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告別「賣匾式」評比

2021-01-09 搜狐網

  《瞭望》文章:告別「賣匾式」評比

  從嚴掌握評比達標表彰項目,地市級及以下沒有審批權,甚至很難獲得舉辦權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泛濫成災多年後,官方「賣匾式」評比有望退出歷史舞臺。《瞭望》新聞周刊從權威部門了解到,中央已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將從嚴掌握評比達標表彰項目,實行總量控制。

  據悉,該管理辦法將統一實施於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人民團體及其所屬單位和國務院批准免予登記的社會團體舉辦的面向各地區各部門或本系統本行業的各類評比達標表彰活動。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展的活動不在此列。被保留的可行項目,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參評單位和個人收取費用,而由財政埋單或單位自行解決。

  評比達標表彰,本屬工作促進位度,但借評比之名,行卡要之實,已是盛行多年的「公開的秘密」。有關文件曾指出,由於利益驅動等多種原因,一些地方和單位近年熱衷於搞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甚至把舉辦評比達標表彰活動作為履行管理職責的重要手段,突出表現為:有的未經批准擅自舉辦評比達標表彰活動;有的直接向基層、企業和群眾收費或變相攤派,謀取小團體的利益;有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不切實際,演變成為一些幹部謀取政績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還有的表彰項目設置隨意性大、獎勵面過寬。

  去年底有報導稱,雲南某市一年接待的上級檢查評比達400多次,平均一天一次多,尤以年底為甚。這一數字引得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公開痛批:「檢查評比泛濫也是一種腐敗。」

  據本刊記者調研,廣西某「明星鄉鎮」屢被評為先進,但鎮長因不堪接待應對之繁,直言「真想摘掉先進的帽子」。

  前述痛批、抱怨並不鮮見,相關清理也早就開始。如1991年,國務院就發出《關於停止對企業進行不必要的檢查評比和不幹預企業內部機構設置的通知》,1996年,又有中辦、國辦下發的《關於嚴格控制評比活動有關問題的通知》。三令五申,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往往陷入清理-瘦身-反彈-泛濫-再清理的循環。

  近幾年新一輪大清理始於廣東。從2004年到2005年,廣東省各級黨政機關原有的2145項評比達標表彰項目,撤銷92.3%,僅保留98項,改為臨時報批的67項。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要求認真總結推廣其經驗和做法,建立相應的制度加以規範和管理。

  基於廣東經驗,2005年的全國人代會上,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關則文代表拿出《關於在全國全面清理和嚴格控制過多過濫的檢查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的建議》,場內外應者眾多。

  一年多之後,此類呼聲得以付諸實現,像廣東一樣,全國絕大部分評比項目同樣被撤銷,地市級及以下項目基本絕跡。2006年底,國務院決定對全國行政機關、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舉辦的各類評比達標表彰活動進行清理,一年之內共清理出各種評比達標表彰項目72819項,撤銷70461項,撤銷率為96.8%,每年節省經費近37億元,減少企業經費負擔近百億元。

  緊隨行政機關之後,2008年底,中央部署對全國黨委、人大、政協和法院、檢察院等系統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清理,75589個項目被撤銷73726個,撤銷率達到97.5%,清理後每年可節約資金約26.5億元。

  去年7月,國務院糾風辦副主任、中央紀委監察部糾風室主任趙惠令在接受網絡訪談時坦言:「這件事情的難度比較大。因為搞評比達標的都是一些政府部門,我們要和政府部門,有些還是比較重要的部門談。」

  從中央單位開始,一家一家談下來後,趙惠令說:「原來想得很困難,事實上也很困難,但是結果還不錯。說明大家的認識還是一致的。」

  反彈的衝動仍然存在。據報導,2009年,為響應全國行動,本來先行一步的廣東進一步把348個各類評比達標表彰項目砍得只剩下44個。有細心人士發問:2004-2005年那輪清理之後,本來已只保留98項,為何後來又出現348項?

  湖北省也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專門的「清理辦」,多次組織「回頭看」和「再篩查」。比如,某省直機關在2006年第一次清理後僅保留3項評比達標表彰項目,但到今年又再次申報了5個新項目。

  鑑於過去多年的反彈教訓與最近幾年集中清理的成效,高層此番出臺管理辦法,不再是一則簡單的「通知」、「意見」,不再是一次短期的「運動」,而是以黨內法規的形式予以統一規範,以固化以往成果,建立長效機制。

  據相關權威人士介紹,新出臺的辦法,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實行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審批制度,中央、省級項目由黨中央、國務院審批,省級以下項目由省級黨委、政府審批。成立兩級工作協調機構,其中,中央的協調小組由中辦、國辦牽頭,日常工作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

  兩級審批制度意味著地市級黨委政府沒有審批權。而按此前集中清理的做法,地市級甚至連舉辦權都很難獲得。

  據悉,該辦法強調,對擅自開展活動,以開展活動為由向基層、企業和群眾收費、攤派、拉贊助及揮霍浪費、濫發錢物等行為,要嚴肅處理。□

  

(責任編輯:new2)

相關焦點

  • 瞭望|內蒙古「三少民族」:告別原始走向小康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張麗娜 安路蒙11月初冬清晨,嫩江右岸的哈布奇村雪霽天晴。陽光照得屋裡暖洋洋,達斡爾族老人熬珍花特意穿上紅色花衣裳,端坐在火炕上,從扶貧幹部手裡接過脫貧告知書,一筆一畫地籤上名字,高興地說:「我脫貧啦!」
  • 趙忠祥遺體告別式舉行 評論區炸了
    要說網友的智慧聚集地會在哪,那當然就是每篇新聞熱點後面的評論區了~大家好,精彩神評論又和大家見面啦~一起來看看,對於下面的熱點話題【趙忠祥遺體告別式舉行】,網友們又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神評論呢~如果你有更獨到的見解,趕緊在評論區留言吧~1月16日,中國著名播音員趙忠祥因病在北京逝世
  • 《瞭望》刊發文章:黑惡勢力三重圍獵民生工程招投標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 即將於6月15日出版的2020年第24期《瞭望》刊發了記者賴星採寫的文章《黑惡勢力三重圍獵民生工程招投標》。
  • 石祿生說匾:健德日新
    石祿生說匾中國是匾額文化的發源地,從春秋戰國開始,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匾額中的「匾」字在古代也作「扁」字,《說文解字》曰「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歷史上曾出現「無處不匾」、「無門不匾」的盛況,匾額被稱為「古建築的靈魂」。今天,石祿生說匾:我們來看看清·光緒十八(1892)年【健德日新】匾。
  • 小築群的雜糧艾灸打卡評比活動,來啦!!
    忽然有一天,一個有「識」之士突然借東風,提出說要我進行一個營養早餐和艾灸打卡的個人先進評比,聽到這個「先進評比」老子愣了一下,哈哈哈,這是受了誰的荼毒。要評比,還是要「先進」的。我也不悲憤了,馬上就想了這個評比活動,我到底是有多好哄!!!廢話不說這麼多,不然我怕控計不住我記幾。活動一:能把吃雜糧和艾灸調理的感受認真寫下來的,配圖精彩,群主選出1篇最能打動群主的。獲得獎品:價值68元的黑芝麻核桃紅棗營養膏3包,是3包哦!3包哦!還有!
  • 《瞭望》新聞周刊今日刊文 詳解「南京更新」
    原標題:《瞭望》新聞周刊今日刊文,詳解「南京更新」   深厚的
  • 【 朋友,有空就見見,不要告別式見! 】
  • 豬哥亮告別式訃聞曝光 家屬用辦喜事方式告別
    豬哥亮訃聞網易娛樂5月25日報導 據臺灣媒體報導,豬哥亮15日病逝,告別式預計6月20日舉行。經紀公司25日代替家屬曝光告別式訃聞,用「豬哥亮告別秀入場券」代替一般訃聞樣式,從視覺可稍微猜測到告別式應會與一般的告別式不同,家屬表示:「希望用辦喜事方式告別爸爸。」告別式以明亮的黃色作為背景,正面鬥大的標題:「豬哥亮告別秀」,配上豬哥亮充滿笑容、張開雙手的樣貌,旁邊文字寫著:「人生傳奇,百年難得一見,千古絕響,再會萬秀豬王」,看起來真的像是一個秀場入場券。
  • 瞭望|「書寫成長,描摹時代」——訪弋舟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程青《瞭望》:你寫了不少關於成長的小說,似乎為你們那一代人畫像,為什麼選擇這樣的主題?弋舟:成長的過程是時間的蹤跡,而對於時間的敏感,在我看來算是一個好作家根本的能力。如果要我細數啟發過我的作家和作品,我會發現,原來都能以「時間」的名義確立——《麥田裡的守望者》是不折不扣的成長小說,它寫成長,寫時間,《紅樓夢》何嘗不是呢?
  • 盧凱彤告別式舉行,好友陳奕迅鄭秀文現身,他的穿著卻惹爭議
    下午三點十五分許,殯儀館外已經有近千名歌迷、市民排隊等候進行公眾告別。整個靈堂內的布置簡約、莊重,放滿了白色的鮮花,而在靈堂的右側則是放了盧凱彤生前作的畫以及各位親友的花牌,而在遺照的正上方則是掛上了一個有「ROCK」字樣的長匾。陸續有不少香港歌手前來做告別儀式,其中包括鄭秀文、陳奕迅夫婦、梁詠琪、盧巧音、何超儀、王菀之、衛蘭、周柏豪等。
  • 吳念真:告別式
    阿義的爸爸對他始終沒那麼熱情,有一次還有意無意地跟阿義說:「這種朋友要小心,嘴唇薄的人,比較無情。」記得媽媽還罵他迷信。    畢業後,阿義跟著爸爸從商蓋房子賣,而他果真走上政治之路。    阿義雖然看到他滿臉通紅,聞到他一身酒味,但還是把這幾年家裡的狀況、生意上的壓力等說了一個梗概,他身邊一個類似助理的年輕人倒是挺認真地記錄著。    最後他跟阿義說告別式那天他會來,「我們主席,還有重要的黨工和立委我也會請他們來,你的場面,我不能讓你漏氣!」他說。
  • 投票也成為負擔 網絡評比亂象何時休?
    原標題:投票也成為負擔,網絡評比亂象何時休?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嚴控評比政策落地,基層各種達標表彰評比活動已明顯減少。
  • 宮苑雜談︱神武門上的三塊「故宮博物院」匾
    在今天的故宮博物院北門——神武門上,懸掛著一塊石質「故宮博物院」匾。這塊匾見證了故宮博物院的發展,也是今日故宮的一個標誌。但很少有人知道,神武門上的這塊「故宮博物院」匾,無論是在質地、懸掛方式,還是在匾文字體、書寫人方面都曾經歷過數次更迭。本文即對神武門上「故宮博物院」匾的更迭進行一番梳理。
  • 羅霈穎母哀傷過度缺席告別式
    據臺灣媒體報導,羅霈穎本月3日猝逝,15日舉辦告別式,14日是靈堂開放最後一天,親友為羅霈穎舉行滿七儀式,哥哥羅青哲、師姐中午進入靈堂準備,羅青哲在下午步出靈堂,羅青哲表示告別式當天高齡94歲的母親不克前來,因羅霈穎驟逝,仍相當傷心,「母親因為悲傷過甚,血壓非常高,現在只能臥病在床,連坐輪椅機會也少。」
  • 雲南蒙自:番茄評比大賽火熱開賽
    -06 16:02:54 來源: 雲南網 舉報   11月2日,蒙自市舉辦"蚓保杯"番茄評比大賽
  • 文章馬伊琍:拖了整整5年的「中國式離婚」
    更何況當時的文章和馬伊琍,簡直是所有觀眾眼裡的模範夫妻,尤其是文章,一有機會就要帶上馬伊琍秀一波恩愛,連給女兒取名字都是「文愛馬」。然後,被爆出來他出軌了姚笛。而文章和馬伊琍的婚姻,就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式離婚」。馬伊琍隱忍了這麼多年,大概她也曾經以為自己可以一直忍下去。直到她發現,心裡的那根刺始終拔不掉,拖到無可再拖的境地時,才終於邁出了最後的這一步。
  • 投票也成為負擔,網絡評比亂象何時休?
    記者注意到,在各種各樣的網絡評比活動中,不少是自媒體、App等市場化平臺策劃、運作的。西南地區某縣融媒體中心的公眾號日前推送了一篇文章,內容是該縣一帳篷營地參選「2020中國十大必睡·美宿評選大賽」。記者查看發現,該評選比賽主辦方是某文旅產業精品住宿高峰論壇組委會、某文化傳播公司等市場主體。記者注意到,不少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在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轉發投票連結,動員投票。
  •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時間:2020-12-19 22: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 12月19日,北京冬至日將至,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 臺灣導演齊柏林告別式 馬英九出席公祭
    導演齊柏林告別式14日在臺北市第二殯儀館舉行,靈堂以齊柏林半身像及臺灣空拍為背景,家屬在家祭時向現場出席的親友鞠躬致意。導演齊柏林告別式14日在臺北市第二殯儀館舉行,馬英九(右前3)與夫人周美青(右前2)抵達奠禮會場致意。
  • 詩城青島丨善人匾
    善 人 匾 文/黃玉鳳 最美的四月將人間渲染,時光在一朵小花上呢喃。驅車趕往上馬街道張哥莊社區,紅瓦綠樹中掩映著一座二層小樓,社區黨支部書記趙顯湖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趙書記和村民韓高州帶著敬畏之情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發生在北張村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