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
Aquaman(2018)
派爺期待《海王》,全都因為他——
溫子仁
溫子仁,華裔導演。
剛過40歲,就已經在大咖雲集的好萊塢站穩腳跟。
他執導的長片,部部7分+,從未失手。
這裡的7分+,意義還沒那麼簡單。
要知道,恐怖片這個類型,過了7分,就已經是高分。
口碑,票房,全面炸裂。
溫子仁,這三個字,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是口碑與票房的雙重保證。
溫子仁,每一次執導電影,都在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溫子仁在採訪中提到——
除了傑森·莫瑪作為海王,成為正義聯盟的一員以外,我認為還有一個看點,那就是人們以前還沒有見過這個世界。我認為這是我作為導演感到最激動的一個部分——向全世界的粉絲和觀眾展示一個我們還未知的獨特世界。
《海王》的電影內容,80%發生在水下。
為此,團隊將拍攝地定在澳大利亞素有「衝浪者天堂」美譽的黃金海岸與昆士蘭一帶,選擇的攝影棚自帶全球最大水箱。
在拍攝時,主創不溼身,又要達到身在水底的真實質感。
著色、氣泡、人物在水中時毛髮的舒展效果,需要一幀一幀做數位化處理。
經費以肉眼可見的方式燃燒。
溫子仁,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對細節的要求和把握可見一斑。
更令人期待的是,他率領團隊打造了一個足以媲美《阿凡達》的全新世界。
溫子仁還原了漫畫中的海底之國亞特蘭蒂斯。
如星河般燦爛的海城。
巨型海馬、鯊魚等奇異生物。
除了視覺效果,溫子仁在視聽語言上也有極為用心的雕琢。
看到《速度與激情7》的觀眾,相信對下面這一幕都不陌生。
溫子仁式180度旋轉運鏡。
這一標誌性的動作也被沿用到了《海王》裡。
最讓派爺心潮澎湃、腎上腺素飆升的,還是湄拉在屋頂跑酷躲避攻擊的長鏡頭。
危險與奇觀並重。
因為鏡頭太長,派爺不得不截3個動圖展示。
視角切換,從攻擊者到被攻擊者。
(旁邊那個路人,溫子仁又皮了)
湄拉閃轉騰挪,如行雲流水。
鏡頭遠遠後拉,再次切換到海王。
最後那個爆炸,單闢一個遠景作為這場追逐戲的重音,結束。
真心牛逼。
這一動作戲必將成為經典。
低調內涵的鏡頭,也有。
在公布的5分鐘超強預告裡,第一個鏡頭就很講究。
攝影機從從水晶球慢慢推向真實的燈塔。
這與《招魂2》的第一個鏡頭類似。
攝影機運鏡方向相反,用意一致。
一是引觀眾入戲,二是點明人物被命運所束縛的困局。
《招魂2》
這就要說到《海王》故事。
溫子仁拍海王,也是勇敢之舉。
海王一個處於鄙視鏈末端的超級英雄,在眾多超級英雄裡只能算二流。
不過不用擔心,溫子仁一向都有給故事增添華彩的魔力。
最經典的例子,溫子仁在拍攝《速度與激情7》中途,保羅·沃克去世。
拍攝一度停拍,陷入僵局。
溫子仁改寫劇本,動用CG特效,還原了保羅·沃克的形象。
並給保羅·沃克一個圓滿的告別與紀念。
這一筆,讓無數影迷淚流滿面。
《速度與激情》因為這一抹溫情而更加經典。
回到《海王》。
海王亞瑟·庫瑞,身世非同一般。
父親,陸地人,燈塔守望者;母親,海底之國,亞特蘭蒂斯女王。
他的身上,流淌著人類與海洋的血液。
亞瑟天生就擁有神秘的超能力。
比如超音速遊泳。
擎天巨力。
但他因為自己的身世而自卑。
與同學也相處不來,經常遭到同學的嫌棄與歧視。
這樣的生活環境,養成了他莽撞單純的性格。
命在旦夕,還在沒心沒肺地開玩笑。
平時說話,渾話粗話沒斷過。
亞瑟是個糙漢子,本來不想成為王者。
不過同母異父的弟弟奧姆要對陸地發起進攻,人類將面臨滅頂之災。
亞瑟為了拯救世人的命運,不得不成為一個英雄。
他要的,不是虛名,不是權力。
而是,身在一個地方,就要保一方安寧。
溫子仁寫人物從來都要描繪出複雜的人性,他寫亞瑟的自卑與懦弱,
這更使得這個擎天鎮海的英雄更加有血有肉。
《海王》雖然是一個超級英雄電影,它講述的,是每個人都所要經歷的問題,都要突破的障礙。
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的特殊身份,並尋找到自己在世間的位置。
海王的扮演者傑森·莫瑪曾出演過《權力的遊戲》中的馬王。
這次在《海王》裡出色演繹,必會讓他圈粉無數。
就這一個英雄出場的方式,帥爆了好麼。
除了傑森·莫瑪,未來海後湄拉的扮演者艾梅柏·希爾德造型也是十分驚豔。
就連海王母親亞特蘭娜這樣的配角,請的都是妮可·基德曼這樣奧斯卡影后級別的演員。
溫子仁操刀《海王》,他的徒弟大衛·F·桑德柏格緊隨其後執導了《沙贊》。
師徒齊上陣的模式與之前拍攝《招魂》系列恐怖片的策略一致。
憑藉著溫子仁出色的導演功力與操盤實力,《海王》必成將成為DC宇宙推陳出新之作。
而一個全新的DC宇宙已經緩緩拉開。
外媒首波評論已經放出。
感受一下。
《海王》真的太太太太棒了!
好消息!
《海王》在中國已經定檔,2018年12月7日。
比北美早上映,整整14天!
不必忍受被劇透的風險,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先公映的國家。
而溫子仁已經敲定,將出席北京首映式,這也是他首次來華宣傳電影。
派爺已經暗搓搓地翹首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