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事業興旺發展的基石,家和萬事興,人人都希望構建和諧美滿的家庭環境。現實生活中,當另一半捕風捉影、醋意大發時,當事者往往很頭疼,不能正確有效的疏導處理,導致家庭矛盾的不斷升級和爆發。我們往往認為,吃醋這件事是吃醋者本身的問題,但實際上,這是一件雙向的事。
也許被怪罪的人,會覺得自己很無辜,被冤枉承認一些自己完全沒做過的事,要承受這些情緒很不公平,對另一半的指責感到沮喪和受傷。不過,除了抱怨這些情緒上感受到的傷害外,雙方如果能靜下心來,思考如何改善相處模式、重塑信任,將更加有益於恢復兩人間的關係。
當另一半吃醋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常常是感覺自己被冒犯了,經常忍不住說出下面的這些話:
「我沒做錯任何事。」
「你別這麼吃醋。」
「你應該相信我。」
「你要對自己有信心。」
「為什麼又拿這種事和我吵?」
如果對方是因為在乎這段感情,覺得沒有安全感而吃醋的話,那麼,上述這些回答會讓他們的不安感更加強烈。
可能你確實很「無辜」,但這種「貼標籤」或「敷衍安慰」的回答方式只會火上澆油。你可能經常會發現,這些話說了一點用都沒有。
所以當另一半吃醋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接受對方的情緒
吃醋者的情緒是傾瀉式的、單向的,不管你是否喜歡,他們都要表達出來。
既然無法抑制對方情緒的表達,那不如來接受他們的情緒。就具體做法而言,聆聽就是一種接受的方式。
醋意實際上是一種痛苦的愛
另一半之所以吃醋,來源於他們對你的依戀感,並對可能失去你感到不安,在吃醋的過程中,他自己也承受了很多痛苦。
請去認識到他隱藏在焦慮和憤怒後面的痛苦情緒,那個關心你的人正在受傷,而你可以守護他。
表達關心
即使對方正處於嫉妒和憤怒的情緒裡,很難聽進你的話,你也可以讓他知道,他仍然擁有著你的關心。
比如,你可以告訴對方:「我知道你現在很不安、很難過,其實我很關心你,真心希望你可以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與質疑和辯護相比,這樣的表達方式會讓對方覺得好受得多。
明白對方的爆發點
每個人都會因為特定的事情觸發嫉妒情緒,比如聽到你前任的消息,比如你周邊有帥哥美女,比如你和某人走得太近。
對此,最好的方式是,向對方承認自己的行為觸發了他的情緒,請對方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表示自己會和對方站在一邊。
審視自己的行為,你要值得被信任
雖然你本意可能並沒想去和別人真的發生點什麼,但如果另一半已經吃醋,你就要審視自己的行為,並作出調整和改變。畢竟,想要獲取信任,首先你得值得被信任。
比如說,你是否誇讚別人很漂亮?你是否經常和別人一起單獨出去玩?你是否總是對另一半坦誠相待,還是有所隱瞞?
除了在態度上去接受理解對方的情緒外,你也不能忽視審視自己的行為,承諾不僅在於口頭,更關乎如何付諸實踐。另一半吃醋後,願意為對方改變才是他最想看到的。
另一半是否控制欲過強?
當然,也存在另一半控制欲過強的情況。為了對方的安全感,我們是應該適當避嫌、做出讓步,但如果對方的控制欲過強,讓你感覺到如困牢籠、失去了自己的生活,那就太過痛苦了。
所以,雙方兩個人一定要好好溝通,在互相包容、互相改變的同時給予對方一定的空間。
明晰雷區
到底怎樣才算給予了對方合適的空間呢?這就需要兩個人的溝通交流,去明確什麼行為是對方能接受的、什麼行為是對方不能接受的。
約法三章溝通好之後,就能減少誤解和爭吵的機率。如果不去溝通,覺得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一旦因吃醋爆發爭吵後,往往容易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最後
信任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面對「誤解」和「矛盾」,一味給對方貼上「爭風吃醋」的標籤只會於事無補。
如果還希望和對方走下去,放下爭執的態度,去包容,去溝通,去改變,去努力,才是明智的選擇。
(來源: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