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樂評人鑑賞陳翔新歌:脫胎換骨後的涅槃重生,如此驚豔

2020-08-28 流水紀


流水紀

多年前,陳翔從音樂人好友,王梓赫那裡第一次聽到《嫌疑》的時候,感覺到一種強烈的孤獨感,「這首歌讓我想起電影裡周星馳扮演的凌凌漆站在酒店門口,留下落寞背影的鏡頭,一個人靜靜體會著那份孤獨。」 歌紮根在了心裡,只是當時的他不認為自己有足夠詮釋好的心境和能力,直到歲月流逝,出道十年的陳翔經歷著高峰低谷,目睹了身邊和陌生人太多悲歡離合,當他從男孩成長為男人,世界也以轟轟烈烈方式發生著各種劇變……終於,他覺得「可以做一張真正屬於自己的專輯了」,於是邀請王梓赫合作,第一首誕生的作品,就是《嫌疑》。

他對這首歌有了新的認識,「那些被人冷落,被人崇拜,被人敬仰,被人無視的感覺,其實都來自內心深處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那種內心裡的煎熬鬥爭,是靈魂深處與現實世界的反差感,是籠罩在每個人身上的嫌疑。」他期待聽到新歌的人,對「陳翔」這個名字背後的含義,有更多鮮明體驗——無論你之前是通過選秀節目、影視劇、歌曲、新聞……任何方式,對他有所了解或者一知半解,陳翔相信,從《嫌疑》開始,我們會彼此理解。《嫌疑》裡的陳翔,展現之前從未有過的思考深度、音樂層次與創造美感,歌曲以人性「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色慾為創作靈感,編曲採用電影配樂方式,打破流行歌曲局限,陳翔親自擔任音樂總監,和製作人王梓赫一起嘗試「用意識來營造畫面」,長度近一分鐘前奏裡,出現各種仿佛竊竊私語、交頭接耳的嘈雜聲,聽起來悲涼而刺耳,寓意著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為了「自我」而不擇手段,躲在人性面具下赤裸而真實的,欲望的聲音。主歌吟唱一連串「誰」與「你」之間,是陳翔關於欲望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我們都在乎外在,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我們渴望證明自己,渴望被關注,被認同,被尊敬,被愛……卻忽略了那個藏在心裡的,貪婪的「自我」。詞曲創作和製作人王梓赫說,「你越討厭的人,他越接近真實的你」。

這就是陳翔在《嫌疑》裡思考和表達的「反差感」: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欲望和信息一樣爆炸的時代,人們對於「善」和「惡」的表達與判斷,變得越來越非黑即白?大家總是急不可耐地想看到自己預設的那個「正確」的結果與結局,卻在過程裡迎來一次次的反轉、反叛與反噬,就像單曲封面穿著病號服的人,閉著眼睛,拿著眼球形狀的聽診器,試圖聆聽心臟的跳動,但我們眼睛看到的和內心感受到的,到底什麼才是真相?受害人、嫌疑犯、旁觀者……我們以為自己在扮演不同角色,卻不知道所謂真相,究竟是否真實。十年了,那些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光環並不缺,那些蜚短流長、不明就裡的攻擊也不少,欣喜、陶醉、惶恐、失望、憤怒、沉默……陳翔感受著太多情緒的反覆堆積、膨脹與消解,就像歌詞那句「我們在道德綁架中喘息,卻發現自己洗不清嫌疑」,他終於懂得,不需要著急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完美,就像不需要「洗脫」自己的不完美,他只要用行動,一步步實現內心更好的目標。所以他決定將《嫌疑》作為新專輯第一首歌和大家見面,這是陳翔出道以來最為「黑暗」一首作品,他的音色和從前有所不同,更為沙啞和磁性,加入大量的氣聲與和聲,耳語般呢喃和真聲融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群人吟唱」的感覺,就像很多個不同狀態的「我」正一起訴說,製作人王梓赫在編曲中極力渲染出陰鬱、蒼涼和深邃的氛圍,搭配大型弦樂的峰迴路轉,製造出強烈戲劇化效果,陳翔用聲音詮釋出了「受害人」、「嫌疑犯」、「旁觀者」分裂統一的角色扮演。聆聽過程裡,我們也許瑟瑟發抖,也許心驚膽戰,也許恍然大悟……直到聽懂了脫胎換骨的陳翔。他說,這首歌代表了自己人生最低谷,不知道「但最低谷的人,也最能看清自己,一個真實的,隱藏在面具光環之下的自己。」赤裸裸地站出來解剖、拆穿脆弱的自我,很痛苦,但在音樂裡,我們終將迎來涅槃後重生。

翔哥全新專輯第二首主打,《夾縫中的人》。又是一首等待快十年,然後終於能唱了,敢唱了的歌。和他合作這張專輯每一個細節,都讓我由衷地感到,屬於陳翔的音樂,可以也完全超乎我們的想像!從概念到視覺,我們也可以打破束縛,不要只是舒服,好看,帥氣,而已。在陳翔歌聲描述的人生浮世繪裡,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對照,因為「夾縫中的人」,是陳翔,也是我們。他用驚人坦誠勇氣,在音樂裡撕下一切假面,赤裸裸地暴露出內心種種畫地為牢的「掙扎」,就像單曲封面兩個彼此對望的陳翔,在糾纏不清拉扯中,隱隱約約浮現出那個如同怪物般的影子,其實就是人們靈魂深處的「心魔」,一直在窺探著生命裡如影隨形的那些困惑與清醒——


還記得第一次盲聽《嫌疑》這首歌曲時候的震驚,而且猜了半天,我都猜不出來,這是哪位歌手的新作。有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是因為對歌手認知的偏失,從而對一個歌手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比如,我從一開始就很難把《嫌疑》這首歌曲,和陳翔這個名字聯繫在了一起,因為在我的印象裡,出道多年的陳翔,一直都是定位於偶像的人設,很難想像一個偶像歌手,可以唱出如此藝術化的歌曲。

但另一個角度,也不全是我的問題、歌迷的問題,甚至是陳翔的問題。陳翔是好歌手,大家都知道,畢竟也經過舞臺的驗證,有活生生的證據。但陳翔一路走來,雖然也有不錯的音樂資源,和許多知名的臺灣音樂人團隊,都進行過合作。卻因為被過於設定在偶像的人設中,讓他很難衝破音樂形式的束縛,真正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當一個歌手通過音樂,真正表達自己想要的東西時,那才是真正的風格,和辨識度。而近期發行的《嫌疑》和《夾縫中的人》,它們除了音樂高級之外,首先是因為從企劃流水紀到創作人王梓赫Ray,真正意義上為陳翔打造歌曲。而且這種打造,並不是工業化的量身定造,卻是歌手、企劃人和音樂人在溝通基礎上的一種共創。所以,《嫌疑》和《夾疑縫中的人》,就不僅僅只是陳翔唱的歌,而成了真正屬於他的作品。

不僅唱出了自己,兩首作品的音樂屬性,更是高級。《嫌疑》的整首歌曲,即使是從聆聽性,都像是一部懸疑劇,讓人看到內心那個隱秘的角落。加上音色氛圍、弦樂的多重結構,整首作品對於陳翔的演繹,也有很高的要求。這不是一首靠傳統唱功就能完成的作品,內外的不同延伸,變化的起承轉合,以及起落的錯落有致……會唱歌的陳翔,在《嫌疑》裡不僅僅只是唱的好,而且是唱的自由。另一首《夾縫中的人》,不僅態度鮮明,而且文本唯美,戲劇化的張力唱腔,讓作品既有稜角,又有聆聽角度的華美。這一次的陳翔,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實現蛻變,對於別的偶像歌手來講,是不是也有啟發的意義?


強叔就是歐萊雅

十年的時間,可以改變些什麼?陳翔給出了一個答案。

上個月的時候我發現陳翔推出了新的單曲《嫌疑》,而在製作信息list上赫然可以看到的是音樂總監:陳翔。而在前幾天,陳翔又推出了一首單曲叫《夾縫中的人》。我有些愕然,這兩首歌從名字中體現出來的感覺,並不像我印象中的陳翔啊。

先說說《嫌疑》這首歌,首先其單曲封面就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帶有濃重的暗黑氣質。手繪的失明者將眼睛做成了聽診器,而所聆聽的恰好是懸掛在半空中的一顆心臟。就像單曲文案中所寫到的那樣。你無法定義他究竟是一場事件中的受害者?還是這場事件的嫌疑人?亦或他只是個旁觀者。這樣有自省味道和帶著較強現代都市人文色彩的作品,在陳翔之前的作品中,是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在前奏和結尾處極具畫面感的音效,也為這首歌增加了很大的聽者自由想像空間。再來看《夾縫中的人》,如果說《嫌疑》的封面是帶著暗黑氣質的話,那在《夾縫中的人》的封面你可以理解成人內心中的魔鬼逐漸浮現。相互對望的兩個陳翔的形象從中間被剝離,而剝離之處的背後,隱藏著的惡魔用其鮮紅的眼睛注視著你,有點令人不寒而慄。這應該就是陳翔個人想要表達的生存在各個不同維度的夾縫中的人的某種狀態。而主歌中駢式排比的方式不斷的將一個個卑微生存的個體白描出來,令我第一時間想到了羅大佑的《現象七十二變》,在詞句的運用上,「黑色的眼淚」、「欲望像貪婪的賊」、「天亮了懺悔天黑了就作祟」這種比較狠的字句也隨處可見。看得出來這首作品是帶出了非常濃的個人情感傾向的。而陳翔將聲線完全放開甚至略微不加修飾的演唱方式,則與這首歌想要傳遞的真實人性比較統一。在最後陳翔也由吶喊過渡成了嘶吼也是一個不小的亮點。簡單說,以陳翔的外在形象,選擇這樣進行音樂表達的人,太少太少了。

我一開始就說,十年的時間,都能給人帶來哪些改變?當然造成改變的可以說是時間,也可以說是時間中發生的一個個給人以改變的事件。我原本印象中的idol藝人陳翔,已經變成了有著自己表達方式的歌手陳翔。無論是唱片概念,企划水準,作品完成度,都在水準之上。而當你去翻看製作信息的時候,你幾乎看不到什麼多知名的名字。在音樂這件事上,選擇貴的,選擇名氣大的,都不如選擇對的。如果更多的idol都可諳此道的話,有力量能流傳下來的好作品,就會比現在要多很多了。


趙南坊

在連續聽過《嫌疑》跟《夾縫中的人》兩首歌曲後,我的感想是:陳翔是這樣的嗎?

跟我想像裡的陳翔,太不一樣了。我原以為,他就是標準的偶像歌手,唱著商業制式的歌曲,盡顯明星魅力。但《嫌疑》跟《夾縫中的人》讓我徹底見識到,陳翔是有自己想法的。這兩首歌曲完全跳脫了行內套路化的限制,追求不同的聽感以及質感。這個特點,從歌曲的Intro就開始顯露。《嫌疑》裡是頗具懸疑意味的開場,配搭生活場景的真實採樣,製造出了戲劇感覺。《夾縫中的人》,的戲劇張力更加明顯,雖然篇幅短,但通過簡單配器同樣營造出了復古氣息包裹著神秘有深沉。我始終覺得,判斷一首歌曲如何,聽Intro就足夠了。聽過這兩首的前幾秒,我就意識到它們勢必顛覆我對陳翔的主觀印象。我想,他也一定是有意識在通過這樣的作品完成突破。以兩首歌曲裡我個人更喜歡的《夾縫中的人》來具體說。這是一首標準流行歌曲格式的作品,但通過編曲製作,它實現了個性化。其中一個重點是氛圍化打造,尤其是電子音樂元素賦予了整體以多變的聽覺效果以及層次豐富的空間感,由此,從聽覺體驗層面,《夾縫中的人》就徹底跟常規流行歌曲區隔。

當然,真正好的編曲製作都是要貼合歌曲以及歌手的。被《夾縫中的人》裡音樂瞬刻吸引住的同時我注意到,這些製作層面的處理與構思都不是純粹為達到聽感花樣,而是在為歌曲主題與陳翔的音樂人格服務。這裡要特別提到,王梓赫Ray。《夾縫中的人》的詞曲創作是他,編曲有他參與,製作還是他,重點是他很懂陳翔,所以他知道如何能打造出最貼合陳翔個人特質的作品。我個人的理解:《夾縫中的人》是極盡視野,完成對於世間百態的觀察。這樣的歌曲講求的是,歌手本身要在歌曲「活」起來,怎麼說?他要表現出有血有肉,有恨有愛的真實性情。為此,整首歌曲都在通過音樂的縱深留白來為人聲鋪陳出表現空間。陳翔的演唱,動態鮮明。我很喜歡他在主歌部分「若有所思」的訴說方式,氣感充足保證了良好抒情感,同時聲線的顆粒感清晰,這是傳達出確切的寫實感。還有一處記憶點,Bridge部分,整體速度提振後,陳翔的人聲裡突顯出急促跟力量,這是可以預想到的高潮段落將至,隨後他的實聲Belting也確實將歌曲推至最高點。但我更關注的是,他是在為表達主題所做出的合理「炫技」:以吶喊來亮明態度。「夾縫中的人」是在講他自己,講他如何在跟這個世界的互動中確定自己的路。《夾縫中的人》切實地讓陳翔生動起來。

各位也都應該明白,陳翔這首歌曲同樣是在送給聽歌的你我。我可以從其中感受到衝擊,尤其是發現陳翔原來可以在歌曲裡如此充滿探索精神,他的堅持,他的自我在我看來也就不會是空泛的設想。公允講,這位我曾以為的偶像歌手,在音樂作品裡表現出了充沛的挑戰意識,挑戰套路,挑戰外界的刻板印象。


盧世偉

去年八月的一次飯桌上偶遇陳翔,說起他正在做歌,等做好了會發給我聽。這一等差不多就是一年。

對於我們這些看著陳翔們出道成名的一代人而言,陳翔或許在我們心裡永遠是當初那個少年,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當下現實的娛樂生態當中,陳翔們卻儼然已經成了這個行業裡「夾縫中的人」,他們還沒來得及成長為行業前浪中的中流砥柱,身後又已經有大批比他們年齡更小的小鮮肉如後浪般洶湧襲來,若不能脫胎換骨從夾縫中脫穎而出,生活留給他們的空間可能會連一絲縫隙都不會存在了。

陳翔剛剛發表的新歌,名字就叫《夾縫中的人》,既是寫盡了他們這一群人身處夾縫之中的各種現實窘態,但更多的是在窘態中看清生活和自己的真相:「我們都在捍衛,捍衛那些自以為,拼了命在成為誰,卻忘了自己是誰」,對於這一群夾縫中的人來說,陳翔唱出的這幾句無疑是最有價值的也最有希望的,身處夾縫之中,你管不了別人的眼光和嘴,但可以選擇自己如何堅定地成為本來的那個自己,譬如,自己成為自己的音樂總監,自己對自己的音樂負責,事實上,《夾縫中的人》這首歌的曲子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有了,也算是陳翔的一份初心了,只是兜兜轉轉了十年,陳翔才有機會讓它變成自己真正的聲音——《夾縫中的人》裡聽到的,與從前大眾熟悉的那個溫柔的偶像小生陳翔大相逕庭,這把聲音在這首歌中變得粗礪而生猛,冷靜而剛勁,這或者才是陳翔一開始真正想要發出的聲音?

《夾縫中的人》其實是陳翔正在準備的全新專輯中的第二首歌,之前還有一首《嫌疑》已經率先曝光。《嫌疑》也是一首自我檢視的作品,只不過《夾縫中的人》更偏寫實的舞臺化表演,《嫌疑》則更像寫意的電影化作品,調性更冷靜暗黑,是把外部世界都抽離到稀薄之後才榨出的那個暗影角落裡的本來的自己,能發現這樣的自己是需要漫長的時間鋪墊與等待的,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這首歌的前奏長達57秒,它也好比陳翔們自出道以來走過的這一段漫長的歲月,直走到現在,才聽到他們真正的聲音。

用兩種完全迥異的角度與手法來描寫同樣的心理和生態,這也看出,陳翔對於音樂的想法更為深入與多元,另一方面,對自我的檢視的角度也是多方位的,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陳翔,也許正是想通過這樣一張專輯把「自己是誰」這個問題解析的清楚明白,從而整裝重發,全新而立,也很期待他接下來還會有什麼新的角度,什麼不一樣的手法。


三石一聲

再度看到陳翔這個名字,是在前一陣子芒果臺的6.18晚會上,看到他說和好友武藝一起還在為音樂打拼著,我才想起了「陳翔」這個可能之於作品本身而言已離我們很遠的名字了,儘管在6.18之前,陳翔剛發行了一首新歌《嫌疑》;最近他又發行了另一首新歌《夾縫中的人》。這兩首歌,講真,令人驚悚、驚訝的視覺已經很吸引人;而真正在音樂層面上,陳翔的表現更可圈可點。

你會發現,此次陳翔已經不是只唱著年少無憂的文藝男青的,他有了一種年過而立之年,開始在旋律、在文字、在作品內核層面思考的深度的長進。二單《夾縫中的人》作品中的思考,新銳音樂人王梓赫Ray包辦了詞曲及一半的編曲(另一位編曲者是鄧鼓),情緒和內容的表達一氣呵成且不流俗,王梓赫Ray不惜用黑暗的情緒來反襯光明的可貴,以戲劇張力極大的編曲和製作,陳翔的演唱更表達了普通流行曲所無法達到的震撼。虛擬電子合成器的音色撞擊真實的鼓擊,虛實之間的夾縫,恰就是當下如陳翔這樣都市人群在「做自己」和「暫別自己」之間的夾縫險境,生存尚可,卻生活不易。如果音樂也有「成人化」的分級,那麼陳翔這次的新歌,一定是年紀18+的歌迷才會聽懂的歌。淡入淡出的陳翔,因為《嫌疑》和《夾縫中的人》兩首歌,會令我開始期待他接下來的作品。

相關焦點

  • 《縮小人生》人脫胎換骨易,命涅槃重生難,人生的意義不是非得逆風翻盤
    被現實壓迫到喘不過氣的人,誰不是覺得自己頭頂著天舉步維艱,庸庸碌碌而無所為,自我全然成為生存奴役的軀體,有焦慮卻沒有捷徑,有不甘卻沒有反駁之力,層層無奈放大了內心深處的不安,影片不過是將這種心理對抗生出的渺小無奈之感可視化而已。在這個比喻面前,讓人自尊掃地的不是一絲不掛的裸體,而是面對殘酷現實方知脆弱的自知之明。
  • 剛出生被扔掉,遭男友背叛,涅槃重生的她是對人性醜惡最好的報復
    剛出生被扔掉,遭男友背叛,涅槃重生的她是對人性醜惡最好的報復最近,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演員張月憑藉在《三十而已》中的「林有有」一角,被評級為S。後憑藉精湛的演技,打動評委陳凱歌。鍾曉芹出生優越,父母恩愛,被愛包圍的她長大後成為活潑開朗的小太陽。
  • 陳翔《嫌疑》:第一次,用盡全力唱出黑暗深處的生命最低谷
    他對這首歌有了新的認識,「那些被人冷落,被人崇拜,被人敬仰,被人無視的感覺他期待聽到新歌的人,對「陳翔」這個名字背後的含義,有更多鮮明體驗——無論你之前是通過選秀節目、影視劇、歌曲、新聞……任何方式,對他有所了解或者一知半解,陳翔相信,從《嫌疑》開始,我們會彼此理解。
  • 肖戰的新歌《光點》,專業樂評人怎麼說?他的評價令人印象深刻
    楔子肖戰的新歌《光點》自發布後,就在網絡上引發了諸多討論,其中不乏專業的樂評人,一般而言,對於歌曲的理解,樂評人要比普通觀眾深一些,看得也更為透徹,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如是而已。近日,我收集了網絡上一些較為有影響力的樂評人對肖戰的新歌《光點》的評價,以饗讀者,其中有一位樂評人的評價令人印象深刻。
  • 六位樂評人鑑賞段奧娟&乃萬新歌:反差美,怪迷人
    演唱和說唱全能的酷girl乃萬,詮釋這樣EDM/Hip-Hop的曲風當然不在話下,而素來給大眾「乖乖女」、「天籟之音」印象的段奧娟,竟然在組合畢業後的個人首支單曲裡變成「危險女孩」,確實讓我們大跌眼鏡了,隨之而來的,是驚豔。
  • 涅槃重生•生生不息
    「我道號鳳雛,雖此地名為落鳳坡,但吾本當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想蕩平江南。為了江東八十一郡百姓的安危,他置生死於度外,在曹軍中巧現連環計,才有了周公瑾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而自己卻「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時運不濟,大都督周瑜逝世,賞識自己的人走了。吳主孫權因其樣貌奇特並沒有任用。好在新來的都督魯肅是個忠厚人,讓他去了劉皇叔那裡。
  • 涅槃重生的她要再度翻紅了嗎???
    今天很多人都在感慨,她這首新單公司幾乎零宣傳,還能有這麼好的成績,她是不是要回春了???當年多少人從艾薇兒開始認識歐美樂壇,不用多說吧。她對第一代人的影響,也不僅僅是幾首歌能衡量的。對於80後90後來說,她是很多人真正入坑歐美樂壇的啟蒙者。
  • 「狠人」劉敏濤30歲為愛退出娛樂圈,37歲離婚後涅槃重生找回真我
    「狠人」劉敏濤30歲為愛退出娛樂圈,37歲離婚後涅槃重生找回真我「狠人」劉敏濤30歲為愛退出娛樂圈,37歲離婚後涅槃重生找回真我她是《偽裝者》中,霸氣又不失端莊的明家大姐;「狠人」劉敏濤30歲為愛退出娛樂圈,37歲離婚後涅槃重生找回真我她還是《琅琊榜》中,安靜賢淑,有勇有謀的靜妃。
  • 陳翔六點半,這個草根團隊是如何逆襲的
    近日,陳翔六點半團隊公布了其第四部電影《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的拍攝花絮。沒錯,這個以短視頻起家的團隊已經拍攝了四部網絡大電影,前三部《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以及《陳翔六點半之重樓別》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陳翔六點半》中3位實力不菲的女演員,個個都是女神!
    許多網上翻拍他們的小視頻,那演技,看了真的讓人很尷尬。所以,我們要感謝那些用心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演員。《陳翔六點半》是2014最初登錄在騰訊微視的。小編關注了他們,觀看了他們每一個視頻,看到了他們的進步,看到了他們的改變,他們的演員演技由比較「青澀」到「成熟」。現在他們可是越來越火爆。還拍了兩部網絡大電影《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和《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效果都很不錯。
  • 《陳翔六點半》PK《鄭雲工作室》陳翔PK鄭雲,誰更勝一籌
    陳翔六點半和鄭雲工作室都是國內短視頻代表,可是他們到底誰更勝一籌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導演上《陳翔六點半》陳翔是他們短視頻的導演,畢業於雲南大學影視專業。大學畢業後曾在傳統媒體電視臺從事影視類相關工作。
  • 迪瑪希抗疫新歌《WE ARE ONE》刷屏,全球樂評人淚奔推薦!
    全球最大視頻網站「油管」(YouTube),已被這首新歌刷屏。各國樂評人自發地全片播放、大力推介。他們邊播邊評,分享觀看MV時每一刻的反應,幾乎所有人最後都淚奔了。樂評人推介如雪球般越滾越多,截至目前,全球超過50名音樂人發布了視頻,樂評視頻還在「油管」上不斷發酵。MV以其強烈藝術感染力引起全球共鳴。
  • 迪瑪希抗疫新歌刷屏,全球樂評人淚奔推薦!
    全球最大視頻網站「油管」(YouTube),已被這首新歌刷屏。各國樂評人自發地全片播放、大力推介。他們邊播邊評,分享觀看MV時每一刻的反應,幾乎所有人最後都淚奔了。樂評人推介如雪球般越滾越多,截至目前,全球超過50名音樂人發布了視頻,樂評視頻還在「油管」上不斷發酵。
  • 《天賜的聲音2》啟動:三位實力歌手,一位令人頭疼的樂評人
    ,乖小孩的形象,但他的歌卻總是滿懷深情,讓人很有共鳴感。這次來參加《天賜的聲音2》,以她的咖位,來當飛行嘉賓想來是不太可能的,很有可能是音樂合伙人,相當於第一季的王力宏。擬邀的三位歌手都是實力歌手,讓人驚豔,在啟動會上,還有三位歌手是剪影,是誰暫時不得知,但還是希望節目組不會讓人失望。
  • 鳳凰涅槃 鍾漢良隊憑藉蘇戀雅的金粉鳳凰重生 超級好看
    而這支作品帶來的寓意就是鳳凰涅槃,鳳凰重生。蘇戀雅一開場的裝扮就給給觀眾帶來非常震撼的視覺感受,畢竟之前她一直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自帶恐怖體質的,她不笑的樣子有點像當鳳凰重生,金粉在蘇戀雅頭頂撒下的那一刻,全場沸騰了,太驚豔了,就連四位對象都瘋狂了,實在太好看了,蘇戀雅的氣質和舞蹈美好感完全呈現出來,把全場氣氛推到極致,我們常說好的作品需要打動觀眾
  • 「金小說」葛玲|涅槃重生
    作家新幹線作者簡介葛玲,筆名素年錦時,西安市人,文學愛好者,2017年開始寫作,有數篇散文發表於微信平臺《曲江流飲》。文學天地涅槃重生葛玲午夜的街道,街燈、穿梭的汽車和霧氣籠罩的街道。這是11月底的一天,她又是最晚離開公司的那一個。風很大,北方冬天的大風,直接透過圍脖灌到脖子裡。
  • 鳳凰涅槃!中年「重生」的女演員,爆發力有多強?
    頭條號/吃瓜觀影團談到中年重生的女演員,大家會想到誰?中年重生,並非中年才開始嶄露頭角。恰恰相反,她們大多都是年少成名,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鳳凰涅槃而生,中年重生的女演員,爆發力讓人驚嘆。本以為她的璀璨人生可以繼續下去,沒想到她也做出讓人嘆息的決定,退出熒幕,在家裡相夫教子。三十歲的女演員,正處事業上升期,鑽石般的年華,她沒有猶豫的拋棄了。然而上天總是有意捉弄有情人。馬伊琍如此,劉敏濤也是如此。
  • 兩周後,浮生若夢,煙消雲散,大夢初醒,忍痛放手,從此涅槃重生
    兩周後,浮生若夢,煙消雲散,大夢初醒,忍痛放手,從此涅槃重生,一起看看吧!
  • 《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愛奇藝正在熱映!
    陳翔六點半第二部部網絡大電影《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上映啦!!!        這次陳翔導演突破自我,首次出演一名武林高手,各種高難度動作一氣呵成,驚豔觀眾!      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再過一段時間,果果公司會專門推出一部關於《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配樂情景和過程的視頻特輯。
  • 任家萱Selina:浴火之涅槃重生,開啟人生新篇章
    浴火方能涅槃重生,這句話說的就是現在的任家萱Selina。 昨晚Selina任家萱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出爸爸寫給她的超長簡訊,祝自己燒傷十年「重生日快樂」。 浴火過後,涅槃才是最痛苦、最脆弱的,只有挺過這個時候,方才有重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