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我們來到邯鄲市供銷社土產雜品公司,採訪在創業路上書寫「擁軍情」,在搏擊商海中用誠信和美德扶危濟困的優秀退伍軍人、公司總經理張玉安。
張玉安1965年出生在魏縣大馬村鄉八裡莊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8歲參軍,成為北海艦隊的一名海軍戰士,先後多次受到部隊嘉獎,並榮立三等功,22歲從部隊退伍後到魏縣企業局工作,三年後,他自辦公司開始闖蕩商海,並以誠信經營和擔當精神成長為當地商界精英,2006年到邯鄲市供銷社工作,先後在副食品公司和土產雜品總公司擔任領導職務。
一位榮軍老人的心願
2000年,他公司一個倉庫剛搬到魏縣光榮院附近,他特意帶上了米麵油去看望榮軍老人。聽說一個老人沒有起床,張玉安以為得了病,打算過去看看。一問才知道,老人的棉衣洗了還沒有幹,不方便行動。他同情老人的無奈,專門為全部38位老人每人定做了一套棉衣。之後數年,每年為老人定做一套棉衣,還請來秧歌隊為老人們表演節目,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
當時光榮院有一位姓陳的老人,看出張玉安值得信賴,就把埋藏在心裡多年的心願,告訴了他。老人親生父親是大名人,他還未出生,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懷著孕改嫁到魏縣,長大後參加了抗美援朝,至今未婚,膝下無子女。老人已經去世的母親生前一直有個心願,就是死後與他的親生父親葬在一起。老人希望張玉安能夠幫助找到大名的生父族人,並做好養父家族的工作,實現其母生前夙願。
面對一位年過古稀孤寡老人的請求,張玉安跑遍了大名多個村鎮,找到了老人生父家族,又做通了老人養父家族的工作,並出錢出人把陳老母親的墳遷到了大名,實現了他多年的夙願。事後老人步行打聽到張玉安的辦公室,送上了一捧花生和四個蘋果表示感謝。
張玉安告訴記者:「老人年輕時為革命事業做出了犧牲,現在無兒無女,咱幫助老人了卻這個樸素的心願,也是一個莫大安慰。」
奉獻在雙擁路上
作為一名創業有成的退伍軍人,在他的心中始終惦記著軍烈屬和基層民兵的冷暖。
今年5月下旬,他聽說魏縣基幹民兵正在邯鄲市民兵訓練基地訓練,推掉手頭多項重要事項,購買千餘斤西瓜,前去慰問辛苦訓練的同志們。
為扶持、幫助貧困復轉軍人和烈軍屬脫貧致富,張玉安十年前就個人出資8萬元,創建了「優撫軍人保障基金會」。魏縣退伍兵趙志強,愛人半身不遂,兩個孩子都殘疾,一家人的生活非常窘迫。張玉安幫他購置奶牛,聘請養殖專家傳授養殖技術,還把他的兩個殘疾兒子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退伍軍人王貴生,因公負傷,幹不了重活,妻子遠走他鄉,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家庭十分困難。張玉安拿出3000元幫他建起了2個蔬菜大棚,從縣農技站聘請專家教他種植技術,王貴生僅靠這兩個大棚,每年增收6000多元。
1998年,在浙江舟山某部服役的魏縣籍海軍戰士王志強,在探親路上勇鬥持刀歹徒,不幸犧牲。張玉安聽說後,第一時間與時任魏縣人武部領導前往看望慰問,並送去2000元慰問金。之後數年內,他每年中秋、「八一」,都要到這位烈士家裡走訪慰問。2005年,市裡組織民兵在魏縣舉行抗洪訓練,他捐獻了價值5000元的毛巾和營養食品。2009年,駐邯某部組織冬季適應性訓練,路經魏縣,張玉安親自選布料、跑廠家,為官兵送去了2000雙趕製的加厚鞋墊、1000條毛巾,並進班入排看望慰問官兵,親手為官兵製做魏縣大鍋菜。
從創業初期,他就克服自身的困難和問題,每年安排退伍人員到自己的企業工作,並給予優厚的待遇。20多年來,他幫扶過的退伍軍人、軍烈屬和困難戶有70多人。他自己熱衷支持國防建設,還鼓勵支持9名近親屬參軍報國,其中兩個侄子在部隊立功受獎,成為士官。
創業進取勇擔當
張玉安走出魏縣農村已有20多年,但他對父老鄉親的生活時刻牽掛著。1995年村裡修路資金短缺,他知道後拿出10000元,這在當時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資助。而後,村裡電力設備升級改造,他又捐出5000元。2016年,他得知魏縣四中一名姓劉的初中學生因家庭困難面臨輟學,他及時拿出2000元,幫助這名學生按時入學,現在這名學生正在縣一中上高中。
創業路上的「擁軍情」進一步鼓舞堅定了張玉安拼搏進取的精神。他不斷創新和豐富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用奉獻社會、獻身國家的擔當精神凝聚企業發展正能量。他在魏縣創業有成後,把事業發展到邯鄲市,先後擔任市供銷社土產雜品總公司黨委書記和總經理,工作業績連年在系統綜合考評中名列前茅,成為冀南商海的一面旗幟。公司黨委辦公室主任王存興告訴記者:「張玉安總經理重視擁軍優屬工作,從公司日常業務經營和對員工的要求做起,關心關愛睏難軍烈屬和社會弱勢群體。這種思想和感情對公司幫助很大,凝聚了加速發展、勇於擔當的正能量。」
由於事跡突出,他被評為省市縣擁軍優屬、創新創業企業家。先後獲得「魏縣擁軍模範」、「邯鄲市擁軍先進個人」、「河北省愛國擁軍優秀企業家」、邯鄲市「千名黨委書記講黨課先進個人」、「邯鄲市供銷社先進工作者」、「邯鄲市供銷社特別獎」等榮譽,其先進事跡還登上《邯鄲擁軍模範風採錄》、《華北民兵》、《邯鄲晚報》等各級新聞媒體。(王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