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中國責任論」純屬子虛烏有

2020-11-19 健康一線視頻網

根據國際法原理,評判某個國家在向其他國家通報疫情信息方面的行為及其後果,要看該國是否實施了違反國際義務的行為,以及該國行為與其他國家損失之間有無因果關係。中國在通報疫情信息方面沒有任何違反國際義務的行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疫情損失之間也沒有因果關係,要求中國承擔賠償責任的圖謀註定不可能得逞。

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多國暴發以來,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提出,由於「中國是新冠病毒的來源地」,「中國是新冠疫情首發地」,「中國政府隱瞞疫情不作為,導致了疫情全球擴散」,美國疫情導致的損失是中國造成的,中國須為此承擔賠償責任。

認為「中國是新冠病毒的來源地」「中國是新冠疫情首發地」並要求中國賠償他國損失,這在法律上完全站不住腳。病毒的產生具有偶然性,經由哪一種中間宿主傳導至人類也具有偶然性。人類歷史上多次發生重大病毒感染事件,較近期的有愛滋病毒、伊波拉病毒、禽流感病毒、亨德拉病毒等,均發生在不同國家,造成了一定範圍的國際傳播,但並無國家就此主張相關國家承擔賠償責任。

疫情發生與人類對病毒的認知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關。新冠病毒是一種新型病毒,其傳播途徑、傳染強度、致病特點等均與其他人類已知病毒有所不同,疫情暴發對中國來說,屬於難以預見和控制的情況。中國首先向世衛組織報告新冠肺炎疫情,但不能據此認為病毒就來源於中國。2009年H1N1病毒導致流感全球大流行,美國是病毒來源地,墨西哥是疫情首發地,美國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導致全球大流行,美國並未要求墨西哥承擔賠償責任,其他國家也沒有要求美國承擔賠償責任。

至於所謂「中國政府隱瞞疫情不作為,導致了疫情全球擴散」,更是不值一駁。根據國際法原理,評判某個國家在向其他國家通報疫情信息方面的行為及其後果,要看該國是否實施了違反國際義務的行為,以及該國行為與其他國家損失之間有無因果關係。

中國和美國之間沒有公共衛生方面的雙邊條約,中國對美國沒有進行通報的雙邊條約義務。儘管如此,中國仍向美國及時通報了相關信息,1月3日開始,中方定期向美方通報疫情信息和防控舉措。1月25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國非常欣賞中方的努力和透明度。

中國作為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有義務向世衛組織及時通報疫情信息,締約國通報的信息再由世衛組織發送給其他締約國。去年12月31日,中國向世衛組織北京代表處通報了武漢發生的不明原因肺炎,此時武漢共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7例。1月3日,中國正式向世衛組織通報信息,1月7日實驗室確認病原為新型冠狀病毒,1月12日中國公布和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中國向世衛組織通報信息時間較早,在新冠病毒確認之前,中國就履行了自己的義務。

還有人指責中國向世衛組織通報信息過於遲延,這種觀點也不能成立。新冠病毒屬於新型病毒,醫務人員和疾控人員從發現病例到證明存在人際傳播,再到確認構成重大流行性傳染病,需要一個認知過程,成員國不能在僅存在少量不明病例的情況下就進行通報。去年12月31日,在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到30例且致病原因尚待研究的情況下,中國已經向世衛組織進行了通報,在此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違反國際義務的行為。

中國1月初開始就定期向美國通報疫情,但美國沒有利用好這個時間窗口,沒有採取有力措施加強應對準備,導致之後的疫情大暴發。從因果關係角度看,其他國家的疫情發展可能有多個原因,病毒的輸入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其對損害結果的影響會被其他因素打斷,而一個國家的防控政策措施、民眾防控意識、醫療資源等因素,對疫情損害結果有更大的影響。

總之,新冠疫情「中國責任論」純屬子虛烏有,要求中國承擔賠償責任的圖謀註定不可能得逞。

相關焦點

  • 馬曉偉回應「中國隱瞞疫情論」:這種說法嚴重違背事實
    (抗擊新冠肺炎)馬曉偉回應「中國隱瞞疫情論」:這種說法嚴重違背事實中新社北京6月7日電 (李京澤)面對中國隱瞞新冠肺炎疫情的論調,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7日向中外媒體表示,這種說法嚴重違背事實,中國政府沒有任何延誤和隱瞞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日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發表關於在泰國發現新冠病毒病例的聲明指出,中國共享了基因組測序結果,使更多國家能夠快速診斷患者。香港、澳門、臺灣考察團赴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18)1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加強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全國疫情防範應對準備工作。
  • 國新辦:炮製疫情「中國源頭論」「中國隱瞞論」等論調毫無事實依據
    圖片來源:國新網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6月7日(星期日)發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並於當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在回應美國記者提問時表示:「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虛假信息也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 新冠疫情的真正發源地,很可能不是中國武漢。
    收集的900多個樣本中,51%來自於癌症研究中心所在的倫巴第,同時也是義大利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區域。  在2019年9月收集的162個病人的血液樣本中,有23個樣本(高達14.2%)的血液中,已經出現了新冠病毒的抗體。
  • 中國與南非軍方舉行新冠疫情防控經驗交流會
    新華社約翰尼斯堡5月8日電(記者荊晶)中國和南非兩國軍隊日前召開「中南新冠疫情防控經驗分享國際交流會」,兩軍衛生部門臨床、檢測、防控等相關領域專家及中國駐南非大使館部分人員30餘人,分別在中國北京、杭州和南非普利托利亞、布隆泉、開普敦五地參會。  此次交流會應南非國防軍方面請求召開。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日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12)4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的通知》和《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管理規範》。
  • 堅決反對汙名化和疫情政治化——四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
    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以大量事實和詳實數據有力地駁斥了這些謬論。自疫情發生之初,中國就始終堅持公開、透明、負責任原則及時向國際社會公布疫情信息。1月3日起,中國有關方面定期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以及中國港澳臺地區及時主動通報疫情信息;1月4日,中國疾控中心負責人與美國疾控中心負責人通電話,介紹疫情有關情況;1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與世界衛生組織分享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一些美國政客卻無視這些鐵一般的事實,污衊中國隱瞞信息,稱美國疫情不斷蔓延是因被中國「延誤」。
  • 中國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
    文章說,中國醫生在流感季迅速識別出新冠病毒,並通過全球科研網絡與國際同行共享新冠病毒基因組測序信息等,為後續科研工作奠定基礎。中國在應對和防控本國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的不懈努力,不但為其他國家爭取了寶貴時間,還為國際科學界共同應對這一疫情「鋪平了道路」。2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通電話。
  • 國新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有關情況發布會內容...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6月7日(星期日)發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並於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出席,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清華長庚張振宇醫師獲「中國民主同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11月8日,中國民主同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會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陳曉光主持會議。會議對「中國民主同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與「中國民主同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進行了表彰,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Liver ICU主任醫師張振宇被授予「中國民主同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張振宇,男,中共黨員,民盟盟員,現任Liver ICU主任醫師,榮獲「北京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 中國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坦尚尼亞主流媒體《每日新聞》5月22日發表坦三蘭港大學新聞和大眾傳播學院講師穆基扎題為《以身作則:中國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爭中的作用》的文章,主要觀點如下: 在中國人民付出前所未有的艱巨努力和巨大犧牲下,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西方發達國家疫情形勢依然嚴峻。
  • 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時間軸已經變了!
    隨著對新冠病毒調查研究的不斷深入,多個國家的疫情發展時間線正在被改寫。
  • 中國代表呼籲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抗擊新冠疫情
    新華社聯合國9月9日電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9日在安理會應對新冠疫情視頻公開會上發言,呼籲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抗擊新冠疫情。他說,當前新冠疫情在全球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對世界各國人民來說,沒有什麼比戰勝病毒、控制疫情、挽救生命、恢復和平更為緊迫重要。中方呼籲國際社會繼續推進落實安理會第2532號決議,努力在全球實現停火,團結合作共同抗擊疫情。第一,停止敵對行動,推進持久和平。尚未停火的衝突各方應立即無條件擱置敵意,放下武器,停火止暴。
  • 「新冠疫情證明美國不怕死人,比中國強大得多 」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瑞安表示,目前新冠疫苗還未正式推出,許多國家仍將在沒有新冠疫苗的情況下應對當前疫情。(央視網)畫外音:如果僅有疫苗而不採取其他應對措施,新冠病毒不會消失。6.德國聯邦議院18日通過第三版傳染病防治法,新法將允許德國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間採取包括入境人員數字登記健康情況、實施快速抗原檢測、壯大公共衛生部門等措施。(中新網)畫外音:直到目前,還在「交學費」。11.印度總理莫迪和拜登通話,祝賀拜登勝選,此外還特別提到哈裡斯。
  • 這屆考生的「獨特記憶」 新冠疫情下中國高考引關注
    中國防控疫情「收到成效」世界從高考了解中國,也從中國看到抗擊疫情的信心。「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日新增確診者僅1名。」韓聯社6日報導稱,在新發地市場暴發新冠肺炎疫情25天之後,北京5日一天新增確診病例僅為1人,顯示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
  • 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菲期待與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緊密合作
    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菲期待與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緊密合作 2020-11-28 20:27:10陳秋霞 攝   (聚焦東博會)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菲期待與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緊密合作  中新網南寧11月28日電 (馮抒敏 陳秋霞)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27日在廣西南寧表示,菲律賓期待與中國在新冠病毒疫苗的使用方面進行更多合作,菲律賓已經計劃從中國進口疫苗。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雙語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7日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發表關於在泰國發現新冠病毒病例的聲明指出,中國共享了基因組測序結果,使更多國家能夠快速診斷患者。香港、澳門、臺灣考察團赴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
  • 馬丁·雅克: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治理
    相反,新冠肺炎疫情「毒害」了全球關係並加劇了緊張。這是我們思考新冠疫情影響的第一點。那麼原因何在呢?主要原因在於中美之間日趨惡化的雙邊關係。從一開始,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就處於這個背景之下。從一開始,中國就遭到西方媒體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惡意並且令人驚訝的攻擊。這便是這些攻擊的惡毒之處,尤其在一些西方國家,它對那些國家民眾對於中國的態度產生了負面影響。
  • 新冠疫情來襲,美國為何能泰然處之?
    就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之際,很多中國人看到美國許多居民沒有戴口罩,美國對疫情的防控措施也沒有那麼嚴密,於是就非常著急。這起碼說明美國的疫情還在可控範圍內。  那麼,張文宏醫生所講的「中國人無需為美國人著急,美國醫療體系可以應對」這句話究竟表達了什麼意思呢?  我們認為,美國完全有能力應付這次新冠疫情,中國民眾有點為美國居民太操心了。  第一,別看美國這個國家雖然歷史只有短短200多年,但遇到的公共衛生事情實在太多,但每次都能平安度過。2009年的H1N1流感影響夠大吧?
  • 加拿大第二波新冠疫情暴發,我大使館提醒在加中國公民防範
    加拿大第二波新冠疫情暴發,我大使館提醒在加中國公民防範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 2020-09-30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