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2019年6月同題詩賽:
一、題目:
1.《鷹》
2.《麥子》
3.《啞女》
二、時間:6.1起-6.20號18點止
三、獎勵項目:
第一名1名:500
第二名2名: 200
第三名3名:100
優秀獎6名: 50
四、參賽要求:
參賽作品,只收現代詩。題目3選1,每人只能交一首,限30行內。須原創首發,評獎沒結束,請勿在其他地方發表,專稿專用,拒絕一稿多投。如發現,取消評獎資格。
外群發郵箱594918173@qq.com.
每個郵箱只能投一首,多投無效。
本群私發小豬收稿。
華府群委/2019.6.1
華府6月詩賽獲獎名單:
一等獎1名:康南
二等獎2名:禾立 胡益
三等獎3名:初見 蘇末 蘭妮
優秀獎6名:
謝穎 江小米 費馬
雪花 娜 娜 惠珍
祝賀獲獎及入圍的詩人!
感謝贊助人大力支持!
感謝群主,評委大力支持!
感謝華府群委策劃組織!
感謝群裡群外的朋友參與!
預定本月21日晚8點在華府頒獎,請大家準時參加!
6月同題獲獎作品:
一等獎1名:
33號
麥子
康南
二嫂,你撒播的麥種好均勻,每窩十粒左右
不稀不密,茁壯,好收成。而陽光
也不多不少照在你靈巧的手上。二嫂
南風吹過山坡,我想抱抱麥子
當你在陽春三月的麥地除草,汗水
順著你紅紅的臉,頸項,一直流到雪白的胸口
二嫂,南風吹過山坡,我想抱抱麥子
五月,你揮鐮割麥,金色的麥浪一起一伏
你的胸脯也一起一伏,汗水再一次
小河淌水,打溼了你碎花衣衫緊緊裹住的
渾圓的腰肢。二嫂,南風吹過山坡
我想抱抱麥子。明天我將遠行
你用新麥給我做麵條,按母親的做法
煎了雞蛋,撒了蔥花。飯桌旁
你搓著雙手,微笑著看我吃,忽又轉身
偷偷抹淚。二嫂,南風吹過山坡,我要抱抱麥子
簡評:用"我想抱抱麥子"統領全詩,給麥子以情意,也給詩歌以基本的抒情基調,"播撒","除草","收穫",這三組二嫂的特寫鏡頭,細微,生動,字裡行間,麥子即是二嫂,二嫂即是麥子。是讓我活命的麥子。敘述和抒情的互相轉換透視了農民普遍的命運和對土地的情感。但這首缺乏現代性,屬於回憶式的寫作,另"第二行的"茁壯好收成"是幻想的內容。放在這裡顯得凸兀。
二等獎2名
69號
麥子
文/禾立
最後的麥子已經
進入穀倉,現在
他們躺在那裡,靜靜地呼吸
有一些話語,還沉湎於夏天
炎熱的印跡。一些鳥雀飛過
麥芒向著天空防守
它也曾扎傷過我的手臂
母親會在麥收後
撮一箕麥子磨麵,做新饃
——「新米舊面」,她說:
「剛打下的新麥需要沉一沉,到秋季
才有濃鬱的香氣」
但是秋天會漏下一些雨水
讓倉頂上的麥秸變黑
也會打溼一些麥子
讓他們在幽暗中發芽
像我不經意間,觸摸到的那些
身體中的顆粒
簡評:這首寫得沉靜,穩健,內斂,每個詞都像麥粒一樣飽滿。"現在,他們躺在那裡,靜靜的呼吸",請注意作者用的是"他們″,這不單單是擬人化,更是一種角色的轉換。很自然地進入詩意的另一個空間。第二節"母親"的進入,也給這首詩增添了溫暖的色調,可以治癒舊傷新痕,第三節又一個反轉,再次給人驚喜。這是來自真正詩人的角度和觀察,而作者所描寫的景象又吻合了內心,語言既準確又模糊,是我想看到的那種。
45號
鷹
胡益
不朽啊,鷹,我們的大丈夫
只有你才敢於刀鋒裂帛一樣地墜落,只有
那斷頭流血的落日才值得你墜落
一再地墜落。又一再地起飛
從巔峰起飛,只有那擂響奪命鼓的天空
才配你起飛。不朽啊,鷹
我的大丈夫,你在雪粒飛濺的荒原抓住了一道閃電
哦,狂奔而驚悚的閃電才值得你抓取
你在閃射佛光的天葬臺抱住了一個靈魂,哦
歷盡苦難的靈魂才配你送去天堂
多麼不朽啊鷹,當你老了要死了你一頭
撞向絕壁,不朽啊深淵不朽啊黑暗
只有黑暗的深淵才配埋葬大丈夫。而明天又一隻
年輕的鷹從絕壁飛起,不朽啊
和天空一樣美麗的鷹,只有你才能重返天空
只有你才能回到怒放的白雲和雪蓮
才能接近太陽高昂的頭顱,眾神不滅的火光
和我們山上,巨大的採石場
簡評:這首詩有理想主義的光芒。讀完《鷹》,在這個缺少英雄的時代,我也想寫一首讚美詩了。全詩激情豐沛,讓我看到雪萊,拜倫等浪漫主義大師的影子。大排比增加了詩歌的氣勢和鷹的氣韻,讀來熱血沸騰,盪氣迴腸。
三等獎3名
62號
啞女
文/初見
「怎樣才能不移動任何東西,打掃一個房間?」①
「得移動東西,想辦法把它們放回一模一樣的位置,讓它們看起來好像沒有人動過″②
這是母親對葛麗葉的忠告
她給維米爾先生打掃畫室
她對顏色的敏銳
引起了畫家的注意,她為他調色、擺放椅子……
"先生,什麼是影像?",她寫紙條給他。
"一片切割的的玻璃,折射還原成的具象"
一天,她無意間撞見:
他與妻子打翻桌上的顏料和情慾
他撫摸她裸露的肩頭,鎖骨及凸起的部分
她悄悄移動了椅子。"我感覺椅子被困住了"
他決定畫她——
她的生命中有靜謐的晦澀和靈動的採光
她摘下頭巾,少女的海藻長發
玳瑁梳
他捻動她耳垂的血液,猛地紮下去
她溢滿了淚水,卻沒有流下來,繃緊了身體
他取出蚌殼裡的物體,小巧的,透明的珍珠
穿入她帶血漬的耳垂
"葛麗葉″
"不要動"他的畫筆沙沙停在窗口
珍珠耳環
和少女灰色的瞳孔
他的眼睛捕捉到她的
她仿佛在等待什麼
多年後,當維米爾託人把珍珠耳環交到她手上
它白色的,灰白色的弧面上,映出了另一個世界。
她收下耳環:
"針穿過耳洞時,她不再是少女"③
注: ①②③引自小說《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簡評:這首的敘述有陌生的張力,作者特別有想法。但過於依賴小說文本,如果更多的切入現實生活。讓自己的生活和小說能夠交叉。讓"我"(啞女)和小說中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發生血肉聯糸更好。
42號
麥子
文/蘇末
要來到麥地盡頭,才能直起腰來
對自己說,現在
讓我們來檢視自己的倉廩
一些籽粒渾圓結實,可選作優良的種子
另一些有虛弱的凹痕,但它們同樣彌足珍貴
那少數黑褐色的砂礫
也許是由偶然的黑色情緒結晶而成
我忍不住回頭張望
如果不是因為一直對綠色滿懷熱情
如果這種熱情
在暴風雪中消減竟至泯滅
我就只能暗暗嘆息
我讓一塊良田虛度了那麼長的光陰
2019.6.11
簡評:一首有自己獨特視角和發現的詩。"我讓一塊良田虛度了那麼長的光陰。"這無疑是讓人一眼就能記住的詩。一種淡淡的惆悵和哲理蘊含其中。全詩虛實相間,層層遞進,詩意突然而至,讓人會心的了悟。
61號
麥子
文:蘭妮
黃昏,那斑斕的餘暉為你摁住記憶中的黑暗
你通過一顆星星的鎖眼眺望虛空
藍色的舞者,是戴著鐐銬的舞者
很久以後,你明白了你看見的東西
隱藏在日久年深的石頭下面
山峰、海洋和一個小女孩空置
在太陽花的另一邊
她以飢餓的眼睛給世界賦予了疼痛
每個片刻,都有一個家庭、一隻烏鴉、一個煙囪、一隻空碗
在垂死掙扎。祈禱的手伸出去變成了旋渦
我內心生活的隱秘臉龐浮出水面
我那出生時夭折的哥哥姐姐
在你裡面繼續生存。把我的生命引向他們
謎一般的純真
在你裡面,可以觸摸到我
塵世生活的福音,以及死後發生的一切
你忍耐著,與牛群,草芥,聖徒,有罪的人親近
在那裡,你抓到無數潰散的影子
用慈悲把它們培育出麥芒
大地慢慢提升,金黃的波浪撞碎在岸上
又被微風復原。麥田中落滿我們從未見過的鳥
那些梗在喉底叫喊的巖石
也被削減了悲傷,讓我們像往常一樣
在新的沉默中,獨自擁有自己的呼吸,就像
遠處水流的寂靜。從這臺巨大收割機攪動
麥浪深處的某個地方,
我感受到這種真實
如何快速和野蠻地被拆散
重生為別的東西
在夏日的鏡面上揚起灰塵,投下了陰影
簡評:這首如果不是命題,我覺得會更好。與其說麥子的題目限制了這首詩,還不如說這首詩游離了麥子的主題。好詩在似與不似之間。但不能為了命題,往麥子上靠。
優秀獎6名:
56號
《啞女》
文/謝穎
從出生開始,時間就被拉長。難產
讓她從嬰兒開始認罪並受罰
我敢肯定這不會僅僅是因為,她腳先出來
急著趕路,而忘了應該先磕頭
拿走話語權,不允許辯駁。她只能
用手比劃並配合眼神,以及嘴裡的咿咿呀呀
沒有一件是省心事。比如她後來靠賣豆腐花謀生
一直都是把自己當作山泉,周圍的人才自覺成為豆漿
她在臉上,養一池水波瀲灩。她知道
只有剩下的白色和柔軟,才最適合描繪
託一碗豆腐花,眼裡含笑伸到你面前
像一句大白話那樣實在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她總是被人們忘記
當他們說起命,或提及被山口卡住活路的村莊
大家才把她與甜豆花放在一起,讚不絕口
是的,她一生從未開口說話
卻自始至終都在人們的傾述中,這讓許多人和事
都啞口無言
2019.06.16
50號
啞女
文/江小米
並不是天生說不出話來
小時候,她嘎嘣脆的聲音讓所有物件
都豎起了耳朵
總是說不停。和旁人說,和動物植物說
和自己說
那麼多話,河流一樣湧過來
嘴裡飛出了蝴蝶
會有那麼幾隻
停在木格子窗稜上
雕花在變黑,灰塵填進木縫
視線移過來
牆壁上留下過拳頭和血印
植物長出了利刃
水流不斷
衝刷撞擊著石頭
在心裡放進一面鏡子
紮起說話的袋子,藏起
語言這柄軟劍
她淚流滿面,吐出碎牙
53號
《麥子》
文/費馬大定理
麥子掉進黑暗,麥子敲打黑暗,麥子分開黑暗,麥子……收納黑暗
找回了視覺
她說:好陌生。這裡,客體的下沉
「那只是電影」我說
她靠向我,被恐怖壓迫著靠向我
電影播放故事
在別處,是對世界模仿
「所以他溺水,他沒有判斷力,即使……不這樣
死亡,也會以另一種方式來臨」
如此接近
仿佛我們一直是失明的,我們,所有人
在
往黑暗中掉落
找到座位後,坐下來
餘下的,都像預見——
白亮的燈,但是光線是用舊的
仍然有人念及他
甚至,有人開始用他的名字。像一種抹去
夕陽下,河灣那麼寧靜
你會覺得
這些喪失的,一次,又一次
都可以承受!
舊燈光在下
和雨水相比,更快
「如果,一粒麥子活著,它始終只是一粒
如果死了,它就是,無數顆」
麥子,掉進黑暗裡。而燈光
落到我們身上
41號
啞女
雪花
她的喉嚨靜寂
她的耳朵也被人取走了
聲音結出的果實
大自然是一張五彩繽紛的油畫
你也是一首無聲的詩句
你端坐在時光裡
看到她,在暗夜裡
像星星發出自己的光明
25號
啞女
娜娜
她用眼睛說話
木訥
無所謂悲喜
她是海綿,也是生活的水
不議論人
也不怕被人議論
她沒有甜言蜜語的功能
更沒有出口傷人的匕首
世界安靜如水
她是水裡的一株蓮
26號
麥子
文/惠珍
深深觸動我的
不是嫩綠的小芽鑽出土層的時刻
不是青青的麥苗迎風搖曳的時刻
不是藍天下望不到邊的金黃時刻
不是深深彎下腰的時刻
不是長滿老繭的雙手握緊鐮刀的時刻
不是刻滿皺紋的臉掛滿汗珠的時刻
而是此時此刻
那個坐在高高的麥垛上
唱著歌的姑娘
有著小麥一樣的膚色
6月入圍17首作品:(按投稿順序排列,得分詳情見附表)
3號
鷹
文/盧豔豔
下山路上,天空中驟然響起
幾聲鷹唳
只見一雙碩大的翅膀
在空中盤旋
片刻又飛向遠處,消失不見
留下一群想飛的人
怔怔地站在原地
忘了這是初春的暮晚
草叢裡,樹枝上
仍有一層薄薄的雪
閃著寒光
4號
麥子
/張譯勻
盛夏,你頂著一頭太陽花子
去割麥子
你拿著鐮刀,在一片一片麥田裡流汗
流到麥子根部的那些汗水
很快又被麥子金黃色的管道
源源不斷運輸到空氣裡
你在鹼味汗水細小的顆粒裡揮舞鐮刀,
把它們劈成更細小的顆粒。它們包圍你,
擠著你,讓你彎著腰,低下頭,像對著土地鞠躬
你割倒的麥子,明年仍舊會長出來
重新來到這個村莊周圍,重新把自己
放到你的鐮刀前。一棵麥子複製著另一棵
它們全部長成相同的模樣站到一起
你從清晨割到傍晚,割的始終是同一棵麥子
你從少年割到老年,直到手握鐮刀死去,另一個
一模一樣的你,仍舊會站在這裡繼續割
而它們仍舊會認出你,在風吹來的時候
黃色浪頭打過來,所有的麥子
一齊向你彎腰致意
12號
《啞女》
文/蘇真
二十三歲那年
她的男人帶著鄰村的小寡婦去東莞,再也沒回
帶著五個月大的女兒從甘南來到北京,第一夜
住在北三環的地下通道。第二夜
她住在南二環的一個廢棄的橋洞
一周以後,她找到一家幼兒園
做飯。保潔。守夜
不要工錢,只要讓女兒免費入託
二十三年以後,女兒北大畢業論文題目是
「論教育的未來性」
她還在那個幼兒園
掃地。保潔。守夜
我遇見她的那天,她穿白色的工作服
白色的工作鞋。一塵不染
女兒跟著她姓白,叫白小恕
世間沒有什麼是不可饒恕的
「我久已走遍這墳場並以這墓園為寄廬,」(1)
注(1):選自波德萊爾的《惡之花》
16號
啞女
方向
黑提前包圍了她
十八歲的第一站,如破舊的篷車
顛簸在異地的荒涼裡
她使勁舉著那塊坍塌的天空
不讓愛她的小河、小路、小院、小雞、小鴨
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看出來她有多悲傷
有多少壓在心底的石頭,啞子哥搬不開
她不敢再去見他
怕他蠻勁上來,九頭牛拉不回
怕他們共同的麥苗,就此枯萎下去
又想見他
把一輩子沒出說的那句話
用乾淨的身體,完完整整地告訴他
上車前,她沒想到
啞子哥像發狂的牛一樣,衝開人群
突然蹲在她前面,淚流滿面
最後一次,他背著她過河、過坎
煙花落下來,似一場雪
黃昏凋零的很快,兩個重疊的身體
一步步移動在唏噓裡
2019.6.8
22號
麥子
文/離若
多年以後,我才知道
麥子是泥土和汗水的結合
是養育我們的恩典和慈悲
多年以後,我才知道
作為一種植物,它背負更多使命和榮耀
當我寫下它
就是寫下肥沃土地上的故鄉
寫下我樸素的父老鄉親
他們沉默,謙卑,隱忍的站在田野上
身披荊棘和芒刺
陽光下,向天空交出一生的倔強
風雨中,手牽手,肩並肩,織成綠色波濤
豐收時節,等待一把好鐮刀,一個好天氣
獻上金色頭顱
作為一種善知識,麥子在田間分孽,抽穗
灌漿,揚花,結成飽滿籽粒
它教給我們陽光和雨水是萬物之源
教給我們――
汗水是渠道
土地是最大的宗教
24號
麥子
文/藍葉子
小腳五奶奶,是闖關東那年被移植過來的
每到三月,她的目光就會返青
指尖上飛出蝴蝶,小蜜蜂
家底薄得像一塊開荒地,枕套
窗簾桌布,都是她繡活的風景
生完第四個孩子,得了「饞癆」
吃光了家中攢的三、五十個雞蛋
五爺冒險砸冰窟窿
撈上來的魚和她一樣清瘦
整整一夜,都夢見自己化成水
那尾魚穿過身體來回地遊
婆婆實在看不過眼,一跺腳
從罈子裡割下一大條子臘肉
捱到天亮,新生的陽光
將她重新鍍成金黃的一束
2019—06—11
28號
啞女
梅林
機耕道上,你跟著老媒婆埋頭往前走
左邊是你收麥的旱地
右邊是你栽秧的冬水田
這些熟悉的地方,你都不抬頭看一眼
你繼續往前走。經過我放牛的山坡
還是沒停留。我割下一把青草
大聲喊你,喊破了喉嚨
你也不抬頭。相親路上你壓根兒聽不見
即使聽見了你也不答應,即使山坡上
滾下一塊巨石你也不回頭。下雪了
小小的一場風雪就能掩沒你
可是你還在走,跟著走,一直走
喊不答應你,我咬牙把割牛草的鐮刀
深深扎進一棵樹
40號
啞女
文/羅剎女
棄嬰,混血兒
生活裸露的背影成為布景
變態的嫖客陸續走進觀眾席
她是啞劇的主角
纖纖十指述說世界的低音
用表情加入糖和色彩
夜幕之後,她一遍遍擦亮二戰廢墟上拾來的新語種
放下眉筆,指甲油
放下波希米亞少年昔日的吻
鏡中人遞過1968年8月21日,閃入水銀層
她,隻身穿過標語,口號,悲憤的人群
臨近正午,鐘樓上十二聖徒依次出現,又依次消失。他們將鐘聲推卸給時間
輪到她,必須將高音豎立在布拉格廣場中心
把幾綹金色的瀑布捋到耳後
亮出腦門和額頭
她將開口,用熾熱的話
面向橫衝直撞的蘇軍坦克
替她同樣聲帶殘疾的祖國
拼命吶喊一聲
她的右手緩緩
舉起一把烤藍色的語言
48號
麥子
文/劉俊德
芒刺,把六月的骨質疏鬆
散板的秦腔,有麥子一樣的顏色
圍過來的風
寫意一種波浪。我在岸上
等七月
金黃的麥穗上有父親的笑臉
每天出門,我必須拿上鐮刀
追趕日子,與太陽的背面尋找蛛絲馬跡
把雹雨隱匿,不讓父親在地下擔驚受怕
山脊梁上擔的日子,一群麻雀
急瞪眼,一旦存心不良
羽毛刺透大地暈闕
蝴蝶只是一種引子。偶爾站在麥子上
圖的是一種晃動的感覺
根本不是尋花,是在
享受一種成熟的快樂
土地把父親埋下,年年種上麥子
長出思念
一寸一寸託起
49號
麥子
文/海輕.琳
允許成熟長出細密的尖刺。
青春曾經浩蕩。?多汁的夢被日子
漸漸烤黃
沒有什麼。就向著「麵包,和愛情」?。
刀鋒割倒的只是一個過程。
一步步摒棄,慢慢抵達細膩
回味,則是一種深刻
那個做著公主夢的女孩
隨手把半個麵包丟入路過的溝渠
她不知道
多年後的某一天,她將體味飢餓。
幸福曾是一顆種子
而有些腐爛,會多次發酵
54號
啞女
文|淺韻凝
她不會說話,打小就發不出任何聲音
歸咎於誤食慶大黴素所致
她想到過輕生,想到過不再見第二天的太陽
她把自己反鎖在屋子裡,用菸頭灼傷自己,用刀片割腕
巧合的是每次都難如願以償
既然死不了,那就好好活著吧
她開始對遇見的人微笑,並在院子裡種木槿,紫茉莉,夜來香……
這些同樣不會說話的植物陪著她在夜裡練習發聲
院子裡一截死去多年的枯木上長出了孢子和菌絲
好像所有失聲的人,前世都是隱形的歌者
57號
麥子
文 / 宗海
六月,雨水在不斷指認
絢麗的陽光和清風在不斷指認
山崗上那些樸素的植物
那些辛勞和汗水
看哪,麥芒指向天空
一根根獨立,又形成一個集體
升騰一種永恆的精神
又似呈現一種傷心的責問
麥鳥啼鳴,麥浪起伏
空氣中彌散著遠古的清香
這大地奉獻的盛宴
並不區分好人和壞人
……又一季麥子黃了
成熟的麥子,頭顱低垂
閉鎖了一世粲然,背負宿命
繼續去餵養那些綿延不息的胃腹
64 號
麥子
文:林衍
哦!這生生不息的黃河
鼎。青銅。陶器
隱隱掘出淵源的山頂洞
河姆渡
在甲骨上象形,壁畫中飛天
銘刻並打開自己的光和影
血和淚,尊嚴和屈辱
握緊鐮刀
帶動石磙。活出亞洲
哦!這麥芒上的高鐵,城市,宗教
正沿著精神的
瑜伽。用勁道咬合咀嚼的牙齒
用消化捧住飢餓的瓷碗
「單粒不成面」
曠遠的天空正通過一種光澤
集體向大地回歸
68號
鷹
文|蒼狼
閃現的一瞬間,我展開雙臂。快速撲向
少年記憶中
它從天空俯衝時投射的影子。肋下
開始生出羽毛,開始生出風,開始
掠過寬闊水面、原野、森林,以及山巔
這是羨慕已久的。摩天大樓的縫隙裡
我聽到反射在腹部的波紋抖動,還聽到
一隻灰色兔子在土坡的草叢中飛奔
聽到所有鳥都息聲
聽到一些石子被我帶起的風,掃落懸崖
你與我是多麼的不同啊。從容灑脫
在清晨的霞輝裡,滑出優雅軌跡。而我
卻緊緊抓住無法提起的沉重
被機械的慣性所驅使,在一條陷落於
鋼筋水泥深處的狹長通道裡無奈地前行
我已多年未做過飛翔的幻想了,遠不及
一個曾經痴望天空的孩子
何不把裝滿俗念的內心空出來呢?如同
空出的羽軸般輕靈
就會感覺到,越來越無比地接近了太陽
2019.06.20
71號
麥子
雪劍
黃昏的麥田一片昏黃
風吐著微小的火焰
在田間催促
不時有麻雀歡喜地掠過
喜鵲也像是發現了什麼
站在地頭的大楊樹上嘰嘰喳喳
我不時停下來,假裝
一個守望者
卻只發現了昏黃的三件事——
太陽又要落山了
月亮又要出來了
麥子,又要熟了
是的,麥子又要熟了
這是一件重要卻那麼平常的事
我們已習慣了收穫和喜悅
一年,又一年
在它永世的恩情裡,活著
老去,直至死
慶幸、感激還是悲哀?
我和麥子艱難地對視
卻都不回答。
73號
啞女
文/漠若
在人民廣場上,看到她冒充了一次演講者
前面是小偷,殺人犯,醫生,法官,老人,孩子……
和時間的混凝物
他們都在思考,或佯裝思考
她,給他們形容天鵝絨的春天
嘴唇在飛馳,黑白的辨證在她身體裡繞舌
可是,沒人和她爭論天空的傾斜
沒人和從憂傷中剛釋放的囚徒講理
她討厭這樣的無動於衷,像一首葬歌
一位母親走出來,牽起她的手
這惟一相似的手
「媽媽,我才剛剛出生」
「媽媽,你聽得見嗎」
——生鏽的滾軸在喉嚨
她跳了出來,從我的體內
我敢肯定,她說了
「快把我交出來」
短而清晰,尖銳堅硬
她說了,並狠狠地刺痛了我
74號
《麥子》
遊金
麥子中也有隱者。這是幾個月後
我發現林間空地長出一塊麥子時
才知道的。初夏時,當我在林間玩耍
一些麥粒從衣袋裡撒了出來
這些麥粒來自我收割時撿來的穗子
所以我時常去林中,悄悄看望這塊麥地
那時我尚小,但已經知道正常的農夫不能容忍
麥子不生長在田野,不在他們的控制之下
父母對於我勤於去山中放羊,砍柴
很是欣慰。他們認為我終於懂事
直到這片小麥結穗,我始終保守著這個秘密
小麥的很多後世,依然生長在森林之中
下期預告:
華府2019年7月上期同題詩賽:
一、題目:
1.《蓮》
2.《螞蟻》
3.《感恩寺》
二、時間:6.21起-7.10號18點止
三、獎勵項目:
第一名1名:500
第二名2名: 200
第三名3名:100
優秀獎6名: 50
四、參賽要求:
參賽作品,只收現代詩。題目3選1,每人只能交一首,限30行內。須原創首發,評獎沒結束,請勿在其他地方發表,專稿專用,拒絕一稿多投。如發現,取消評獎資格。
外群發郵箱594918173@qq.com.
每個郵箱只能投一首,多投無效。
本群私發小豬收稿。
華府群委/201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