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梔子
別人說: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
在體育界,有一位愛哭但更愛笑的女孩,她就是日本一姐福原愛。
福原愛出生在日本宮城縣仙臺市。3歲9個月開始打球,12歲成為日本最年輕國手。15歲代表日本隊徵戰雅典奧運會。24歲率領日本女兵獲得團體第三。奧運會取得個人最好成績,女單第四名。是日本乃至中國都熟知的兵乓球選手。
初識兵乓球:
福原愛練習打球是為了和家人在一起。因為她的哥哥是打兵乓球的,爸爸媽媽陪哥哥打球的時候,她就只能一個人玩娃娃之類的玩具。她想:如果我也打球的話,就可以和爸爸媽媽哥哥在一起了。
在3歲9個月時,福原愛拿起了兵乓球拍,在以後的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就沒有再放下。直到2018年退役。
小時候媽媽對她練球很嚴格。輸了球不能哭,因為哭也沒有用。她和媽媽的暗語是「集中專注」。不時地拿出寫在左手心的這四個字看一看,馬上就又有了打球的方向。
福原愛有時也挺討厭兵乓球的,因為要打球,少了很多同齡孩子玩的時候。但是贏了球,媽媽會帶她到東京迪士尼去玩。她非常的開心。覺得這是打好球最大的獎賞,所以她為了能到迪士尼玩,能吃好吃的冰淇淋,也想打好球。
從5歲開始參加比賽,當時的兵乓球桌只比福原愛高一點。但是她的扣殺打得比他大幾歲的二年級學生無反手之力,甚至哭鼻子。
12歲隻身一人來到中國瀋陽大連和中國隊的兵乓球手們練習對打。找自己的差距及認識自己真正的實力。
初感成名帶來的壓力
福原愛從一年級到三年級一直是在日本仙臺上學。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到了大阪,由於福原愛經常上電視,所以大阪的人都認識福原愛,她碰到的每個人都和她打招呼,還有攝像機也一直跟拍她,她很不習慣,也不是很喜歡。
父母也會給福原愛壓力,並不是打球一定要打好的壓力,反而是學習上的壓力。媽媽說學習一定要學好。
媽媽想讓福原愛和別的小孩的成績一樣,加上打球。
媽媽說:運動員的生涯很短暫。不打球了你去幹什麼呢?所以還是要好好學習。
不得不說媽媽是智慧的。
普通人覺得天才的生活跌宕起伏,光鮮亮麗的。但是,普通人不知道,天才是超乎尋常的生活。
宅男的夢中情人
福原愛是很多男人的理想老婆:收入高,還賢惠。會做菜,會畫畫,會縫衣服,熨衣服,會打領帶等。福原愛的最大心願是:照顧好老公,和老公一起養育孩子。
福原愛和江宏傑都是兵乓球選手,經常參加比賽認識。然後相識相戀。
在福原愛的心目中,江宏傑很細心。和爸爸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人。有一次,福原愛的頭被積木之類的東西砸到血流了整個頭。爸爸竟然說,貼一個創可貼。如果是小傑,立馬抱著她上醫院了。
和江宏傑的感情慢慢培養而成,沒有一見鍾情,也沒有觸電的感覺。就是覺得和她在一起很快樂,很安全。
福原愛從小也有過幻想,長大會叫什麼?因為日本女人嫁人後會改姓,隨夫姓。會想:以後自己會叫什麼愛呢?沒想到自己什麼都沒有改,還是叫「福原愛」。一個有福氣,有愛的名字。
福原愛不是一個感情外露的人。但是在江宏傑的面前很真實,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因為在江宏傑面前,福原愛很有安全感,或者說她知道江宏傑會包容她,寵溺她。
江宏傑最喜歡福原愛的地方是年少成名,但是沒有一點童星的任性,或者說是「公主病」。會做菜,會畫畫,會縫衣服,熨衣服,會打領帶等。
兩個人的獨處也是甜到膩。江宏傑徒手趕走蜜蜂,福原愛崇拜大讚:「這麼厲害!」江宏傑馬上邀功:「親一個!」福原愛立刻反應,馬上嘟嘴去附和。江宏傑手被刀刮傷,也要福原愛「親一個就好」。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一位嘉賓到他們家去串門,見到長桌上有煎蛋、現切橙子、白米飯,爐上還有一鍋菜,對著江宏傑說「你好幸福哦!」對方也害羞回答,「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娶到她。」
讓一個女孩瞬間變成一個女人。她散發的那種光芒是不一樣的。
一個真實的福原愛
在比賽場上輸了球,會委屈地哭。贏了球,也會高興地哭。不怕丟臉,只想真實地釋放當時的情緒。在裡約奧運會,有一位記者說:如果小愛再打下去,小愛可能會脫水。因為小愛太愛哭了。
福原愛不是一個好勝心很強的人。她說自己如果好勝心強的話,會像鄧亞萍,王楠,張怡寧那樣的成績,屋子裡全排滿金牌和獎盃。
福原愛的內心還是蠻強大的,不會因為網絡上一些不好的言論,或者負面的話失去對自己專業的判斷和自己的信心。如果有這樣的聲音,就用贏球來證明自己。能積極面對這樣的聲音,如果自己真的打得不夠好,就更加努力地練球,打出更好的成績,就不會有這樣的聲音了。
目標:學習中文。
永遠絢爛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絢爛的那個機會。從絢爛到平凡,這個需要更加巨大的努力、運氣和智慧。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平安落地的。她那口氣,足夠讓她成為一個很好的運動員,也足夠讓她回歸我們該有的那種平淡生活。
祝福福原愛,希望她和江宏傑永遠幸福下去!
===END===
感謝您的喜歡,我是梔子,專寫婚姻情感、暖心故事。關注我會給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