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刷《花木蘭》預告片,看清人生真相:哪有什麼躺贏,全靠咬牙死磕

2020-08-15 蜂虻君


文/小雛菊


最近宅在家,多刷了幾遍迪斯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

每次聽到花木蘭那句經典臺詞:「我的職責,就是戰鬥!」都感覺到十足的氣場,簡直太颯了!

花木蘭從一個閨中織女到女戰士,經歷了多少咬牙切齒的瞬間,才磨練成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不可否認,銀幕中花木蘭的奮鬥歷程,引燃了許多年輕人的熱情。

網友直言:「在木蘭身上找到了久違的死磕精神。」

常常聽說這樣一句話:「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是啊,這話不是毒雞湯,而是事實。

真正厲害的人,就是死磕到底。

01

成功不是偶然,死磕才是王道

那位在youtube上擁有700多萬粉絲,受到央視點名表揚的網紅李子柒,已然被輿論推到了風口浪尖。

曾經有網友認為,她拍攝的不是真實的鄉村生活,她的視頻也不是一種文化傳播。

然而,許多人在觀看了李子柒的視頻之後,卻被李子柒較真的狠勁所吸引。一邊倒地認為,李子柒在短視頻這條道路上,將死磕發揮到了極致。

一年拍攝2萬餘條素材,來來回回開關4萬次,按照每條素材走25步來算,步行約260公裡。

單是一天中按機器的動作,就抵得上普通人一天的運動量。

有一期活字印刷的視頻,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鐘,而實際上是:她跟手藝人學習了3個多月,視頻剪輯發布花了快半年時間,而拍攝文房四寶,整個拍攝周期長達2年。

知乎上有人評價她:「這麼拼的人,真的是活該你紅,活該你賺錢。」

正是會死磕,讓李子柒迎來了「爆紅期」。

在國內,她在抖音和快手上加上來有4000萬粉絲,在微博上有2000萬粉絲,數量接近一線明星的粉絲數;在國外,她在YouTube上有700多萬粉絲,而全球影響力最大媒體之一的CNN,在YouTube也只有792萬粉絲。

李子柒無疑成了網紅界金字塔尖的人,她可能不是最有天賦的,然而卻是最會死磕到底的。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甘願花上一萬個小時來打通任督二脈的人,大都不是尋常之輩。

對於成功者來說,不管過程多麼枯燥、多麼勞累,他們都付出遠遠超出常人的代價。

成功從來不是偶然,死磕才是王道。

02

最高級的自律,就是死磕到底

在微博「減肥」超話,十幾萬網友吐槽減肥難都指向同一類問題:見效慢、難堅持、情緒易崩潰。

然而在減肥大軍中,有一位德國女子脫穎而出。

她為自己定下了20周跑步計劃,並用視頻記錄下來。

剛開始跑步時,沒跑幾步就累得大口喘氣,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5周的時間:一跑就累,一累就對自己產生懷疑,究竟什麼時候才能輕鬆一點?她不知,但是沒有放棄。

直到第九周,她才終於感覺輕鬆起來。然而這時她意外的受傷了,不得不中斷鍛鍊,究竟要繼續還是放棄?堅持很難,放棄卻在一瞬間。

最終她還是恢復了鍛鍊,並且配合力量訓練,這時出現了新的轉機:她在夜跑中認識了新的朋友,並且為自己立下了更高的鍛鍊目標。

她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輕鬆...

經過20周的時間,她減重了28公斤,衣服減小了3個碼數,跑完一公裡只需2分鐘。

變得更輕、更美、更自信,她做到了!

健身圈流行一句話:「女人如果連體重都控制不了,如何控制自己的人生!」

那些和自己的不足過意不去,並努力去改變的人,總能成為更優秀的人。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有一句經典臺詞:

你唯一的對手,就是昨天的自己。

當你選擇將就時,你只能成為一個平庸的人,過平庸的生活。

戰勝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硬著頭皮,永不將就,和昨天的自己死磕到底。

03

沒有躺贏的人生,只有死磕的堅持

前不久,一位北漂10年的朋友跟我吐槽道:

「在大城市打拼一輩子,也沒辦法擁有自己的房子和戶口,孩子上學成問題,健康狀況也越來越差了,人生真的太難了。」

其實,同樣是北漂,有人卻有不一樣的選擇。

有一位蒙古姑娘睫毛,她畢業後沒有選擇做一名普通白領,而是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開旅舍。

剛開始時,一窮二白的睫毛除了到處借錢開店,還一個人扛下所有的事情。

因為招不到咖啡師,她每天從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12點打烊,有時候一天做200多杯咖啡,太忙一天都不上廁所,忘記吃飯,熬夜有了白頭髮,長時間站立腿有了靜脈曲張……

凌晨3點,睫毛才下班回家,匆忙洗澡換衣服後,又繼續回到店裡繼續上班。

她選擇了一條比「996」更艱難的道路。

日復一日的咬牙堅持,13年過去了,睫毛終於迎來她的「高光時刻」:

擁有了5家店,她的「北平花園」還登上過《國家地理》雜誌,她不僅是老闆,而且是博主、美食主播,在探索理想生活的道路上,越活越精彩。

睫毛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她經常穿上喜歡的棉麻長裙與鮮花合照,忙裡偷閒享受花草和精緻擺盤的美食帶來的愉悅。

在她的照片中,看到的永遠是鮮活的色彩、明媚的陽光和燦爛笑容。

何炅在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中說過:「幸福其實很簡單,但卻不容易。

深以為然。

生活從來都不是隨心所欲,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背後的辛酸全靠自己死扛。

壓力和障礙越大,越要咬牙死磕,只要不低頭不認慫,生活就撂不倒你。

熬過生活的苦,方懂生活的甜。

生活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當努力達到一定程度後,自會爆發出活力,迎來閃光的日子。

04

無論是生活的一件小事,還是人生的理想目標,那些最後獲得成功和幸福的人,都是靠較勁和死磕。

比如他們:

張偉麗苦練格鬥8年,成為中國首位UFC冠軍;

李健從創作到7年後才因為一首《傳奇》而走紅;

陳道明從業33年專研演技,在《慶餘年》電視劇中圈粉無數。

無論一個人是何種行業,何種類型,只要死磕到底,都能活成自己期望的樣子,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很喜歡《追夢赤子心》中的一句歌詞:

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協直到變老!

所以,願你我為了更高的目標,為了更優秀的自己,為了滾燙的生活,一起死磕到底!

與君共勉。

責任編輯x圓滾滾 值班編輯x擰發條鳥

相關焦點

  • 劉亦菲憑《花木蘭》預告片屠版熱搜,這個木蘭的妝容真的槽點滿滿嗎?
    預告片中唯獨沒有出現木須龍,這個在動畫中全程陪伴木蘭的花家守護神,它本是動畫版貫穿全片的線索之一,很賤很可愛。除了木須龍,現在國內網友更關注的問題是,《花木蘭》預告片裡甚至把木蘭被媒婆畫的搞笑妝都還原了,劉天仙被畫成了這樣↓
  • 《花木蘭》兩頭不討好
    花木蘭是迪士尼唯一一位「中國公主」。影片上映前,全亞裔卡司,包括劉亦菲、鞏俐、甄子丹、李連杰等多位中國知名演員挑大梁,讓這部電影備受期待。電影上映後,中國觀眾覺得《花木蘭》「魔改」,外國觀眾則高呼「毀童年」。真人版《花木蘭》為什麼兩頭不討好?
  • 人們討論劉亦菲版《花木蘭》的時候在討論什麼?
    今天一整天,全網熱議的焦點只有一個,那就是《花木蘭》。 根據之前的消息,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的先導預告片會在女足世界盃決賽期間放出。 世界盃決賽昨晚23:00開始。
  • 劉亦菲演的花木蘭,是美國人的花木蘭
    大家盼了很久的迪士尼版《花木蘭》終於上映了,儘管聽到周遭很多觀眾失望的聲音,網上已經有了鋪天蓋地的謾罵,豆瓣評分只有4.7分,比張導演之前的爛片《長城》還低了0.2分。但是,芯兒姐我作為迪士尼的鐵粉,一度不相信,再怎樣這也是迪士尼拍的電影,還能爛到哪裡去?
  • 「木蘭再花」,我也愛她!!!
    今天的熱度都是劉亦菲和花木蘭的,甚至在預告裡出現短暫鏡頭的鄭佩佩,也在熱搜上待了很久,且這些熱搜排名還很靠前。在外網也是議論聲一片,幾十萬的討論熱度。木蘭是迪士尼公主系列中唯一的亞裔公主,也是真人電影首個華人迪士尼公主。且這個故事在國內也算是家喻戶曉,所以關注度一直非常高。2017年官宣由劉亦菲來演木蘭公主時,就引起了非常多的討論,當時還是質疑聲偏多。這次預告一出,從劇情到人物角色、再到妝容、服裝、建築、和動畫版對比等等,每個點都引起各方討論。
  • 劉亦菲,你憑什麼演花木蘭?
    從忠於歷史的額黃妝,到戰場殺敵的颯爽,預告片漸入高潮。鄭佩佩的旁白接著說道:「這些也正是木蘭所具備的。」最後,劉亦菲向世界宣告「我的職責就是戰鬥」,神情和姿態,仿佛東方阿麗塔。《花木蘭》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電影改編自中國民間傳說,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獲戰功的故事。
  • 【送票福利】《信條》二刷莫比烏斯環,萬裡戎機《花木蘭》
    簡單地說,今天的你到底是因為過去某件事的發生才有了今天的你,還是因為今天的你回到過去改變了當時的某件事才造就了現在的你……如果今天的你沒有回到過去改變當時的事情,那今天的你是不是壓根兒就不存在……?emmm……如果你還是沒懂,那你真的必須要去二刷哈哈哈!書歸正傳,「燒腦」,一直是諾蘭作品的標誌。《信條》更是將這種燒腦觀感發揮到了極致。
  • 花木蘭9.11上映,預告片鋼鐵俠黑豹現身
    《花木蘭》定檔《花木蘭》這部片已經定於9月11日上映。原本以為上個月的《信條》會成為一枝獨秀的影片,沒想到最後還碰上強大的對手!電影《花木蘭》是由迪士尼出品,但故事源自中國古代文學,好萊塢早在98年的時候就推出了動畫版本。
  • 迪士尼拍《花木蘭》,不撲街才是真意外
    說真的,我寧願再刷一遍《長城》《無極》,也不想為《花木蘭》貢獻智商稅。》主創團隊照抄都不及格這次的真人版《花木蘭》,從臺詞到人設到劇情再到精神內核,哪哪都在偷懶。;下聯:望世間眷屬全是有情人。從一開始就明顯偏離軌道的設定,讓花木蘭的面目越發模糊。《木蘭辭》中代父從軍的花木蘭,不過是個普通人家的女兒,能打勝仗、拿軍功、衣錦還鄉,全靠個人努力。在那個年代能達成這樣的壯舉,其艱辛可想而知。
  • 迪士尼拍《花木蘭》,不撲街才是真意外
    命題作文《花木蘭》主創團隊照抄都不及格這次的真人版《花木蘭》,從臺詞到人設到劇情再到精神內核,哪哪都在偷懶。上聯: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下聯:望世間眷屬全是有情人。/《花木蘭》講中國古代故事,所有演員卻都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為照顧國內觀眾,片方也準備了普通話版本。
  • 《花木蘭》沒上映就撲街?
    《八佰》依然高歌猛進,9月如果再沒有能打的選手,30億很有戲,除掉5億成本,作為主投的華誼大約能賺5億,不過遠遠不能抹平2019的大額虧損。本周千呼萬喚的《花木蘭》終於來了,但是,慘案發生的就是這麼突然,最後再講兩條影壇快訊,網飛要拍《三體》了,看到這消息真是五味雜陳.....
  • 《花木蘭》替身再引熱議,全程幾乎全靠替身,網友:粗製濫造
    由劉亦菲,甄子丹等人主演的《花木蘭》電影,在大陸還未上映,不過資源已經被洩露,導致很多觀眾已經提前看過該部作品,也是因為資源洩露的問題,觀眾對於《花木蘭》議論紛紛。《花木蘭》提到這三個字,很多網友腦海中都會想起我們小時候學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兩句便是出自《木蘭辭》,花木蘭作為中國傳說中的人物,她身上的精神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 劉亦菲主演《花木蘭》全球刷臉,淺析3種現實意義
    所以當迪士尼要將「花木蘭」拍成真人電影,主演是劉亦菲時,從定檔、預告片、再到前兩天的世界首映禮,都受到全世界的矚目。無論是選角、製作還有宣傳期所引起的熱度,都讓我們看到中國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並因其受到全世界的歡迎而自豪,我將從三個方面淺析「劉亦菲主演《花木蘭》全球刷臉」所引發的現實思考。
  • 《花木蘭》替身再引熱議,全程幾乎全靠替身,還沒上映口碑下跌?
    由劉亦菲,甄子丹等出演的《花木蘭》影片,在內地還未公映,但是資源早已被洩露,造成許多觀眾們早已提早看了該部著作,也是由於資源洩漏的問題,觀眾們針對《花木蘭》紛紛議論。》提及這三個字,許多網友腦子裡都是會想到曾經的我們學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幾句就是源於《木蘭辭》,花木蘭作為中國傳說中的角色,她的身上的精神實質是大家必須學習的。
  • 劉亦菲《花木蘭》袁詠儀《花木蘭》趙薇《花木蘭》誰演的更好
    袁詠儀版花木蘭來說說袁詠儀版《木蘭新編》和《木蘭從夫》好像是兩個部分上下兩部,記得好像有,趙文卓、飾演花木蘭的丈夫。鄭佩佩,飾演花木蘭的婆婆,關禮傑,焦恩俊,眾多明星加盟,講述一代傳奇女子花木蘭的故事趙薇版的花木蘭各位讀者的小夥伴們,以上三個版本,確切的說是兩個版本,劉亦菲,版本花木蘭還沒上映,目前起碼沒有在國內上映。預告片曝光了,具體內容還未見面。大張只是簡單說說個人觀點。
  • 劉亦菲說「花木蘭回家了」,這個留洋回來的花木蘭,你會去看麼?
    而且有點疑惑,「花木蘭」為什麼「回家」,她什麼時候「不在家」過?01「花木蘭」選角要求迪士尼出過電影《花木蘭》演員招募啟事,對飾演「花木蘭」的演員招募要求是,十八至二十五歲,體態柔軟輕盈、健美、敏捷,內心遠比外表堅強。
  • 迪士尼發布電影《花木蘭》預告片,第一個鏡頭就引爆網絡……
    先看預告片再看電影《花木蘭》海報中,劉亦菲版「花木蘭」形象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全國各地為了自身利益,爭奪名人以擴大當地旅遊資源,有關花木蘭家鄉的爭論就一直不休。主要有武漢黃陂、河南虞城、陝西延安、安徽亳州等說法。但在2008年6月,虞城縣《木蘭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後,其他地方雖有不服氣,但再沒挑起爭端,基本結束了「木蘭故裡」長期以來的爭論。但各自仍在打木蘭故裡牌 ,比如湖北黃陂。
  • 魔改的《花木蘭》,讓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花木蘭》終於在美國播出了,但經過三天發酵,味道卻變了。講述的,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它也算是很早的東西方合作的電影,其中,最亮眼的就是中國式的「水墨畫」。頗有一番國風,在兩種文化的交融中,不錯的作品。
  • 沒有了李翔和木須龍的《花木蘭》還會好看麼?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預告片一出,就榮登了熱搜話題TOP 10,熱度持續上升,熱議背後除了褒獎,還有吐槽。真人版《花木蘭》定於2020年在美國上映,比起動畫版的《花木蘭》,不少網友不能接受真人版電影裡沒有木須龍。木須龍是花家的守護神,木蘭替父從軍後一直陪伴著木蘭,在電影中,它是重要的搞笑擔當,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 《花木蘭》上映遭惡意打分和全網嘲,劉亦菲,動了太多人的奶酪
    有道是,謊話說了一百遍,自己都會信,何況是不明真相的路人。《花木蘭》上映之前遭到全網黑,可想而知上映後,觀眾們會自動帶著一種看爛片,「挑刺兒」的態度去看,然後忽視影片所有優點,放大每一個缺點,以保證自己看完後有更多談資和網上的「朋友們」一起高談闊論,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