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4月份「濰坊好人」榜單已經公布,經網絡投票及「濰坊好人」推薦評選活動評審會評選,王俊福等20人入選助人為樂、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孝老愛親四個類別的「濰坊好人」,其中,毛維江、徐慶軍、張玉國、劉豔芹被評為4月份「濰坊好人之星」。
王俊福
每賣一份米線捐一元
王俊福是吉林省永吉縣人,如今在青州開了一家米線店,是青州唯一一家以公益助殘為目的的小店,市殘聯特許在小店內放置一個募捐箱,每賣出一份米線,就能捐1元錢救助青州貧困殘疾家庭。該店每天能賣100多份米線,捐助100多元。自2015年至今,他共捐助善款3萬餘元。
毛維江
農電工心系弱勢群體
毛維江是高密市供電公司電力調控分中心調控班值班長。他紮根供電一線30年,愛崗敬業、工作紮實,而且樂於助人,30年間心系弱勢群體,資助村裡22戶低保、五保家庭。直到毛家屋子村低保戶代表將一面繡有「扶貧助殘、品德高尚」的錦旗送到供電公司,公司才知道他的善舉。
孫彥玲
捐獻器官讓五人獲新生
27歲的孫彥玲出生於昌樂縣高崖庫區史家溝村,2016年農曆臘月廿九,父親騎摩託車載著孫彥玲母子外出發生事故,孫彥玲的生命走到終點,她父母做出一個讓人意外又感動的決定:捐出女兒的器官。孫彥玲的父母鄭重地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上簽名,孫彥玲捐獻了肝臟、腎臟和眼角膜,為5個人帶來新生。
趙傳金
用心做公益惠及36萬人
趙傳金現任濰坊市金陽公益服務中心副理事長,主要負責「公益社區行」項目。他對接愛心企業對260多個重點家庭慰問,走訪、幫扶,招募參加服務的志願者8580人次,受益人群36萬人。自2014年以來共參與志願服務時長300多小時,2016獲得「青年志願服務之星」稱號。
崔曉梅
超聲學科領域帶頭人
崔曉梅現任寒亭區婦幼保健院影像科主任。從事超聲工作20餘年來,面對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新設備,她不斷學習,先後前往北京、上海等地的權威醫院學習,成為寒亭區超聲學科領域帶頭人。她不但業務過硬,對待患者也非常熱情。在她要求下,科裡從未發生非法鑑定胎兒性別行為。
張照聰
秉持匠心促技改創新
張照聰是山東銀鷹化纖有限公司人纖二廠紡練車間主任,參加工作22年,憑藉不斷進取的「匠心精神」,從一名普通技術工人走進高端技術領域,他主導的二線黃酸酯出料系統等10多項技改創新每年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成本,還減少了環境汙染和能源消耗,累計創造社會財富過億元,獲評「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張玉國
紮根敬老院甘當保姆
從2008年來到經濟區敬老院,張玉國就「以院為家」,他記得每個老人的生日,清楚哪個老人愛吃辣、哪個老人不吃酸;他堅持幫他們剪指甲、餵藥,幫腿腳不便的老人倒尿盆;當老人們不順心時,他會拉著他們話家常、聊天。在老人彌留之際,他守候身旁,讓老人安詳地走完生命最後一程。被五保老人贊為貼心的「兒子」。
解彬
擔任我市立法諮詢專家
解彬是山東誠公律師事務所主任,,濰坊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諮詢專家。執業22年來,他承辦民商、刑事等各類案件900餘起,非訴法律事務600餘起,擔任市政府、高新區管委會等70多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法律顧問,為多起重大事件提供法律服務,為當事人避免和挽回損失上百億元。
管君
因材施教贏得家長讚譽
管君是諸城市皇華鎮柏戈莊小學校長。參加工作以來,她刻苦鑽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能力,對學生因材施教,在教學教研、紀律、成績方面均位列前茅,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普遍讚譽,先後獲得諸城市青年之星「師德高尚之星」等榮譽。
劉宇鵬
堅持創新成果多次獲獎
劉宇鵬現為國網昌邑市供電公司柳疃供電所所長。參加工作20多年來,他不斷充實專業知識,研發的成果先後獲得多項專業成果獎,被授予「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昌邑市首席技師」、「昌邑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他還順利考取山東省QC診斷師資格,並被授予首屆「昌邑市首席技師」稱號。
武法偉
為機場建設奮戰在一線
武法偉是濰坊機場運保部基建維修員,1995年進入濰坊機場,至今已在機場工作22年,先後完成多次圍界改造施工、候機樓3次改造施工、機坪改擴建施工等。助航燈光改造期間,為全面做好施工管理,他做了大量工作,曾連續28天不休息靠在現場,多次被評為優秀員工。如今已年滿58周歲的他仍奮戰在一線。
李嶽玲
帶領鄉鎮學校創優爭先
李嶽玲是安丘市石堆鎮石堆小學校長。在教育戰線上奮鬥幾十年的她,放棄在市直大學校的優厚條件,來到鄉鎮學校,帶領學校走到全市教育前列,用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育導著一代又一代學生成長。她創建「賞識型德育」,構建「德育微觀作業系統」,實行全員育人,全程育人。
仲崇庭
為業主辦實事贏得讚譽
2014年4月,仲崇庭從市司法局退休,敬業奉獻、勤勞、助人為樂早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新區華都金馬小區在2009年成立了業委會,經業主推薦,仲崇庭擔任業委會主任。集思廣益擴建停車位、籌措資金裝監控,他帶領業委會成員竭誠為廣大業主辦實事辦好事,受到居民一致好評。
王潤
精心照料植物人婆婆
王潤是濰城區華實小區的一位居民,1994年婆婆發生車禍,生活不能自理,她辭掉工作回家照顧婆婆。2005年,婆婆不慎摔倒病情加重,王潤日夜守護在身邊,一日三餐給婆婆餵飯,定時給婆婆翻身,還經常戴上手套給婆婆摳大便,儘量減輕婆婆的病痛,直到婆婆去世。
劉豔芹
夫亡堅持照顧年邁婆婆
劉豔芹是壽光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副主任。從一結婚,她就跟公婆生活在一起,到現在24年了。這些年公婆吃藥打針,她都盡心盡力地照顧,始終如一。7年前丈夫患病去世,她一邊工作,一邊無怨無悔地照顧著87歲的婆婆,撫養著上大學的兒子,其中的艱辛她從不對任何人說。
遊玉英
照顧婆婆三十年如一日
遊玉英是安丘市石堆鎮梯門村一名農村婦女,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這一照顧就是30年,老人現在已經90歲高齡,在她的悉心照顧下老人已能簡單走動。五年前,遊玉英突發腦溢血,現在行動也非常不便,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遊玉英仍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照顧老人,給老人洗臉、梳頭、做飯。
李振鋒
少年身處逆境自強不息
12歲的李振鋒家住昌邑市卜莊鎮小閆村,現就讀於卜莊鎮僑鄉小學五年級。在他四歲那年父母離異,父親外出打工,年邁的奶奶常年臥病在床。每天早晨起床後,他和爺爺一起忙家務,伺候病床上的奶奶,有好吃的總是讓給奶奶。
徐慶軍
託舉墜窗男童等待救援
2016年1月16日上午,家住奎文區趙疃小區的徐慶軍走出單元門時嚇了一跳,二樓防盜窗上竟然掛著一名男孩。徐慶軍和聞聲趕來的居民報了警。看到孩子只剩一隻手抓著防盜窗,他趕緊爬上小區圍牆,再爬到一樓防盜窗上,用手託住孩子,等待民警趕來救援。
王懷剛
幫忙救火摔傷腰椎不悔
王懷剛是一名退伍軍人,家住安丘市石埠子鎮小坡村,現年54歲。2016年12月26日晚,鄰居的房屋因電線短路起火。王懷剛迅速趕到現場救火,不慎從6米高的屋頂掉下,經檢查他腰椎骨折。因傷勢較重,出院後王懷剛不能下炕,但他並不為當初的舉動後悔。
王連慶
誠信經營熱心回報社會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王連慶辭職下海,做起了獸藥代理。他誠信經營,薄利多銷,迅速在競爭激烈的養殖業市場站穩腳跟,成立山東省慶豐堂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他不僅是一位誠信經營的企業家,還是一位極富愛心的社會慈善家,2013年發起成立青州市中小企業商會,倡導會員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記者 周曉晴
凡轉載濰坊晚報原創作品,須經本報書面授權,否則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戰略合作夥伴——濰坊市政府法律顧問、山東省優秀律師、山東王楊律師事務所王建華律師,電話1333524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