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狗脊的釋名
本品狀如狗之脊骨,故名狗脊。《綱目》云:「(蘇)恭曰:此藥苗似貫眾,根長多歧,狀如狗之脊骨,而肉作青綠色,故以名之。時珍曰:強膂、扶筋,以功名也。《別錄》又名扶蓋,乃扶筋之誤。」
中藥狗脊的基原
為蚌殼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莖。
中藥狗脊的植物
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L-)J.Smith[Polypodium barometz L.]大型土生蕨類,植株高2-3m。根莖短粗,橫臥,直徑4-8cm,密生金黃色節狀長毛,有溝澤,形如金毛狗頭。葉叢生;葉柄粗壯,長1-1.2m,腹面有淺縱溝,下部棕紫色;葉片革質,寬卵形,長1-1.4m,寬0.8-1.1m,三回羽狀深裂,羽片10-15對,互生,狹長圓形,長50-60cm,寬20-25cm;二回羽片18-24對,互生,線狀披針形,長13-15cm,寬2-3cm;末回裂片23-25對,互生,呈鐮狀披針形,長不及2cm,邊緣有淺鋸齒;葉脈羽狀,側脈分叉。孢子囊群位於裂片下部邊緣,生於小脈頂端,囊群蓋兩瓣,形如蚌殼,長圓形。
生於山腳溝邊及林下陰溼處酸性土壤中。分布於西南、華南及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等地。
中藥狗脊的採集
秋、冬兩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或去硬根、葉柄及金黃色絨毛,切厚片,乾燥,為「生狗脊片」;水煮或蒸後,曬至六七成幹,切厚片,乾燥,為「熟狗脊片」。
中藥狗脊的藥材
狗脊Rhizmna Cibotii根莖呈不規則的長塊狀,長10-30cm,直徑2-10cm。表面深棕色,密被光亮的金黃色茸毛,上部有葉柄殘基,下部叢生多數棕黑色細根。質堅硬,難折斷。氣微,味微澀。
中藥狗脊的化學成分
根莖含蕨素(pterosin)R、Z,金粉蕨素(onitin),金粉蕨素-2'-O-葡萄糖苷(onitin-2'-O-βD-glucoside),金粉蕨素-2'-O-阿洛糖苷(onitin-2'-O-β-D-alloside),歐蕨伊魯苷(ptaquiloside)等。
中藥狗脊的作用(藥理作用)
1.對心肌的影響:
100%狗脊注射液30g/kg給小鼠腹腔注射,對心肌攝取86Rb無明顯影響。若20g/kg連續給藥14日,則可使心肌對86Rb的攝取率增加54%。
2.止血作用:
金毛狗脊毛對實驗動物的肝、脾、瘢痕組織的損傷出血有較好的止血作用,尤以毛粉的止血效果最好。
中藥狗脊的炮製
1.狗脊: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未切片者,除去絨毛,略泡,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博濟方》:「燎去毛。」《普濟方》:「去毛,浸軟切。」
2.砂炒狗脊:
取淨砂子置鍋內,用武火炒熱,加入淨狗脊片,拌炒至鼓起,絨毛呈焦褐色,取出,篩去砂子,放涼,除去殘存絨毛。
3.蒸狗脊:
取淨狗脊片,置蒸製容器內,用武火加熱,蒸4-6小時,停火,悶6-8小時,取出,乾燥。
4.酒狗脊:
取淨狗脊片,加黃酒拌勻,悶透後置蒸製容器內,用武火加熱,蒸4-6小時,停火,悶6-8小時,取出,乾燥。每狗脊片100kg,用黃酒15kg。
《雷公炮炙論》:「凡修事,細銼了,酒拌蒸,從巳至申出,曬乾用。」
《局方》:「凡使,先以猛火燎去毛,令淨,以酒浸一宿,蒸過焙乾用。」
5.鹽狗脊:
取淨狗脊片,加入鹽水拌勻,潤約3小時,待鹽水吸盡後,蒸3小時,取出,曬乾。每狗脊片100kg,用食鹽2kg。鹽狗脊長於益肝腎,強腰膝。
6.炒狗脊:
取淨狗脊,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焦為度,取出放涼。《普濟方》:「炒去毛淨。」貯乾燥容器內,酒狗脊、鹽狗脊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中藥狗脊的藥性
味苦、甘,性溫。歸肝、腎經。質堅行散,降而能升。
1.《本經》:「味苦,平。」
2.《別錄》:「甘,微溫,無毒。」
3.《藥性論》:「味苦、辛,微熱。」
4.《藥性通考》:「味苦、甘,氣溫。」
5.《本草求真》:「入肝、腎。」
中藥狗脊的功效主治
強腰膝,祛風溼,固腎氣。主治腎虛腰痛脊強,足膝軟弱無力,風溼痺痛,遺尿,尿頻,遺精,白帶。
1.《本經》:「主腰背強,關機緩急,周痺,寒溼膝痛。頗利老人。」
2.《別錄》:「療失溺不節,男子腳弱腰痛,風邪淋露,少氣目暗。堅脊,利俯仰,女子傷中,關節重。」
3.《藥性論》:「治男子女人毒風軟腳,邪氣溼痺,腎氣虛弱,補益男子,續筋骨。」
4.《綱目》:「強肝腎,健骨,治風虛。」
5.《藥性通考》:「堅腎益血,強肝養氣。」
6.《玉楸藥解》:「洩溼逐寒,起痿止痛,洩腎肝溼氣,通關利竅,壯筋骨,治腰痛膝痛,足腫腿弱,遺精帶濁。」
7.《綱目拾遺》:「止諸瘡血出,治頑痺;黑色者殺蟲更效。」
8.《本草述錄》:「主下焦肝腎之陰,能充經脈之血氣。」
中藥狗脊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中藥狗脊的使用注意
腎虛有熱,小便不利,或短澀黃赤者,均慎服。
1.《本草經集注》:「惡敗醬。」
2.《本草匯言》:「肝虛有鬱火忌用。」
中藥狗脊的應用配伍
1.強腰膝,祛風溼:
本品苦甘性溫,專入肝、腎,善祛脊背之風溼而強腰膝,故常用於肝腎不足之腰痛脊強、足膝無力及風溼痺痛等證。凡肝腎虧虛,兼感風寒溼邪,症見腰痛脊強,不能俯仰,足膝軟弱者,可與萆薢、菟絲子配伍,以補肝腎,祛風溼,如《聖惠方》狗脊丸;或與牛膝、附子、獨活等同用,如《普濟方》狗脊酒。凡風寒溼痺,關節疼痛,四體無力者,可與附子、桂心、山茱萸、秦艽等合用,以溫腎散寒、祛風除溼,如《聖惠方》狗脊散;若氣血虧虛,感受風溼,手足麻木不利者,則可與熟地、當歸、牛膝、木瓜等伍用,以祛風養血、強筋壯骨,如《易簡方便》狗脊飲。
2.固腎氣:
本品性溫入腎,功能溫下元而固腎氣,故常用於腎氣不固之遺尿、尿頻、男子遺精、女子白帶等證。凡年老腎虛尿頻不禁者,可與益智仁、茯苓、杜仲等配伍,以益腎縮尿。凡男子腎虛遺精,腰酸腿軟者,可與遠志、茯神、當歸等相配,如《瀕湖集簡方》固精強骨方。凡婦女衝任虛寒,帶下純白者,可與鹿茸、白蘞、艾葉同用,以溫腎固攝,祛溼止帶,如《普濟方》白斂丸。
1.《本草經集注》:「萆薢為之使。」
2.《本草經疏》:「得鹿茸、白蘞、艾、茯苓、蛇床子,治室女衝任帶脈三經虛寒下白帶;得牛膝、菟絲子、地黃、山茱萸、白膠、杜仲,固精強骨壯腰腎;得沉香、牛膝、石斛、木瓜、五加皮、白鮮皮、菊花、漆葉、蒺藜子,能通利關節,除五緩六急。」
3.《得宜本草》:「得鹿茸、白蘞治帶下,得川烏、萆薢治諸風。」
4.《得配本草》:「配當歸治病後足腫,佐鹿茸、艾治寒溼帶下。」
附方
1.治五種腰痛,輕身,利腳膝。狗脊二兩,萆薢二兩,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幹,別搗)。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服三十丸,以新萆薢漬酒二七日,取此酒下藥。(《聖惠方》狗脊丸)
2.治腰腳疼痛。狗脊(燒去毛)、防風、萆薢、烏頭(炮)各一兩,蓬莪朮(煨)半兩。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聖濟總錄》狗脊丸)
3.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脈不舒。蘑菇、金毛狗脊各120g,酒500g,浸半月至1月。每服9-15g,日3次。(江西《中草藥學》加味舒筋藥酒)
4.固精強骨。金毛狗脊、遠志肉、白茯神、當歸身各等分。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酒服五十丸。(《瀕湖集簡方》)
5.治室女衝任虛寒,帶下純白。鹿茸(醋蒸,焙)二兩,白蘞、金毛狗脊(燎去毛)各一兩。上為細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普濟方》白蘞丸)
6.治酒疸,遍身發黃。狗脊(去毛)一兩,白芥子一錢,甘草一分。上細銼。用酒一升,煎取半升,去滓,分溫二服,(《聖濟總錄》追毒飲)
7.治痔疾下血。荊芥穗(陳者)、狗脊(去毛)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匕,濃煎木賊湯調下;若瀉血甚者,加酸石榴皮等分為散,淡醋湯調下,不拘時服。(《聖濟總錄》荊芥散)
8.治小兒肛門脫出。黑狗脊、荊芥各一兩。上以水一升,煎令沸,先噓後洗。(《普濟方》)
9.治九蟲。狗脊二(一)兩,川芎一兩,細辛一兩,白蕪荑一兩。上為散。三更後先吃牛肉淡幹脯三二兩,五更初以粥飲調下三錢,良久當有蟲下為度。(《聖惠方》狗脊散)
10.治結核病。金狗脊15g,雞蛋5個,紅糖30g,為1日劑量。以金狗脊、雞蛋2味,加水500g,煎沸後,即取出雞蛋擊破蛋皮,復入煎熟,使藥液滲入蛋內。雞蛋食之,湯衝紅糖服之,至病癒為止。[《河南中醫》1985,(1):13]
臨床報導
治療體部潰瘍狗脊絨毛外敷,每日2-3次。治療因燙傷、創傷或手術創口不愈所致的體部潰瘍以及下肢慢性潰瘍50例,除2例無效外,48例全部治癒,總有效率96%。
文獻綜錄
1.《本草經疏》:「狗脊苦能燥溼,甘能益血,溫能養氣,是補而能走之藥也。腎虛則腰背強,機關有緩急之病,滋腎益氣血,則腰背不強,機關無緩急之患矣。周痺寒溼膝痛者,腎氣不足而為風寒溼之邪所中也。茲得補則邪散痺除而膝亦利矣。老人腎氣衰乏,肝血亦虛,則筋骨不健,補腎入骨,故利老人也。失溺不節,腎氣虛脫故也。
《經》曰腰者腎之府,動搖不能,腎將憊矣。此腰痛亦指腎虛而為溼邪所乘者言也。氣血不足則風邪乘虛客之也。淋露者,腎氣與帶脈衝任俱虛所致也。少氣者,陽虛也。目得血而能視,水旺則瞳子精明,肝腎俱虛,故目暗。女子傷中關節重者,血虛兼有溼也。除溼益腎,則諸病自瘳,脊堅則俯仰自利矣。」
2.《本草述》:「夫其所治,《別錄》言風邪淋露,少氣目暗。甄權又言毒風軟腳,腎氣虛弱,即此可以思其功。夫經脈所以濡筋骨、利機關,非血無以濡之,非氣無以煦之。故此味乃主下焦肝腎之陰氣,與上焦心肺之陽氣微不同耳。《本經》謂頗利老人,緣老人下焦之陰氣多虛,多有不利故也。更繹《本經》但言寒溼,而《別錄》、甄權又出風邪毒風之治,非有二也。蓋腎者水髒,全藉風木以達陽而化陰;風木虛則陽不達,陽不達則陰不化,陰不化則寒溼病乎血,病乎血則風化自病而為風邪,久之為毒風,還病於腎臟,而為腎臟風毒,或有化為溼熱,以為肝種種之病者,皆坐風虛也。此味能益腎氣,若主輔得宜,使陽得達而陰得化,有何關節不利而風溼不瘳乎。但病各有所因,則劑各有所主,誠即方書治寒溼腳氣,必用益陽氣除寒溼之劑;治風溼,必用活血、除風溼之劑;而此特逐隊以奏功。又有腳氣宜補益心腎者,主以益心腎之味,而此特佐之。然則此味固不任攻擊之功,即冀其奏補益之效亦未能專恃也矣。」
3.《本經續疏》:「狗脊,味苦氣平,則性專主降。惟其苦中有甘,平而微溫,乃為降中有升。降中有升,是以下不能至地,本專主降,是以上不能至天,而盤旋於中下之際。為活利之所憑藉,非補虛亦非洩邪,有邪者能活利,無邪者亦能活利。是以頗利老人句,著於周痺膝痛兩證之外,以見其不專治邪耳。」
4.《本草正義》:「(狗脊)能溫養肝腎,通調百脈,強腰膝,堅脊骨,利關節,而驅痺著,起痿廢;又能固攝衝帶,堅強督任,療治女子經帶淋露,功效甚宏,誠虛弱衰老恆用之品。且溫中而不燥,走而不洩,尤為有利無弊,頗有溫和中正氣象,而人多忽之,不以為重,殊可惜也。」「然狗脊性溫,乃溫和溫養之意,非溫熱溫燥之例。如果肝腎之虛,陰不涵陽,以此固攝下元,引經嚮導,亦無不可。」
5.《本草用法研究》:「狗脊苦溫性燥,長於治風寒溼痺,利機關、強腰膝是其本功。性溫而燥,其色紫如肝,腎虛而有風寒溼邪痺著關節者最為相宜,若純虛無邪,亦非其治也。」
草藥大全,百草中醫QQ/微信:873324412
歡迎掃描關注:藥材大全,上千種草藥使用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