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四月番可謂是佳作頻出的一個季度,但在這之中一部芳文社的作品橫空出世,成為了當時被人津津樂道的黑馬,那就是在當時有著「強國之源」之稱的《輕音少女》。在諸多以學院社團為主題的日常番中,《輕音少女》可謂是作為最有代表性的存在。所以,這次就在來聊一部芳文社的作品——是「強國之源」,也是「萬惡之源」的《輕音少女》。
《輕音少女》(けいおん)是日本漫畫家Kakifly創作的四格漫畫作品,名稱取自日文「輕音樂」(けいおんがく)一詞的前四個假名而來,漫畫自2007年5月開始在芳文社四格漫畫月刊《Manga Time Kirara》上連載,並自2008年10月開始在芳文社雜誌《Manga Time Kirara Carat》上隔月連載。正篇連載至2010年10月止,收錄於4卷單行本中。2011年5月、6月起,分別在《Manga Time Kirara》和《Manga Time Kirara Carat》上再開大學篇和高中篇的連載,至2012年7月、8月止,分別收錄於一卷漫畫中。2018年7月9日起,新作《輕音少女Shuffle》開始在《Manga Time Kirara》連載。
《輕音少女》是一部日常番的同時它也是一部音樂番,在漫畫因為載體的限制,我們最多能體會到的是那種幽默搞笑的日常和萌萌的人設,但是在動畫化之後,一切都截然不同,在諸多原創音樂的襯託下和聲優們的出色演出,《輕音少女》可以說是被賦予了靈魂一般,整個都活了起來。我也是在這個時候真正的認識了,豐崎愛生、日笠陽子、佐藤聰美等人。(PS:在演唱會上,陽子太太為了還原秋山澪的左手貝斯,可也是很努力了。)
在原作的故事中,並無特別明確故事發生背景舞臺設定,劇中提及的僅有修學旅行上前往京都以及乘坐新幹線時看見窗外的富士山的描寫。確定動畫化後,負責動畫製作的京都動畫便將京都市內,特別是左京區周邊的景物作為故事發生的背景舞臺,修學旅行則設定在京都左京區以外的地方,但劇中人物生活圈仍舊設定於在關東地區活動。
主角們上學途中沿路和快餐店,是參照京都市左京區北山通和白川通一帶,而樂器店和商店街即參照了京都市中心四條河原町一帶的商業區,琴吹平日通學時搭乘電車與候車月臺參照京都市內營運的睿山電鐵出町柳站與修學院站,三年級修學旅行時當中則出現金閣寺、北野天滿宮、今宮神社等京都知名歷史文化建築,主角們就讀的櫻丘女子高等學校,則是以滋賀縣犬上郡豐鄉町的町立豐鄉小學舊校舍為舞臺,此地後來成為了大量動畫愛好者前往「聖地巡禮」的地點之一。
之前說道《輕音少女》在Stage1st論壇上被總結為 「強國之源」,但不僅僅是如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輕音少女》還是「萬惡之源」,其中最喜聞樂見的就是「藍白碗」和「十萬元之手」了吧。似乎好像一個社團裡一定會友個傲嬌黑長直,富家大小姐,呆萌系角色的配置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吧。(PS:這個我並不確定,只是個人感覺。)
在2011年12月3日的時候電影《輕音少女》上映,講述了輕音部四人畢業前夕的「畢業旅行」,當時這部劇場版創下了19億日元票房位列2012年上半期票房排行第9位的好成績,同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一曲《相遇天使》可以說唱哭了多少人(PS:當時在看演唱會聽的時候,都能感覺到眼淚打轉),時至今日,偶爾還會在腦海中迴蕩著旋律,也許對呆唯她們來說梓喵是「相遇的天使」,那麼同樣的對我們來說,她們就是我們的「相遇天使」。
《輕音少女》可以說不僅僅只是在當時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京阿尼的製作從不會讓人失望,直到今天,我們再去回過頭來,重看一邊,你也不會覺得《輕音少女》已經過時,那讓莞爾一笑的歌名,讓人捧腹大笑的日常,直擊心靈的音樂,可以說即便是將《輕音少女》放到現在,它也將會是一部好評如潮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