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大本營》企劃了一檔特別節目《站穩了!朋友》。
來自八大經紀公司的32位「在笑生」,通過參與節目贏取觀眾的笑臉值,最終將有一名幸運的新人勝出,成為快本12期的常駐主持人。
面對這檔新節目,幾位常駐主持人的態度很微妙。
何炅:很難,但我很期待這個人的出現。
維嘉:又到了幾年一度的想把我們踢走,但是我們賴著不走的環節了是嗎?
謝娜:我們五個是不夠嗎?是差點意思嗎?
吳昕:大可不必。
其實《快樂大本營》選拔新的主持人入駐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了吧?
但吳昕的態度卻很微妙,她沒有選擇用幽默風趣化解這個提問,而是直言:大可不必。
昕姐拒絕的很直接啊。
可也是,吳昕入駐快樂大本營14年來,她都還沒站穩,又怎能無所顧慮的迎接新成員呢?
《快樂大本營》14年,吳昕的存在感太弱了!
2006年,吳昕和杜海濤通過《閃亮新主播》的選拔進入《快樂大本營》。
閃亮新主播當年也是打著為《快樂大本營》尋找新的主持人的由頭選出了三位佼佼者。
然而,新的主持人選拔出來,老的主持人遲遲不能退位,一開始大家以為是個過渡期。
最後大家發現,尋找新的主持人只是個藉口,借著選拔新的主持人提高收視率,改變節目低迷的收視率才是根本。
每當《快樂大本營》的收視率呈現低迷狀態,就會開始一波新主持人常駐快本的操作。
但也不可否認,何炅、維嘉、謝娜這個三人組合效果實在太好了,如果將主持重任交到其他後輩手裡這個節目很可能撐不起來。
杜海濤和吳昕在《快樂大本營》14年,一開始都是背景板的存在。
杜海濤的定位還比吳昕強一些,一開始他就是被惡搞的那個角色,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在節目中偶爾也能搭上一些話,製造一些笑點。
吳昕的處境卻一直都很尷尬。
看了一場英皇娛樂對戰海西傳媒的《站穩了,朋友》,開播了幾分鐘,照例是何炅主打,周圍這一波人介紹了一大圈,既沒有吳昕的聲音也沒有吳昕的鏡頭。
彈幕裡很多人問:吳昕呢?昕姐沒來嗎?
我以為吳昕真的沒來。
結果後來發現,吳昕人是來了,鏡頭卻沒幾個,也沒有說幾句話。
說明吳昕在節目中的存在感還是非常低的,要麼是她說了話但是收到的音沒有播出來,要麼就是她真的沒有說啥話。
最尷尬的還在後面,有個遊戲環節是節目組準備了兩首歌曲,歌曲中的「你、我、他」由兩邊四位助力官找動作來代替,表演者需要模仿助力官的動作來表演歌曲。
第一首歌《不想長大》何炅宣布由杜海濤和李維嘉來表演「我、他」。
第二首歌《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她》何炅說讓謝娜和吳昕來表演。
然後謝娜上臺一口氣表演完了三個字,完全沒吳昕什麼事。
一向喜歡端水的何炅也沒有喊吳昕出來表演。
這是我偶然看到的一期,過去的很多期類似場景應該無數次的發生在吳昕身上吧。
這不是哪一方的問題,節目組自然是要播出最有「笑果」的畫面和對話,吳昕的娛樂感偏弱。
為什麼說吳昕的娛樂感偏弱,因為她到現在還停留在海濤當年的階段,就是她自己是沒有製造笑點的能力,觀眾覺得她好笑有時候是覺得她沒有搞懂遊戲規則傻傻的好笑;有時候是覺得她被整蠱了好笑。
做綜藝這麼多年,吳昕還停留在把自己作為笑點的階段,然而即使是這樣,比起《快樂大本營》其它幾位主持人,她還是不那麼好笑。
有些人可能會說,今年的吳昕不一樣了,通過《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關注度極高的綜藝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以後的資源會越來越好。
但說到底,姐姐綜藝只是一檔現象級綜藝,短時間內可能會給吳昕帶來一些商務資源,但對她的主持能力和綜藝感的提升幫助是很有限的。
而且,《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反而非常暴露吳昕在主持生涯裡的弱勢:不自信、控場能力差。
最後一次公演舞臺,吳昕搭檔張萌、黃曉明主持節目,她的氣場和表現反而不如張萌。
這麼多年她始終像一個鄰家女孩一樣弱弱的站在人群中,其實她參與過的其它綜藝也不少,比如《舞林大會》,熱度都沒有保持很久。
坦白說,我覺得吳昕選錯了舞臺,她的風格並不適合《快樂大本營》。
早前她嘗試過脫口秀,但這個嘗試淺嘗輒止,可能是效果並不好。
但不多試幾次怎麼知道哪種效果好呢?
所以吳昕最大的勇氣不應該是坦然接受並調侃自己的小透明角色,而是去外面多多嘗試坦然接受自己獨當一面之後可能會失敗可能會被觀眾吐槽的結果。
話說回來,在《快本》舞臺上站了14年的吳昕都還沒站穩,現在這檔《站穩了!朋友》就能讓新人站穩嗎?
五個主持人還不夠多嗎?再來一個這每期節目都不用請嘉賓了。
不過現在的新人出圈不容易,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提供給32位新人去展示自己的才藝,讓大家認識他們,這倒是一個不錯的平臺。
確實有一些「在笑生」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知道最終會由哪位幸運的新人獲得這個常駐資格,希望真如節目宗旨所言:站穩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