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綜藝節目能走多遠,既離不開團隊的創新設計,而且更離不開固定嘉賓的親歷合作,長時間建立起的綜藝框架,在粉絲心目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可是縱觀近幾年國內綜藝的發展歷程,能將綜藝做起來並不難,卻始終無法避免一個怪圈,鐵打的綜藝,流水的明星。
放走嚴敏,《極挑》虧大了
2015年,東方衛視的王牌節目《極限挑戰》正式跟觀眾見面,一季下來斬獲9.2的超高評分,在綜藝節目中這是一個現象級的表現。也是通過本季節目,奠定「極限男人幫」的存在,而這個口號一喊就是6年。
不過在一些老粉絲的心目中,《極挑》只有四季,畢竟從第五季開始,「極限男人幫」就出現空缺,老成員因檔期缺席錄製,造就不小的遺憾。而新成員入駐,不僅沒有出現節目質量的明顯改變,反而將《極挑》變得更為友善。味道變了,自然粉絲的心也跟著變了。
其實《極挑》最大的敗筆是放走了嚴敏,依稀記得嚴敏在接受參訪時曾說,6個人始終都在一起,可是這6人中,他並沒有算自己。原以為部分老成員能挽回收視口碑,可此時部分粉絲才發現,《極挑》的靈魂除了男人幫,還有讓人無法割捨的另一個節目靈魂,他就是嚴敏。
嚴敏在任時,《極挑》評分分別是,9.2分、9.3分、8.3分和7.7分,即便有下滑的趨勢,但是誰也沒想到,嚴敏從《極挑》退出後的第一季節目,《極挑》的評分直接跌落到4.1分。並且伴隨評分的走低,節目的口碑明顯滑落,其中不少粉絲都宣稱要脫粉。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極挑》似乎無法東山再起,最新一季的節目完播後只有4.1的評分,差距實在太明顯。換句話說,放走嚴敏後,節目不僅沒有完成轉型,反而丟失老粉絲的期待,真是虧大了。
重新出山,攜手德雲社捧新綜藝
沉寂兩年後,當眾人逐漸淡忘嚴敏時,他卻選擇重新出山,而且首次回歸便是跟德雲社攜手,做出一檔新的綜藝,這就是目前名氣頗高的《德雲鬥笑社》。
要說嚴敏的眼光也確實毒辣,德雲社號稱是「亞洲第一天團」,但是能在公眾視野中頻頻露臉的人其實也不多,而嚴敏此次跟德雲社攜手共進,從表面上看,這一次不僅是強強聯合,而且至少在笑點上有了保證。
節目僅播出兩期,目前豆瓣的評分中新綜藝便高達8.1分,大有開啟乘風破浪的勢頭,不得不說,嚴敏做真人秀是真的有實力。
要知道,參加節目的德雲社演員中,照目前一些明星小鮮肉相比,沒有一個能稱之為流量明星,可是在嚴敏的主導下,這檔新綜藝卻不輸流量明星,甚至看過節目一些遊戲設定的粉絲,都感嘆這個節目有了《極挑》的味道。
當然,《德雲鬥笑社》的火爆,不僅證明嚴敏是一個有才華的導演,而且也讓郭德綱倍感欣慰。首先,嚴敏脫離《極挑》還能打造口碑收視率雙高的節目,這就已經說明嚴敏的實力所在。
其次,有郭德綱的親自現身,也為新綜藝賺足了眼球,藉此機會德雲社的班底得到更多的曝光,對於德雲社未來的經營也有諸多好處。或許不久之後,郭德綱將不再是德雲社的唯一標籤。
導演是綜藝的靈魂
或許有人會說,不管是什麼節目,集數多了,都會讓觀眾審美疲勞。不可置否,這是綜藝節目的一貫歸屬。可是話說回來,綜藝的初心在於突破和創新,嚴敏在《極挑》已經證明自己,但是繼任者卻無法扛起他離去的空缺。反倒是嚴敏打造的新綜藝,用兩期就找到綜藝和相聲之間的結合點,獲得了不俗的成績,這總歸是一個導演的才華和實力。
不得不說,一個導演對於一檔綜藝的重要性,在嚴敏這裡得到印證,或許說他是一檔節目的靈魂有些言過其實,可是確實是他讓《極挑》成為一種永恆的經典,也許這就是一個導演的人格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