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搏擊專家:新加坡格鬥賽數據超UFC,大資本看不起中國賽事

2020-12-24 騰訊網

5月16日,中國搏擊資深媒體人「平常心」談到了亞洲頂級格鬥賽事ONE冠軍賽和發展模式,讓拳迷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由於UFC被視為格鬥的世界第一大聯賽,而ONE的發展勢頭迅猛,因此很多人開始將ONE與UFC進行比較。

平常心表示:「看到這個第三方數據,ONE冠軍賽的全球在線觀眾數量達到56億人次,排名第四,僅排WWE、NBA和NFL之後,在格鬥競技類賽事中排名第一,比UFC高出18億人次。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當然一方面這是ONE冠軍賽免費傳播形式導致的,UFC是PPV付費制度。另一方面也跟企業定位有關。」

平常心補充道:「ONE冠軍賽的官網寫的是「亞洲史上最大的體育傳媒公司」,所以傳媒才是ONE的優勢所在,從最近小米贊助ONE,小米國際總裁周受資的發言來看,傳媒影響力同樣是一種優質商業資源。如果說UFC是以內容致勝,那麼ONE可能在嘗試另一條路,內容傳媒平臺價值變現。」

隨即,有拳迷表示:「ONE貌似一直在燒錢吧,雖然UFC也不好過」,對此平常心回應道:「嗯,是融資模式。不過他們的背景很強,先不說新加坡國有資本背書,紅杉都投了ONE,這類中國大資本根本不看國內格鬥賽事的,投ONE也說明了一些問題。現在這個數據來看,從傳播數量來說已經是差不太多了....當然盈利能力和商業基礎不在一個等級。不過西尤堂在想的事情現在越來越清晰了,他可能就是想做體育傳媒變現。」

相關焦點

  • 十問中國搏擊:2020,賽事如何活下去?| 徐睿專欄
    這不是一篇探討搏擊賽事如何死的文章,真實目的是探討如何能夠讓搏擊賽事健康的活下去……中國搏擊已經到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階段,難道不是嗎?探討這個話題,首先我們要明確與承認的是,目前世界上絕大部分的賽事都是廣電媒體時代的智慧結晶,也就是說,它沒有交互數據流程設計的網際網路基因。廣電媒體節目是策劃思維的內容而不是數據思維的產品,疫情對於那些堅持以廣電思維運營比賽的機構(電視臺本身的賽事節目除外)有可能是災難性的。
  • 中國搏擊賽事不該任由貶低,需扭轉輿論,打擊盲目吹捧UFC的風氣
    當一龍被罵煩了,說李景亮是個屁,UFC是狗屁賽事的時候,我對他的言語表示極度失望,但我理解他內心的憤懣和不安。很多自以為很懂拳的拳迷言必稱李景亮,言必稱UFC,其實他們連自由搏擊和綜合格鬥都分不清,卻總愛拿無知當個性嚷嚷「一龍有本事去打UFC」。
  • 最新網傳,這個最牛的搏擊賽事,死了!
    據維基百科記載,GLORY賽事是於2012年成立,由法國商人皮埃爾·安杜蘭德與斯科特·拉德曼、道爾達體育亞洲公司聯合創立。當時GLORY總部設在了新加坡,並在荷蘭、美國等地都有辦事處。同年5月,GLORY在瑞典舉辦了首次直播賽事,並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 張偉麗UFC衛冕,這個全世界最賺錢的格鬥賽事曾經差點兒賣給中國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UFC本次賽事門票總收入達到274.3萬美元,但是對於UFC拳手來說,一場比賽的收入要分為四部分:出場費、冠軍獎金、贊助商廣告分成和當晚最佳比賽花紅。白大拿的能力確實很強,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把一個破產邊緣的小賽事運營成了全世界最賺錢的綜合格鬥賽事。不過,現在白大拿雖然還是總裁,但已經不是UFC背後的大老闆了,大老闆另有其人。UFC為什麼不選高價賣給中國資本?
  • 中國拳擊協會:依法加強搏擊賽事安全管理,促進搏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公安部、民政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搏擊類項目賽事活動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規範搏擊類體育賽事活動,規範和推動行業自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年末大盤點】2018年中國格鬥圈這些事不得不說
    北京站也是打破了歷史:史上最多的中國選手參賽,達到了9位之多,蘇木達爾基也是第一位出戰UFC的藏族選手。同時UFC於11月20日宣布最大的訓練基地落戶上海,這也是ufc為了進一步布局中國市場的重大舉措。而這座訓練中心將會涵蓋整個亞太地區,將用於培育中國乃至亞太地區優秀的運動員。
  • 「盡銳出戰」搏擊賽事助力搏擊運動的推廣
    12月6日,中國搏擊體教產業峰會暨LEO搏擊體適能「盡銳出戰」格鬥功夫爭霸賽啟動儀式在北京落幕。啟動儀式上,原國家武術協會主席李傑、現中國拳擊協會秘書長沈志剛、北京市武術協會主席杜德平等,針對我國當前武術界的現狀及未來進行了探討。
  • 國內搏擊賽事都是打外國留學生?你還活在大清朝嗎,看不到進步?
    他直言中國搏擊行業未來最有前途的還是自由搏擊(踢拳),而不是很多自以為洋氣時髦的拳迷所謂的綜合格鬥。郭晨冬指出,現在比較流行的格鬥體系包括拳擊、綜合格鬥、泰拳和自由搏擊,而自由搏擊是在中國最有成長空間的。
  • 金牌解說蔡志賢:「5年搏擊解說後,我眼裡的中國搏擊到底是什麼!」
    開啟解說之路2014年,崑崙決賽事總監TONY找到蔡志賢,看中他的搏擊知識和臺灣腔,盛情邀請他來中國的搏擊賽事當現場解說。「當時遊戲公司競爭壓力比較大,我自己也很想了解搏擊賽事的幕後,就來了。」於是在之後的武林風、真武魂、拳星時代、MMA錦標賽等賽事上經常會聽到中國搏擊裡唯一一位臺灣腔解說的聲音。隨著這種不斷自我升級,蔡老師也被譽為中國搏擊金牌解說。
  • 榮俊龍--MMA世界冠軍以搏擊展現力量 用愛心回報社會
    蒼天不負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機會,榮俊龍結識了中國MMA第一人張鐵泉的一位哥哥,經他介紹後,榮俊龍拜師張鐵泉,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綜合格鬥之路。由於年齡大,身材走樣和多年的格鬥空窗期,榮俊龍頂住了所有壓力,不僅3個月降重40斤,更是拿下了自己綜合格鬥生涯的首場勝利。
  • 韓國第一搏擊寶貝熱戀中國拳王,顏值超朱茵林青霞
    作為傳統的亞洲搏擊強國,韓國搏擊歷史上誕生過多位名噪一時的世界冠軍,這樣的成就與其卓越的運營和人才培養理念不可分割。
  • 搏擊新勢力 中國女子綜合格鬥賽木蘭戰紀來襲
    相信木蘭戰紀HFC的舉行,將給中國搏擊運動行業,同時也給世界帶來更多驚喜和可能性。(可選段)  先天IP屬性成就優質體育資源,八角籠呈現當代女性性感力量近年來,隨著國內各種搏擊、格鬥賽事不斷湧現,人們對于格鬥賽事的關注度不斷提升。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中國自由搏擊賽事總數為421場,MMA賽事總數為63場,其它類型賽事若干。
  • 中國UFC第一人張鐵泉邀你一起看比賽,搏擊王海口站票務通道已開啟……
    大家都渴望購票去現場觀看比賽9月1日記者從賽事組委會獲悉該賽事票務正式開售大家可以下載「永樂票務」APP進行購票搏擊王金腰帶爭霸賽海口站將於9月12日在長影環球100奇幻樂園打響。此次比賽共有8組對陣,其中有3場自由搏擊,5場MMA,多位中國實力悍將將分別迎戰來自伊朗、吉爾吉斯斯坦、剛果、塔吉克斯坦等國家的勁敵,這些拳手既有著亞洲人的靈活,同時具備西方人的彪悍,屬於難啃的硬骨頭。
  • 楊茁,中國自由搏擊小級別的扛鼎之人
    中國自由搏擊發展晚於歐美強國,甚至無法和亞洲的日本、泰國、菲律賓相比。但是最近10年在國內武林風、崑崙決、勇士的榮耀等搏擊賽事的穩定培養下,一批批在職業賽事中得到歷練的年輕搏擊拳手逐漸走向前臺,並在國內外大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 從業20年,中國第一搏擊導演張旭的搏擊王國!
    從英雄榜、英雄傳說、銳武、散打王、崑崙決、精武門、中國真功夫、拳星時代、北京格鬥…多數國內頂級搏擊比賽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 ufc冠軍挑戰特種兵全失敗
    經過雷雷跟徐曉東一事,太多票友都以為MMA太厲害了,簡直天上地下宇宙無敵可惜,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得感謝白大拿,ufc總裁讓眾多ufc冠軍深入海軍陸戰隊,進行一場軍事訓練於是,出現了以下的畫面:ufc冠軍奪槍被迅速擊倒,進而刺刀殺傷
  • UFC到底是不是黑市拳?中國專家:UFC比足球安全,沒死過人
    上周末,30歲的中國格鬥女將張偉麗在UFC248系列賽上以分歧判定擊敗了波蘭選手喬安娜,成功衛冕了UFC女子草量級金腰帶,這場勝利也徹底振奮了所有中國格鬥從業者,也有望激活陷入低迷的中國搏擊格鬥市場。賽後,中國搏擊資深媒體人「平常心」對綜合格鬥進行了科普,希望大眾能了解UFC、MMA之間等關係和相關知識。平常心表示:「張偉麗比賽之後,吸引了不少粉絲,但很多人對綜合格鬥似乎還不是很了解。簡單科普一下:綜合格鬥(MMA)全稱Mixed Martial Arts,意思是將各種武術技巧融合。
  • UFC新加坡站比賽結果,中國戰士四戰全勝!
    閆曉楠UFC格鬥之夜132新加坡站比賽結果,中國戰士四戰全勝!中國女將閆曉楠的比賽安排在第四場,是首位出場的中國戰士,下面是比賽順序。第三場【男子蠅量級比賽】馬特·詩奈爾VS·井上直樹結果:比賽打滿三回合,官方給出的數據日本選手井上直樹點數遠多於馬特·詩奈爾,裁判分歧性判定馬特·詩奈爾勝。
  • 中國搏擊運動員有誰能擊敗播求?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我國搏擊運動員沒有人能打敗播求。並不是我藐視中國搏擊運動員,播求在最高峰的時候,曾經是,兩屆日本k —1總冠軍。首先介紹下k—1你就知道它的含金量有多高了:K-1是國際性站立式格鬥賽事品牌,1993年由日本正道會館館長石井和義創辦,在新穎賽制和巨額獎金的吸引下,各路英豪蜂擁而來,K-1也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格鬥組織。這就是播求的恐怖之處!
  • ...超萬億外資卻在「爭奪」A股的核心資產|中國資本力量·互聯互通
    編者按:中國資本市場三個十年,跨越全球資本市場百年。從零而始成長為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中國資本市場以無與倫比的發展速度,助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國民經濟發展,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完善社會資源配置與分配方式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