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丁真又上了熱搜,原因是網友扒出來他帶著金戒指、用著iPhone12。
網友的評論同樣很犀利:
事實上,當你討厭的一個人的時候,你會主動的尋找無數的理由來證明這個人的確很令人討厭,這個叫「證實性偏見」。
就說這個問題中圖片裡,丁真帶的金戒指,在讓他爆紅的那個視頻《丁真的世界》裡就很明顯的出現過:
那當時也沒見有人噴人家帶著金戒指!
為什麼當人們發現丁真用ipone12手機後會很酸?
客觀講,大家的酸是可以理解的,但,可能也不是丁真的錯,這跟丁真最初爆紅的那個視頻有關。
在那個視頻裡,有幾句非常關鍵的話,決定了大家對丁真的第一印象:
「我是丁真,今年20歲,大部分時間,我就和弟弟一起放牛」,當你看到這裡第一感覺是什麼,就是他應該很窮,因為在大多數的固有思維裡,「放牛娃」=貧窮。
另外,大家都知道這個視頻跟當地脫貧項目有關,那我們自然會認定這是個窮苦的孩子。
這幾句臺詞是整個視頻的靈魂,也是塑造丁真在觀眾心目中形象的關鍵點。
「很多人問我的夢想是什麼,我沒有想過太多,就想騎著我的小馬翻山越嶺,這就是我的世界」。
第一感覺是在傳達:我沒什麼夢想,就喜歡騎馬放牛,我很熱愛這樣的生活,這就是我的世界(生活的全部)。
這兩句就更直白了:「外面的世界很大,我就想這樣呆在我自己的世界裡」。
那麼,這個視頻就給丁真立起來一個人設:
單純、貧窮、熱愛自然、知足常樂、與世無爭
然而,等他火了以後,不論是被安排做事,還是他自己想做的事,都讓觀眾感受到了強烈的反差:
「哎,你不是就喜歡呆在家鄉放牛嗎,怎麼又出來直播了?」
「竟然用的還是iPhone12!」
「哎,怎麼還進國企了?」
順便說一句,進國企這個事情是給他招黑的轉折性事件。
人總是會跟與自己相近或相似的人進行比較,原本丁真不在你的社會比較體系裡,但一進國企,就從一個距離你很遙遠的人仿佛變成了一個「身邊的同學、鄰居、親戚」,成了你的比較對象。
這就好比是,你原本喜歡小龍女的與世無爭,結果人家從洞裡跑出來跟你競爭崗位。
關鍵是,看起來人家沒你努力,還競爭過你了!也就是說,社會比較過程中,同為男性的你更容易產生不公平感,而在不公平感的驅使下,不斷尋找討厭他的理由。
恰好,後面的一系列事件都與最初那個視頻中他給觀眾的第一印象相反。
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容易導致他翻車的根源:越來越多的人會認為他是不真誠的!
真誠是讓人在人際關係中圈粉的核心特質。大家最初喜歡上丁真,也正是感受到了他的真誠。而當他的公眾印象從真誠變成「虛假」,那翻車也是早晚的事。
心理學家曾經對這樣一個問題很感興趣:人有那麼多種特質,最受人喜歡的是哪一種呢?帶著這個問題,1968年,心理學家從18000個形容特質的詞中,精選出555個用來描述個人穩定特質的形容詞,讓大學生根據喜愛程度進行排序[1]。
結果發現,前10名中,與真誠有關的詞就佔了6個。
不僅如此,在最討厭的特質top10中,與不誠實有關的特質也有5項,其中說謊高居榜首,甚至第11名也與不誠實有關。
可見,想要招人喜歡,就需要讓大家感受到真誠。
打個馬後炮,要是那個視頻《丁真的世界》中,可以從丁真的視角,再傳遞一種「他也想看看外面的時間」、「他也想過更好的生活」等這種信息,比如:
「別人總是問,我的夢想是什麼,我沒有太想過這個問題,騎馬放牛是我的最愛,希望你們來到我的家鄉感受我的世界,有機會的話,我也想騎著我的馬翻山越嶺,去看看你們的家鄉」。
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能給他少招點黑?
參考文獻
[1] ANDERSON, & Norman, H. . (1968). Likableness ratings of 555 personality-trait wor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3), 272-279.
小貼士:
過度的社會比較會給人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例如嫉妒情緒、降低自尊等,作為心理諮詢師,就可以幫助受此困擾的來訪者更好的完善自己,在紛擾的外部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平靜。
然而,要想成為一個好的諮詢師,必須具備紮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例如:學習必備的精神病學常識可以排除一些超過諮詢師能力和工作範疇的來訪者。
藍天心理重磅推出|心理諮詢師必備精神病學常識(點擊左方連結或閱讀原文了解詳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