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李玟和張信哲,今年《我是歌手》應該會少一大半的精彩吧。
李玟一上場,簡直就變成了國際水準的個人演唱會。(所以坊間都說,coco姐的os應該是「沒一個能打的」……)
張信哲一出聲,就讓人忍不住停下來安靜的聽完。
李玟已經41歲,張信哲已經49歲了,不管是年紀還是經歷,這絕對是大大大前輩的級別了,就是那種坐在神壇上搖搖扇子大家都還一臉崇拜的角色。
電視劇裡的「過來人」總喜歡說的臺詞是,你們還年輕,還輸得起,但是我已經老了。
可是,李玟和張信哲卻依然還在挑戰自己,可以和「聽著自己歌」長大的後輩們同場競技,甚至經得起落敗,也許這才是風範吧。
他們都有閃光的過去,
是時間都抹不去的輝煌。
關於李玟,江湖上總有一句傳說,「在她面前,還有誰敢說自己是華語天后」。這話可能有一點誇張,但李玟姐姐確實有很多閃閃發光隨便挑一個說出來就能碾壓一片的記錄。
李玟就是那種一出場就發光的姑娘,1994年她發行了第一張中文專輯《愛就要趁現在》,一周銷量突就突破了20萬張。
最誇張的是,1998年的《DiDaDi暗示》光是在臺灣28天就銷售50萬張,3個月賣了100萬張,在亞洲突破180萬張的銷售(可能有些歌手一輩子都難以達到這個數字了)。
她在臺灣舉行的演唱會有四萬五千人的票房,上座率和MJ持平,至今在臺灣也無人打破。那場演唱會還花了6200萬港幣,放到現在都是好大的架勢啊!
還沒有結束,2001年奧斯卡頒獎典禮,她現場演唱《臥虎藏龍》的主題曲《月光愛人》。
她是第一個在奧斯卡舞臺獻唱的華人歌手。
是唯一一位曾獻聲NBA開幕式的華語歌手。
還是第一位獻唱麥可.傑克遜演唱會的亞洲女歌手。
可能比起李玟,張信哲沒有那麼多蜚聲國際的過去。但是,他的作品被我們唱了差不多20年,對於一個歌手來說,也是最大的肯定吧。
他出道22年,發行了33張專輯。1995年他有《過火》,有《寬容》,有金曲獎最佳男歌手。
1999年他為《寶蓮燈》演唱了主題曲《愛就一個字》。(這個圖真的很古老啊……)
2000年他有《信仰》。
2002年他有《從開始到現在》。
2004年他有《白月光》。
他們都是曾經是最受歡迎的歌手,是許多後備一直努力模仿的對象。可是即便有了那麼輝煌的過去,他們還是放得下自己的驕傲,敢走上舞臺接受考驗,哪怕在很多人眼裡,贏是應該,輸卻難堪。
他們敢挑戰自己,
能輸得坦然也能贏得精彩。
可是,就是擔心什麼來什麼,李玟可以說是首發歌手裡最強大的那個,但是第一期演唱《想念你》,觀眾投票只得到了第六名,倒數第三,第一名和第二名是最年輕的徐佳瑩和黃致列。
前輩輸了,並不丟臉,重要的是你有實力下一次唱得更好。結果李玟第二場放了大招,《愛之初體驗》立刻把第一名拿到手了。
舉手投足都是巨星風範。
在這個舞臺上,她已經拿了三次第一名,三次第二名,只要她拿出自己的拿手曲目,就能贏得漂亮,秒殺全場。
她會唱比她年輕的歌手的歌曲,比如林俊傑的《不潮不用花錢》,即便這個嘗試只得到了第五名的成績。
她也會嘗試慢歌,雖然她最厲害的武器是律動,結果只有第四名。但是比起把自己限制在某一個類型裡,這樣的挑戰才有意義吧。
還有一次,李玟重感冒幾乎發不出聲音,她唱完了一首《我真的受傷了》忍不住在臺上哭了,但是宣布第七名的時候她反而沒有那麼難過。
因為比起名氣,也許沒有唱出自己最好的歌聲,沒有送上最好的表演,才是遺憾。
而張信哲第一期來的時候就生病了,他說話都是沙啞的,卻能在舞臺上堅持唱完一首《信仰》。雖然聲音沒那麼清亮,表現沒那麼完美,但大概就是歌手吧,只要還能發聲,他就還會堅持歌唱。
比起李玟,張信哲的名次可能沒那麼漂亮了,他拿過一次第一名,演唱的是《平凡之路》,還有一半的時間他常常排名在後半段。
雖然他49歲了,是舞臺上資深的前輩,可是他卻選擇唱那些最新的歌。
比如華晨宇的《微光》,樸樹的《平凡之路》,而下一唱他還要唱TFboys的《青春修煉手冊》……他說,希望大家知道,他是一個在聽新歌的老歌手。
他們拿過第一名,也會落到危險的位置,他們能完美演繹最擅長的曲目,也敢挑戰陌生的歌曲,贏得精彩,輸也坦然,他們就是這樣的前輩,就是這樣的歌手。
會對自己取得成績保持一顆謙卑的心。
會擁抱失敗的對手。
永遠用輕鬆的心態笑對比賽。
除了那些流傳幾十年的歌曲,除了那些至今無法超越的記錄,41歲的李玟和49歲的張信哲還有讓我們感動的堅持,不是不去比就不會輸,而是你敢去挑戰,才有機會進步。
無論過去有怎樣的成績,無論今天身處什麼樣的環境,
他們都敢向前走,這才是一種驕傲吧。
微博轉載請註明來自@西瓜小姐MWM
合作請聯繫xiguaxiaojie_hz@163.com
點擊連結可以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