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師生5篇長文被國際學術會議ACM CIKM...

2020-12-24 人大新聞網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師生有5篇長文被國際學術會議ACM CIKM(2020)錄用。第28屆國際計算機學會信息與知識管理大會(The 29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CIKM 2020)將於2020年10月19日-10月23日在線上召開。 CIKM是CCF推薦的B類國際學術會議,是信息檢索和數據挖掘領域頂級學術會議之一。本屆CIKM會議共收到投稿920篇,其中錄用論文193篇,錄取率約為21%。

論文題目:Diversifying Search Results using Self-Attention Network(長文)

作      者:秦緒博(人大博士生),竇志成,文繼榮

通訊作者:竇志成教授

論文概述:搜索結果多樣化的目標是使得檢索得到的結果能夠儘量覆蓋用戶提出問題的所有子話題。已有的多樣化排序方法通常基於貪心選擇(Greedy Selection)過程,獨立地將每一個候選文檔與已選中的文檔序列進行比較,選擇每一個排序位置的最佳文檔,生成最後的文檔排序。而相關研究證明由於各候選文檔的邊際信息收益並非彼此獨立,貪心選擇得到的各個局部最優解將難以導向全局最佳排序。本文介紹了一種基於自注意力網絡(Self-Attention Network)的方法,可以同步地衡量全體候選文檔間的關係,以及候選文檔對不同用戶意圖的覆蓋程度,有效地克服原有方法受限於貪心選擇過程的局限性,並在TRECWebTrack09-12數據集上獲得更好的性能。

論文題目:PSTIE: Time Information Enhanced Personalized Search(長文)

作      者:馬正一(人大碩士生),竇志成,邊關月,文繼榮

通訊作者:竇志成教授

論文概述:基於深度學習的個性化搜索模型通過序列神經網絡(例如RNN)對用戶搜索歷史進行序列建模,歸納出用戶的興趣表示,取得了當前最佳的效果。但是,這一類模型忽略了用戶搜索行為之間細粒度的時間信息,而只關注了搜索行為之間的相對順序。實際上,用戶每次查詢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幫助模型更加準確地對用戶查詢意圖與文檔興趣的演化進行建模。同時,用戶歷史查詢與當前查詢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直接幫助模型計算用戶的重查找(re-finding)行為概率。基於此,本文提出了一個時間信息增強的個性化搜索模型。我們設計了兩種時間感知的LSTM結構在連續時間空間中對用戶興趣進行建模,同時直接將時間信息利用在計算用戶重查找概率中,計算出了更加準確的用戶長短期興趣表示。我們提出了兩種將用戶興趣表示用於個性化排序的策略,並在兩個真實數據集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論文題目:Learning to Match Jobs with Resumes from Sparse Interaction Data using Multi-View Co-Teaching Network(長文)

作    者:卞書青(人大博士生),陳旭,趙鑫,周昆,侯宇蓬,宋洋,文繼榮

通訊作者:趙鑫教授

論文概述:隨著在線招聘規模的不斷增長,求職領域下的人崗匹配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任務。人崗匹配任務通常可以看作文本匹配問題。當監督數據足夠多時,模型的學習效果是有用的。但是在線招聘平臺上,職位和簡歷的交互數據稀疏且帶有噪聲,這會影響求職簡歷匹配算法的性能。為了緩解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多視圖協同教學網絡用來解決人崗匹配中的數據稀疏和噪聲問題,匹配網絡包含兩個主要模塊,即基於文本的匹配模型和基於關係的匹配模型。這兩個部分在兩個不同的視圖中捕獲了語義信息並且相互補充。為解決數據稀疏和噪聲數據帶來的挑戰,我們設計了兩種特定策略。首先,兩個模塊共享學習的參數和表示,以增強每個模塊的初始的表示。更重要的,我們採用了一種協同教學的機制來減少噪聲對訓練數據的影響。核心思想是讓這兩個模塊通過選擇更可靠的訓練實例來互相幫助。這兩種策略分別關注於表示增強和數據增強。與基於純文本的匹配模型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夠從有限的甚至稀疏的交互數據中學習更好的表示,對訓練數據中的噪聲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實驗結果表明,我們的模型均優於現有的方法。

論文題目:Knowledge-Enhanced Personalized Review Generation with Capsule Graph Neural Network(長文)

作    者:李軍毅(人大博士生),李思晴,趙鑫,何高樂,魏志成,袁晶,文繼榮

通訊作者:趙鑫教授

論文概述:個性化評論生成(PRG)任務旨在自動生成反映用戶偏好的評論文本。以前的大多數研究都沒有明確建模物品的事實描述,因此傾向於生成無信息的內容。而且,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單詞層面的生成,無法準確反映出用戶在多個主題上的抽象偏好。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基於膠囊圖神經網絡(Caps-GNN)的知識增強個性化評論生成模型。我們首先構造一個異構知識圖譜(HKG),充分利用豐富的物品屬性。我們採用Caps-GNN學習到HKG圖膠囊,用於編碼HKG的隱含特徵。我們的生成過程包含兩個主要步驟,即主題序列生成和句子生成。首先,基於圖膠囊,我們自適應地學習了主題膠囊,以推斷主題序列。然後,根據推斷的主題標籤,我們設計了一種基於圖的拷貝機制,通過引入HKG的相關實體或單詞來生成句子。本文是第一個將知識圖譜用於個性化評論生成任務,引入的KG信息能夠增強用戶在主題和單詞層面上的偏好。實驗表明,我們的模型對於個性化評論生成任務具有更好的效果。

論文題目:S3-Rec: Self-Supervised Learning for Sequential Recommendation with Mutual Information Maximization(長文)

作   者:周昆(人大博士生),王輝(人大碩士生),趙鑫,朱餘韜,王思睿,張富錚,王仲遠,文繼榮

通訊作者:趙鑫教授

論文概述:近年來,深度學習在序列化推薦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已有的序列化推薦模型通常依賴於商品預測的損失函數進行參數訓練。但是該損失函數會導致數據稀疏和過擬合問題,其忽視了上下文數據與序列數據之間的關聯,使得數據的表示學習的並不充分。

為解決該問題,本文提出了S3-Rec這一模型,該模型基於自注意力是模型框架,利用四個額外的自監督訓練函數來學習屬性、商品、序列之間的特殊關係。在這裡,本文採用了互信息最大化技術來構造這些自監督函數,以此來統一這些關係。在六個數據集上的充分實驗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夠取得State-of-the-art的效果,其在數據量受限和其他推薦模型上也能帶來較大的提升。

相關焦點

  • 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師生8篇論文被CCF-A類會議SIGIR2020錄用
    近日,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師生撰寫的8篇長文論文被SIGIR 2020錄用。第43屆國際計算機學會信息檢索大會(The 43rd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IGIR 2020)將於2020年7月25日-7月30日在中國西安召開。SIGIR是CCF推薦的A類國際學術會議,在信息檢索領域享有很高的學術聲譽。
  • 2020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招聘3人公告_北京中公教育
    因工作需要,高瓴人工智慧學院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非事業編制工作人員3名,採用勞務派遣的用工形式。;5、具有快速學習的能力,對人工智慧、金融科技等交叉學科領域有一定的了解。(三)教務助理:1、熱愛教務工作,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細緻踏實,願意為師生服務;2、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年齡一般不超過30周歲,有高校教務相關經驗者優先;3、具備良好的計算機技能,能夠熟練運用EXCEL、PPT等辦公軟體;英語熟練,具有良好的口頭、書面表達能力;具有較強的公文寫作能力。
  • 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並舉辦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
    12月3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成立大會暨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該聯盟由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共23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共同加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當選聯盟理事長。聯盟旨在創新國際文化交流學術研究合作機制,共同研究新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問題。
  • 黃永彬出席中國人民大學首屆區塊鏈學科建設國際會議
    2020年11月25日,「首屆區塊鏈學科建設國際會議」於中國人民大學成功舉行。《未來決定現在》、《與領導幹部談數字貨幣》新書發布會同期舉行。會上,「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研究國際聯盟」籌備發起。此次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前沿學科交叉融合培育平臺、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數學學院、未來法治研究院、物理系、商學院、金融計算與數字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東擔任會議主持,中國市場信息調查業協會區塊鏈委員會秘書長黃永彬受邀出席。
  • 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獲2020「CCF-ACM人工智慧獎」
    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又獲獎啦 !10月14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獎勵委員會宣布,決定授予我校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周志華教授2020年首屆「CCF-ACM人工智慧獎」,以表彰他在機器學習的多個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
  • 【學術報告】類腦計算前沿學科論壇暨CSIG圖像圖形中國行會議通知
    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慧、模式識別、類腦計算、醫學影像處理等。在領域頂級期刊如:Proceedings of the IEEE,IEEE TPAMI, IJCV, NeuroImage, Cerebral Cortex等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其中影響因子>10的論文20餘篇,在領域頂級的國際會議如:CVPR,ICCV,MICCAI,IPMI, IJCAI等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 中國人民大學-比薩大學舉辦應用統計線上學術研討會
    12月2-3日,中國人民大學-比薩大學舉辦應用統計線上學術研討會。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統計科學研究中心、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大學數據開發中心及義大利比薩大學經濟管理系、託斯卡納大學Camilo Dagum高級統計研究中心、Sant』Anna 高等研究院共同主辦。
  • 石家莊鐵道大學土木學院舉辦傑出校友高端學術論壇
    9月26日,慶祝石家莊鐵道大學70周年「土木工程高端學術論壇」在學校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石家莊鐵道大學傑出校友代表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杜嘉俊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鄭賀民東南大學人事處處長王景全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大盾構事業部部長王華偉湖南大學李壽英教授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築研究所副所長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蔡德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譚賢君研究員
  • 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奏響中國人工智慧的強音
    除了為國際人工智慧研究貢獻「光熱」,他更在乎的是,能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國之聲」,讓國外了解中國的人工智慧,為國內人工智慧發展儘可能地做出更多努力。提筆寫來,記者發現個有趣的事——如果將周志華的頭銜寫全,可足足寫滿300 餘字!從事人工智慧科研已有二十餘年的他,足見其「江湖」地位。
  • 2014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在南京召開
    10月23日消息,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國家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江蘇省科技廳的指導下,「2014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英文名稱: CHINA FPD CONFERENCE )於2014年10月22日~24日在中國南京維景國際大酒店盛大召開。
  • 大工人工智慧實踐班成果被人工智慧國際頂級學術會議AAAI 2021錄用
    大工人工智慧實踐班成果被人工智慧國際頂級學術會議AAAI 2021錄用 2020-12-18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政治大學代表團訪問中國人民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
    4月22日,臺灣政治大學校長周行一教授訪問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大學教務長於乃明、學務長高莉芬、研髮長劉幼琍、大陸事務組專員劉映晨等陪同來訪。兩校舉行交流座談會,靳諾書記參加並講話。靳諾書記首先對周行一校長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
  • 【學術】中國傳媒大學首屆博士生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王潤澤教授在「實踐唯物主義與中國特色新聞研究」演講中,將「新聞」看成一種人類構建世界的主體實踐,她認為,當下新聞學研究要從「文本中」的新聞走向「實踐中」的新聞,要從新聞傳播活動的物質性、過程性和能動性出發
  • ACM會議信息:2021年第四屆國際信號處理與機器學習國際會議(SPML...
    會議官網:www.spml.net會議日期:2021年8月18-20日會議地點:中國北京本次會議的目的是為涉及機器學習方法/算法、信號處理理論和方法、數據挖掘、人工智慧等領域全球學術界歡迎機器學習和信號處理領域的專家學者踴躍報名參加會議出版提交的論文將由技術委員會進行同行評審。被接受和註冊的論文可以在會議論文集上發表,該論文集將由 Ei Compendex和Scopus進行索引,並提交給湯森路透會議論文集引用索引(ISI Web of Science)進行審查。
  • 2020 ACM傑出科學家名單出爐:葉傑平、崔鵬等26位華人學者上榜
    他在數據挖掘和多媒體領域的著名會議和期刊上發表了100多篇論文,並先後獲得7項國際會議及期刊最佳論文獎。他於2015年獲得ACM中國新星獎,並於2018年獲得CCF-IEEE CS青年科學家獎,目前是CCF的傑出會員以及IEEE的高級會員。 白帆
  • 保研大數據|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院校簡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始建於1955年,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高等新聞教育機構。1958年,北京大學新聞專業整體併入人大新聞系(此前,創辦於1924年的燕京大學新聞系整體併入北大新聞專業)。由此,人大新聞系匯聚三方力量於一體,開啟了新中國新聞教育的新徵程。
  • 紀念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斯逝世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
    10月29日上午,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紀念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斯逝世一百周年專題學術研討會「理解亨利·詹姆斯」舉行。來自世界各地二十餘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在讀博士20餘人參加了本次學術研討會。開幕式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代顯梅主持,外國語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建平致歡迎辭。
  • 「國際秩序轉型中的國際組織與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
    2020年12月5日,「國際秩序轉型中的國際組織與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文科樓成功舉辦。本次學術研討會由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主辦,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外交學院、上海交通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浙江大學、蘭州大學、南開大學、湘潭大學、雲南大學等機構的30多名學者通過線下和線上方式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會議預告丨電子科技大學第八屆「成電論壇」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講堂
    此次學科講堂囊括了探測感知與信息控制、通信網絡與信息系統、光纖傳感與光纖通信、人工智慧與圖像處理四大主題專場。圍繞這些熱點學術研究賽道,外部參會學者和信通學院研究團隊將共同進行分享和討論。成電論壇是電子科技大學人力資源部主辦,按學院或學科方向承辦,從2014年開始,已經先後舉辦七屆,旨在集聚全球才俊展開學術交流,促進學術創新與學科建設。
  • 清華姚班畢業生馬騰宇獲ACM博士論文獎榮譽獎
    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Chelsea Finn和普林斯頓大學的Ryan Beckett和馬騰宇獲獎,其中馬騰宇畢業於清華姚班,是一位醉心於人工智慧理論研究的學術新星!今天,ACM官網公布了2018 ACM博士論文獎。三位獲獎人分別是:從左到右分別是:Chelsea Finn,Ryan Beckett和馬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