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個鍋有這麼難嗎?今天,詳細分析、徹底搞搞明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你是常年活躍在廚房的小精靈,那麼一口稱手的鍋才配得上你的廚藝;
如果你是位剛入廚房的新手小白,那麼更應該配一把順手的好鍋,畢竟廚藝並不那啥了,工具不能再掉鏈子吧?畢竟鍋也並不想背鍋啊……
現在鍋的品牌、種類比以前多了很多,有的價格還差不少,究竟應該怎麼選?才能經濟適用又環保呢。
要知道,我們和老外的飲食差異導致了炊具的不同。歐美人經常吃牛排一類的西餐,需要鍋底大和受熱均勻,這樣平底鍋就才正好,大點的平底鍋可以同時煎三塊牛排。其他的菜品尤其是肉類又全都以煎炸為主。
所以外國的鍋底確實沒有中國的圓。主要以不鏽鋼平底鍋為主。現在純不鏽鋼鍋比較少,高端一點的都是多層合金壓制,為了加強導熱和儲熱能力,最外面為安全的不鏽鋼面。
這樣的鍋有兩個問題,一是不鏽鋼面特別容易粘,需要特別掌握烹飪的時機和控制火候才能做到不粘,對新手不友好;
二是這種鍋特別重,相信去過德國旅遊買過高端廚具的朋友有深刻體會,像背著中世紀幾公斤的盔甲回來一樣,絕對酸爽,還不算完,這種酸爽會陪伴你日常每次的拿鍋洗鍋,如果你想順便健身,當我沒說……
好了,現在你肯定想要既輕便又不粘的。當然有啦,比如大名鼎鼎、廣為流傳的特氟龍塗層鍋。
先說一個故事,不對,是事故!上世紀50年代,美國特氟龍材料的鍋被量產,生產這種塗層必須要加入兩種活性劑,其中之一明確為致癌物,廠家把生產廢水排進了俄亥俄州的河道中,導致了大量佬美中招……
經過科學權威認證,特氟龍是明確有毒、致癌的,會損傷肝臟,脾臟和免疫系統,還會提高患心臟病風險等多種健康問題。
只不過特氟龍的熔點為是327°;沸點是400°,家庭炒菜根本達不到這個溫度。但不是必須達到熔點才會釋放有毒物質哦,我們家用烹飪一般在200°,煎炸的話能到250°左右,其實在260°左右,這種材料就會不穩定。所以鍋用大火煎炒,局部溫度就會過高,如鍋失誤忘記導致鍋在幹燒,那就放心吧,會有怪味和冒煙提醒你的……
後來麥飯石鍋應運而生,橫空出世。這種鍋都比較輕,因為裡面的金屬層是鋁,不直接接觸食物倒沒問題。只不過不過醜話說在前面:麥飯石鍋裡其實並沒有麥飯石!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就像老婆餅裡面沒有老婆,魚香肉絲裡面沒有魚,獅子頭裡面沒有獅子,夫妻肺片裡面也沒有夫妻一樣。
是不是麥飯石太貴了,廠家為了成本捨不得用?其實麥飯石只是一種經過風蝕的複合礦物,長得像大麥米飯糰一樣,這種石頭並不值錢,但怎麼把石頭當作塗層附著在金屬鍋上呢?難道把石頭磨成粉粘合起來塗在鍋上嗎?所以抱歉,我們看到的像石頭樣的紋路,很多都是做成麥飯石樣子的特氟龍塗層。沒想到我們龍哥畫了個麻點妝又來了不是?
但真的麥飯石鍋也是有的?但是沒有炒鍋,只有小煲仔鍋一類的小玩意,因為石頭的打磨成本很高,想像一下炒菜拿著一塊磨凹的直徑30cm的大石頭顛鍋是種怎樣的感受,絕對比不鏽鋼還酸爽……
還有一種真·塗層不粘鍋-陶瓷塗層,確實安全100%,不過有個明顯的缺點-貴且不持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塗層並不是真的陶瓷,而是一種用溶膠凝膠技術製作的材料,一年半載後不粘性能就會下降。
所以帶塗層的比較好的解決方案是,蜂窩晶紋不鏽鋼鍋,雖然也是特氟龍塗層,但是有物理的凸出紋路讓鏟子不容易對塗層造成磨損,所以相對安全耐用。
最後看看淳樸古老的鐵鍋,日本山田鍋和香港陳芝記價格適中,都屬於機器壓制+人工手打相結合的。畢竟幾秒出一個的量產機器是沒有靈魂的。
而近兩年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爆紅,章丘手打之類的鐵鍋重新被關注了起來,價格也水漲船高,更有鍛打上萬次就不粘的說法。到底屬實嗎?
先對比下這兩類鐵鍋,同樣的厚度,山田鍋和章丘鍋一定是國產的更重,因為這是壓縮過的重量,成千上萬次的敲打不僅僅是讓表面光滑平整而已,更是增加鍋壁的密度,密度越高也就越不容易滲水滲油,從這個角度來說,敲打的次數越多,越不容易粘鍋。
不過這個不粘鍋只是相對的不粘,需要遵從一定的技巧規則,比如熱鍋涼油,專門炒菜的鍋不能放水燉湯、燒菜,而且儘量不用洗潔精清洗,不用時保持油光鋥亮,也就是有油膜做保護層,防止氧化生鏽。
所以,即使時宣傳的不粘鍋,用的時候也是有很多習慣和門道的,的確對新手來說不好上手,不過一旦養成習慣,就自然而然了。
並且鐵鍋只要養得好,不生鏽。平時的使用是絕對的無害的,還可以補充鐵元素,改善憑血、減輕疲勞。不像塗層鍋的嬌氣,鋼絲球、大鐵鏟,使勁的造,炒菜時金屬碰撞的聲音也是很增加家庭生活的氣氛呢。
一般這類的都屬於大廚炒菜常用的熟鐵鍋,薄壁的容易傳熱散熱,適合快炒爆炒;生鐵鍋也就是鑄鐵鍋,比較厚重,容易儲存熱量,再緩慢釋放到食物中,適合煎牛排、攤餅之類的。
好啦,說到這裡,對於鍋的種類和是否適合自己是不是心中有數了呢?祝大家早日用上稱手的工具先做起飯來,以後的廚藝肯定會越來越熟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