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灣設計展的不同之處在於不僅在各個展館內設有精彩的策展內容,更是近年來首度嘗試將一場具美感的設計展覽延伸到街上、蔓延至城市,透過3個展區與一條2公裡步行路徑串聯新竹公園、轉運站和新竹市舊城區之展場。
以「城市治理」的角度出發,帶領公眾感受新竹市的科技創新、文化歷史,同時也透過設計展打造適合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間。
2020臺灣設計展以『Check in 新竹—人來風』為主題,展期自2020年10月1日至10月11日,為公眾呈現一場「城市即展場」的設計盛事。
本文將由GrayDesign帶你一同認識2020臺灣設計展以及與本屆展覽相關的視覺設計:
2020臺灣設計展:主視覺設計2020臺灣設計展主視覺形象由臺灣知名設計工作室卵形設計的負責人葉忠宜操刀,以主題『Check in 新竹—人來風』為核心概念,使用大量活潑、彈性的符號來營造『Check in』與『風』生動的動態感。
設計師葉忠宜以「一位旅客抵達新竹的旅程」為設計理念,藉由新竹與人的科技感、「Check in」與「風」的動感,將「風」、「Wifi」、「竹」、「網絡」等元素符號化、單元化,並能將其彈性組合成各種視覺延伸,創造出令⼈印象深刻的體驗歷程,讓公眾重新體驗不一樣的新竹。
「風」,以「風轉」的意象擴大符號性,結合動態,藉由幻化成新竹獸的原型,引領人們在路徑中探索,旋起「人來風」。
「竹」,本身在象形圖解上仿佛是前進的「箭頭」,同時結合動態,擴大至各種設施應用的指示圖形中。
2020臺灣設計展主視覺中標準字的構成,則基於臺灣常見的「LED跑馬燈」為概念,結合跑馬燈特有的像素文字呈現,以跑馬燈式的動態感,創造各種應用可能。2020臺灣設計展:衍生應用設計
除了2020臺灣設計展主視覺設計之外,卵形設計亦為此次展覽打造了一系列特別的衍生品應用設計。
口罩邀請卡
例如因應「後疫情時代」打造的邀請卡,不再只是一張紙質印刷品,而是一個可同時作為入場辨識的口罩。
而且口罩的圖案印刷採用特別的方式,確保每一個人拿到的口罩圖案都是獨一無二的。
口罩真空禮品包
展覽工作證
「小風獸」T恤
LOGO金屬徽章
展覽介紹手冊(中英文版)
戶外導視設計
除了主視覺設計之外,本屆展覽亦特別打造了一款專屬App,讓每個觀展者都可通過App自由地在新竹市裡Check in。不僅讓參與展覽的公眾累積對於新竹市的各種認識的過程,同時也參與了讓新竹市持續創造、更新的過程,是觀察、是感受、是互動、更是在創造。
2020臺灣設計展:動畫影像2020臺灣設計展主視覺的動畫影像部分,則由二棲設計(27Design)操刀,通過動態設計的形式巧妙地活化了2020臺灣設計展的主視覺形象。2020臺灣設計展:動畫影像在動畫影像中通過將『竹』字變成前進的箭頭、引領大家前往探索,也讓活潑可愛的『新竹獸』像風暴一樣,吸飽了設計能量後逐漸成形。2020臺灣設計展:新竹獸在此次的2020臺灣設計展主視覺設計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視覺焦點就是「新竹獸」。它僅僅通過露出的四肢,穿梭隱藏於新竹市公共建設的各個角落,成為了2020臺灣設計展中一組獨特的城市裝置藝術。
日目247 Visualart負責人陳普提到:「新竹獸是一個特別的媒介,它不僅喜愛這座城市,更會讓你不自覺地跟著它去認識這座城市,我們需要一個出入口與座標,設計讓實體與AR虛擬的新竹獸設計穿梭於其中,也成為了對未來城市的投射和想像。」
每隻「新竹獸」的姿態都各不相同,有的是被安排在警察局建築上方的一雙形似青蛙的手、有的是站立於新竹轉運站的兩隻大腳、還有在東門市場露出的鯨魚尾巴、以及新竹河濱公園的蜻蜓翅膀與螞蟻腳等等……
「具備前瞻性思考、讓設計貼近一般民眾的生活、落地於公共空間、新竹市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此次的展覽也將成為臺灣城市規模與設計的新典範!」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GrayDesign視頻號
↓
本文由「GrayDesign」編輯整理,僅供分享交流
圖源網絡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