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中營救》;整部電影的設計像是密室逃脫,一條一條的線索不斷被拋出,只要細心尋找蛛絲馬跡順藤摸瓜就能找到答案,沒有無關緊要的冗餘信息來故弄玄虛擾亂視聽,增強了電影的節奏感和懸疑氛圍,也能讓觀眾們的注意力保持在謎題上,加強了緊迫感和代入感。電影的動作風格繼承了《颶風營救》系列。硬派,寫實,凌厲,簡練,沒有多餘的動作,絕不拖泥帶水。
2、《通緝令》;《通緝犯》的劇情簡單、乏味,不會給你太多驚喜,但它的「子彈美學」卻在吳宇森與《黑客帝國》之後進一步驚豔,其中兩個鏡頭至少可以在暴力視覺發展史上留下痕跡,安吉麗娜茱莉飾演的角色,在一個圓形的屋子裡開槍,子彈巡遊360度的一個大圓形,穿過多個人的腦袋之後,又將她自己射死,詭異的不僅是子彈的飛行軌道,同時,還有這顆子彈的超強穿透力——要知道,人的頭骨是相當堅硬的。《通緝令》的導演是來自俄羅斯的貝克曼貝託夫,他就靠這手犀利、花樣翻新的視覺特效徵服了好萊塢。這也是天下影迷的福氣,好萊塢那些千篇一律的狂轟亂炸的視覺特效,也確實需要這樣的新鮮血液的補充了。
3、《柏林》;相比《暴力城市》,這部《柏林》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的轉型,原本充滿儀式感的港式武打風味全然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近年來十分流行的諜影重重式寫實快剪。韓國是一個十分擅長模仿的國家,怕是只有他們能做到連原版的神髓都學來七分。但相比兩年前那部讓世界大吃一驚的《大叔》,本片相對來說更成熟,更緊湊,包括剪輯的力度都更顯凌厲,不至於再拖了動作設計的後腿。
4、《玩命記憶》;總之我看前半部分的時候真的以為是一部生存片,有boss有遊戲什麼的各種虐,大概是受了之前看《電鋸驚魂》的影響總以為會出現血腥的鏡頭,但是我卻忘了這是一部燒腦片,手法類似於《記憶碎片》,我想看過那部電影的朋友終會把二者放在一起對比,觀後感也會不同,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哈姆雷特》一樣,不能保證每個人想的都一樣,也是說上述評論只代表我個人觀點,具體怎麼樣還得在大家看了這部電影之後自己去品味。
5、《怒火攻心》;朋友,需要補充腎上腺素麼,看看這個片子吧,簡直是去年最火爆的犯罪大片了。最驚豔的鏡頭無疑是在唐人街當街做愛了。雖然主人公吸毒殺人打劫無惡不作,但在嬌媚的女朋友面前卻是柔情似水,即使僅有一小時的生命飛快流逝,也要靜下心來幫女朋友調微波羅的夏令時,真搞不懂這是犯罪片還是愛情片。但是不管它了,影片從頭到尾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看的我真是一刻不得喘息啊。
6、《劍魚行動》;該片我第一個感覺就是震撼,當電影開始的那場爆炸發生時,我被震撼了,原來爆炸可以是這樣的,可以這樣拍攝。真的佩服現在科技進步,可以讓一個爆炸的場面表現的如此震撼,如此身臨其境。劇情也是跌宕起伏,這也是一部我無法預知下一個情節的電影。這部電影很現實或者說很真實,不光是因為它的拍攝畫面,更因為它的劇情。它告訴我我們一個相對真實的世界。那就是這個世界什麼都可能。值得一看!
開場即是高潮的6部動作片,沒有多餘的動作,絕不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