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路遙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曾被譽為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珍珠」,是一部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百萬字長篇小說。在《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中,作者曾寫出五個金句,用以警醒世人,只要讀懂它們也就讀懂了人生。這些金句都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好書,也是一本奇書,書中的世界雖然被描述得十分平凡,卻相當不平凡。在書中,作者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的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將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勞動與愛情等因素糅雜編織在一起,從小人物的人生變化中,體現大時代的歷史進程。
據說路遙在寫完《平凡的世界》後,便將筆丟到窗外,因為作品中那些人物及其命運,已遠遠超越了文學的範疇,他給一切卑微的人物以勇氣與希望,讓他們知道自己能夠走多遠。
在數十年的人生經歷中,路遙也歷盡滄桑,將人事變遷的感慨與生活智慧寫入書中,成為了埋藏在諸多文字中的「金句」,為我們的人生帶來諸多啟示。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人為什麼會痛苦?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自己的目標沒有達成,或者是失去了某樣心愛的東西。俗話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從哲學角度而言,人本在希望得到某樣東西的時候,往往會將其幻想成已經得到的東西,一旦希望破滅,自己就會下意識的認為已經失去,繼而為此發愁痛苦。
人的一生能追求目標是好事,但也同時要量力而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並不是勇敢,而是一種莽撞,最終的結果也將十分悲慘。路遙在書中告訴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擺正自身位置,切不可「霸王硬上弓」。
二、即使沒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潔
古人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就是說,真正道德高尚的人,能夠特立獨行,有目的性的約束自己,並努力做到盡善盡美。道德是什麼?它是人類約束自己的準繩,而不是向別人彰顯的資本。走在漆黑的夜路上,即便沒有皎潔的月光照耀大地,自己也能嚴格恪守底線,不做非法的勾當,這就是心底的光明。
古代社會崇尚德治與法治並行,德是法的基礎,法是德的保障,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天上無月,內心皎潔」,則法律終將會被廢棄,天下也就成為了人間的樂土。
三、人生錯過即是失去,雖有追悔卻不能抱憾
路遙在書中寫道:「剎那間我真想令時光停住,好讓我回顧自己,回顧失去的年華,緬懷那個穿一身短小的連衣裙和瘦窄的短衫的小女孩……讓我追悔少年時代我心靈的愚鈍無知,它輕易地錯過了我一生中本來可以獲得的歡樂和幸福!」。
誰都經歷過年輕的歲月,誰也都感受過激情的年紀,在迷惘卻又充滿能量的時代,也許我們會錯過很多美好的東西。但美好的東西並不能被及時追回,它只是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特定人物關係下的產物。一旦錯過,美好的東西將會被安置在我們心底的箱子裡,最終成為塵封卻又值得玩味的回憶。
正因如此,我們要懂得珍惜,珍惜身邊之人、珍惜身邊之物、珍惜身邊之事,人生沒有重播按鍵,只有滾動不停的進度條,奉勸諸位且行且珍惜!
四、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
在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它們一直圍繞著太陽轉動,彼此已經形成了默契。但與之不同的是,作為思想獨立、生活獨立的個體,我們都不應該圍著其他人「轉」,其他人也沒必要圍著自己「轉」。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地球失去了誰都照樣轉」,所以我們要從一個誤區中拔出腳來,任何人都不是世界的中心。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們苦苦追求之事,往往能成功一到兩件事,便值得我們慶幸。故此我們要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萬不可自怨自艾,平白無故為人生設置諸多障礙。
五、幸福就在我們身邊,也在悄悄地溜走
你羨慕誰?羨慕身價過億的大老闆?羨慕掌握大權的官員?羨慕身邊快速升職的同事?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羨慕的對象,但我們卻又無力為之而努力。殊不知,當你面對著偶像們望洋興嘆時,身邊也可能有無數雙眼睛在看著你,他們也許會羨慕你有一個賢惠的妻子,也許會羨慕你有一份好工作,也許會羨慕你有一個高雅的業餘愛好,而這些,你往往自己卻看不到。
路遙曾說過「在我們短促而又漫長的一生中,我們在苦苦地尋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與我們失之交臂。當我們為此而耗盡寶貴的青春年華,皺紋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時候,我們或許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實際上意味著什麼。」,沒錯,幸福究竟是什麼?幸福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現今擁有的東西,如果我們不能緊緊抓住,可能它就會悄悄溜走,最終讓我們變得「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本好書就像一杯清茶,初嘗不知其味,越到細品時越能知曉其中深意。五句話看似簡單易懂,實則蘊含著人生的哲理,而一旦我們能夠讀懂,則必然會獲得精彩的人生。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