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錦鯉泛濫,引起很多唯物主義小夥伴不滿,有人拿起了反制武器:
如果不願意錦鯉們白白犧牲,那麼還可以使用:
動物保護主義者可以使用:
還有人使用大白鯊等海水鯊魚,這就有點不太科學了,錦鯉畢竟是淡水魚。
01
全世界人民都愛搞迷信活動。比如投硬幣許願,全球通行,海綿寶寶有一集就是《許願井》。在各地旅遊景點裡,如果有缸、井、水塘或者任何人不易夠到的凹陷處,就不難在其中發現各式各樣的硬幣。而且一旦有人投過幣,一定會有跟風,從而總是成堆出現,亮閃閃惹人垂涎。曾在博物館展示石器時代的道具石臼裡看到過大把硬幣(展區由護欄隔開,所以是投擲進去的),讓人納悶到博物館都是幹嘛來了,向祖宗許願來了?
數字迷信也跨越了民族與地區。中日都比較忌諱「4」這個數字,蓋因在兩國語言中都諧音「死」。西方人普遍忌諱「13」這個數字,據說與最後的晚餐有關。有些數字就體現出文化衝突了。比如「6」在中國是吉祥的代表,更因諧音「溜」,在中文短視頻世界裡代表點讚。但「6」在基督世界卻不是什麼好數,尤其是「666」三連更是惡魔的代表。遇到比較信這些的老外看中國短視頻,看到滿眼666,應該會挺鬱悶想說「what’s wrong with those guys」。
在文化交流碰撞的地區,迷信活動也交流壯大,比如香港就兼具東西方迷信於一身,迷信的東西特別多。稍講究的大樓裡,既不能有13樓、也不能出現帶4的樓層。所以4樓不叫4樓,要叫3A樓。到了13、14樓連著犯忌,要改成12A、12B,所以樓層是按照12、12A、12B、15這麼排的,不明就裡的人,就會納悶怎麼會有這麼多12樓。遇上迷信得比較有特色的業主,樓層叫法更是五花八門。
運動員是迷信的高發群體。很多足球運動員有必須左腳或者右腳先踏進場地的迷信。著名的網球運動員納達爾也以他的花樣迷信聞名遐邇,賽場上有一大串迷信活動要搞。大家看他比賽的時候比較容易注意到的是他發球前捋頭髮、摸鼻子、扯褲子的小動作,每次都會做一整套。
一般人會以為科學家、科研人員較少迷信,這個認知並不正確。搞科研的人發文章、期刊會議投稿當然是踩著截至日來,但是具體幾點鐘投出去,8點還是9點,有些人就有講究,有人甚至精確到分鐘。
數學家搞迷信活動也是一把好手。搞數論的哈代(Godfray Harold Hardy,1877-1947)常去丹麥與數學家玻爾(物理學家玻爾的弟弟)共度暑假,討論黎曼猜想。有一次他趕到碼頭打算回英國時,很不幸地發現只剩下一條小船可以乘坐了。要過波濤洶湧的北海風險很大,弄不好就得葬身魚腹。為了旅途的平安,信奉上帝的乘客們忙著祈求上帝的保佑。哈代卻是一個堅決不信上帝的人,他給玻爾發去了一張簡短的明信片,上面只有一句話:「我已經證明了黎曼猜想」。他當然沒證明黎曼猜想。回到英國後他向玻爾解釋了原因,說如果那次他乘坐的小船沉沒了,那人們就只好相信他真的證明了黎曼猜想(效仿費馬)。但他知道上帝是肯定不會把這麼巨大的榮譽送給他——一個堅決不信上帝的人的,因此上帝是一定不會讓他的小船沉沒。邏輯滿分,堪稱專業與迷信相結合的完美典範。
也有反面例子。既拿諾貝爾化學獎又拿諾貝和平獎的鮑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1994)一輩子迷信維生素c,說既能治感冒又能治各種癌症。今天Vc泡騰片能做廣告說感冒了吃一片泡騰片就是拜他老人所賜。學界對此進行了大量臨床實驗,很多結果都否定了鮑林的這種看法。然而架不住他老人家自己當仙丹狂吃Vc,還活到93歲,又是生化泰鬥級人物,誰也不敢斷言他錯了,直到今天全世界還有大量經費和科研資源用在相關實驗上。
對於科學家們來說,知道的越多,便越知道自己搞不清的東西更多,說不好冥冥中有什麼未知因素。並且科學發現充滿了偶然性,結果難測。所以即使在科學界,迷信只會變換形式和內容,怕不會有完全消失的一天。
02
高官富賈喜歡搞迷信活動。有人這是因為說金錢權勢到了一定程度,生活上應有盡有,能享受到頂尖的醫療護理,然而遇到絕症依然束手無策,三災六難亦全不能免,凡間的手段已然用到極致的情況下,只能求助超自然力量了。
但真正的原因卻未必如此。位極人臣、富甲一方莫不需要機緣,其中艱難險阻、道道門檻也並非全憑實力就可過關。而仕途險惡、商海變幻,高官富賈見多了同僚同輩的沉浮,知道很多事情非人力可為。官員任上再治理有方,轄內若出了特大事故,搞不好仕途就此斷絕。商人決策失誤破產倒閉事小,若不小心得罪人,恐還有牢獄之災、性命之虞。
乾隆在電視劇中屢以明君面目出現,卻僅因大臣為廢后烏拉娜拉氏求一句情,便將其處死。乾隆時期還屢興文字獄,倒黴官員無數,可見乾隆朝的官多不好當,而不好當的又何止乾隆朝的官。昔日清朝首富胡雪巖前半生呼風喚雨,生意紅紅火火,更被賜二品頂戴,風頭一時無兩,但是卻捲入政爭,加上個人生意決策失誤,最終被抄家破產,落個鬱鬱而終。所以縱使一品大員、縱使富可敵國,稍有行差踏錯,便是萬劫不復。如此兇險,自然是免不了要請神靈保佑了。而歷史上一些官員不問蒼生問鬼神,或是因為覺得蒼生百分百無用,鬼神卻萬一顯靈吧。
搞迷信活動,論頻率高官富賈未必比一般群眾高,但論陣仗肯定是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幾萬塊請大師算命、幾十萬請和尚念經、幾百萬請風水師堪輿、幾千萬香火進貢修廟,尋常人家聽了,定然要咋舌。
03
人們熱愛搞迷信活動,歸根到底是因為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能不能通過這場考試?能不能應聘到這家企業?能不能籤下這個客戶?能不能中標這個項目?這次能不能升職?身體不舒服檢查會不會查出什麼大問題?總有太多無法把握之事,讓人不得不去相信冥冥中有神秘的力量可以幫忙。
運動員在競技場上,比拼的是人的巔峰極限,勝負只在毫釐之間,身體狀態有一些細微差別,結局便大不相同,故迷信泛濫。科研人員也是一樣,稿件會否被接收具有不確定性,才會搞些迷信,如果已經完全溝通好、確定沒有問題,也就不會整那些沒用了。
而世間最難琢磨,莫過於人心。一件事中的人為因素越多,確定的規則和規律越少,其不確定性也就越大。比如招考和招聘都有面試流程,不知會遇到什麼奇葩,事前去燒香之類搞迷信活動的人就多些,而若是有章法可依的客觀題考試,大家埋頭複習備考,搞迷信活動的比例就要低上不少。
在非常考驗臨場發揮的情境下,如體育比賽、現場表演,一些帶有迷信色彩的儀式有助於緩解緊張情緒、鎮定心神。而一般的時候,人們搞迷信活動,未必不知道用處不大,或只為求個心理安慰,雖然對不確定性束手無策,總要做點什麼來派遣內心的焦慮。面對無法把握的命運,迷信活動是普通人的最後掙扎,能換來一刻的內心安寧與自信,便也值得。於是我們有這樣的笑話:
高考前幾天,父親告訴兒子:「放輕鬆,別緊張,好好考,我已經找好了關係,後臺很硬。」兒子點點頭:「老爸放心,我會好好發揮的。對了,找的誰啊」「觀世音菩薩。」
大部分迷信活動代價很低。投個硬幣零錢許願,不過5毛一塊。考試周宿舍裡掛張柯南海報寓意「掛科難」,成本不過10塊錢。轉發錦鯉,不過動動手指頭。有人做法事、捐香油,花費數以萬計,似乎代價不菲,但他所圖可能是數以億計的生意。所以迷信活動又有點以小博大的槓桿意味。
即便如此,迷信活動還是頗養活了一批人。我們知道「萬一有用」和「來都來了」是兩大特別容易讓人理智下線的金句,很多保健品、旅遊景點的高價消費項目就是靠這兩句話打開了人們的錢包。而具有宗教意味的旅遊景點集這兩條於一身,則無怪乎慷慨解囊者眾了。
04
反對錦鯉的聲浪中,有人把轉發錦鯉等迷信活動與不勞而獲聯繫起來,勸導人們想得到什麼應該要通過自身努力。然而搞迷信活動與是否努力,似乎並沒有直接關係。固然有人沒做任何準備,想靠求神拜佛強行闖關,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迷信活動是窮盡一切努力後,最後再努力一把的嘗試。看到一些人拼命努力迷信的樣子,很難忍心指責他們不努力。
必須承認,在今天這個時代,個人努力的成效有限,人們不可能通過自身奮鬥完全把握自己的命運。清代小說裡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如今看來依然能夠一語成讖。有的人出生在終點線,有的人靠拼爹就成為人生贏家。職場上,證券、信託、房地產這些行業,好的年景陽光烈焰,壞的時候悽風慘雨,入行的時機遠比職業能力和自身努力重要。世界本不該是這樣子,不代表世界實際不是這個樣子,首先要承認事實。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有時候,竭盡全力的結果不過是讓自己明白無能為力,最堅強的選擇,是明了命運無常、接受人生中的身不由己,依然在自己信仰的道路上保持努力。而努力的道路上小迷信一把,大概也無傷大雅。
朋友圈的錦鯉或許值得被嘲笑,泛濫的毒雞湯毒雞血也需要人們警惕。有人甚至宣揚「年輕人要拼命不要惜命」,恁地歹毒。且不說有何事業值得拿命去換,對大多數人來說,真把命拼出去又能得到什麼回報呢。
人有極限、事有萬一,再大的數學家也經不起一個巨浪,搞迷信活動情有可原。但不能就此說迷信有理,更不是胡鬧與怠惰的藉口。有段子稱,,某人力部門HR篩選簡歷時把列印出來的簡歷先往天上拋,掉在桌子外面的簡歷先淘汰掉,並振振有詞說:「我們不需要運氣不好的人」。這是利用迷信甩鍋,跟運氣一點關係沒有。這麼做真正的動機有三:(1)該HR極其懶惰,懶得篩選簡歷,一扔了事。(2)招聘沒有標準,不知如何選擇,靠「老天」幫忙選。(3)這類工作沒有技術含量,誰都可以做。不然且看,哪個公司敢這樣招程式設計師、試程式設計師運氣。
05
事事以科學為準繩,一點迷信不讓搞,可能太過殘忍了點。哈利波特都要喝福靈劑(Felix Felicis),人民群眾拜拜錦鯉,大概沒甚要緊。然而這種事情搞多了,也並非全無害處。成日裡在朋友圈搞迷信活動,給親友同事看到,難免落下個「此人喜歡投機取巧」「智商欠費」的印象,有損個人形象。
進一步的,很多小迷信是營銷病毒,大家要謹防上當受騙。今天各種「轉髮帶來好運」,跟昔日風靡全球的「轉發X個人,不然就會受到詛咒」完全是同根同源,都是有害無益。也有人為了騙取點擊和轉發,胡編亂造、杜撰各種故事謊稱真人真事,化身真人錦鯉給大家帶好運。編輯這些內容的人不安好心,又怎麼可能真的給人帶來好運。
依我看,能坦然面對不確定性與未知當然最好,實在坦然不了,非要搞點小迷信的話,也是省著點悠著點搞為好。
命運對勇士低語
「你撐不過風暴」
勇士低聲回應
「我就是風暴」
命運正色道
「你好風暴,我是命運」
勇士慌忙回答
「您看,這是我剛轉的錦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