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皂的故事

2021-02-08 愛做手工皂

今天周末繼續講故事……

海蘆筍又名"海蓬子",又名石刁柏,北方人稱之為龍鬚菜,是多年生,雌、雄異株宿根性蔬菜。除了可以吃以外,它也是以前做古法馬賽皂的材料。

關於馬賽皂【起源】
關於肥皂,傳說很多,其中有一個是說公元前七世紀由埃及一個腓尼基廚師發現了」皂」這樣的東西,他因為不小心打翻了油不好清洗所以靈機一動加了點壁爐裡面的草木灰一起搓揉後卻發現了超級好用的皂液。這個由油加草木灰鹼而成的半液態皂就一直流傳使用著。不過傳說故事雖然是這樣說,其實歷史上這樣液態肥皂的做法在公元前兩千九百年前就在古巴比倫人的石板當中就有記載做法了。直到公元一世紀就有人開始陸續發明出使用動物性油脂加燃燒動物跟藥草儀式的灰燼混合後的肥皂用法,尤其是高盧人稱為soap這樣的名字。藥草界最知名的老普林尼的巨作《自然史》當中就因此提到了Soap這個字,說它是一種牛油加草木灰的一種洗髮膏。

除了這類油加草木灰的半膏狀肥皂之外,其實各個民族傳統上還有使用具有皂苷素的植物如肥皂草、皂莢、無患果等搓揉或者水煮後使用的液態皂清潔液。嚴格說起來,沐浴乳的使用其實比塊狀肥皂要來的早的很多。

據說塊狀肥皂被發明是大約在七世紀左右敘利亞地區所發明出來,不過真正確認塊狀肥皂的生產是在12世紀阿拉伯人化學技術的進步提煉出純鹼後,才有了塊狀肥皂商品大量地被生產,當時有幾個地區包括有名的敘利亞的阿勒頗、摩洛哥的費茲、巴勒斯坦的納布盧斯等都是著名的塊狀肥皂產地,中東地區使用的肥皂除了橄欖油之外還會添加月桂油。

這個肥皂連同珍貴的香料,經由十字軍東徵開始往西傳到法國馬賽跟西班牙,肥皂成為了歐洲皇室的珍品,法國甚至由皇室直接管理馬賽皂生產線並供應給皇家使用,製造出屬於馬賽的配方,正是現在馬賽皂的起源。而這塊著名的馬賽皂,還經由法王路易14發布官方公告,不得改變其作法,並指定要使用橄欖油或植物油,比例要在72%,不得使用動物油,或者添加任何的香料或香精成分,並且要使用鹽角草(Amaranthaceae Salicornia)植物的草木灰當中提取的灰鹼來製作,不得用其他的材料也不可以更改其配方。

很重要的"肥皂藥草"……

鹽角草,就是上面說的海蓬子或海蘆筍
Amaranthaceae Salicornia莧科鹽角草屬,肉質鹽生植物,生於鹽鹼地、鹽湖旁和海邊,有極高的耐鹽性,可以泡在海水裡不會死亡。
早期肥皂的鹼液就是從焚燒鹽角草的灰當中所提煉取得,後來科學家發明從海水當中提煉出氫氧化鈉後才不再使用鹽角草。

想了解手工皂和天然護膚品製作課程信息,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美馬賽皂
  • 卡普萊特馬賽皂——敏感肌潔膚專家
    卡普萊特馬賽皂隨處可見出售卡普萊特馬賽皂的攤位肌膚清潔,是護膚的第一步,很多人問我什麼沐浴產品好,我的回答是——馬賽皂。什麼是馬賽皂?馬賽皂好在哪裡?百度百科中有對馬賽皂的詳細介紹,洋洋灑灑一大篇,總體來說,一、馬賽皂已有上千年歷史;二、馬賽皂是歐洲唯一「製作標準」和「製作原料」受政府管制的皂,這就決定了馬賽皂的品質註定與眾不同。「馬賽皂製作標準」限制了添加劑的種類,特別排除了表面活性劑的使用。添加劑必須按照關於市場中化妝品、清潔用品和盥洗用品的EC 76/768規定來使用。
  • 媽媽就喜歡用洗衣皂,我推薦義大利大公雞頭洗衣皂
    適用於清潔瓷磚、玻璃、水龍頭、花灑、水槽等發現「馬賽皂」這個名字,小編專門研究了一番,發現來頭可不小。在香皂裡頭,能被稱為馬賽皂的絕對是其中的翹楚。馬賽皂要是追溯到14世紀,那可是法國貴族們摯愛的護膚皂,怪不得老媽用過覺得手變嫩了。歐洲貴族拿來洗臉、沐浴的馬賽皂,被現代人拿來洗衣服,小編還不小心奢侈了一把。什麼是馬賽皂?
  • 法國「抗疫神皂」 已有650年歷史
    到1938年時,馬賽皂的名氣已傳遍整個歐洲,甚至抵達北美,年產量破紀錄地達到12萬噸,產業鏈創造了數萬工作崗位。在法國人生活裡,廉價而實用的馬賽皂成為一項剛需。在許多上了年紀法國人的童年回憶中,床單和衣裳都是散發著混合了豔陽與馬賽皂的清香。比起價格高昂、動輒缺貨的酒精免洗洗手液,馬賽皂在疫情之下強勢回歸可謂民意所向。法鉑馬賽皂廠第四代傳人朱莉解釋稱,用馬賽皂抗擊病毒有科學佐證。
  • 解析世界三大經典古皂(一)敘利亞古皂
    No.1 敘利亞古皂它,應該是現今最古老的皂了吧。1000年,多少個王朝泯滅,多少種文化消失,而它,一塊小小的古皂,卻穿越千年的雨雪風霜,至今存在於世,並走出了阿勒頗,被全世界知道和喜愛,它的品質,說這些已經足夠了吧?我第一次真正接觸這種皂,是2012年4月17日和當時的男朋友(現在的老公)在北京相見,沒有鮮花、沒有漂亮的語言,只有一個大大的擁抱和一塊醜醜的皂。之後,皂就沉寂在我的儲物間。
  • 【搓皂快樂】叮咚~我是「敘利亞古皂」
    (地窖裡的敘利亞古皂)《叮咚~我是敘利亞古皂》姓名:敘利亞古皂。也叫敘利亞橄欖皂、阿勒頗古皂、阿勒頗橄欖皂。是一塊能同時洗頭、洗臉、洗澡的皂。(敘利亞古皂外觀)年齡:敘利亞古皂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法國馬賽皂、以色列冷皂等都由敘利亞古皂演變而來。
  • 最受歡迎的8款洗衣皂,去汙能力強還不傷手
    1 大公雞 馬賽皂大公雞馬賽皂最大的亮點在於,在保持強勁去汙力的同時,依然有很高的溫和度。一般普通的洗衣皂水的pH值在7-9之間,鹼性較強,對手部皮膚的刺激比較大。而大公雞的pH值在6-7之間,親膚性在眾多洗衣皂中脫穎而出。
  • 精油和手工皂:這個故事你「皂」(臺灣腔)嗎?
    從情懷到故事都必須是滿分~切換回配方師小圃:故事講得再好,還是得再看看配方。鑑於這種手工皂壓根沒有全成分列表,姑且認為就是橄欖油+月桂油+水+氫氧化鈉吧。那敘利亞古皂就是精油皂咯?好高大上啊!橋~~~~~橋~~~~~~橋頭麻袋~~~~~~(日語發音不準哈)敘利亞古皂的各種宣傳都強調裡面的月桂油含量,從15%到90%不等….
  • 馬賽遭遇搶劫自救手冊晚安故事
    作為一個做事不走心不走腦的女漢紙,在過去的半年裡我曾經沒心沒肺不知死活地走過許多陌生地方的夜路,還邂逅過許多極度善良熱誠的陌生人,早就忘記了什麼江湖兇險的傳聞。終於在法國馬賽時間的2013年6月5日,一直眷顧我的上天決定給我一點教訓。晚上10點,六月的馬賽天剛擦黑,我和同伴從national地鐵口出來後,迅速陷入一群黑人的包圍圈,此處略去恐懼、掙扎、尖叫、逃命等細節描述。
  • 天下無詐馬賽是誰演的?馬賽扮演者徐悅個人資料作品有哪些?
    刑警隊副隊長鄺鍾臨危受命,與馬賽、朱西寧等人成立反電詐支隊,他們與電詐犯罪份子上演了鬥智鬥勇的故事。不少劇迷被馬賽圈了粉,馬賽不僅是刑警隊警花,她還具備過目不忘的強大記憶力,這儼然就是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了。那麼天下無詐馬賽的扮演者是誰?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介紹。
  • 馬賽:以魚湯之名
    圖為該餐館的廚師在教學員做馬賽魚湯(攝於2006年)我還記得我在馬賽拍下的第一張照片。那是地鐵一號線的老港那一站,一下車就看到站內的十幾米長的牆壁上一整片明黃色,之上有一些或圓或方的圖景,讓人首先想到太陽和埃及。這也是大部分到馬賽的遊人,留在相機裡的第一張照片。這幾張形狀上與太陽毫無關聯的牆壁鵝卵石作品,人們的第一聯想卻必定是太陽,不愧是它孕育出來的藝術家的作品。
  • 徵片中 | 馬賽電影工作坊
    馬賽電影工作坊是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國際聯合製作平臺,其建立初衷是為了幫助具有發展潛力的作品提高製作與發展潛力。工作坊不是普通的市場與推廣論壇,而是一個讓生產和藝術活動可以相融合併擴展的動態構架。電影節會為電影製作人提供與製片人、銷售方、廣播公司、發行人和國際贊助商進行單獨會面機會的平臺。電影節過後,工作坊會為電影製作人和製片人提供跟進服務直到影片最終完成。
  • 職人故事|關於旅行、愛情的手工皂:老屋工皂
    「每次聞到玻璃瓶裡散發的薰衣草花香,都會記起那一年發生的故事,望見烈日下汗流浹背的身影,回想起所有歡笑的人們。
  • 被天使遺棄的罪惡之城 法國馬賽Marseille
    說到馬賽(Marseille),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是法國第二大城、漁港、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還是扒手多得驚人讓人卻步的城市?若在 Google 搜尋上打馬賽兩字,會讓你驚訝的是,除了對於馬賽魚湯毀譽參半的美食評論,多數人忿忿的分享在馬賽被偷被搶被騙的經驗。「被天使遺棄的罪惡之城」就這樣變成馬賽的代稱。
  • TVB馬賽豔照無碼全套 馬賽自摸跳豔舞堪比AV三級片
    原標題:TVB馬賽豔照無碼全套 馬賽自摸跳豔舞堪比AV三級片   近日,前香港小姐馬賽三級豔照在網上被瘋傳。據悉,自從馬賽與汪子琦於上海街頭熱吻相曝光後,她與同性的戀情愈揭愈多,之後一位超級富婆Laura爆馬賽由她手中成功搶佔汪子琦。
  • 徵片中 | 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創辦屆數:32屆相比影片劇情性,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注重影片想法上的創新和思想上的深度與高度。入圍和獲獎影片大多具有意識流色彩,影片中的元素具有象徵意義。一個人在旅途與陌生人產生的交集是電影節青睞內容的角度之一。近年有華語電影入圍電影節,平臺推薦投遞。紀錄片在馬賽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淵源,在馬賽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紀錄片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 曾經粉嫩誘人小奶油,如今馬賽朦朧黑硬粗!
    曾經粉嫩誘人小奶油,如今馬賽模糊黑硬粗!真是皂滑弄人!你會喜歡曬太陽嗎?
  • 馬賽街頭的叛逆少年——納斯裡
    第一位齊祖接班人1987年6月26日,薩米爾·納斯裡誕生在法國馬賽的北部郊區,父母均為阿爾及利亞移民,童年時期的納斯裡在較為貧困的地區長大,並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足球。在法國馬賽北部貧民區的街頭,小納斯裡展現出驚人的足球天賦,於是父母將他送往家鄉當地俱樂部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