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階在古代建築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一直是禮儀之邦,在處理大事小事時,什麼都要要注意禮法。古建築的臺階有許多規定,什麼都應該遵循規則。
首先我們說這個臺階的數量。易經中有「陽掛奇陰掛偶」的規定。奇數是陽的,偶數是陰的,我們平時住的房子一般是陽的,極少有陰的,所以臺階數量以奇數為上的觀念便根深蒂固了。在古代,古人極其注重風水,活人居住的宅子叫做陽宅,死人的住所自然就是陰宅,即是墳墓,墳墓對於古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不光是寄予對已逝之人深深的思念,還有的是對於在世之人的保佑,所以對於逝去之人的陰宅,在世之人方方面面都會考慮到,事無巨細,甚至廁所建在哪裡,方便已逝之人如廁都會想好。
而且如果您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奇數的臺階,第一步踏上的腳和最後一步踏上的腳是一樣的,這符合古人的「周而復始,永無止境」的觀念。在房子裡,臺階的數量通常是奇數。一般說來,我們普通老百姓的所居住的是一小平房,門口通常有三級臺階。
在一個秩序井然的封建社會,門前臺階的數量是權力的象徵。其實,現在我們人人皆知的故宮就是這樣,故宮中的身份尊貴的建築,所建臺階的階數就越高。故宮三大名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堂均為高階臺階,上面的臺階是九級,「九」這個數字就象徵著帝王是九五至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除了數量之外,臺階的材料也體現出了建造者的地位。普通人的臺階是用最簡單的木頭和泥土做的,而較高的臺階是用磚石做的。最先進的材料是白色大理石(漢白玉),白色大理石(漢白玉)的名字可以看出這種材料的價值。雕琢起來又硬又容易,外觀潔白無瑕,它像玉一樣美麗,從漢代開始,白色大理石就被用來象徵尊嚴,故宮中的臺階基本上都是漢白玉製成的。
臺階臺階,自然不是單純的一個」臺「或者」階「,必定兩者兼有,臺階的建築充滿了學問,它不僅僅只是一種建築物,作為供人們行走的工具,對於一些好一點的建築師傅,會更為注重臺階的建築形象以及其建築空間層次的完善性。
中國人把房子看得極為重要,不光是因為它為人們提供了生活的住所,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作為進入這所房子的唯一途徑,臺階自然是家門前最重要的一個門面,體現了禮節和尊嚴。古人注意家門外的臺階,這些臺階很重要。古人有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可是房子最終是給人類居住的,它的品質不僅體現在臺階的數量和材料上,最重要的是誰住房子,房子的主人是否能在家裡幸福和諧地生活,如果能的話,那就可以被看作是「苔痕上階綠」,就能像「草色入簾青」一樣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