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保質期太短暫,若有心,陸毅總能找到作品續上。只是不知道,當下萬事完美,除了不著調的八卦,生活根本不被打擾的陸毅,是否還有當年演《永不瞑目》那股子一個月減肥30斤的拼勁,重回巔峰,還是他想要的嗎?
沒想到《人民的名義》後陸毅再登熱搜,竟然是因為這麼神奇的「八卦」。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了一條動態,聲稱自己偶遇了一個小帥哥是陸毅三胎兒子,視頻中一個大概四五歲的小男孩正對著鏡頭整理頭髮,拍攝的網友對小男孩說了一句:你和陸毅很像,結果對方直接承認陸毅就是他爸爸,還說自己跟著媽媽來飯店就餐。該網友又說他一出門的確看到了鮑蕾在門外。
這個視頻一出,許多網友震驚了,說沒有聽說過陸毅有三胎的消息。前不久陸毅不是才曬出貝貝過生日圖片嗎?大家還說小姑娘越長越美了,怎麼就突然冒出個兒子?
媒體就此求證,陸毅方闢謠了兩個字:假的。
這麼一則烏龍,要說有什麼可吐槽的,大概就是:這都什麼神奇八卦啊!從頭到尾爆料中都沒看到傳說中鮑蕾的身影,這算實錘?孩子至少4歲大了,陸毅是有什麼必要把孩子藏了4年嗎?為什麼陸毅要因為這麼神奇的八卦上熱搜啊!
但是回頭想一想:為人低調又從沒緋聞的陸毅,真的有好久沒上熱搜了。但他少年時代的神顏,又一次次出現在各種回憶中,說起脆弱的帥哥,想起陸毅,說起初代流量小生,想起陸毅,說起貴圈神顏,還少不了陸毅,說起四大中生,又有陸毅。
他明明戲還在一部一部地拍,離觀眾卻很近又很遠,大家對他最深的記憶,還是停留在1998年《永不瞑目》熱播,他飾演的肖童一夜之間紅透大江南北,拿下金鷹獎最佳男主角並以旋風之勢橫掃內地女性觀眾的時代。
當年陸毅的走紅,也正式標誌著奶油小生重歸大眾主流,在他之後,陳坤、黃曉明、鄧超等一批有作品的顏值派小生一個個崛起,直到現在還在持續刷屏,這就是俗稱的四大中生。
但「四大中生」其實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能進入這份「四大中生」大名單的,其實包括五個人:1976年的陳坤和陸毅、1977年的黃曉明、1978年的劉燁、1979年的鄧超。
只是當歲月見長,昔日的內娛男星頂流,也終究在浪潮的載沉載浮中,星途各自西東。
當年陸毅有多帥,這屆年輕人已經不知道了
當年的四大中生有多帥,這屆年輕人想都想不到。
記說劉燁,去中戲面試的時候,人家都是又編小品又唱歌跳舞,劉燁就愣愣地站在那裡,用一口大碴子味東北話說,「我什麼都不會。」就這樣,居然還被錄取了,沒別的原因,就是長得太好看。
班主任常莉說。「有些人眼睛也是大大的,但沒東西。一看到劉燁,就會被他眼睛吸引住。」
用更專業的說法,這雙眼,這張臉,有故事。
問題是當年的四大中生不僅長得好看,還個個都會演。
劉燁一出道就和胡軍拍的那部關錦鵬電影,他站在雪地裡,一邊搓著手,一邊小聲地唱著歌,雪花和愛情,都那麼純白,又那麼脆弱,它們打在這個男孩身上,可當他伸手去抓,又什麼也夠不著了。
他望向胡軍,眼睛裡像有星星。
劉燁也憑著這個角色,一舉拿到了當年的影帝。很難說要不是劉燁這張臉,這個角色還有沒有那樣的說服力,但如果不是劉燁當年早熟的演技,光憑這張臉這部戲肯定也成不了。
鄧超和黃曉明起步更慢一些,黃曉明到2001年撞上了《大漢天子》,鄧超一直到2003年才等到《少年天子》。
結果這兩部劇的出現就分別奠定了兩人在內娛中一線小生的地位,同時也被後來的觀眾評價為是兩人早期的演技巔峰。當然在某些人心中,早期兩個字,可以去掉。
尤其是黃曉明,劉徹一角至今還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哪怕是他去年夏天因為「我要我覺得」被嘲得最兇的時刻,一些劇粉還是不願意加入「嘲明大軍」中。
可惜他也走過一段彎路,明明是一個陽光硬朗型的正小生,偏偏要去演脆弱的花美男和搞笑達人。他在《泡沫之夏》裡演的洛熙,堪稱史詩級翻車。到了張紀中的《鹿鼎記》,觀眾討論的焦點都集中在他的「神遊式」演技,許多年後他才把自己找回來。
但無論是顏值還是爆紅程度,當年的這幾位希望之星,都比不過一出道就燦爛奪目的陸毅。
陸毅是從小好看到大的典型,當年的兒童片《泉水叮咚》,就有他參演。在那個年代,少年兒童陸毅的片酬就已經高達50塊錢,比很多大人的單月工資還要高了。
到了1994年,他就和梅婷演了一部《血色童心》,學會了俄語,15年還獲得了俄羅斯的「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獎章」。
當然真正令他爆紅的,還是《永不瞑目》。
當年導演趙寶剛也是左右為難,換成我,也為難。神顏時代的陸毅和陳坤,怎麼選?
當時陸毅身高180,體重93公斤,趙寶剛說「你一個月內能減到75公斤,我就讓你演。」
於是陸毅每天只喝水不吃飯,到日子過磅一稱,75.5公斤。陸毅有點沮喪,跟趙寶剛說「這一斤就算了吧?」趙寶剛一笑,說「好吧,這一斤就算了。」
許多年後人們才知道,趙寶剛選陸毅不要陳坤的原因不是陸毅減重成功,而是因為,「陳坤(演)吸毒好像理所應當,陸毅(演)吸毒才會叫人可惜。」
結果就這樣,肖童成了很多人年少時候的夢中情人,純真,陽光,乾淨,正義,感情專一,充滿責任心,而且那姿色甩現在的鮮肉多少條街!
肖同有多讓人心疼?就算是演一個身陷道德困境的大學生,都能賺人眼淚,譁譁的。而那種懵懂涉世未深的純真,除了當年的陸毅,大概也想不到別人。
陳坤當然也可以把角色演紅,但能想像陳坤版的肖童被歐陽蘭蘭迷倒,然後發生不可描述嗎?浪子怎麼可能!
唯有陸毅,事成之後默默無聲地流淚,換成別人註定讓人感到荒謬,但他就是讓人心疼。
他這部劇的演技只能算及格,他老師點評他的演技都會委婉講一句,「少了一點點爆發力」。但陸毅和肖童實在太貼合了,貼合到所有瑕疵都能被忽略。
1999年,這部戲開播,收視率驚人。多驚人?八星同上收視率破十,半年之內打開電視,到處都是肖童。
陸毅瞬間爆紅, 也有人說,陸毅開創了中國娛樂界的偶像時代。而當他爆紅的時候,黃曉明才剛剛開始拍《大漢天子》,天天想著怎麼不被陳道明演技碾壓,劉燁還在演藝術電影,鄧超乾脆還在讀書。
那時候「流量」還沒被發明出來,但在還沒有營銷號,沒有熱搜,沒有系統的形象設計的情況下,陸毅已經創造了後來無數流量都難以抵達的熱度。
而即使在沒有營銷的情況下,他依然憑藉緊隨其後的《少年包青天2》《像霧像雨又像風》和《郎才女貌》奠定了作為國內頂級小生的地位。不過逐漸地,觀眾也被這種過於單一化的形象所「免疫」。
他在四大中生中紅得最早,但轉型壓力也第一個來。
《人民的名義》之後,陸毅為什麼漸漸看不到了?
無形中,陸毅成為了那波中生的前行者,也在後知後覺中開始尋找破局的關鍵點,試圖掙脫偶像劇和言情劇的桎梏,為求突破,他甚至演過十八歲到六十歲的大文豪蘇東坡,但「流量轉型」的困境同樣首先作用在他身上,不管他怎麼演,許多人記憶中的還是肖童。
一直到陸毅試水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之後,高希希版《新三國》裡的諸葛亮,才總算為他破局鑿出點聲響。
高希希喜歡一個場景一氣呵成地拍,陸毅就把幾頁的臺詞一次性背完,然後一鏡到底。
當時陸毅接受採訪說這個角色是他近十年的積累,事實是他的確把角色完成地很好,問題是同劇中的都是老戲骨,陳建斌的曹操和于和偉的劉備渾身是戲,相比之下陸毅的表演還是被衝淡了,這樣的遭遇,幾年之後陸毅還會再遭遇一次。
《新三國》轉型只完成了一半。結果陸毅一轉身又回到了偶像劇的世界。
演於正的宮鬥劇,又在偶像諜戰劇《胭脂》和趙麗穎對戲,但劇集的品質就那麼高,觀眾的注意力還是放在了演員的臉上。
而事實證明,歲月永遠是把殺豬刀!
即使是陸毅,也無法完全抵擋人近中年的物理規律了。而這樣的問題放到偶像劇中,又格外明顯。
一直到《爸爸去哪兒》陸毅才算重回大眾視線。運勢重開之後,很快,《人民的名義》也來了。但這部讓他重回大眾視野的爆款,卻不算令他翻紅,問題在於當年巨大的演技爭議。
如果單單只看陸毅的表演,可以說及格有餘。
可以理解主創為什麼選陸毅,他演的侯亮平,是個居家好男人; 一身正氣,寧直不彎。
陸毅演技也在線,就說一場侯亮平單刀赴會鴻門宴的戲。
在調查對象高小琴面前,他明知道外面有狙擊手,依然隨機應變,臨時上陣扮演亦正亦邪的「刁德一」。面對祁同偉力證高玉良沒有參與山水莊園這個爛攤子的時候,他試圖去相信祁同偉說的話,但又眯了眯眼睛。
這種大戲最怕演過火,陸毅的表演可以說剛剛好,表現地非常冷靜、遊刃有餘,還能夠捕捉到人物的心理變化。
問題在於,和陸毅同臺的其他演員都是戲精。
比如出場僅兩集的侯勇,將一個貪官從鎮定到崩潰的全過程,勾畫地活靈活現。
陸毅表演沒有任何問題,僅僅只是對手發揮過於完美。
同理,飾演高育良的張志堅也實在演得太好了,尤其結尾那種被擊潰後的搖搖欲墜,一聲「下課」,演技見高低。
再加上侯亮平的人設有些完美過了頭。光明,正確,沒有任何陰暗面,這個角色留給陸毅的發揮本來就並不多。加上陸毅本人的局限性——那張臉,真的怎麼看都沒有心機重重的感覺。
到最後,按照《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的總結:「他是他那一輩兒演員中演技最好的!他很好地完成了戲劇和角色賦予他的任務。」
換個說法可以這麼理解:這可能不是最好的侯亮平,但是目前最合適的侯亮平。
但在這部爆款之後,相比劇中爆發的老戲骨們後續的活躍表現,陸毅的表現卻明顯平淡下來。
他幾乎以一年一部劇的節奏穩步向前,但誰記得2017年的《盲約》,2018年的《天衣無縫》和《風再起時》?
這些劇製作上肯定是有誠意的,只是離爆款尚遠。
這些都是陸毅會喜歡的角色,角色正面,劇集正向,戲還在本地拍,不用離孩子太遠,拍完戲還能回家看孩子寫的作業。
但在殘酷的娛樂圈,中年演員都在面臨著僧多肉(角色)少的問題,這幾年陸毅的演技表現都很穩,都沒問題,問題是缺少個人特色。
加上曾經的高顏值明星必須面對的轉型瓶頸期,困境一步步累積。到了《親·愛的味道》陸毅,陸毅在劇中直接成了親吻狂魔。
角色,充滿中年油膩,從頭到腳自戀滿滿。
顏值,陸毅的身形和臉都已不適合演這種無腦偶像劇。
到這個時候,陸毅的事業困境,才真正不可避免地到來了。
四大中生,為什麼他後勁最足?
這其實是這一代中生的集體命運:最初成功的定位無法代表永久的成功。
市場對大齡偶像男演員同樣是苛刻的,年紀大到不能和小年輕談傻白甜式的戀愛,又遲遲無法轉型,適合年齡的好劇本只會越來越少。
只是這樣的瓶頸,有人跨了過去,有人轉換了努力的方向。
比如人生幾近完美的陸毅。有一期綜藝節目,嘉賓一起吃火鍋,信誇陸毅特別細心,關注他們糙老爺們懶得去搭理的火鍋內容,陸毅一本正經回答:「對,我就是很正直,我在內地娛樂圈是正直的典範」。
他的確是。
陸毅和鮑蕾是大學同學,兩人經過了10年戀愛,在2006年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婚後兩人生育了兩個可愛的女兒貝兒和小葉子,一家4口大長腿。曾經的頂流偶像,沒有一則緋聞。
作為好丈夫好爸爸的陸毅曾在某節目中表示,自己會為了老婆拒拍親熱戲。實際上當年鮑蕾生貝兒之前,陸毅就暫停了工作,專門在家陪老婆待產。
這樣看,未必不是他個人的性格和選擇造成了如今的現狀。
曾經爆紅的小生,不眷戀演藝圈的浮名,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更情願躲在自己的小家庭裡,享受生活的煙火氣,和和家人日常相處。
但沉溺於幸福中的中年男星很容易疏於身材管理,同樣是風神俊朗的典型,黃磊是如此,陸毅也漸漸步其後塵,7月2日的網友曝出的一張圖中,昔日的帥氣小生,竟被網友評價成「肥膩大叔」。
而當年的四大中生們,卻還在奮力奔跑。
鄧超終於與《跑男》說了再見,今年雖然沒有主演電影,但在《我和我的家鄉》裡執導了並主演了《回鄉之路》,那個最後反轉的角色,再次帶給觀眾驚喜。
接下來他的重頭戲,應該是聯手吳京的《中國桌球》。
陳坤上階段主演的《天盛長歌》口碑高收視低,《脫身》則反響一般,現在主戰場又回到電影界,接下來手頭還有春節檔備受期待的的《侍神令》和更受期待的《封神三部曲》。
電視劇則有品相不錯的《輸贏》。
黃曉明今年也接了兩檔綜藝,但是拍戲的腳步沒停下。他接下來挑大梁的劇有《危機先生》,還有與大導鄭曉龍合作的《功勳》、劉江導演的《光榮與夢想》都是高質量的獻禮劇。
比較之下,曾經同一時期的五位所謂「四大中生」,好像鄧超、陳坤和黃曉明還能保持穩定的作品輸出和相應的熱度。
劉燁時隱時現,以演藝圈殘酷流量法則衡量,陸毅下落速度相對最快。
而剛剛提名金雞獎影帝的黃曉明後勁反倒最足。
黃曉明也不是沒有糊弄過觀眾,甚至在四大中生中,他是最容易被質疑的,但黃曉明有個特點是從沒有停下來。
爛劇沒有阻擋他前進的腳步,家庭也沒有,演《鬢邊不是海棠紅》他拍了半年,有那麼一刻他覺得自己觸摸到了程鳳臺:就是在聽完商細蕊的《長生殿》後,程鳳臺感到內心尤其孤獨,於是有了一段觀眾認可的名場面。而演完那場戲後,黃曉明渾身起了雞皮疙瘩,控制不住地哭了起來。
為他拿下百花影帝的《烈火英雄》也是,身邊人都說很冒險,但他義無反顧跳進火海裡。
查了一下豆瓣,發現一個令人意外的結果:在四大中生中,最近五年作品評分均分最高的,是黃曉明。
這肯定不是最終的結果,演藝圈洗牌還在繼續。只有當潮水退去,才能明晰定位轉型成功的最後洗盡鉛華的贏家。
新舊交替,如同金庸筆下的華山論劍,一時的名次其實並不重要,演技如同武學,有人開悟得早,有人後發先至。
就像陸毅當年演肖童,他在絕境中的自我救贖才是這部劇的核心,泥潭中,人物內在的人性不能泯滅,也不能演得招人討厭,而他演出了肖童身上那麼一種若隱若現的脆弱感,脆弱中又有一些倔強,還能看到一絲病嬌,才會讓劇中的兩位美女和劇外的無數姐姐們都忍不住著迷。
那一刻,他或許已經達到了某種一生演技的上限。
陸毅很多年前就說過:別人總說我帥啊帥啊,我也想過改變自己。
但改變是要等厚積薄發、量變累積後的一個「機會」。
有人等得到,有人就是等不到,這是命。
但命運又是求仁得仁的東西。
《鬢邊不是海棠紅》裡黃曉明說過一段臺詞是,「人活著就是身不由己,就是孤獨,就是求而不得。」
也許正是因為求而不得,成就了黃曉明鄧超們的後勁。
而陸毅太早得到了一切:演技、聲明,以及一生的家庭幸福,從此演藝圈,與他若即若離。
這是陸毅之幸,只可惜,卻未必是演員陸毅之幸。
青春的保質期太短暫,若有心,陸毅總能找到作品續上。只是不知道,當下萬事完美,除了不著調的八卦,生活根本不被打擾的陸毅,是否還有當年演《永不瞑目》那股子一個月減肥30斤的拼勁,重回巔峰,還是他想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