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期待!這座承載全常州人記憶的公園,正改造提升中!

2020-12-25 澎湃新聞

超期待!這座承載全常州人記憶的公園,正改造提升中!

2020-12-14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紅梅公園留下了

一代又一代常州人的獨家回憶。

作為老城廂建設的重要節點,

近期,

紅梅公園空間開敞改造工程

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這是公園自2006年敞開擴建以來

規模最大的一次改造。

今天,在紅梅公園空間開敞改造工程現場,小布看到,這裡正如火如荼地實施景觀改造,大草坪區域內的大型喬灌木在通透修剪,並引種了染井吉野櫻、雞爪槭、矮麥冬等植物品種。一眼望去,整個大草坪看起來視野開寬,環境優美。

市綠化管理指導站建設管理科相關負責人告訴小布,清除中層植被,使櫻花林顯露於大草坪後側,未來將打造成櫻花山坡。「等到明年櫻花盛開時,大草坪這片區域景觀將美不勝收。」

(資料圖▲)

紅梅公園內樹木蔥蘢,花開四季

既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又有江南園林特色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公園內林下空間鬱閉、活動場地不足、

特色景點被掩蓋、基礎設施破損等問題已突顯

亟需按照新時代公園管理要求進行提升改造

此次空間開敞改造工程

涉及三大提升

一是綠化空間提升。通過植物調整改善現有綠化密閉狀況,開敞景觀視線,增加園內疏林草地景觀和活動空間,使園內風景與外圍行人結合更為密切;

二是古典建築提升。通過對古建築和亭廊的出新,展現古典園林風貌;

三是公共設施提升。通過主入口形象打造與設施完善,為市民提供更多的活動空間,並同步提升公園服務功能,推動周邊區域商業、環境整體發展。

在紅梅公園北入口處,施工人員正在對池杉大道旁的部分綠化進行移除,調整條形石坐凳位置,這裡將闢出350平方米的遊人活動場地。據悉,此次紅梅公園8個出入口都將實施改造提升,其中地被調整6.6萬平方米、綠化調整4500平方米、地形調整2萬平方米。

小布從空間開敞改造工程規劃圖上看到,環湖濱水空間提升也是一大亮點。園內濱水沿岸的植被都將重新調整,環湖綠籬全部實施優化,打開濱水視線,使遊人能親近大自然。據了解,工程一期將於明年5月1日前結束,部分景點於元旦前向市民開放。

紅梅公園始建於1958年,1960年正式建成開放,因紅梅閣而定名為紅梅公園。1978年的常州主城區,只有紅梅,東坡,人民三個公園。

紅梅公園是常州幾代人的記憶

我們在這裡度過了童年、青年、壯年

常州人翻開自己舊時的相冊

應該都會有一張在紅梅公園的老照片吧

讓我們一起乘著時光機

看看紅梅公園過去的故事吧!

坐落在紅梅公園東南部的文筆塔,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原名太平講寺塔,後人改其名為文筆塔。

現如今,文筆塔已經成為公園文筆夕照景觀的主景,配有筆架山、文筆樓、夢筆軒等景點,這裡的古建築鱗次櫛比,堪稱公園的精華所在。每至夕陽通照,頓生「浮圖會得遊人意,掛住斜陽一抹金」之意境。

紅梅閣位於紅梅公園的南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是重要的道教建築。

如今的紅梅閣為公園內紅梅春曉景觀的主景,有古春軒、冰梅石等景點,四周紅梅翠竹遍布,每當冬末春初,紅梅怒放,尤如彩霞紛飛。

紅梅公園的敞開已經伴隨我們十四載,她是歲月的見證者,也是城市綠肺的守護者。其開放的姿態也為更多市民提供了一處生活樂園,你還記得未免費開放前的公園入口嗎?

「入目皆花影,處處盡芳菲」

如今,紅梅公園已經建設成為

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國家重點公園

省優秀風景園林示範項目

江蘇省春季十大賞花勝地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紅梅公園改造前,左右滑動進行翻看)

(▲紅梅公園改造後,左右滑動進行翻看)

美麗的紅梅公園一如既往在那裡

等待著常州市民的光臨

來源:常州日報、常州公園、化龍巷綜合整理

互動有禮第二季

小布這廂有禮了!從6月1日起,我們將為每月積極參與互動的網友,送上一份常州發布定製文創!

參與方式1:轉發常州發布推送至微信朋友圈或者微信群。

參與方式2:在常州發布推送文末跟帖留言。(每人每篇僅入選一次)

小布將在每月初公布獲獎名單。

本文僅可作非商業分享之用

文章中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

原標題:《超期待!這座承載全常州人記憶的公園,正改造提升中!》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老重慶人記憶中的北溫泉公園明年回歸
    重慶日報記者7月30日從北碚區了解到,該區正通過生態環境修復提升、生態環道建設、生態搬遷異地遷建、三花石片區棚改、生態文化保護傳承和民生保障等六大工程,提升縉雲山的「顏值」和「氣質」,開啟縉雲山綜合提升新篇章。
  • 維護提升公園25座 新建公園10座 新建綠地31塊 這張綠色成績單...
    維護提升公園25座 新建公園10座 新建綠地31塊 這張綠色成績單,怎能不愛 2020-12-20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州二七廣場,承載一代人記憶的U型天橋開拆了
    承載一代人記憶的二七U型天橋,要跟大家正式說再見了。10年前,你可以站在這裡,看二七廣場周圍美景,看周圍百貨商鋪林立,感受到鄭州的繁華,在這裡有過多少天橋故事,這裡承載著一代鄭州人的回憶。據說目前鄭州二七廣場周邊正在進行地下空間升級改造,二七廣場隧道項目的整個工地的施工範圍是從正興街與京廣鐵路隧道的箱涵東側到西大街與北順城街交叉口,而這座二七U型天橋正好影響到施工,一是工程打樁的時候,樁基高於天橋,影響隧道施工;二是天橋的整個支撐結構影響,天橋的墩柱在施工範圍內,隧道施工的時候會挖掉墩柱,也會影響天橋安全。
  • 城區雙塔公園即將提升改造
    此次改造將遵循完善公園使用功能需求,尊重場地現狀特徵,挖掘區域文化特徵等原則,在原有公園景觀的基礎上,增加特色雕塑、兒童活動設施、互動裝置、休憩設施等,並對現有其他配套設施進行提升改造。同時,對園路、汀步、濱水步道等進行重新梳理優化,修補換新,努力讓市民在遊園過程中不僅能看到美景,還能體驗園內步行帶來的樂趣。
  • 饒平縣中山公園改造提升啦
    縣城丁未革命紀念亭周邊環境改造提升項目將於10月21日開工建設,吹響了中山公園環境改造提升號角。 中山公園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的群眾性公園,在饒平境內先後有兩座。根據《饒平縣誌》記載:一座建於1933年,位於老縣城三饒鎮的琴峰山。園內有中山紀念堂及「九·一八」紀念碑,有饒平民眾教育館等;另一座建於黃岡東郊。
  • 無錫新建和改造提升35個公園,與此同時又有一批新動作!
    與此同時最近又有一批新動作無錫新建和改造提升35個公園 將近一半的公園已建成開放無錫新建和改造提升35個公園,去年10月將近一半的公園已建成開放!2019年全市多地新建了10萬平方米以上面積的中大型綜合公園,除了惠山區的洋溪溼地公園,還有東北角上的北興塘河溼地公園、西南面的蠡湖大道路側遊園以及東端的慧海灣生態公園。預計今年綠地建設將會更大!據統計,2018年無錫市區新建和改造提升了公園20個,而2019年這一數字達到35個,總面積超過120萬平方米。
  • 天津百年老公園的新生
    在很多老天津衛的記憶中,中心公園可不是「相親角」,而是見證了成長與青春的記憶符號。這裡,承載了父母那一輩人的親情、友情、愛情記憶。於是,中心公園的角亭,就成為了老天津人的獨家記憶。我們這些90後,就只能對著相冊裡的照片,回想那個年代的趣味。圖源網絡不過,這次中心公園進行提升改造,記憶中的八角石亭又回來了。這次的升級改造,變化的不只一個八角石亭。原本的裝飾性建築百花廳被進行了充分利用。
  • 期待!這座陪伴無數金堂人成長的公園即將蝶變新生!
    說起梅林公園,金堂人絕不陌生。這裡承載了幾代金堂人的美好青春記憶,也鐫刻了無數人的花樣年華和歡聲笑語!曾經那位少年,可否還記得?每次去梅林公園,你也一定會買園內的糖畫、棉花糖和那些各種各樣的金堂小吃,還有道路兩旁售賣的小兔子、倉鼠、小金魚、小烏龜簡直讓人愛不釋手,每個到梅林公園的小可愛在臨走時
  • 成都49座體育場館衝刺大運會
    而它們承載的不僅是一場國際性的賽事,更是未來若干年裡,這座城市市民健康運動的生活需求。事實上,在兩年的時間裡完成49座國際一流標準場館的新建或改造,挑戰不可謂不大。但能夠看到,這些場館的建設進度每日都在刷新,每天都有驚喜。根據來自成都市住建局的最新消息顯示,兩座新建場館已基本完工,一座改建場館也已完工。
  • 今年「十一」,全新的虎山公園開園納客!童年的快樂,要回來了
    亓利群一行首先來到虎山公園改造提升工程現場,現場聽取了施工人員的匯報,並詳細詢問了工程的進展情況。亓利群強調,虎山公園一直是泰城重要的休閒娛樂場所,也承載了許多泰安市民的珍貴回憶,虎山公園改造提升工程是景區的基礎工程,更是一項民生工程,要進一步優化方案,科學施工,倒排工期,確保「十一國慶節」到來前完工。
  • 古鎮鎮改造老舊公廁,提升鄉村顏值
    本報記者 文波 攝 本報訊 古鎮古二村一河兩岸的小公園中,一座清雅的建築佇立公園裡,與公園環境融為一體,仔細走近一看,是鄉村裡一座新的公廁。「這是我們村改造的第一座公廁,改造前,公廁已使用20多年,設施陳舊落後,群眾不愛用。改造後,通風透氣無異味,有專人打理,大家都愛用了。」近日,帶我們參觀的古二村村主任林錦安笑著說道。
  • 鶴龍街積極推進城鄉環境提升!轄內多個道路、公園得到改造
    近兩三年來,鶴龍街積極推進城鄉環境提升項目,2020年至今,轄內鶴邊、聯邊、黃邊3個經濟聯社的道路、公園等多個項目陸續完工,城鄉環境「整」出了新面貌,人居環境品質得到了提升。據了解,軍民東路是鶴龍街城鄉環境提升項目之一,這條道路是員村社區連接106國道的重要通道,雙向兩車道,長約420米。此次改造將原來的一排一層高的商鋪集體物業進行了清拆,鶴邊經濟聯社無償提供了用地。如今整條道路拓寬成24米寬的雙向四車道,原來的塵土飛揚、坑坑窪窪的水泥路面,也升級為寬敞整潔的瀝青路面。
  • 這座福州人熟悉的公園,要回來了!新兒童遊樂園免費玩……
    林雙偉 攝這一次,左海公園不僅新建了3座供人休憩的亭廊臨水處、草坪中還設置了不少桌凳成為林下空間提升改造的重要內容據園建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左海公園興建於1990年>這是孔雀園中的標誌性建築「白塔」群落是孔雀園中的標誌性建築,如今成了網紅打卡點。
  • 浙江今年改造提升971座城市公廁 要改成這樣
    近日,小布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浙江將推進城市公共廁所服務大提升工作。2020年,以城市建成區、中心鎮、特色小鎮為重點範圍,全省完成971座城市公共廁所提升改造任務。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全省城市公廁的提升改造任務。
  • 子城遺址公園、西南湖空中廊橋、體育中心改造……「品質嘉興...
    啟動「九水連心」、老舊片區改造等重點項目配套的有機更新摸底工作。南湖區負責的城中村項目「拔釘清零」(共計297戶)工作全面告捷。東柵片區有機更新方案持續優化,啟動南北土特產地塊徵收,對更新出來的地塊,布局一批口袋公園、智慧停車場、城市驛站等公共服務項目。
  • 和平公園的老虎、獅子!上海人記憶裡的這所公園從12月30日...
    中介紹,和平公園改建項目經虹發改投[2020]71號批准,將於2020年12月30日進場施工,為了確保該工程安全、順利進行,決定自2020年12月30日至2022年4月30日對和平公園實施閉園施工。在這份公示方案中,改建後的和平公園將相比現在有較大的調整,包括對水體進行修復與駁岸改造,對橋梁進行調整。此外,綠化景觀將進行調整與提升,讓市民遊客能有更好的遊玩體驗。此前公示的改造設計方案相關負責人今天向話匣妹透露,公園的最終改建方案在吸收各方意見後,在此前的公示版本上還會有所調整。
  • 小公園老城新生!帶你搶先看小公園的改造近況
    小編說:現在的老市區已不再是沉睡已久的小城了,期待2018
  • 東水門至儲奇門將打造親水步道 珊瑚公園要展示「新城變遷」
    渝中區是重慶的母城,地處長江與嘉陵江的交匯處,歷史底蘊深厚,承載著數代重慶人的回憶。如何推進岸線治理提升,提升濱江地帶城市品質?5月15日,渝中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對《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行了解讀。
  • 南京有座「微笑公園」,即將上線!
    3月28日上午,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專題調研浦口公園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作。浦口公園籌建於1951年,歷史上經歷過多次擴建和修繕。小北獲悉,此次項目提升以「微笑的公園」為設計主題,讓使用者從兒童到老人全年齡段均能在園內找到活動空間。項目面積約130畝,已於2019年10月進場實施,主要包括景觀綠化提升、景觀小品、景觀生態改造、道路和廣場改造等,目前已完成80%以上的工作量,預計在今年4月基本完成。「廣場的設計理念是什麼?」
  • 武康城西舊城改造!留下老街舊樓的記憶,期待升級改造換新貌
    武康中心城區城西片舊城改造五期 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除工作已進入招標階段 預計在本月中旬開始施工 ▼ 拆除在即 那些曾經的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