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人屢戰屢敗,淪為工具人,或許大張偉的選擇才是真正的尊重

2020-08-30 瀟湘娛樂

五條人又被淘汰了,屢戰屢敗的他們把悲傷留給了自己,把搞笑和熱度留給了《樂夏》的舞臺。

在參賽的33支樂隊中,五條人毋庸置疑是最受場外觀眾喜歡的一支樂隊。這既是五條人的榮幸,也是他們的悲哀。

之所以說榮幸,是因為五條人收穫了流量紅利,他們從一支無人問津的樂隊,搖身一變,成了深受歡迎的炙手可熱的樂隊。

之所以說悲哀,是因為五條人一旦回到《樂夏》的專業舞臺,迎接他們的是一場接著一場的慘敗。畢竟在那樣的舞臺,最終能贏得現場樂迷支持的,只有音樂作品,而不是仁科的搞笑。

這是顯而易見,且鐵證如山的事實。但是在超級樂迷——馬東、周迅和張亞東的群策群力下,五條人被撈回了兩次。不可否認,他們都是發自肺腑地喜歡五條人,所以才不遺餘力復活他們。然而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在不知不覺中,五條人已經淪為了《樂夏》的工具人。

在8月29日的比賽中,按照規則,節目組要從10支淘汰的樂隊中挑選出2支樂隊跟晉級的10支樂隊中的2支比拼。在此之前,1V1改編賽是非常殘酷的,兩隻PK的樂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難免出現遺珠。其中後海大鯊魚、達達樂隊,以及無視節目規則的野孩子都是遺珠中的佼佼者。

若只論音樂作品,五條人幾乎沒有任何勝算,但是因為周迅和張亞東各投了一票給五條人,所以最終五條人憑藉2票和票數最高的達達樂隊成功復活。

大張偉和馬東都沒有選擇五條人。大張偉的選擇是Carsick Cars和劉忻的遺忘俱樂部。劉忻為了參加《樂夏》直接拒絕了《浪姐》,因此大張偉非常佩服劉忻的灑脫,以及她那種為了樂隊而不顧一切的搖滾精神。

不得不說劉忻的運氣很糟糕。在1V1改編賽中,實力最強的重塑樂隊主動選擇了遺忘俱樂部,兩者的實力雖然沒有懸殊到天淵之別的地步,但是這註定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比賽。更何況劉忻選擇的歌曲——《傷痕》跟重塑選擇的大話西遊經典主題曲《一生所愛》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最終遺忘俱樂部以119比160的巨大分差輸給了重塑。

輸掉比賽之後,隊友安慰劉忻說這不重要。劉忻則哽咽地回應:「我知道,但是我們老了。」

其實劉忻才36歲,如果當初她選擇的是《浪姐》,那麼此時的她或許早已挺進總決賽了。想當初劉忻是《快樂女聲》的季軍,無論是外形,還是唱跳實力,她都不比排名第6的李斯丹妮差。不過這都是命。李斯丹妮不搞樂隊,別無選擇的她不僅成了浪姐的團寵,最重要的是還徹底翻紅了。

大張偉深知劉忻的難處,以及她對樂隊的喜愛,所以能夠感同身受的他才會那麼渴望讓劉忻的遺忘俱樂部復活。

其實大張偉不僅沒有選擇五條人,而且當他得知五條人成功復活之後,他並不高興。大張偉當場就癱在了沙發上,然後生無可戀地仰天長嘆:「又回來了,五條人又回來了!

對大張偉的反應,張亞東露出了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表情。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節目組,事後特意將大張偉的反應透露給了五條人,仁科並沒有覺得自己受到了冒犯,而且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回答一如既往搞笑:「我懷疑他晚上做夢,都會夢見那個塑膠袋罩著他。希望他有個愉快的周末。

復活的五條人最終選擇了10支樂隊裡面分數比較靠後的Mandarin。

五條人演唱的是琅琅上口的口水歌《問題出現了我再告訴你》,Mandarin演唱的則是很難有共鳴的英文歌,然而即便如此,五條人還是以8分劣勢輸掉了比賽。從大眾樂迷的投票得知,五條人的現場受歡迎度其實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五條人在挑選競爭對手時,仁科直接穿著鞋子在每支樂隊面前的桌子上走來走去。坦白說,這個動作真的不太禮貌,難免敗些觀眾緣。

誰也不會否認,五條人是一支個性十足、搞笑滿分,難得一見的樂隊,但是《樂夏》畢竟是一個競技的舞臺,作品不夠出彩而屢戰屢敗的他們已經淪為了節目的工具人,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將繼續被撈回去,繼續當工具人。或許大張偉的選擇才是對他們,乃至對《樂夏》真正的尊重。

相關焦點

  • 讓五條人歇會兒吧
    爭議的中心,再次變成了對暗箱操作的各種猜測,以及對五條人變成「工具人」的不滿。爭議的背後,是本季樂夏負面觀感的集中爆發。而五條人的熱度久盛不衰,不靠節目組也不靠觀眾,單純是在一場場遊戲裡面「置身事外」式的表現,做到了在引發熱度的同時,自己置身熱度之外。一幕幕「反綜藝套路」的表現,倒成了綜藝裡的亮點。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再次被淘汰,但他們的做法很「五條人」
    1.選擇對手椅子樂隊,理由很簡單 當馬東宣布call out的樂隊是達達樂隊和五條人,大家紛紛表示打不「死」的五條人又回來了,更有樂隊的成員表示:五條人的名字真的取得太好了,五條人就五條命,真實玩遊戲,然後反覆的復活。很貼切了!
  • 淘汰三次的五條人已進入樂夏2決賽
    然而仁科跟彭磊不同的地方在於,新褲子是一路高歌猛進,晉級晉級,而五條人是屢戰屢敗,淘汰淘汰。隨著曝光量增加,對他們的了解增加,喜歡五條人的網友更多了。同時,認為「喜歡五條人就是有品位」的人,應該也更多了。
  • 樂夏選出了十強,但每一輪五條人都在,是流量擔當還是工具人?
    只有五條人是例外。這個夏天討論了太多五條人。從五條人的出場到五條人的名字。從五條人的方言到五條人的音樂。五條人的音樂就像他們展示給我們的那樣,內外一致,用俯瞰世界的眼光去唱街邊的泥土。樂隊的夏天產生了十強,沒有五條人,但是每一輪他們都在。第一輪,樂隊的首秀。
  • 樂隊的夏天總決賽重塑五條人分獲冠亞軍,大張偉汪峰帶來驚喜不斷
    誰說大張偉只有嬉皮笑臉,深情起來的大張偉簡直讓人難以招架!但是大家也知道在綜藝節目上,有些東西是必須要和諧的,或許在編曲上更加唯美,具有藝術性,但是總感覺缺少什麼東西。雖然最後木馬止步於第六,但是他們依然是優秀的搖滾樂隊。
  • 「土到掉渣」的五條人樂隊,究竟有什麼魅力霸佔整個夏天
    人狠卻有文化的五條人!!五條人的人數一直是個迷,因為一直出現的只有仁科和茂濤兩個人,即使勉強地加上「人狠,話不多」的兩個鼓手,五條人也就只有四個人。五條人的夏天...>節目看下來感覺真正尊重他們的還記得call out環節嗎,四個超級樂迷就只有大張偉沒有選擇五條人,可能大張偉心底裡是希望他們離開,畢竟他們不需要樂夏這個舞臺,而是樂夏不斷地消耗他們。
  • 文化流氓五條人,憑什麼敢懟三聯?
    繼縣城、方言、小鎮青年的標籤後,娛樂化的刻板印象又一次如魔咒一般,賴上了五條人。 五條人,人如其音樂,無法用簡單的詞彙去評判。 連南方周末都犯過這樣的錯誤。
  • 五條人被淘汰,網友拿張亞東「洩憤」,事實證明:大張偉有眼光
    先來簡單地回顧一下這次節目爭議事件點的始末:簡單點說就是「網紅」樂隊五條人和「小鮮肉」樂隊Mandarin進行了正面的PK,五條人在票數上算是微弱劣勢的惜敗,而這個差距,剛好和明星評委組成的「超級樂迷」給到兩支樂隊票數的差距相當吻合。
  • 五條人的快樂毫無違和感,快來欣賞他們的理想世界吧
    自從第二季《樂隊的夏天》播出以來,五條人貢獻了太多的快樂,臨時換歌、農村拓哉、郭富縣城、知識分子不打架等等一系列的搞笑話題。在今天9進7的比賽中,五條人展示了他們為什麼能如此有趣的原因。他們的音樂看似都有著不著調的隨意,但是都有著一套自己的價值觀在裡面,或許這就是他們的音樂的基石。任科的想法其實特別簡單,根本用不著上升到多高的層面,他覺得世界由每一個人組成,那麼世界的理想也應該由每一個人的理想組成,他不想去寫那些太煽情的理想,他關注的是最單純人的理想。市井的本質其實沒有變,五條人還是那個五條人!
  • 五條人的夏天,樂隊的秋天
    就拿最近幾期來說,被認為是最精彩的樂隊合作賽和hit song表演賽,在某知名論壇上的討論帖瀏覽量只有區區的五十幾萬,真是可憐(要知道破百萬才堪堪是一個節目有熱度的標誌)。似乎,失去了五條人的樂夏只能淪為一個普通的圈層節目,毫無破圈希望。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成了「五條魚」,真的被當作「工具人」?
    是的,沒錯,「五條人」趿拉著人字拖又回來了。這哪是什麼「五條人」,簡直就是「五條魚」啊。在選擇「Mandarin」樂隊之後以8票之差,再次遭遇淘汰。沒有如樂迷的願,最終與十強無緣,估計屏幕外都是心碎的聲音。對於這隻僅成立了一年的樂隊,「五條人」的敗陣令許多人不服氣。
  • 樂隊的夏天二十強出爐,五條人的傳奇復活
    ——大張偉。或許淘汰的樂隊有一些讓你非常喜歡意難平,但是結果已定就不要抱怨了,就像大張偉說的那樣五條人在復活賽的表現更是精彩絕倫。五條人被選中復活的過程就充滿戲劇戲,但是後面的1v1battle更是讓人開心不已。復活賽規則:1v1battle,根據超級樂迷給出的條件完成即興表演,節目組只給十分鐘的準備時間,然後由現場168位樂迷投票選擇喜歡的樂隊,票數高的獲勝。
  • 樂隊的夏天:被觀眾撈回來的五條人,終究成了被消費的工具人
    周圍的人都在狂歡,五條人也看著滿不在乎,我卻感到心酸和氣憤,觀眾也非常不滿,等我們回過神來發現,五條人和作為觀眾的我們或許都被節目組耍了「撈五條人」做梗來保持熱度。節目組是挖空心思讓節目去保持熱度,他們瞄準了五條人這個寶藏,但上熱搜的卻不是五條人的音樂,比如開場的《道山靚仔》,返場對戰的《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所代表的音樂類型,反而是五條人的三次淘汰,做得越來越像綜藝為主的綜藝節目,而不是音樂為主的音樂節目。
  • 五條人又被淘汰了,求他們組隊上脫口秀
    在最新一期的節目裡,被觀眾撈回來的五條人演唱了本來第一輪要演唱的很多搖滾樂隊都喜歡穿皮衣皮褲皮鞋,但五條人就有些不同,他們穿著人字拖馬東才告訴大家,五條人在演出前一秒換歌,節目組準備好的歌詞、燈光舞美全廢惹
  • 關於五條人《阿珍愛上了阿強》
    這一次,五條人的是認真準備了演出的,不是說以往沒有認真準備,而是更配合演出的性質、交了更合適的答卷。今天看五條人,又轉念一想,最質樸的東西還不是一群人坐在草地上,有張嘴出聲兒的,有蹦躂跳舞的,藝術就產生了。仁科指揮臺下觀眾唱歌,攔不住,無論如何都攔不住。太好玩了,talk環節全是大張偉和周迅完成的。不知道大張偉對五條人的音樂有沒有特別的偏愛或無感,但對話的態度是平等、尊重的,周迅不是專業領域的,不懂就問唄,真誠也很好。我相信比起坐在沙發上一人十票,這倆是更願意站在臺下的。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再次挑戰全國十強失敗,是這節目不適合五條人
    當時沒有樂隊願意選擇福祿壽,是五條人主動站出來選擇她們緩解了尷尬。五條人再次pk失敗五條人先選擇了椅子樂團,因為椅子樂團的鼓手就是五條人以前合作的老鼓手,仁科希望老鼓手新鼓手選一首閩南語歌,一起玩,他並沒有意識到老鼓手和椅子樂團之間還需要時間磨合,短時間內無法演出,幸好阿茂提醒了他,兩人再三商量後,決定改選之前低票勝出的Mandarin樂隊。
  • 五條人的仁科選擇「仁戰」
    「樂隊的夏天」十強賽結束,要由超級樂迷投票在淘汰的10支樂隊裡復活兩支樂隊,最終復活的兩樂隊是五條人與達達樂隊。  然後由五條人與達達樂隊在已晉級的十支樂隊裡面各選擇一支樂隊與之PK。  達達樂隊選擇了木馬樂隊,在這期間有一個鏡頭轉到木馬樂隊主唱木馬的身上,木馬說了一句,如果達達樂隊不選擇我們,那他們不是我們的好朋友,也沒有搖滾精神。所以我很慶幸達達樂隊選擇了我們,這才是搖滾才是兄弟。
  • 《五條人》
    第一季沒有做到的事情,第二季通過五條人他做到了。五條人的走紅看起來是一場無心插柳的「意外」,但其實是這個舞臺的一種必然。《樂隊的夏天》的主要賣點是「個性」,但經過第一季之後,相信馬東已經看得很清楚,大部分樂隊的「個性」都是端著的,新褲子已經是裡面不那麼端著的了,但依然長著鋒利的刺芒,很難真正接得了地氣。不端著的「個性」?那就是五條人了。
  • 別淪為工具人
    這類人的認知裡,他人即工具,而非血肉之軀。 不可否認,人際交往中必然存在著資源互換,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互惠互利,達成共贏。但這種合作經常會走向一種失衡的狀況,一方對另一方任勞任怨,隨叫隨到,但在情感上卻無法得到平等對待,淪為對方的工具。對方會完全忽視你的真實感受,從不在意你的喜怒哀樂,你不過是他為了達成某種目的之工具。
  • 為什麼都在撈「五條人」,這支樂隊長在熱搜上?
    如果說這個夏天屬於樂隊,屬於音樂,那麼其中的快樂一定少不了五條人。五條人樂隊每一期登場,都會伴隨著熱搜,讓人懷疑他們是長在了熱搜上的樂隊。或許原因在這五條。根據規則除了優先雙選的三支樂隊以外,其餘自由選擇。福祿壽上臺選擇大波浪,而大波浪心中已有人選。在她們面臨沒人選擇的尷尬境地之時,五條人的仁科突然拍了一下茂濤的大腿,就這樣與福祿壽成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