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去臺灣了,卻一次性的在三天裡分別去了臺灣最南部和最北部的兩座美麗的小鎮--墾丁和淡水。下面就給大家分別介紹一下這兩座各具風情的小鎮吧。因為篇幅較長,將分兩次介紹。
相比之下,墾丁(見上圖)的名氣可能要比淡水響一些。尤其是在《海角七號》這部小清新的文藝電影播放以後,墾丁一下子聲名大作,連同劇中出現的夏都沙灘酒店(見下圖)也一起變得出名起來。更何況,夏都還有一片自己酒店專屬的私家沙灘呢!
位於臺灣最南部的墾丁其實是在恆春半島上,隸屬於屏東縣恆春鎮。東面太平洋,南臨巴士海峽,西望臺灣海峽,屬於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大多數的時候天氣都是晴空萬裡。藍天碧海,雲淡風輕,一眼望去,心情就會格外舒暢。但是我第一次去那裡的時候正好是在今年春節,而且碰到狂風暴雨,拍出來的照片不夠美,於是我就一直心有不甘,所以才決定再來一次墾丁的。好在這次的天氣非常不錯,也算是遂了我的心願。
說到墾丁,必須要提一下著名的鵝鑾鼻燈塔(見上圖)。它是臺灣一座擁有百餘年歷史的燈塔,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是著名的歷史建築,曾經被評為臺灣八景之一。燈塔所在地設有鵝鑾鼻公園,一度被認為是臺灣最南端的標誌。提醒一下哦,在這個公園裡,你還可以拍到墾丁著名的大尖山風景照,藍天白雲映襯著碧海青山,椰樹婆娑,簡直美不勝收。
塔身全體白色圓形,內分4層,每層各有鐵梯15級,塔高18米,塔底周長110米,像巨人般巍然屹立在海岸。塔內燈光每隔10秒鐘自動閃亮一次,光力可達20海裡,是遠東最大的海上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稱。白天登上燈塔頂端,極目遠眺,太平洋與臺灣海峽、巴士海峽碧波萬傾,海天一色。天氣晴朗時,臺灣省最南端,孤懸于波濤中的七星巖隱約可見,偶爾還可看到鯨魚群在海中戲水。
鵝鑾鼻附近的外海有七星巖暗礁,過去常有不熟悉附近水域的船隻觸礁沉沒。1867年(清同治六年),一艘美國商船從汕頭開往牛莊途中,在暴風中迷失方向,漂至七星巖附近觸礁沉沒,船長夫婦和船員遊泳登岸後,除一中國船員逃至打狗(現為高雄)外,其他人均被龜仔角社(社頂)的原住民俘虜殺害。琉球漁民也在南岬一帶遇難,還因此引發牡丹社事件,美國和日本政府因此要求清朝在此處設燈塔。
在外交壓力下,清政府於1875年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於6月18日自打狗出發前往琅嶠(今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並支付一百銀兩向龜仔角社原住民購買燈塔預定用地建塔。燈塔於1881年動工,1883年建成。由於當地是原住民的地盤,因此在興建前後,官方還派了五百兵力守護。
來墾丁,還有一個必須要去的地方就是墾丁大街(見上圖)了。墾丁大街的兩旁都是一些民宿,商店,餐廳和酒吧。到了晚上,道路兩邊就會出現很多小商小販。於是這條街就成了著名的墾丁夜市。這裡有各種好吃的魷魚串,乾貝燒和好喝的木瓜牛奶,芒果冰沙等等。到了夜市,你完全不用吃晚飯,光是品嘗這些小吃就一定可以讓你飽腹而歸了。還有一點,就是在這裡,哪怕是在街邊陳列的小商品,無論是外形設計還是包裝構思都很有臺灣的文藝創新精神,值得細細品味。
墾丁最美的海灣當數大灣了,位於墾丁公園牌樓大門正對岸。它屬於南灣海岸線的一段,面向巴士海峽,背向大尖山,算是整個臺灣最美麗的海水浴場了。海岸深度達50公尺,沙質潔白細膩,也沒有危險的暗礁,適合遊泳,拾貝,弄潮等海上活動,故稱「大灣」。
南灣是臺灣最南部的海灣(見文首圖片),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因海水清澈透藍又被稱為「藍灣」。不過,在墾丁,天的藍和海的藍真的是讓我印象深刻。那一抹湛藍真的不是其它的海島所能比擬的。海灘長約600米,海岸平坦寬闊,沙質細膩,是墾丁最受歡迎的水上活動地點,各種休閒娛樂設施應有盡有,遊客眾多。
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白沙灣,位於海岸景觀道路沿岸,是以潔白細緻的白砂而得名的海灣,500公尺長的沙灘。相當適合海上活動。沙灘南北為黝灰的珊瑚礁巖,潮間帶比較短小,生物種類較少。北邊的海域,水質清澈。淺區以石珊瑚為主,軟珊瑚夾雜在其中,生物很多。海底景觀相當豐富,有石洞、拱門、峽谷等,海扇及柳珊瑚星羅棋布,數量甚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砂島海灘的帆船石(見上圖)。顧名思義,就是那裡有一塊長得像帆船一樣的石頭。這片海灘是由貝殼及珊瑚受海潮長期衝擊侵蝕而成的。沙灘的碳酸鈣含量達到97.6%。政府為了保護這片世界級的海灘,已經制定了限制措施。目前遊客只能遠觀,不能下去海灘玩了哦!不過就算是遠觀,看著還是很美的哦!
另外一個我覺得值得一去的地方是可以去下墾丁港口的吊橋(見上圖)拍個照。紅白相間的吊橋在藍天白雲綠樹的掩映下顯得特別漂亮,有點加州金門大橋的意思,嘻嘻。
最後如果你還有時間的話,可以去墾丁的地質公園逛逛,就在那個吊橋附近。不過那個公園差不多要花半天的時間才能逛完哦!另外,也可以去墾丁牧場走走。其實,在墾丁,最好是租一輛機車(機車是臺灣人民最普遍的交通工具)進行環島遊,那是最爽的啦!當然,前提是你要不怕曬啊!不過,我這次是有朋友駕車陪我環島遊的啦!
接下來,再來看下墾丁有什麼好吃的--萬巒豬腳(見上圖)算是墾丁最著名的當地美食了。屏東縣萬巒鄉並非以風景名勝出名,而是以風味絕佳的豬腳名聞全省,路過此地的遊客莫不順道下車品嘗,更不乏專程前來採購者。
萬巒豬腳其獨特秘方還在於烹煮時的中藥配料和沾豬腳的蒜茸醬油佐料,待送入嘴巴,油膩全消的豬腳嘗來開胃爽口,吸引眾多饕客不遠千裡而來。飯店地址:萬巒豬腳集中在派出所旁的民和路,其中以林海鴻的海鴻飯店最有名,是萬巒豬腳的創始者。
屏東海鮮也是一定要嘗一下的。東港是臺灣西南沿海的重要漁鄉,魚鮮豐美早已遠近知名,新鮮可靠的現流漁貨源源不絕,加上不斷開創出新的調理手法,使得東港海鮮的威名自成一家。
另外,由於當地開發得早,許多風味小吃也演變成當地口味,其中又以肉稞和肉圓最具特色,值得饕客前來一嘗。東港海鮮種類繁多,其中又以鮪魚生魚片、櫻花蝦和油魚子,並稱為海鮮三寶。東港的生魚片(見上圖)之所以知名,主要就在一個「鮮」字。為示新鮮,東港的生魚片一定是直立上桌;而且店家有道不成文的規矩,一定是七片一碟,據說是「沙西米」(三、四片)的諧音。
東港較著名的海蝦有東港蝦和櫻花蝦。油魚子是東港另一項特產,它比烏魚子大得多也稀有得多。除了三寶之外,東港還有許多特色魚、特色菜。 具體吃海鮮的地方在華僑市場附近,保證你會逛得眼花繚亂。光看還不過癮,一旁就有許多海鮮攤,找個位子坐下來,點杯啤酒,配上活跳跳的海鮮,生猛滋味令人難忘。
好了,墾丁好吃好玩的就先介紹到這裡了。下回我們再來講講淡水,大家記得到時來關注一下哦!
(未完,待續)
原創不易,喜歡就置頂公眾號並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哦!
小琦,一個開紅色奔馳敞篷跑車的女文青。畢業於復旦大學企管系,中考作文滿分並被收錄成書。高中時就成為青年報的學生記者,每月都有各類文章發表於各大報紙雜誌。做自媒體人後第一篇文章就上了簡書首頁,並被某知名婚慶網站邀請做籤約專欄作者。大學畢業後去了新加坡一家當地最大的金融機構工作,回國後在世界500強外企擔任高管。經常做空中飛人,國內國外去過不少地方。看過不少風景,也見過不少人。實錄故事,旅行遊記,散文隨筆,短篇小說,總有一款適合你!喜歡的話就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加關注吧!
原創公眾號:小琦的天空
非個人轉載請聯繫本人授權
點擊手機左下角的 「閱讀原文」
即可進入小琦的法國紅酒微店
蘋果用戶打賞請長按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