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歌曲:每天更新,免費關注!弘揚國學,傳遞正能量!讓經典永遠流傳下去。想聽更多經典詠流傳歌曲,看更多經典詠流傳視頻,記得關注我們,每天更新!
經典詠流傳背景介紹
經典詠流傳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的文化音樂節目,由撒貝寧擔當主持人。節目分為《經典詠流傳第一季》、《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經典詠流傳第一季》於2018年2月16日起每晚八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於2018年4月21日收官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於2019年1月28日起每晚八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 。2018年6月15日,《經典詠流傳第一季》獲得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綜藝單元最佳季播電視節目獎 。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第十一期
(本季最終期)
將於5月11日,本周六
在CCTV-1晚八點檔播出。
作為新中國第一代登山者,夏伯渝多年來,歷經截肢、癌症、多次大手術等磨難,始終不忘登頂珠峰的夢想,堅持高強度訓練。他一次又一次拖著假肢向珠峰發起挑戰,卻接連因為地震、風暴而失敗。直到去年,這位七旬老人終於在海拔8848米處登上他人生中的「榮譽殿堂」,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雙腿假肢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人。而今,他來到《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朗誦起汪國真的《山高路遠》,從山底到山頂,他所經歷的艱險再次浮現在大家眼前。
繼一首《渡口》之後,蔡琴再次來到《經典詠流傳》的舞臺,帶來李清照筆下最為歡快的詩篇《如夢令》。「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身著一襲綠衣的蔡琴站在舞臺中央,反覆詠唱這幾句頗為俏皮的詞句時,眉眼處流露出少女般的愉悅。談及李清照,蔡琴秒變「忠實粉絲」,從偶像的作品風格到為人處世之道都滔滔不絕。連康震都尤為驚嘆:「我還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歌手對李清照這麼熟悉,也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近乎狂熱的喜愛,而且把自己也比作李清照。」
陶淵明超脫於世俗利害、淡然自足的精神狀態為我們熟知。當我飲酒飲到微醺醺、飄飄然忘乎形骸時,人閒適自在,山靜穆高遠,日暮嵐氣,若有若無,成群飛鳥,歸向山林。陶淵明在《飲酒》詩中,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朱哲琴與陶淵明一樣,始終是一個入世的人,她的內心「始終有真意」。她不斷深入尋訪中國少數民族聚集地,採集大量民族音樂與手工藝,堅持基於中國文化傳統的音樂創新,潛心當代文化美學的重塑,長足堅持,矢志不渝。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曾用一首《來甦•秋思》道出濃濃故土情,這次重返舞臺帶來的《牛背上的小孩•回鄉偶書》則唱出了自己離鄉多年歸來仍是少年的赤子之心。 「少小離家老大回」,賀知章離家半生,返鄉寫下這首詩篇時已經是86歲高齡,胡德夫老先生表示在創作這首歌的時候,會聯想到自己的故事。與詩人境遇相似,他11歲離開故鄉,54年後才再次踏上故土。當初全家福裡那個站在中間的孩童,如今再次出現在照片裡已是滿頭白髮的花甲老人,胡德夫說:「落葉歸根真的很溫暖。」
中國早期搖滾樂隊「子曰樂隊」主唱秋野來到《經典詠流傳》,帶來一首早在十幾年前創作出來的《過七裡灘》。事實上,秋野與這首作品有著「一見鍾情」的緣分。一位研究紅學的老先生在一張餐巾紙上信手寫下兩首詞,其中一首便是夏承燾名作《浪淘沙•過七裡瀧》,一下子打動了秋野。他照著整首詞哼唱,甚至不用記錄曲譜,就將富春江的美景、夏承燾先生的心境詮釋出來。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將抽象化為具體,這首巧妙的詞,將由余笛、王凱、簡弘亦、廖佳琳組成的「留聲四子」,用美聲演繹詞人蔣捷的《一剪梅·舟過吳江》。這也是節目第一次出現古典音樂的四重唱,中高音層次分明,令人回味無窮。以西方古典唱法唱中國古典詩詞,這是東西方文化交融互鑑的最好證明,也是文化的又一次創造性發展、創新性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