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20歲就已經死了

2021-02-22 狄仁六

記得去年跨年的時候,我看到樸樹在舞臺上唱「我曾經跨過山河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想起樸樹十年前說生如夏花般絢爛,十年後又說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可是我總覺得沒有經歷生如夏花,平凡不是我現在想要的答案。

我曾經在一個帖子上看過,20幾歲我們必須做完哪些事,隨後我特別惶恐,因為我竟然那麼墨守成規,什麼也沒去嘗試過。我開始羨慕那些追逐音樂的探險者,舞臺上操控吉它的魔法師,甚至那些見到女生緊張,靠喝酒壯膽的小男生。

其實我也曾在我十八歲的時候想過我二十歲的所有模樣。拿著彈著吉他走遍天涯,也想要去看北極光,我們撒野在大漠邊疆,雪域高原,看日出日落,對酒高歌,看盡人生所有繁華寂寞,在一片虛無中與蒼茫大地,一同睡去;或者能開著車飛馳在西藏的大馬路上,車裡放著這樣一首歌,我身邊坐著我最愛的人;可是,我想過那麼多的美好,到頭來卻一件都沒有實現。我沒有去我夢想的山河大海,但是卻迷失在了人山人海。

可是我的我的二十歲卻是想要站在ktv的臺子上放聲高歌,但一整晚,大家從自嗨到幾乎大合唱了,我依舊一首歌都沒有唱過;遇到喜歡的衣服又總是沒辦法當機立斷決定去買;想要追一個男孩,明明心裡計劃了,塗上紅唇,穿上短裙和他去勇敢的告白,但走到99步就差最後一步的時候,我轉身離開了。

我想給大家講三個故事,看看其中有沒有同樣是20歲的你不敢嘗試的事?是不是和我一樣膽小幼稚?

01

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零音樂細胞的IT宅男,變身當家DJ嗨翻全場。其實讓一內向的It男搞轟趴,做DJ,然後請一幫「水火不容貌合神離關係也就那回事兒」的人和一個程式設計師一塊燥,這事兒起初我聽到的時候也感覺特別扯。

由於馬文文的好友,每天足不出戶,也不和人打交道,時間久了就變得格外內向,每次轟趴搞聚會,缺席的人總是他,每次藉口都是工作太忙之類的藉口,其實就是不擅長社交,總會找各種理由推脫掉,時間久了不光和同事們的關係疏遠也讓自己性格變得更加內向了。


於是,作為好友。程式設計師馬文文想帶自己多年的好朋友「人際交往尷尬症」及多年的音樂夢想,試圖挑戰一下,京東的放膽計劃。

燥趴嘛,得燥。京東3C派來一個DJ教馬文文搓牒。而馬文文的好友呢就負責準備轟趴。大概第一次搞轟趴,有些生疏,他做得格外細緻,列清單聚會的名單。以至於在確定邀請誰的時候,經常看到他拿著中興A2 plus不停地翻通訊錄,深吸一口氣,再按下home鍵,閉上眼,經常寫了一段話又刪除反反覆覆斟酌,看他認真手足無措的樣子就覺得蠻可愛。


在聚會即將開始的時候,他早早就正襟危坐等待小夥伴們的到來,他不停地看手機又放下,這個舉動其實看得出他是緊張的,其實作為人際交往尷尬症的代表,每次聚會,最尷尬的事情就是大家拿著手機各玩各的。用手機來掩飾彼此的尷尬。腦海裡大概已經猜想了幾十種見面的情景。

可是當小夥伴們都來的時候,他到嘴邊的話就兩個字:「走著。」大家一起喝酒吃肉,食物果然是一個緩解尷尬分為的良藥,他喝了一些酒,大概酒精上頭逐漸開始放鬆,呼籲大家不要玩手機,大概酒精上頭大家都放下了手中的中興A2plus,互相寒暄。


慶幸的是,馬文文的好友,在轟趴結束後,感覺到前所未有的一種感覺。其實人際關係並沒有那麼複雜,很多事情現在不擅長並不代表以後也不擅長。不擅長≠不嘗試,不會交際,講不出客套話,是因為自己沒有努力去嘗試。就像他說的人生苦短,放膽去做。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是因為手機而變得親近而不是因為手機而變得陌生。

 



02


第二個故事是一個有輕微社交恐懼症的年輕女孩兒,需要挑戰自己,完成和一百個陌生人的自拍的故事。

落落是一個有輕微恐懼症的女孩子,安靜寡言,害怕與人對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高冷的女王,但其實區別於外在,她也有一顆渴望與人交流的心。為了克服自己的社交恐懼症,她決定參加京東的放膽計劃,選擇熙熙攘攘的三裡屯和一百個陌生人自拍來跨出第一步。


為了這場自拍,落落特地選擇了一件米白色的風衣,精心打扮了自己,一路上懷揣著緊張的心情出發了,對她而言,這是一場看面相的挑戰,她覺得大概那些看起來比較和善的人會比較不容易拒絕她。她把中興A2 plus 放在自拍杆上,對自己說:「來都來了,那就開始吧。」


挑戰一開始還是比較順利的。她拿到了第一張和陌生人的自拍,大概好的開始有時也不意味著成功的一半,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她屢次被拒絕,心情也越發的頹廢,給好朋友打電話求安慰之後重新上路,重新啟程之後她開始逐漸的輕車熟路,在合照的時候有個姑娘擔心說自己沒有化妝,她說:「沒關係,手機是自帶美顏的。」於是她如願以償的拿到了合照天色已暗,完成全部自拍已經是晚上七點多鐘。


 

4個小時,100張陌生人的合照,搭訕了300位陌生人,和近1000人擦肩而過,她最終順利完成了任務。 

活動動結束以後,她說:「我從不避諱說我是社交恐懼症患者,但是我也不想它成為我逃避的藉口。

大概你所有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都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完成了這次之前從未想過的百人自拍放膽計劃,下一次,大概我會主動過去say hi 了,畢竟想再多不如張開嘴,邁開腿。」



03

最後一個故事是一個校花級別的體育廢材完成了一個城市冒險的紀錄片。

千萬別說你從沒放出過,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年玩10個城市景點/冒險,這樣的豪言壯語,沒人會相信的,正如沒人會相信一個體力拉低人類均值,運動細胞幾乎為零的校花姜晚晚真的能完成一個人的,城市冒險紀錄片。

其實校花姜晚晚也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女孩兒,但是,但當她遇到京東3c放膽計劃的時候,「不敢」這個選項將要被永遠刪除了。

為了拍這個城市冒險紀錄片,校花姜晚晚首先準備了各種器材,自行車滑板,以及作為校花標配的拍攝手機中興A2plus。

我在視頻裡看到她做了各種超越自己身體極限的事情,包括爬十幾層樓,做十幾個伏地挺身,五個深蹲,去廢棄工廠撿碎片,其中有個小插曲是學習自行車和滑板,因為自己也學過深知學滑板自行車確實需要耗費時間,也需要一定的平衡能力,可是在看姜晚晚的時候,她僅僅只練了一個小時就掌握了,也是蠻佩服她的平衡力和聰明程度。

作為一個和校花一樣體育很差的人,看到她一系列突破自己的極限,不能再佩服。我想了想如果是我被通知要去廢墟運動+冒險時,自己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放棄。那個時候終於明白,那些往往比你優秀的人反而往往比你更瘋狂,更冒險。

校花姜晚晚說:有點明白為什麼身邊好多人一旦去旅行去冒險後, 都像變了個人一樣。因為只有走出去,才會看到更大的世界,才會意識到自己有多麼渺小,這樣,生活才不會故步自封。


儘管她曾經也有過三分鐘熱血,但很快,就像其他人一樣打著「不敢」「我害怕……」的藉口,讓小夢想隨時間煙消雲散了。

可是很多時候人就是這樣,只有先打破自己才能看到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也只有勇於嘗試一些自己之前不敢做的事才會獲得更大的提升。


有些事20歲這年不做,30歲回頭看時就是無盡的遺憾,60歲的時候只剩下唉聲嘆氣。年輕人就應該帶著熱情去品嘗青春,在有限的時間去魯莽去幼稚去冒險瘋狂,人生就是這樣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嘗試不同的新鮮的生活。

人們都說青春是揉皺了就在也回不去的白紙,所以應該盡情去做那些到了80歲想起來都不會後悔的事情。其實無論是哪一樣,所代表的精神是一致的,都在於挑戰自我,去冒險一場,嘗試一次新鮮的生活!

20歲就應該是做的一些冒險刺激的事情,現加入京東的放膽計劃,拿著中興A2 plus ,擁有5000毫安超大電池-放膽玩,300分鐘/月免費通話可以放膽聊,以及999元超高性價比讓你放膽用。記錄美好的旅行,你冒險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人生新的一步,中興A2plus都幫你記錄。

趕快點擊閱讀原文,我在等待20歲的你一同去冒險。點擊閱讀原文,上京東放膽購!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其實,在20多歲「死一死」是件好事
    「這句歌詞,來自我近期一直單曲循環的歌:subs的《我不想死在20歲》。一年前,他是剛畢業的大專生,沒有工作,說唱沒什麼成績,整日酗酒,頹廢度日。一年後,21歲的他,拿了B站綜藝《說唱新世代》的亞軍,證明了自己,前途無量。他曾在20歲短暫「死」過,墮落後又重新站起。
  • 其實,在20多歲「死一死」是件好事兒
    「18歲成年20歲走下坡路,把喪當成了潮流,以為渣有多酷。我不想死在20歲,我在死裡逃生。「這句歌詞,來自我近期一直單曲循環的歌:subs的《我不想死在20歲》。一年後,21歲的他,拿了B站綜藝《說唱新世代》的亞軍,證明了自己,前途無量。他曾在20歲短暫「死」過,墮落後又重新站起。
  • 夜讀 | 你才20多歲,為什麼總怕來不及
    她認識大一開始就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四處旅行拍照的學姐,如今已經開始給旅行雜誌供稿;她認識大二的時候就交換去美國常春藤名校的學長,現在已經在那邊讀研繼續深造;她還認識大三時就已經有了自己設計工作室的同屆的朋友,接了幾個不大不小的單子後,工作室目前已經小有名氣。可是,自己呢?好像一無所長,走在人群中隨時會被淹沒。  她不知道畢業以後要做什麼。現在學的專業,並不是她喜歡的。
  • 深田恭子已經出道20年了,為什麼還和20歲時一樣美?
    深田恭子出道已經20年了,然而今年主演的《請和廢柴的我談戀愛》中看起來才20歲!
  • 《二十不惑》20歲已經不惑?40歲這麼解釋
    俗話說「四十不惑」,寓意是人到四十歲的時候,有一定的閱歷支撐,能夠思考和理解某些事情。「二十不惑」這個詞是即矛盾又有看頭。想要得到的工作機會,哪怕已經蓋章被淘汰,還是用自己的執著尋求多一次機會。一部手機用了五六年,因為貧窮一直咬牙死撐。渣男還要求她參加同學聚會,被迫之下,姜小果只能換手機!東拼西湊還差三百大元,走投無路之際,想到隔壁宿舍王薇曾管自己借過三百。恰巧王薇申請了助學金,剛剛發放,姜小果決定把錢要過來。
  • 純愛小說悲情語錄:程亦辰,20年了,你為什麼要離開我?
    純愛小說悲情語錄:程亦辰,20年了,你為什麼要離開我?(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1.《雙程》藍淋的一部純愛小說,現代都市情感作品。多年前,因為一個誤會,陸風和程亦辰分開,程亦辰這一走就是整整20年。二十年後,程亦辰有了新的家庭,也有了孩子,陸風這邊也和另外一位女性走到了一起。而這場誤會,導致了他們20年都未曾寬恕彼此。【虐心語錄】:程亦辰,我想我是恨你的從頭到尾,我都只有你一個人。
  • 「在3歲被抓的那個夜晚,其實我已經死了」
    你不知道的是,《小飛象》童話般的結局背後,有一個悲劇的原型.1861年出生的非洲象金寶,和小飛象一樣,也是動物園裡的超級巨星,受到很多看客的擁簇喜愛。 但,早在我三歲被抓走的那個夜晚,我其實已經死了。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一出生就要被人類殘忍屠殺? 我也不明白,保護我們自己的牙齒,為什麼會成為人類的珍寶?
  • 高雲翔遭遇惡評:你為什麼不替高以翔「去死」?他的回應夠大度
    彼時的高雲翔日子也不好過,他被案情所困,已經在澳洲待了近兩年。有一條惡評十分顯眼:「你為什麼不替高以翔去死呢?」如此「詛咒」性的惡評非但沒有意義,無形中還給已經逝去的高以翔招黑不少。11月12日晚,高雲翔突發感慨:「20年前的今天我從這個地方出發的。20年後我又回到了這個地方。 I’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xt 20 years.」
  • 我們是如何死在了 25 歲
    這些在 25 歲,也就是你畢業了幾年之後,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最終還是看你的 internal drives 和價值觀。每天改變自己一點點的複利是非常強大的。你看看身邊那些過了 25 歲就沒有再成長的人,還有那些甚至到了 40 歲,還在不斷挑戰自己的人。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 《藍色生死戀》:20年後才明白,恩熙和俊熙為什麼必須死
    也正是因為,他們二人的精彩表現,所以讓小編好奇的去找了一下20年前的原版。藍色生死戀這部影片的原版其實是一部韓劇,當時在20年前的話,韓劇是特別流行,以悲劇而結尾的,而且很多的一些愛情故事,他們的故事的主線其實就是,男主女主設定為親人關係,但是隨著故事的發展
  • 《藍色生死戀》:20年後才明白,恩熙和俊熙為什麼必須死
    也正是因為,他們二人的精彩表現,所以讓小編好奇的去找了一下20年前的原版。藍色生死戀這部影片的原版其實是一部韓劇,當時在20年前的話,韓劇是特別流行,以悲劇而結尾的,而且很多的一些愛情故事,他們的故事的主線其實就是,男主女主設定為親人關係,但是隨著故事的發展,後來發現,男主女主並非是親生的。
  • 30多歲的你,為什麼還是一事無成?
    20歲的我們20歲的我們,還在校園,想著自己意氣風發,揮斥方遒;20歲的我們,即使經濟拮据,依然相信自己進入社會會闖出我們的一片天;20歲的我們,看著《希望我們20歲時就知道的道理》時,嗤之以鼻;20歲的我們,有夢有未來,未來還沒來
  • 我們是如何「死」在了25歲
    我們中的大多數,「死」在了25歲,死得糊塗,死得憋屈。以前在報社的時候,我曾經採訪過本地的一位成功的85後女性創業者,聊到她為什麼會放棄當時很多人擠破頭都搶不到,一份收入不菲又穩定體面的工作,選擇創業這條未來會存在很多變數,又非常辛苦的路時,她給我的回答至今都對我影響很深:每當閒暇的時候,她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像現在這樣地生活下去,你三年後會在哪?如果答案不是你喜歡的,那現在就該做出改變了。
  • 人為什麼會死,有沒有辦法不死?
    可是人為什麼會死?一直活下去不行嗎?活下去是每個人心中最原始的欲望。健康的飲食,快樂的心態,舒適的生存環境,美容抗衰老的化妝品。這些都是每個人日復一日所追求的東西。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得先從古代人的平均壽命說起。夏,商,周,秦,漢時期大約20歲。唐,宋,清時期大約30歲。民國時期也只有35歲。戰亂,饑荒時期人的壽命更短。
  • 你還活著嗎?沒有,其實你已經死了
    你還活著嗎?沒有,其實你已經死了,那你為什麼死了呢?因為你的日子雖生猶死。世界上有三種人:那麼問題來了,你是屬於那種人呢?無聊的人:當你還在看手機時,你的生命就又縮短了。「去看電影嗎?「「不去」,「去打籃球嗎?」
  • 大明王朝:浙江首富沈一石的死,為什麼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沈一石作為浙江首富,又跟織造局關係密切,且在關鍵時刻沒有打著織造局的牌子買田,而是改成了賑災,從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朝廷的臉面,也挽回了嘉靖帝的臉面,可是為什麼仍然沒有擺脫死亡呢?《大明王朝1566解密》67:大明王朝:為什麼說浙江首富沈一石的死,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 其實你已經死了很多次了
    我想討論一下(行)你知道,在這個星球上,如果某人死了,那可能是我們所經歷的最大的恐懼。巴夏: 是的,是諸多最大的恐懼中的一種,實際上我相信懼怕在公眾場合說話要更甚之!(聽眾笑了)這是你們人類已知的恐懼症之一。問: 我已經克服它了。(當然)我現在在這裡說著呢。
  • 「俞灝明,你為什麼不去死?」
    當年你為什麼沒直接死了?看著你就噁心,咋還不死?趕緊關了微博,退出娛樂圈吧,別毀了我們的眼睛和耳朵,那樣還可以不罵你。於是保羅就問她,你嗷嗷什麼呢?安妮說,你的手稿!手稿?手稿沒問題啊?保羅不明白。你,把她寫死了!安妮很憤怒。啊,對,我把她寫死了。保羅還是不明白。
  • 管仲,你為什麼不去死?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管仲,你為什麼不去死?大家好!「桓管鮑」的故事,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有很多。
  • 為什麼20多歲的你要欣羨90多歲的他們
    不管在目前哪個火熱的社交平臺,活躍的大部分用戶肯定是年輕人,而且我自己的朋友圈很多時候被傳遍的老人故事都是同齡人20多歲的朋友分享的。一開始自己也是被感染,看多了就在想,為啥20多歲的我們這麼欣羨90多歲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