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嘍,大家好,這裡是神奇動漫屋,每天專注分享動漫資訊!
《進擊的巨人》開播以來已經迎來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開播第一集豆瓣評分高達9.9分,在12月14日播出第二集後,評分略有下降,但任然達到了9.8的高分評價,這是足足3萬多人評價的體現,而且開播至今已經連續上了5次熱搜。
那這部動漫為何能收穫觀眾的一致好評呢?接下來,便和小漫來看看具體的原因吧!
震撼而真實的特效
《進擊的巨人》不同於其他形式的動漫,在劇情人物的能力上追求「真實」感,從第一季的無垢巨人,到之後出場的鎧之巨人,龐大的體型,接近真實感的身軀,都讓人感覺到震撼, 除了變身的瞬間,加入虛擬的特技效果,變身成巨人後,沒有花裡胡哨的能力,都是展現最原始的搏鬥技巧,給人極強的代入感。
新穎的設計
在《進擊的巨人》開播之前,大部分的動漫都是追求技能,酷炫的能力,亦或者是小清新風格的日常治癒系動漫,但巨人的更加接近歐美的風格,這在千篇一律的動漫中,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能更好地吸引觀眾的眼球,而立體機動裝置的設定,也給人更加還原現實的感覺。
製造懸念
相信看完《進擊的巨人》第一季的觀眾們,都會好奇,巨人是怎麼形成的?為甚會有這麼多無腦巨人?外面的世界到底有什麼……這些疑問隨著劇情的發展,不僅沒有得到解釋,反而還加深了觀眾的好奇感,在智慧巨人出現後,這種困惑的感覺更是迎來了高峰,為什麼絕大部分巨人都沒有智慧思想,這些特殊的巨人卻擁有正常人的思維?這些積攢的懸念都將在最終季裡爆發出來,這必定會吸引許多觀眾。
這部動漫營造的種種懸念,都引起了觀眾廣泛的討論,甚至一度衝上熱搜,擴大了知名度,這也是這部作品成為現象級的關鍵原因。
豐富的故事劇情
一部優秀的作品,一定離不開好的劇情故事,而《進擊的巨人》在最短的篇幅內,給觀眾展現了最緊湊的劇情故事,觀眾在看一部作品時,最苦惱的就是作品裡水分太嚴重,可以看到的乾貨內容太少。
一部作品火熱之後,為了帶來更大的流量,往往都會在主線中摻雜一些支線,以此來增加作品的內容量,就像《海賊王》就經常被網友們調侃成《水賊王》,但小漫覺得,添加支線劇情也不全是壞處,可以讓大家看到更加多的內容,或許真這麼快完結,大家也會不捨得。
不過《進擊的巨人》沒有因為變得暢銷就改變自己的劇情發展主線,也沒有衍生各類的支線,因此在歷年來的口碑統計中,都是處於榜首,在作品暢銷全球的情況下,只更新了四季就要完結,裡面的每一集都是蘊含著故事,不拖泥帶水,也正因如此,觀眾在欣賞作品時,才能獲得最佳的體驗,留下更好的印象。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對於《進擊的巨人》最終季,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都會一一回復大家的,請幫忙關注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