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哥情感觀點系列#
(山哥聊情感,圖片來自網絡)
|文/龐鳳山
01
對於段譽這個人,他其實既是文學人物,也是歷史人物。不過,對他的了解和熟悉,我們更多是通過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
段譽這個人物塑造得很成功,也很討人喜歡,包括金庸先生自己也是非常喜愛段譽這個人物,他為寫好這個人物可以說傾注了很大的心血。
在小說當中,段譽是個非常善良、仁義,而又充滿童真趣味,也比較有正義感的樂觀富有喜感的人,並且重情重義,尤其對感情很是執著,比如對在無量山無意遇到的「神仙姐姐」,他一見傾心,便始終念念不忘。
後來因為見到王語嫣與神仙姐姐長得一模一樣,所以對王語嫣開始痴戀不已,簡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無論王語嫣走到哪裡,他都一門心思的想要跟隨到哪裡,如果不能在一起的話,他就會朝思暮想,一個人在那發呆,魂不守舍。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王語嫣在他的心中,已然成了一個讓他揮之不去的思念和感情寄託。
為了這位王姑娘,他可以為她去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人世間,擁有如此執著痴情的男子,其實並不多見,相反,生活中可能到處都是一些讓女人深感傷心的負心郎。
為此,從這個層面來說,王語嫣能夠遇到段譽這樣的男子追求自己,應該是感到慶幸的,也是應該好好珍惜的,更是為之幸福的。
可惜,王語嫣其實也是個非常痴情的女子,在她的心中,她更在乎的其實是她的表哥,那個表面謙謙君子,實則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非常冷血的偽英雄。
02
段譽他那麼迷戀王語嫣,可為什麼最後他沒有娶王語嫣呢?他到底娶了誰呢?
在金庸小說的修訂版當中,我們知道,段譽因為王語嫣太過冷酷自私和無情,也通過一些事情,意識到自己真正愛的人並非王語嫣,而是神仙姐姐那塑雕像,王語嫣不過是神仙姐姐的一個替代品。
最終,他還是娶了木婉清和鍾靈這兩個漂亮的「妹妹」。
實際上,史書上對段譽的記載,是說他最後出家當了和尚。說段正嚴也就是段譽,是一位十分寬宏大量的帝王,他勤政愛民,仁慈治國,減輕徭役賦稅,大理境內的人民都十分擁護他,愛戴他。
段譽這小子在位39年,活到了93歲,是大理在位時間最長、壽命最長的一個皇帝。
在他統治後期,之所以選擇出家當和尚,是因為諸子內爭外叛,於是禪位他人,出家為僧,以求解脫,追求內心的安寧。
也有說法是他因自己的妻子亡故,一時心灰意冷而出家,而妻子是天景端文孝德懿皇后王氏。不知道這個王氏是不是王語嫣的原型?
對此,史書上貌似沒有過多的記載,在《天龍八部》中,段譽反正是對王語嫣痴迷得不要不要的,簡直到了欲罷不能、走火入魔的地步。
有時候,一個人愛上一個人,也確實是這樣的,真的是無藥可救,也沒有道理可講。
這種痴情和痴迷,在外人看來可能會不能理解,但是對於當事人來說,卻是一種真實的情感。
就像臺灣著名歌星費玉清,他在年輕時和一位日本姑娘墜入愛河,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兩個相愛的人最終沒能走到一起,也沒有修成正果。
為此,這段戀情成了費玉清心中永遠的遺憾,甚至是永遠的痛,直到現在,已經年近六十歲的他依舊孑然一身,孤獨一人。
03
在小說中,段譽深深的迷戀著王語嫣,王語嫣也被段譽的痴情和真心所打動,可是,最終金老爺子在新版《天龍八部》中並沒有成全他們,沒有讓他們修成正果,走進幸福的婚姻殿堂。
據說,金庸這麼設定和修改這樣一個結局,也是為了順應讀者的意思。我想也是藉此來想給人們留下一些對愛情的思考吧。
要知道,很多愛情看上去雖然美好,但很可能只是一種假象,很可能是讓自己陷入了某種愛的誤區。
就拿段譽來說,他心中所愛的真是王語嫣嗎?我們都清楚,其實並不是,是因為王語嫣和無量山洞裡的「神仙姐姐雕像」太過相像了,段譽是把王語嫣當作了那個神仙姐姐。
段譽愛上的不過是那尊雕像,也就是王語嫣的姥姥。而那尊雕像帶給他的又是無限的浮想聯翩,讓他充滿了各種遐想而已。
事實上,很多愛情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加入了當事人的美好想像。太過美好的愛情,從某種程度來說,都是一種幻象和幻覺,常常是不真實的。
所以,生活裡才會有愛情是理想,婚姻是現實的說法。
愛情之所以短暫,也和這一點有關,畢竟,再甜蜜的愛情也不可能永遠活在夢幻裡和想像裡。
當一份愛情走向現實之後,尤其是讓愛情轉換為婚姻,彼此在一起開始柴米油鹽的過日子時,愛情的美好也就開始慢慢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往往是生活的瑣碎,是相互的磨合與摩擦。
段譽對王語嫣的愛情無疑是一種理想化,真的實現了之後,在一起未必會幸福和美滿。理想中的人,和現實中的人,其實是兩碼事。
而且愛情是愛情,婚姻是婚姻,愛情和婚姻也原本就是兩碼事。
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曾經說過:用愛情的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要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
由此來說,王語嫣對段譽而言,肯定是甜點,而不是米飯,所以不娶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