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內參導讀:作為國內鮮少的周播音樂綜藝,《超強音浪》還原了音樂本真,有意地去PK競技性,沒有矛盾衝突的設計,憑藉著簡約而不簡單的音樂、遊戲、訪談等環節設置,難得地做到了娛樂和走心兼具。
來源:傳媒內參節目研究組
文/風其然
2018年來了。
之後的幾天,據說有雪。
一個冬日,似乎印證著中國電視綜藝圈音樂綜藝的冬天,而中國電視人的音樂探索徵程,從未停止。
山東衛視的大型音樂遊戲訪談類綜藝《超強音浪》也在跨年當天收官。這檔別具一格的走心音樂節目帶來的音樂旅程告一段落,留給觀眾的,是回味與感念。
節目回顧了上百位明星歌手的經典演唱和深情瞬間,頗讓人記憶猶新,楊宗緯《越過山丘》,張信哲《信仰》,齊秦《夜夜夜》,趙傳《我是一隻小小鳥》,周傳雄《黃昏》,容祖兒《揮著翅膀的女孩》,任賢齊《心太軟》,胡彥斌《皇帝》,李玉剛《新貴妃醉酒》,周筆暢《對嘴》,信《海闊天空》,沙寶亮《暗香》等。
《超強音浪》因其緊扣「讓音樂回歸本來的樣子」的節目初心,去音樂競技性,以高品質的音樂給觀眾帶去溫暖和感動,在一眾喧囂的音樂節目中獨樹一幟,成功建立了自身的標籤和辨識度,收穫了許多觀眾的認可和積極支持。
久違的經典音樂直擊心底記憶
構架起音樂節目新模式
這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創新正在成為中國電視的戰略資源、傳媒軟實力、平臺核心競爭力。回望歷史,每當人們試圖將視線從電視螢屏上轉移時,一個新的亮點自然會將觀眾的注意力又重新匯聚。
2017年初春,多檔「頂配」的音樂選秀節目扎堆,看似火熱的音樂綜藝市場,但因同質化的問題,給觀眾帶來的新意和感動卻有些匱乏。
作為國內鮮少的周播音樂綜藝,《超強音浪》還原了音樂本真,有意地去PK競技性,沒有矛盾衝突的設計,憑藉著簡約而不簡單的音樂、遊戲、訪談等環節設置,難得地做到了娛樂和走心兼具,傳遞著時代的大情懷和正能量,堪稱音樂綜藝中的一股清流誠意之作。
一年以來,《超強音浪》收視穩居周日檔前五,用實力與匠心收穫了良好口碑。筆者認為其成功的秘訣在於通過「三個度」,建立了國內周播音樂綜藝全新的模式和標準,同時給觀眾帶來了新的審美思考和溫暖感動。
第一,創新有廣度。《超強音浪》打破了季播綜藝的固定模式,以周播的「細水長流」的方式,規避同質化嚴重的「明星競技」和「素人選秀」的傳統音樂綜藝模式,採取了「音樂+訪談+遊戲」融合多元要素的新音樂模式,不僅解決了觀眾審美疲勞的行業難題,還因融入娛樂元素而大幅度地擴展了受眾群體範圍,使得音樂綜藝更加接地氣,更貼近大眾。
在節目中,觀眾重新認識了「抖音十級玩家」吳克群,「相愛相殺兄弟情」的鄭伊健、林曉峰,「段子手」的好妹妹樂隊,以及似少女般充滿活力的「黃媽」黃綺珊,他們不僅給觀眾帶來了久違的經典歌曲,同時也呈現出最真實可愛的一面,極具反差感的歌手嘉賓,時刻吸引著觀眾注意力的同時,也讓他們形成對節目的特別情感依賴。
特別是歌手演唱環節,穿插主持人的訪問和粉絲見面等內容。這樣「用心良苦」的安排,既讓節目的層次豐富鮮明,同時也為歌手和粉絲提供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給觀眾帶來了溫馨的享受。
第二,音樂有溫度。音樂是情感的載體,也是音樂表象的靈魂。因此,在一檔具有品質感的音樂節目中,情感的打造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以《超強音浪》為例,它的落點在於注重展示歌手的音樂個性和作品的同時,通過音樂這個特殊的情感介質,傳遞情感故事,引發大眾情感共鳴和升華。
不得不說,在這個稍顯浮躁的當下,能夠靜下心來安靜地聆聽一首首經典歌曲,竟是如此珍貴而美好的一件賞心悅事。
在《超強音浪》的節目中,重現太多的時代金曲和情感記憶,如張信哲《愛如潮水》、周傳雄《冬天的秘密》、齊秦《外面的世界》、黃綺珊《離不開你》、彭佳慧《相見恨晚》、巫啟賢《太傻》、任賢齊《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等等,這些「經典音樂」無疑喚起觀眾對一個時代的獨家記憶,引發觀眾內心的情感感受與懷舊情懷的跨時空共鳴。
不僅是經典歌曲的現場演繹,《超強音浪》設定了提問、訪談等互動環節,力求真實還原嘉賓的另一面,展現他們在音樂上的多元化、情感積澱和人生夢想,同時喚起觀眾的情感回憶與共鳴。
誠如鄭伊健與林曉峰兄弟再相逢,合唱一首經典的《友情歲月》,詮釋了真兄弟的深厚情誼,也讓人不禁淚目感動,回想起自己青春時代曾追過的「洪興五虎」,以及年少時曾做過的英雄夢。
黃麗玲在鏡頭前對已逝外公的真情流露,親情的力量更是令人動容不已。而音樂人黃國倫感激妻子寇乃馨無條件支持自己音樂夢想時的一個深情擁抱,讓人感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夫妻情深。
所以,這些囊括了朋友之間、親人之間、夫妻之間的真情實感,直抵大眾的內心,讓觀眾的情感得以釋放。
因此,著眼於當下的集體懷舊情緒,《超強音浪》所引發的社會話題和情感共鳴,頗具社會代表性,值得深究和思考。
而對觀眾而言,節目中的這些「經典之作」不僅僅是一段動聽的音律,更是直擊人心底記憶的強音,是對自我成長的回憶,更是對一個時代縮影的記錄。
第三,節目有深度。以《超強音浪》這檔音樂綜藝來說,因其正能量和大情懷的文化價值觀輸出,獲得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央媒的發文點讚。
從受眾角度來說,提升觀眾時代認同感,通過極具品質感的音樂內核和人情味,小火慢燉的極簡主義,吸引觀眾注意的同時,緩解他們因快節奏生活帶來的焦慮感。
從平臺來看,展家國情懷顯責任擔當,節目通過電視語言引導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凸顯家國情懷,彰顯了山東衛視的大臺品質和價值堅守。
眾所周知,綜藝節目不等同於娛樂至死,它需要兼顧娛樂性和價值觀。《超強音浪》的獨特之處在於,從節目立項一開始,便建立了明確的追求和方向,不斷地創新環節版塊,同時也不斷地展現給觀眾新鮮有營養的內容,向觀眾輸出有價值觀、有時代認同感、有精神層面共鳴的主題內容。
比如說,2017年山東衛視熱播主旋律電視劇《林海雪原》和《碧海雄心》,《超強音浪》聯動紅色大劇製作了特別節目,將音樂與時代有機結合,寓教於樂,引發觀眾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的特殊追憶。
在節目中,《林海雪原》主演張睿、李光潔分別獻唱了《我的祖國》和《誰不說俺的家鄉好》,王奎榮等老戲骨集體獻唱的《我們是工農子弟兵》,同時還邀請到楊子榮生前戰友高森、東北民主聯軍牡丹江軍區二團團長王敬之的遺孀王亞民、戰地記者王學儉等人,為觀眾講述真實的革命故事,讓許多觀眾頗受震撼和啟發,也明白了何謂真正的家國情懷。
《超強音浪之音樂嘉年華》全新改版
走心之餘,走向廣大音樂受眾
對於衛視而言,創新價值不僅影響其節目的價值觀、路徑、內容、風格,並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節目的品味、品質、品格,最終決定著其競爭力和影響力。
據了解,2018年《超強音浪》節目將進行全新的「音樂走基層」升級改版,在保留「音浪小隊」的基礎上,將突破棚內的音樂遊戲互動的形式,全面升級為戶外音樂嘉年華,走進全國各大城市,開啟全民互動嗨唱新模式。
筆者對於2018新版的《超強音浪》頗為看好,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一方面,從棚內走到戶外,讓音樂+的可能性更為豐富,刺激產生新的看點,滿足觀眾的收看需求。
另外,嘉年華的方式無疑為節目的遊戲環節提供更多的擴展渠道,為新版節目奉上源源不斷的好玩互動遊戲,支持節目產出更多有趣內容點,顯得尤其重要。
另一方面,作為電視大眾傳媒,始終不能缺失「大眾文化」、「大眾需求」、「大眾審美」的品格錘鍊。好的原創內容是王中王,山東衛視的節目創新理念就是「有文化的娛樂和有娛樂的文化」。
簡單講就是:娛樂不能沒營養,也要有文化追求,有真情實感,講好以「人民群眾」為主角的中國故事,不能只滿足低級趣味,要追求高級娛樂。
所以,《超強音浪之音樂嘉年華》敢於嘗試戶外音樂主題,不僅彰顯這檔節目的青春氣質,更凸顯出山東衛視改革創新的初心和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山東衛視不斷推進青春化轉型,品牌影響力和收視率也實現了逆勢上揚的態勢,其中CSM29省網穩居衛視前三,CSM52城收視率上升一位,穩居衛視前六;全國覆蓋人口創歷史新高達11.8億,持續保持省級衛視前三,全國有線網絡入網率繼續保持100%,標清信號全國覆蓋人口排省級衛視第一,已經成為國內最具品牌影響力的六大衛視之一。
在山東廣電二輪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山東衛視可持續地推進節目供給側改革,節目品質明顯提升,品牌節目矩陣也初具規模,收穫了較大的社會反響。
《花漾夢工廠2》《育兒大作戰》《超強音浪》《超級驚喜》《上陣父子兵》等節目多次衝進同時段前五,多檔節目更被主管機構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點讚。
2018年山東衛視將繼續激發改革潛能,打造「3+2+X」的內容編排。
周一到周三 920 時段對王牌新聞專題節目《調查》改版升級,《拜託了媽媽》《育兒大作戰》打通頻道周四、周五全年,實現周播。
原創少兒喜劇成長紀實節目《有戲學院》,周日檔《東西麵食大會》深耕文化味蕾,《超強音浪》打造戶外音樂嘉年華。
另外《超級品牌官》《此時此刻》《超級驚喜 2》等垂直創新節目也將陸續推出。
不僅如此,1月1日,山東衛視「新時代生活日記」《此時此刻》正式播出,這檔清流節目一上線就以對新時代中國人故事的真實記錄直指人心。
山東衛視打造的全國首檔科學魔幻競猜秀《奇蹟時刻》擬於1月6日21:20登陸山東衛視,開啟科學節目2.0時代。
總之,《超強音浪》收穫觀眾好評和較高收視率,無非是其真誠擊中了目前國內電視綜藝的「軟肋」,深挖節目品質,給觀眾最好的內容,就是對觀眾最具誠意的擔當和表現。
如何讓電視音樂節目返璞歸真,如何進行可持續創新,如何讓動人正能量聚合綻放,山東衛視《超強音浪》已然做出了最成功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