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史書上對王侯將相的刻畫多以筆墨為主,那些鬚眉男兒漢總是歷史舞臺上的主角,而女人卻一直只是配角,太多人忽視了她們,而歷史若少了她們,就會失去很多色彩。今日故事的主角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她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與突厥和親,甘願犧牲自己去換取隋朝的安定,這種精神的確值得敬仰,她就是隋朝的義成公主。
作為隋朝宗室楊諧之女,義成公主因與突厥啟民可汗及親信安義公主同死,隋文帝為了籠絡啟民可汗以控制突厥,於是將義成公主遠嫁給啟民可汗,義成公主悲壯壯烈的一生便從此開始。
經過這次和親,啟民可汗有了隋朝的庇護,勢力日益壯大,許多其他部落也紛紛歸降啟民可汗。由於義成公主的推動,突厥與隋朝保持著和平、穩定的關係,直到隋煬帝登基,突厥更是徹底成為隋朝的附庸。
但是政治上從來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隨著突厥的不斷壯大,隋朝的安危也受到了威脅,兩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處於夾縫中的義成公主只能在兩國之間一步步艱難地徘徊,希望兩國能夠重整旗鼓,但仍無濟於事,突厥和隋朝最終還是對立起來。
到了六十五年,隋煬帝北巡。此時義成公主已經嫁給了啟民可汗的兒子始畢可汗,因為當時突厥仍盛行收繼婚制,父不娶妻後母,兄之則納裡嫂。始畢可汗是個雄心壯志的人,他對隋朝十分忌憚,一聽說隋煬帝北巡,就立即率領十萬騎兵南下。
義成公主預感到大事要來,便讓自己的心腹快馬傳鞭給隋煬帝,囑咐他遇事要多加小心,隋煬帝一見信就驚慌失色,但當他反應過來時,突厥大軍已殺到,在雁門關前將隋煬帝圍住。被圍困的隋煬帝真是一隻插著翅膀的難飛的鳥,在萬般無奈之下,隋煬帝只好向義成公主求救。
冰清玉潔的義成公主接到求救信後並沒有亂動陣腳,她稍一思量便想出了一個妙計,隨後便派人到雁門關,告知始畢可汗大軍後邊有麻煩,始畢可汗一聽便驚慌失措,此時隋朝的援軍又在路上,因此不得不下令解圍。幸虧有義成公主,隋煬帝才在被困三十二天後得救。
但是三年後,因為隋煬帝的驕奢淫逸,又被唐朝取代,隋朝面臨著國破家亡的悲痛局面,她一心要為國家復仇,光復隋朝,把唐朝當作仇敵。
在始畢可汗死後,義成公主又接二連三地嫁給始畢可汗的弟弟處羅可汗和頡利可汗,並藉此機會打擊唐朝。最後在與唐軍的交戰中,義成公主被李靖殺死,血染大漠,一絲幽魂空虛。
在花季華年,義成公主離鄉背井,背負著祖國的安定與命運,這對一位正值青春期的少女來說,實在是太沉重了,但她無所畏懼,勇敢承擔起這份重擔,勇敢地走向大漠。
她一生都為隋朝而活,為了隋朝的安定而下嫁突厥,為了拯救隋煬帝於危難之中而背叛丈夫,為了重振隋朝而不斷發兵攻擊唐朝。
一生既是偉大的,也是悲痛的,她葬身大漠,但心中永遠懷抱著故國,這樣一個有情有義的女子,讓荒涼的大漠也變得柔和了幾分,當大漠上響起陣陣駝鈴聲時,那就是獻給義成公主的絕美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