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新聞網 75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協議投資總額390億元,第十批共12個制度創新案例發布。海南自貿港建設在這個冬日顯得格外火熱。
今年6月1日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來,無論是重點項目集中簽約還是制度集成創新,海南都透露著自貿港建設的良好發展勢頭並推動著海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集中簽約 凸顯投資吸引力
「逢雙月進行重點項目集中簽約」讓海南今年的招商引資工作充滿了儀式感。12月13日,這場籤約活動如約而至,75個高質量項目見證了更加開放的自貿港。
其中,普洛斯投資有限公司、寶奧普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華之傑電訊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個重點外資企業的成功落戶,聚焦了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這三大產業,涵蓋了文化體育、教育醫療、融資租賃、國際清算、金融科技、智能物流、珠寶加工等具有自貿港特色的領域。
此次集中簽約活動中,頗令人矚目的是海南國際清算所項目,該項目將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服務貿易自由和投資便利、服務區域性離岸貿易」為中心,在跨境貨物貿易和離岸新型國際貿易領域為實體企業提供國際化、專業化服務,進一步完善海南自貿港大宗商品市場體系,不斷增強中國在全球大宗商品領域的定價影響力。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術和服務業務的跨國公司,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在海南自貿港建設全面啟動之際,就看到了海南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向偉明直言,希望同海南建立緊密的夥伴關係,進一步加強在航空、醫療、清潔能源以及數位化等領域的合作。
今年以來,海南共舉辦了5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共籤約項目314個,產業帶動效應凸顯,自貿港建設半年來,全省新增市場主體19.11萬戶,其中新增企業超過10萬戶,同比增長169.6%,增速全國第一,凸顯自貿港極高的熱度和極大的吸引力。
制度創新 吹響建設集結號
「創新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涉外律師服務;離島免稅進口化妝品抽樣即放行;創設便捷高效的國際船舶登記程序;南繁基地植物檢疫聯巡聯檢;創建管理體制扁平化、土地置換規範化、科研合作國際化的國家公園新模式;創建市場導向人才評價引進新機制;打造政務信息化、生活線上化、服務鏈上化的『碼上辦事』綜合平臺;增值稅發票申領『白名單』免檢用票即時辦結;『評價增信+金融服務』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用』;中外合作辦學部省聯審聯批;打造常態化、精準化、全面化廉政風險跟蹤監督機制」,在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的頭一天,海南第十批共12個制度創新案例發布。
「如果說前十批103個制度創新案例屬於單部門、單領域、單兵突進的制度創新和改革,那麼下一步省委將集中精力推進位度的集成創新,也就是跨部門、跨領域的系統性和集成性的創新。」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常務副主任王磊如是說。
一場制度集成創新的集結號又一次吹響。「批次過十、數量破百」既體現了自貿港建設的重要階段性成果,又打響了自貿港建設再次起跑的發令槍。
王磊介紹說,下一步海南將聚焦高質量集成創新,打造更多具有前瞻性、深層次和重大影響力的制度集成創新成果,形成一批含金量高、影響力大、輻射面廣的制度集成創新案例。在貿易監管、商事登記、外資管理、金融開放等領域進行制度集成創新,在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等方面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大制度集成創新成果。
不僅如此,制度創新還要聚焦實踐成效創新,切實提升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體驗感、獲得感,在投資、貿易、金融、產業等領域打造更多具有海南特色的制度。同時,聚焦已發布案例的問效評估,確保各項制度創新案例真正落地見效,解決市場和民眾關心的堵點、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