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揮作用的引援計劃,幫助他們贏得了2017-18和2019-20賽季的丹麥超級聯賽冠軍,並在四年前就成功殺入了歐聯杯32強,過程中甚至2-1擊敗了英超豪門曼聯。
曾2-1擊敗曼聯的中日德蘭
漢森就直言,他剛加入時對這種引援方法表示懷疑。「單靠數據決定引援,能起作用嗎?」
現在回過頭來,漢森承認自己是多慮了。「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模式,索羅斯的轉會就可以打破很多質疑(雖然挪威人在水晶宮的生涯並不成功)。」
關於這個數據模型的運作流程,安克森曾經作出過詳細的解釋:假設你正在考察兩個前鋒,其中一個四場比賽中,有一場有三次機會並且進了三個球;另一個球員在四場比賽有10次機會卻沒有進球,你會選擇引進誰?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第一個球員更有效,我們應該選擇他。但我們的數據模型告訴我們,實際轉化率是隨機的,所以衡量一個好前鋒的標準不在於他能否保持極高的機會/進球轉換率,而應該是能否始終保持較高的進球機會率。
安克森直言:「按照這個標準的話,我們會選第二個。」
寫在最後
雖然利物浦當初對數據模型的應用並不成功,但克洛普對中日德蘭的引援模式依舊讚賞有加。
說到這,想提醒大家兩個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在入主利物浦之前,克洛普曾經有意前往中日德蘭充充電。「在我的休息時間,我有興趣去那裡一段時間,只是看看他們做什麼。但是我和利物浦籤約了,所以我不能踐行這個計劃。」
另外,在入主安菲爾德之後,渣叔依然保持著對中日德蘭的關注,而且在兩年前挖來這支丹麥球隊的手拋球教練託馬斯·格隆內馬克。自從格隆內馬克到來後,利物浦從統計上的英超邊線球發球成功率和創造機會能力最差的球隊之一,變成了歐洲邊線球技術最好的球隊之一。
如今,兩支球隊在歐冠的碰面,當然還算不上一場勢均力敵的對抗。但當中的故事,值得我們好好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