,200人滯留天漠,直接損失超過1.5億元。而因為影片需要大量的雪景,只能延期到今年11月再開拍。

由管虎(《我和我的祖國》)、郭帆(《流浪地球》)、路陽(《繡春刀》)三位導演執導,張譯、吳京主演的《金剛川》也於今年3月成功立項,至於什麼時候開拍、上映,公開的資料很少。

國家電影局的立項顯示,該片將以三個視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蹟。

應該跟志願軍英雄張振智有關。金剛川是一條河,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金城戰役打響後後勤物資需要通過橋運到前線,張振智等人受命要在這裡架起稱重橋。他和戰友們利用敵人炸斷的木料,七天七夜真的建好了,可敵人出動了飛機,把7孔橋炸得只剩下了兩孔,橋不能用了。張振智帶著全連冒著槍林彈雨修橋,在這次任務中,敵人在載重橋周圍共投下了近千枚炸彈,還有2500多發炮彈,可全連一直堅守到運輸車通過為止。

不知道在電影金剛川中,這位英雄連長會由吳京和張譯誰來飾演。

▲《英雄連》及《誰是最可愛的人》備案公示。

不過這種超級豪華的導演和演員陣容,已經讓我已經開始心馳神往,什麼時候上映,肯定第一時間去看。

我們也都希望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能多出自己的好作品,而不用再非得去看好萊塢的大片。

戰爭片作為好萊塢的一大類型,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最長的一天》《虎虎虎》等電影,發展到新世紀的《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包括前不久剛上映的《灰獵犬號》,可以看出它們也在不斷轉型,從宏大敘事轉向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有血有肉,並且將美國式的普世價值觀輸出到全世界。

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人們不知不覺都認為二戰中是美國拯救了世界。

抗美援朝戰爭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我們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太多了,只要認真拍,肯定也能拍出流傳於世的經典作品,讓我們的後世子孫銘記與反思這段歷史。

相關焦點

  • 抗日神劇要走了,抗美神劇不會一擁而上吧?
    廣電開會很尋常,但這次會議有兩個亮點,一個是協調調度「抗戰」、「抗疫」、「抗美」三類題材的播出。其中抗美援朝題材可以說是個新亮點,很多年沒有人拍攝這類題材了,所以播出的應該還是「老電影」。目前不知道的是這類題材的紀錄片是否可以播出,不過這依然是一個好消息!
  • 塵封二十年的影視劇題材《抗美援朝》,今年解禁有望,你是否期待
    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抗美援朝的史實了解不多,僅知道這是一場被迫自衛的正義戰爭。對於這一場維持了3年的戰爭,我們只知其名卻不知它背後的故事。當初《彭德懷元帥》這部劇是原汁原味搬運了一些《抗美援朝》片段的,如果看過彭德懷元帥,就知道它有多麼精彩。那麼《抗美援朝》到了今天,是不是有望播出呢?
  • 抗美援朝影視為何這麼少?開放題材會出現手撕美軍的"神劇"?
    昨天寫了一篇關於中國抗日神劇的文章,後臺很多人給我留言說:現在感覺國家正在開放戰爭題材的電影,這其中就包括了抗美援朝的電影。那麼問題就來了,抗美援朝戰爭題材如果真的完全放開的話,會不會也會出現類似我國目前市場上各種石頭炸飛機、手撕美國大兵的"創意片段"?1.為何在抗美援朝電影上我們很保守?
  • 多部作品拍攝中,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多點開花,切莫拍成抗美神劇
    該劇也是目前抗美援朝題材影視中少有的電視劇作品。抗美援朝戰爭其實抗美援朝戰爭中諸如「長津湖之戰」「上甘嶺戰役」的戰役不勝枚舉,像「張桃芳」這樣的英雄人物也層出不窮,國內影視作品可以在抗美援朝題材中發掘的素材太多了。
  • 抗美援朝題材「井噴」,吳京、張涵予等明星加持下能否出精品?
    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是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2020年10月25日也是志願軍入朝參戰70周年紀念日。因此,今年為止已經陸續開拍了超過5部「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年底到明年之內,這些題材影視劇將集中與觀眾見面。
  • 《跨過鴨綠江》開機,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化加速,唐國強再演毛主席
    大多數觀眾對抗美援朝歷史的了解只能是「略知一二」,因為2000年後的電視螢屏上極少出現這類題材的影視作品,而充斥著大量抗日神劇,所以觀眾在各類抗日神劇的「薰陶」下逐漸對抗戰劇失去了興趣,哪怕去看狗血家庭劇也不願意接觸抗戰劇。
  • 「抗美援朝」升級為重大題材,一波影視劇或將來襲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官網發布了一條「廣電總局部署調度重點題材電視劇播出工作」短訊。消息提到,「7月17日,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召開全國廣電系統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調度抗戰題材、抗美援朝題材、抗疫題材電視劇播出工作。」
  • 衛視排播異動,多部作品待發,抗美援朝影視劇不止《金剛川》
    在「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脫敏之前,《我們的戰爭》是唯一一部拍攝素材完整、可見成片的劇集。播出環境變化之後,相比於臨時上馬加快趕製的作品,早已蓄勢待發的《我們的戰爭》被升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抗美援朝題材、抗疫題材電視劇播出工作,讓一度受限的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正式脫敏。
  • 抗美援朝題材解封,多部相關影視劇來襲,你最期待哪一部?
    據中新網7月23日報導,廣電總局在全國廣電系統會議中提出要弘揚抗戰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在工作部署當中,提出了要調度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作品播放,被雪藏了多年的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終於要大大方方地與觀眾們見面了。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央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開機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紅星新聞記者獲悉: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總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今天在北京開機。該劇由曾創作《特赦1959》《中國遠徵軍》等劇的導演董亞春執導、曾創作《重案六組》《人民的正義》的編劇餘飛執筆,唐國強、丁勇岱、劉之冰、姚剛、王同輝、劉濤等主演。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央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開機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紅星新聞記者獲悉: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總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今天在北京開機。該劇由曾創作《特赦1959》《中國遠徵軍》等劇的導演董亞春執導、曾創作《重案六組》《人民的正義》的編劇餘飛執筆,唐國強、丁勇岱、劉之冰、姚剛、王同輝、劉濤等主演。今年7月1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召開全國廣電系統電視電話會議時,曾強調接下來的重點電視劇題材,包括抗戰題材、抗美援朝題材、抗疫題材。《跨過鴨綠江》則是今年開機的第一部以抗美援朝為主題的電視劇。
  • 記錄輝煌戰史 禮讚熱血英雄——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創作素描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至今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對不少人來說,對這場戰爭和歷史的了解,主要還是通過電影和電視劇來獲得的。從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以來,反映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一直長盛不衰,成為中國軍事文學藝術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三抗」題材影視劇火熱開發中,超45部作品展開激烈競爭
    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在2020年迎來全面爆發。1971年「桌球外交」後,中美關係緩和,抗美援朝影視劇就此成為敏感題材,接近於停產狀態。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70周年紀念日,7月17日,總局召開電話會議,部署調度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播出工作,這基本等於自官方角度,解禁了抗美援朝題材作品的創作。 抗日劇是年產量豐富,但優質作品儲備不足,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的情況大不一樣。無論是整體產量,還是優質作品數量,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都面臨儲備不足的問題。
  • 這部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不該被「冷落」
    在「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上映期間,同類題材的電視劇《戰火熔爐》登陸央視八套播出。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該劇的播出恰逢其時,且劇集從立意到製作都頗具誠意,但短短的十三集篇幅,口碑還未及好好發酵,該劇已經播完了。
  • 關於抗美援朝影視作品的幾點考慮:武器別穿越,劇情別學抗日神劇
    ,預計會在抗美援朝紀念日10月25日上映。,不管是製作規模還是劇集體量都不會輸給2000年古月主演的電視劇《抗美援朝》。接下來會有張黎執導、蘭小龍編劇的電影《冬與獅》等抗美援朝題材作品開拍……當然作為抗戰題材作品,小編還是有幾點顧慮的,畢竟抗日神劇肆虐了十幾年後觀眾已經有些「害怕」了。1、首先就是武器道具,千萬別「穿越」,儘量符合歷史。
  • 抗美援朝劇《戰火熔爐》央視首播,痞子兵是敗筆,抗日神劇既視感
    由董哲自編自導,付辛博、董琦、李感、蘭海蒙、鞠帛展、劉翰陽、孫浩涪等主演的抗美援朝戰爭劇《戰火熔爐》(又名《我們的戰爭》)今晚登上央視八套黃金檔播出。《戰火熔爐》首播後給觀眾的感覺是有誠意,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於駕馭抗美援朝這個題材還是有些困難的。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戰火熔爐》首次啟用即時軍械裝甲,還原真實戰場狀態,著力刻畫戰爭戲份,把觀眾迅速帶入戰爭劇情中,這對於一部小成本網劇來說著實不易。
  • 《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三八線》等抗美援朝題材經典影視劇開播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近日,《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三八線》等一批抗美援朝題材經典影視劇作品將集中亮相上海螢屏,帶觀眾重溫「向我開炮」、「一條大河波浪寬」這些響亮臺詞、歌詞,背後的真摯的愛國情與偉大的自我犧牲精神。
  • 本可封神的抗美援朝電視劇,卻為了能過審,愣是刪掉了大量的劇情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的紀念日,在這個日子裡面,誕生了像《金剛川》這樣的抗美援朝電影,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就在這段時間,還有一部被大家遺忘掉的抗美援朝電視劇,沒錯,這部電視劇便是《戰火熔爐》,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最近這些年為數不多的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
  • 抗美援朝影視劇吹響集結號,存貨不多緊急開工製造…|北緯三十八度|...
    1951年,黨中央決定將發生兩水洞戰鬥的1950年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2020年是志願軍入朝參戰70周年紀念日,今年的10月25日也將成為第一批「抗美援朝」影視劇播出、上映的時間點。這是戰爭劇《我們的戰爭》在網上僅能看到的15秒片花中的一段令人提氣的臺詞。《我們的戰爭》片名,和2016年上映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我的戰爭》一字之差,卻是毫不相干的兩個項目。這部劇由《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的的製片人劉文武擔任製作人,知名導演張黎監製,是軍迷編劇董哲的導演處女作。
  • 電影《金剛川》借勢抗美援朝紀念日,拍成抗韓援朝割韭菜
    已經炒得火騰的相關題材電影《金剛川》在那天上映。一看介紹,《金剛川》,抗美援朝電影。現在又借勢「抗美援朝」,怪不得很多人預測《金剛川》票房至少20億起底。但看了電影《金剛川》的介紹與預告後,我不由自主地給了差評!為什麼?導演選擇拍攝《金剛川》是有意躲閃抗美,不敢拍上甘嶺、長津湖、鐵原等硬核戰鬥。抗美援朝戰爭,打的就是美軍,打南朝鮮軍隊的戰爭不值得現在花錢去拍!南朝鮮軍隊怎麼能與中國人民志願軍比呢?也不能體現抗美援朝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