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對於常年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講對家鄉最熟悉和接觸最多的就是山中的各類野生植物,它們的存在除了有美景的作用,更是能固林和淨化空氣。筆者是出生於一個偏僻且美麗的農村,在那裡雖然不及大城市那般繁華,但有些東西是外界沒有的。我個人比較青睞一些含有價值的藥材植物,因為這個對人某些病痛是有幫助的,平常在家裡爺會盆栽喜歡的花草。現如今,雖然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養護,只把精力放在了考察和研究這塊,然後便把價值利用文章的方式撰寫出來給大家熟知。
那麼今天筆者依然和往常一樣繼續來分享大山裡的野生物,本次要說的相信鄉下的小夥伴們都見過,此物迄今為止算得上是古老的地生物種,在民間被稱之為「刺龍苞」可能這個稱謂並不是每個地方都這樣叫的,個別省份還取名刺頭菜,楤木等。根據了解:這種「刺龍苞」屬於五加科多年生落葉有刺灌木或小喬木科。在我國的四川,重慶,貴州,雲南,湖北等地居多,不過這些年經過筆者的統計筆者發現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大山裡是沒有生長的。其實任何東西出現了稀少都是有因素導致的,而此物是受到了人為的大量採挖破壞,以及自然環境條件引起的。
刺龍苞,很多年前就被先人們重視,因為這種植物是可以食用的,每年的3月份左右它尖頂冒出來的嫩芽可以吃,一般採回家清洗用來涼拌,清炒等都是不錯的。其實不僅可以是一道美味佳餚,本身擁有多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多纖維,氨酸,賴氨酸等。值得注意的是,數百年前此物還被譽為「山野菜之王」從這點就拿看出它不凡,希望大家未來有幸遇到請善待保護,畢竟野生資源始終有限。
價值參考:
單獨來講「刺龍苞」的外觀是不太受歡迎的,特別是表面長滿了荊刺,要是不小心扎到可以說是疼痛不已,但爺不能因為這點來忽視它的珍貴,主要還是一味藥材。根據記載,它針對:神經衰弱,頑癬,安神等是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