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片解讀之《黃飛鴻之壯志凌雲》主演:李連杰、關之琳、元彪

2020-10-26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清朝末年,曾任黑旗水軍教頭兼民團總教練的廣東佛山武師黃飛鴻(李連杰)常在寶芝林教人練武,期望藉此自強救國,可是眼見政府苟且偷生洋人橫行霸道,他漸漸領悟到單憑武術不足以使民眾從苦海中脫離,開始努力找尋其它救國出路。梅縣梁寬(元彪)在戲院結識黃飛鴻的戀人十三姨(關之琳)後與黃飛鴻出生種種誤會,終投武夫嚴振東門下與黃飛鴻成為敵手。嚴振東與洋人連手鼓吹美國是金山世界,將包括十三姨在內的大批中國婦女騙擄上洋船,梁寬此時幡然醒悟,明白黃飛鴻是友非敵,在他的幫助下,黃飛鴻開始與洋人及其爪牙展開浴血奮戰。李連杰版的黃師傅雖然年輕,但也不乏堅強的意志。牙擦蘇,梁寬,嚴振東等人演的都非常出彩。前半部分,店裡奏的民間小調與外面牧師領著唱詩班之間的聲音分庭抗禮很有意思,徐克是非常懂得在細節部分抓住觀眾的。後面雨夜,竹梯的打鬥也很好。在清朝末年這樣一個黑暗混亂的年代,黃飛鴻無疑是國人對於這段黑暗歷史所選擇的最佳記憶符號,他是一種精神寄託,更是俠義之士行俠仗義兼濟天下這一精神內核的最好表現。除了影片本身優秀的劇本及製作,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影片演員的表現,一個白富美,留學歸國,既有西方現代女性的大方開化,又含傳統中國女性的保守優雅,是完美的戀人,是夢想的情人。可是她的作用可不僅僅如此,她是整部電影中除黃飛鴻外,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是缺一不可的角色。手持西洋照相機,一席淡色歐洲服飾,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膚,幾乎毫無瑕疵的面部,從一開場不僅簡潔明了的展現了角色的身份背景,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乎讓人感覺歷史上若真有十三姨此人,那這個人便是她了。

十三姨在英國受過較為良好的西式教育,對西方現代化及其產生的新鮮事物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她從歸國走進黃飛鴻的生活的那一刻起便註定會對他產生著持久的影響力。廣東是最早對殖民者開放的地區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西方的人、事、器已開始產生一定的效果,但黃飛鴻的身邊還沒有一個真正接觸過西方,去過西方,並且和自己非常親近的人,就在這時十三姨回來了。緊接著西方的服飾、西方的飲食、西方的禮儀、西方的語言和西方的機器便接踵而來,來到黃飛鴻的日常生活裡,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這個傳統的中國男人。可以說十三姨是黃飛鴻開眼看世界的那雙最直接的眼睛,她將西方的現代化的產物帶到黃飛鴻的生活裡習慣中,她是黃飛鴻認識新世界的眼睛,也是黃飛鴻內心深處傳統與現代文明的一個橋梁,是進是退,雖不是一時所能改變的,但卻已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變化。

若以上都是明線的話,那兩人的愛情便是《黃飛鴻》系列前三部中的一條暗線,黃飛鴻從一開始的拒絕到猶豫到糾結再到坦然面對,這不單單是傳統倫理與愛情在黃飛鴻內心掙扎的過程,更是黃飛鴻對十三姨所代表的西方文明的從反感到懷疑到摸索再到包容學習的過程,是傳統向現代過度的一個過程,在她身上,黃飛鴻看到了中西文明交織的結果,而從對傳統儒家倫理的突破開始,黃飛鴻在前進的道路上已經邁出了一大步。當黃飛鴻問她既然外國那麼好什麼都有,你還回來做什麼時,她回答說:「我想見的人,外國就沒有,我在國外的這兩年,心裡還一直惦記著你。這一句話可謂意味深長,從表面看:剛回國的十三姨作為長輩對晚輩直接說出如此曖昧的話,一方面看出了西方現代文明在她身上作用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她對以黃飛鴻為代表的傳統的隱隱不舍。從深處看:似乎我們可以表明一個態度,雖說十三姨接受了西方教育,可是在她身上依舊保持著中國傳統文化裡好的一面,她並未對傳統一概否定與不屑,在外國呆這麼多年,她愛的卻還是中國男人,換句話說,中國男人身上有的並且吸引她的東西與味道,這在西方男人的身上她並沒有看到,所以她回來了。而且在回來後她也時常著中國傳統女性服飾,沒有忘卻,更沒有排斥傳統文化。她也時常著西方現代女性服飾甚至扮男裝,她並沒有因為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就拋卻了已經接受的現代化教育。當在前進的道路上走著,在與現代文明接觸的過程中,有的時候不妨回頭,不必一味向前,走的遠了,便看不到自己的根了,這正是十三姨身上難能可貴之處,也是對黃飛鴻影響最大的地方。

所以說電影中的十三姨不僅僅是個人而已,她對黃飛鴻的作用,對黃飛鴻身邊人的作用,甚至於對整部電影的作用已經大大超出了人這個範疇。剛開始生活窘迫的梁寬由於種種巧合與誤會沒有拜師(拜黃飛鴻)成功,打工也是被處處刁難,還被沙河幫追殺,最後看到和自己同病相連的山東高手嚴振東,便拜到他門下。嚴振東也非大奸大惡之徒,可是在電影中卻是最具悲劇色彩的一個角色,是對黃飛鴻思想產生極大衝擊的一個人物。他的沒落與沉浮是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人的悲劇濃縮。他從山東一路南下來到佛山,想開館收徒,開闢自己的武術事業,可是卻身無分文,朝不保夕,又被當地人排擠,為了成名就莫名其妙的去找黃飛鴻挑戰,並對他產生了無緣無故的仇恨。他的絕招是金鐘罩鐵布衫,是一種保守的武術,象徵著異常固執的傳統保守主義,可是最後還是被洋槍亂彈打死,在他的身上集中著傳統的保守與固執,更集中了傳統對現代的無力還擊的態勢,所以說他的一生是悲劇的,他的死也是必然的,而且不是被黃飛鴻打死,而是被象徵著先進文明的洋槍打死,他的死是古老東方文明遇見西方現代文明的產物,一切都是偶然的,卻也都是必然的,就看你怎麼去看待和理解這個偶然,怎樣去承認和面對這個必然。正如他死前對黃飛鴻所說的:我們的功夫再棒,也敵不過洋槍洋炮。黃飛鴻年代:在我心中,徐克加李連杰創造的黃飛鴻才是廣東十虎,民團總教頭,佛山城南大街8號,專醫刀傷跌打,贈醫施藥,發揚國術精神,長駐候教,儆惡鋤奸的寶芝林第二代傳人黃飛鴻!在很多觀眾心目中李連杰就是黃飛鴻。較之以前各個版本,這個系列電影涉及的情節、武術打法、思想意識,都非常寬泛,設計繁複精巧。據說為了寫活感情戲,劇組還特地請了的女編劇助陣。

李連杰的憨實幽默,大氣淡定,身手乾淨利落,將黃飛鴻完美定義,達到了人戲難分的高度,提起黃飛鴻,心裡想到的就是李連杰。但更重要的我想還是徐克完美的角色定位和高超的濃筆重繪,劇本的精彩,角色的塑造,民族大義的弘揚,這方方面面不僅將黃飛鴻塑造成一代宗師,更描繪成了一位近代的民族英雄。徐克最成功之處就是把李連杰的大陸性格特色武具功底與飄逸;文頗上鏡且帥氣;相對嚴肅正統不夠誇張以最適度方式融入港產劇情。黃飛鴻乃清末民初武術宗師,卓爾不群眾星捧月本就理所應當,這剛好讓李連杰極盡所長端起來瀟灑帥氣去演,無需自曝其短放下身段與港星們嘻嘻哈哈打成一片,性情展示喜劇輕觸,點到為止即可。同樣的本色演法就入不了港影現代戲。因為大陸式嚴肅正統在現代時裝片裡找不到一個類似黃飛鴻式顯赫身份的本土角色去接託適配,無法合理抖帥。只能照著地域差異隔閡的現實俗套,初始定位於被當地人認定難以溝通的大陸仔。可李偏偏是帥氣外露的那種演員,硬讓生活窘迫委屈受氣,其實是在壓制所長,但此片在主題上是矛盾的:領悟到武術救不了中國。看到這裡我不禁撫掌而笑,黃飛鴻,你也進退維谷,春心動矣!可是溫馨到令人心跳的感情戲非常短暫,因為鏡頭一轉只見黃飛鴻把手中扇子打開,這把扇子橫在了他跟十三姨之間,上面赫然寫著不平等條約。電影在用扇子提醒觀眾,飛鴻家國天下的榮辱感使他無法全然放鬆去接受小兒女的戀情。看到滿目山河在風雨中動蕩,看到外國的侵略和朝廷的無能,而身邊這個身著洋服擺弄洋玩意的女子又時時觸碰著他的憂國之心。

十三姨覺得西洋的東西要學「不然人人都會就我們不會。照相機、鐵路、蒸汽機,早晚都會來避無可避,所以她積極甚至迷戀地觸碰洋玩意。這是她愛國的方式,也是她天真的體現。她看到了國外先進的文化可以使國家進步,卻沒意識到這些「洋玩意」是隨著外國的槍炮鴉片一起進入國門的。而這另外的一面卻是黃飛鴻所看到的,他的牴觸最終在十三姨顧著照相,使扇子上的不字被火燒掉時爆發了。這是我所見的黃飛鴻發的最厲害的一次火。這比他在被人挑釁或迫害時的反應都更強烈。如果十三姨長輩的名分,是使他對她尊敬、保護又望而卻步原因;那麼她思想的洋化和對西洋事物的喜愛,就是飛鴻忍而難發的愁苦。他愛著她,卻要一肩擔義、一肩擔愁,真真「深情博愛兩為難。十三姨是個天真又柔情似水的女性。一腔柔情傾注到這樣一個剛毅、內斂的英雄身上時,就註定了她的無奈。不過,她的可愛也恰恰體現在對這份感情的執著追求。這部戲裡人物繁多,如初到省城的梁寬,飛鴻的幾個徒弟,戲院老闆和沙河幫。而我最想說的是鐵布衫嚴振東。這是個有心爭名奪利,卻又為自己開脫的武師。他說,等站住了腳就可以做俠義之事,分明就是藉口。從功夫上看,他已經夠強。多次比試之後相信他自己也明白這一點。然而個性讓他不容有人強過自己。於是一路打下去。據說徐克當初寫到他時有收不住的感覺,我覺得編導是真的怒其不爭,哀其不幸才會如此。嚴師傅是個為名利而戰的人,初看起來沒有大的過錯,可編導告訴我們他會為了名利拋棄尊嚴。到了洋人的船上做沙河幫的師父,實則是助紂為虐的鷹犬。另外,他的鐵布衫功夫是武術中剛猛的代表。如此的好功夫卻死于洋人的槍炮中;黃飛鴻,你我的功夫再好也敵不過洋槍。他的這句臺詞,伴隨飛鴻憤怒悲情的眼神撞擊著我的視聽,震撼著我的心靈。香港的製作群體在這個系列電影中體現出來強烈的民族意識讓國人慨嘆!

大概是文化太過早熟的關係,中原華夏五千年歷史讀下來,令人扼腕嘆息處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驚喜卻委實不多。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像是按照早已寫就的劇本,按部就班的走出一條平平無奇的直線。所以亂世出英豪,只有禮崩樂壞的時代,才能出那麼幾個不循規蹈矩,卻創下不世功業的人。而所謂之俠,也常常誕生於這個時代。君不見金庸小說中,無論是郭靖、楊過也好,張無忌、袁承志也罷,無不是是生活在國破之際,存亡之秋。但中華歷史和的儒家倫理慣性之大,偶爾波瀾壯闊一番,也很快平息下來,繼續死水無波的天地君親師下去。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除了留下史書一章「遊俠列傳」,便也無跡可尋。只有船堅火利的歐洲列強,用大炮轟出一個「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所有舊的東西被打碎重新糅合,每個有識之士都在重新定位著自己和這個民族在世界上的位置。工業革命和思想啟蒙同時在這片古老大地上龍捲風一般呼嘯而過。雖然沒能在短期內改變中國被人魚肉的羸弱,至少孕育出了一整個人才輩出的中國近現代史。這樣的大時代,按理說可以誕生多少文藝作品,用來梳理回顧也好,借鑑學習也罷,都大有文章可做。但限於意識形態之爭,這段並不太久遠的歷史又有了太多不可明說之事,不辨對錯之爭。所以無論文學創作還是影視改編,都頗有掣肘。走向共和的前車之鑑還在,後來者更加謹小慎微,所以到今天,這段歷史慢慢竟被文藝主流所遺忘。其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兩岸三地對這個時期的描寫,都很是出過一些精品。其中我還是最喜歡的,還是徐克的黃飛鴻系列。

在拍攝東西方文化碰撞題材上,香港導演無疑具有獨到的優勢。百年開埠,華洋混雜,在這裡,傳統與現代的拉鋸比中國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強烈得多,也要早得多。實際上,簡單的一句文化碰撞,遠遠不能概述黃飛鴻系列的真髓。就像電影的英文名中國往事。整個黃飛鴻系列,特別是李連杰所主演的前三部之所以經典,在於電影全方位展示了一個支離破碎和萬象更新的時代裡,各階層中國人的生活剪影與精神根性。作為主角的黃飛鴻,雖然是武夫,但卻是一代宗師做派,舉手投足沉著儒雅,處變不驚,兼之醫術精通,允文允武,正是中國傳統士大夫階層的代表。巨變到來,他們是最先受到衝擊的那群人。數千年的倫理道德在堅船利炮面前化為齏粉,老大帝國的迷夢一朝而碎。但他們卻也是最先覺醒的一群。從林則徐到魏源,再到同治中興一幫重臣,圖變之思開始在上層蔓延,直至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乃至辛亥革命,雖然他們本身作為一個過時的舊階級被掃入了歷史的故紙堆,但開風氣之先、思救國之始的功勞,卻是無法磨滅的。正如那個時代的士大夫階層一樣,電影中的黃飛鴻也經過了思想轉化的過程。一開始的他是保守的,甚至不無頑固。但隨著敘事的開展,他一方面為留學歸來的十三姨所感化,一方面被中國積貧積弱的不爭現狀所震驚,開始心向變革。這樣一來,儒家或者說中國文化身上那種因循守舊、一成不變的盔甲就出現了裂痕要知道,儒家所推崇的,正是祖宗成法不可易,聖賢之言不可違。當然,作為傳統中國人的黃飛鴻,在大時代中也有著他個人的局限性。對待殘破的國家和羸弱的國民,他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卻無法尋找到救國救民的法子。醫術救不醒國人,拳腳更打不醒國人,他只能眾人皆醉我獨醒,退到家鄉獨善其身。

而十三姨和牙擦蘇等人,代表的是另一種中國人。他們全盤接受西化,卻與這個古老國家顯得格格不入,反而自己也成為了某些激進愛國分子的革命對象。他們的那一套不能拯救這個病入膏肓的垂老帝國,只能去證明,所謂華夏禮儀之邦、皇天后土之地,距離世界,已經有了多麼令人恐懼和絕望的距離。剩下諸形諸色的各色人等,無不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階級、階層代表性。他們之中,既有以反派出場卻令人心生同情的,如嚴振東、納蘭元述,也有道貌岸然卻心懷鬼胎的,如一幹白蓮教與義和團。亂世顯亂象,眾生你方唱罷我登場,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鬼胎。嚴振東帶有舊秩序的隱喻拳腳過人、武勇無敵。但在這個變幻的時代,他的那一套已經過時,所以他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貧困潦倒英雄末路,要麼犬附惡徒助紂為虐。他的死是自作自受,卻也是一場命數的悲劇。拳腳永遠無法低過槍炮,而他,不過是一個錯誤的時代中的悲情英雄。而黃飛鴻當之無愧是這些武俠片中的佼佼者,新瓶裝舊酒的黃飛鴻可謂是票房口碑雙豐收。在獲得市場肯定的同時,也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同。雖然到了後幾部有狗尾續貂之嫌,但是無可否認整個系列的黃飛鴻電影真正意義上為華語電影開啟了系列片的模式,雖然而後的追隨者寥寥,但是其意義是非凡的。它不僅使一代武學宗師黃飛鴻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家喻戶曉,更讓該系列電影的開創者徐克被冠以鬼才之名,從此名震天下。黃飛鴻的成功,不僅僅在於讓人意猶未盡細膩精緻的動作場面,更在於其」民族覺醒,奮發圖強「的主題。這一如」精武門「陳真給觀眾留下的印象,黃飛鴻不僅僅是一位武林高手,更是俠肝義膽的民族英雄。所謂時勢造英雄,徐克巧妙的將小人物的命運和大時代的背景聯繫起來,黃飛鴻雖然獨臂難支無法改變世界,卻仿佛是一劑振奮劑打入了病入膏肓的國家之中,意圖使之覺醒。

一部電影的成功,離不開幕後導演及工作人員的努力,更離不開和觀眾直接面對面的演員的表演,正是因為有了演員精湛的演技,才使得這部片子能如此深入人心。在黃飛鴻系列電影中,李連杰一共主演了五部,雖然其他人也有演過這一角色,但是要數李連杰版最深入人心,就像觀眾永遠記得皮爾斯 布魯斯南是詹姆斯邦德一樣,曾經李連杰給觀眾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黃飛鴻黃師傅這一經典形象。作為打星出身的李連杰以其矯健的身手和俊朗的外表完美的詮釋了黃飛鴻,雖然後來其所扮演的「方世玉」有點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但是黃飛鴻先入為主的形象卻是無法逾越的。雖然在扮相上,李連杰版的黃飛鴻和方世玉並無太大的差別,但是精氣神上,顯然黃飛鴻更具大師風範,不苟言笑,不解風情,內斂深沉,而方世玉只能算是一個玩世不恭初出茅廬的小夥子而已,有些冒失,有些小幽默,這一點上,李連杰的表演卻也恰到好處。

相關焦點

  • 最經典動作片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共5部,你都看過嗎?
    一、《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該片1991年上映,由李連杰、元彪、關之琳、張學友等主演。該片講述了清朝年間,廣東佛山的武術大師黃飛鴻(李連杰 飾)在寶芝林教人練武,希望民族自強,但是卻只見清朝做官者軟弱無能,致使洋人橫行霸道。於是,他覺得單靠武術還無法使民眾從苦海中脫離,開始再另找尋救國出路。
  • 1993年的元彪、甄子丹、李連杰,展開了一場「黃飛鴻電影」對決
    在港片大銀幕上,徐克與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系列,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1991年,在嘉禾電影的支持之下,徐克拍攝了《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慷慨激昂的配樂、熱血的民族情懷,感染了大銀幕前的許多觀眾。而李連杰內斂沉穩的「黃飛鴻」、元彪古靈精怪的「梁寬」,也受到了諸多影迷的喜愛。
  • 李連杰:一代宗師黃飛鴻,壯志凌雲,一飛沖天
    、關之琳、張學友等主演,一經上映,立刻傳播很廣。《黃飛鴻》系列影片給李連杰帶來了更多的關注,讓人們慢慢開始了解這個從小練武的武打演員02 出演黃飛鴻在影壇沉浮了一段時間後,李連杰有幸遇上了徐克導演。出演《黃飛鴻之壯志凌雲》。
  • 當之無愧的武俠經典,幫助徐克開啟新武俠時代:李連杰版黃飛鴻
    直到徐克與李連杰合作完《龍行天下》後,感覺李連杰非常適合出演他心目中的黃飛鴻;於是邀請了李連杰拍攝《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由李連杰、關之琳、元彪、鄭則士、張學友、午馬等人主演;清朝末年,朝廷腐敗,洋人對中國虎視眈眈;土匪流氓四起,民不聊生。
  • 一代宗師完美黃飛鴻形象,網友:李連杰之後再無黃飛鴻
    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壯志凌雲於1991年上映,李連杰與徐克合作,參演人員包括李連杰(飾黃飛鴻)、關之琳(飾十三姨)、元彪(飾梁寬)、張學友(飾牙擦蘇)、鄭則仕(飾豬肉榮)、任世官(飾嚴振東)。
  • 李連杰一部動作片,居然還有張學友,有個畫面令人心酸,現在才懂
    在1991年香港上映的動作片,集齊李連杰、關之琳、元彪、鄭則士、張學友、午馬等明星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不僅收到了票房2967萬港元,而且還獲得了金像獎的4項提名和4個獎。也是從這部影片開始,李連杰成為動作片裡的一代宗師!
  • 李連杰:我心目中最佳的黃飛鴻扮演者
    ,李連杰、張學友、元彪、關之琳、鄭則仕主演。第二部: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1992年上映由徐克導演,李連杰、關之琳、莫少聰、甄子丹主演。92年徐克和李連杰的電影,這部體現了在民族危難下,革命志士的熱血,濃濃的愛國情懷。
  • 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最好的一部應該是哪個?
    名字分別是:《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獅王爭霸》《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黃飛鴻之西域雄獅》。第一部:《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是由徐克執導,李連杰、關之琳、元彪、鄭則士、張學友、午馬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1991年8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 李連杰用了6年的時間,拍了5部黃飛鴻電影,總票房超過1.3億港幣
    1、1991年《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由徐克執導,李連杰、關之琳、元彪、張學友和任世官主演,早在1990年徐克與李連杰合作《龍行天下》時兩人就商議拍攝《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的事情,也正是依靠這部電影徐克成功開啟了屬於他個人的新武俠時代,而李連杰也一躍成為香港影壇的功夫巨星。
  • 關之琳的四部經典電影,每一個角色都很美,不過最美還是十三姨
    《整蠱專家》是王晶執導,周星馳、劉德華、關之琳、邱淑貞、吳孟達主演的一部愛情喜劇電影。 電影講述了整人專家古晶假扮車文杰同父異母的弟弟替人整蠱車文杰,卻又接連發生了一系列搞笑意外的事情。《夏日福星》由洪金寶執導,黃炳耀編劇,洪金寶、元彪、 成龍、 秦祥林、關之琳、曾志偉、 岑建勳等領銜主演的香港喜劇動作片。該影片於1985年上映, 講述了鷓鴣菜、犀牛皮、大山地、羅漢果、花旗參、大力丸、巴巴拉和維奇等警察兄弟放假外出旅遊時接到任務,所上演的一連串爆笑驚險的好戲。《龍兄虎弟》,影片由曾志偉和成龍聯合執導, 成龍、譚詠麟、關之琳等主演。
  • 李連杰功夫電影推薦:黃飛鴻系列、方世玉系列、少林寺系列
    李連杰呢?結果都不知道,他們知道沈騰、還有一些最近比較火小鮮肉,我叫不上名字。看來有必要給小朋友們科普一下,李連杰的這些功夫電影非常不錯。黃飛鴻系列黃飛鴻系列有很多電影,其中徐克導演和李連杰主演的三部最為經典。
  • 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已成經典,彭于晏版本你們如何評價
    今天尼諾想跟大家推薦一部周顯揚導演,彭于晏主演的黃飛鴻動作電影《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在介紹這部電影之前,尼諾不得不跟大家提及功夫巨星李連杰這個版本的黃飛鴻系列電影。相信提到黃飛鴻,小夥伴們第一想到的就是李連杰了。先一起回顧下李連杰版本的黃飛鴻系列電影吧。第一部:《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由李連杰、關之琳、元彪、張學友等人主演。上映時間為1991年8月15日。
  • 黃飛鴻系列電影,你看過幾部
    早期黃飛鴻的電影《黃飛鴻正傳》  《黃飛鴻正傳》(又名《黃飛鴻鞭風滅燭》)是導演胡鵬所導的動作電影,於1950年公映。由關德興、 曹達華、藍夜、 石堅 林蛟等人主演,該片充分展現了《黃飛鴻》電影的魅力。
  • 這部影片雲集了李連杰、關之琳、元彪、鄭則士、張學友、午馬
    晚清時期的中國,內憂外患,政府腐朽,列強壓迫,民不聊生,時勢造英雄出了仁義俠義之心的一代宗師黃飛鴻。其實美國有美國隊長,中國也可以有自己的黃飛鴻,而且我發現其中黃師傅的雨傘打戲,在王牌特工裡就致敬了這一段。
  • 李連杰五部黃飛鴻電影,最好的一定是《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
    但凡說到武俠電影,經常會說到黃飛鴻;一說到黃飛鴻,就不得不說李連杰;很多人一直就認為「黃飛鴻,我只認李連杰!」。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絕對是最經典的,而他主演的五部黃飛鴻電影,哪部是最好的意義最深刻的呢?那必須是《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 【為什麼說李連杰之後再無黃飛鴻】
    雖然黃飛鴻這個題材香港已經拍過了超百部電影,但所有人至今一提黃飛鴻就直接聯想到李連杰,李連杰已然是這個角色的代言人。【如同,一提十三姨就想到關之琳,一提鬼腳七就想到熊欣欣】這其中也有其他的黃飛鴻電影,但都沒有達到李連杰版本水準的,最接近的是一部《少年黃飛鴻之鐵猴子》,所以就有說法,李連杰之後再無黃飛鴻。
  • 李連杰離開黃飛鴻後,徐克找來2位功夫巨星替代他,但票房都很慘
    說到上個世紀的電影市場,香港功夫片幾乎是所有影迷心中的白月光,每一位年輕的男人心中一定住著一位黃飛鴻,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像電影裡一般,飛簷走壁、行俠仗義。1991年,由徐克導演,李連杰、關之琳、元彪等武打巨星聯袂出演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正式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清朝年間,佛山武術大師黃飛鴻為了拯救當時的中國,與洋人浴血奮戰、救國救民的傳奇故事。
  • 盤點《黃飛鴻》十二大主演,大反派已去世,牙擦蘇原來是張學友
    說道黃飛鴻的話,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功夫之王李連杰,之後再是趙文卓、關德興等人。
  • 代表一代人記憶的「黃飛鴻電影」,在李連杰,甄子丹之間展開對決
    在港片大銀幕上,徐克與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系列,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1991年,在嘉禾電影的支持之下,徐克拍攝了《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慷慨激昂的配樂、熱血的民族情懷,感染了大銀幕前的許多觀眾。而李連杰內斂沉穩的「黃飛鴻」、元彪古靈精怪的「梁寬」,也受到了諸多影迷的喜愛。
  • 李連杰經典動作片之9:黃飛鴻系列,傑哥與關之琳禁忌之戀
    要數傑哥的黃飛鴻版本了!他塑造的這個人物,有人甚至說,沒有人可以超越!本來就有武術功底的他,在拳腳跟武器方面,紀律極具觀賞性!再加上導演給他的配角都有功夫底子!這讓電影的動作接近完美!而關之琳帶有西洋女人的前衛思想,她是黃飛鴻的十三姨!這是輩分,而事實年紀跟飛鴻相仿,有整天形影不離,可以說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輩分原因,讓他們的感情道路上很漫長!正是因為這樣子讓觀眾不僅有點新鮮感,又有點異樣的情緒,這就是愛情應該有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