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國產電影市場,讓人欣喜地湧現出不少商業上或藝術上的成功之作。不過,也依然有大量粗製濫造的電影。
試圖將這些影片逐一鞭屍示眾,無疑是對讀者寶貴時間的浪費。筆者「精挑細選」,擇其要者,為讀者遴選出數部「奇葩」電影,與大家品玩賞鑑。
事實上,在與形形色色的國產爛片長期相處的過程中,久經考驗的觀眾想必早就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比如作為爛片集中營的恐怖片和兒童動畫片,儘管數量眾多,畢竟票房冷清,流毒不廣。不妨來一組拼圖海報,讓他們集體露露臉。
首先向讀者們發起視覺衝擊的是國產恐怖片大軍,請做好心理準備,以下影片分別是:
《恐怖理髮店》、《恐怖快遞》、《心驚膽戰》、《大腳印》
《碟仙II》、《詭眼》、《驚魂繡花鞋》、《碟仙前傳》
《通靈姐妹》、《碟仙實錄》、《詭宅》、《怨靈II》
《怨靈宿舍之白紙女生》、《驚悚小說》、《午夜驚魂路》、《噬魂嶺》
《借眼》、《京城81號II》、《恐怖電影院2》、《碟仙之畢業照》
《恐怖畢業照2》、《玲瓏井》、《原罪的羔羊》、《詭井》
《左眼陰陽》、《隱隱驚馬槽》、《詭域新娘》、《七月半2:前世今生》
《紋身師》、《畫室驚魂》、《筆仙咒怨》、《恐怖電影院2》
以及《深宮怨靈》和《七月半3:靈觸第七感》。
以上僅僅是2017年在院線上映的國產恐怖片的一份不完全名單。
相信即使讀者們並沒有真正走進電影院感受這些電影所帶來的陣陣寒意,單是看著海報,也心涼了半截。絕大多數國產恐怖片如此平庸,以致於片名的撞車和海報配色的撞車都成了見怪不怪的老生常談。
不過2017年的國產恐怖片市場還是有一些新的變數,例如老牌的靈感繆斯女神筆仙,迅速過氣,僅僅在大銀幕上露了一次臉(《筆仙咒怨》);而導演們的新歡碟仙,則共出場四次(《碟仙II》、《碟仙前傳》、《碟仙實錄》、《碟仙之畢業照》),簡直是恐怖片界的當紅炸子雞。
內地觀眾心目中的「鬼後」林心如(《樓》、《繡花鞋》、《京城81號》、《魔宮魅影》、《魔輪》),在2017年與影迷們無緣大銀幕相見。接棒《京城81號II》這一重量級IP的張智霖、耿樂、梅婷、鍾欣潼等演員,也未能撐起國產恐怖片市場的大旗,票房相對前作大幅滑坡,豆瓣評分也只有3.9分。《京城81號II》除了繼續將裝神弄鬼諉罪於幻覺和精神疾病,更拍成了不孕不育症的宣教片,讓人索然寡味。倒是10月底上映的一部港產恐怖片《常在你左右》,「鬼」味十足,觀眾或可一看。
聊完恐怖片,下面再看看一組馬卡龍色調的兒童動畫片海報。以下影片分別是:
《辛巴達與美人魚公主》、《豬豬俠之英雄豬少年》、《逗逗迪迪之美夢年年》
《超能龍騎俠》、《蛋計劃》、《螢火奇兵》、《3隻小豬2》
《潛艇總動員之時光寶盒》、《水神娃》、《超能兔戰隊》、《巴希庫大冒險》
以及《功夫小兔俠》、《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牧野傳奇》。
2017年的兒童動畫片市場,相比往年有了不少的進步。以上僅僅是本年度在院線上映的國產兒童動畫片的一份不完全名單,原因是有數目不少的國產兒童動畫片,即使質量多少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至少誠意滿滿,並非圈錢之作。例如賀歲檔上映的《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熊出沒·奇幻空間》,暑期檔上映的《豆福傳》、《阿唐奇遇》、《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國慶檔上映的《昆塔:反轉星球》,都是小朋友觀影的不錯選擇。兒童動畫片爛片扎堆的檔期主要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家長不妨在這一日子遠離電影院,改為帶小朋友去遊樂園,否則稍有不慎,度節便成「渡劫」。
如果說國產恐怖片和國產兒童動畫片爛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那麼面向成人觀眾的國產爛片,至少還能爛出千姿百態,爛出千變萬化,爛出奼紫嫣紅一片天。當然,相當一部分國產爛片實在是門前冷落鞍馬稀,聊起來也無法喚起讀者共鳴,所以,我們就放過那些默默無聞的小眾爛片,挑一些至少有野心、有企圖的電影講講。
(以下皆為2017年上映過的片子,豆瓣評分截至2017年12月27日)
1月爛片推薦:《一路逆風》(豆瓣評分:4.7分)
上榜理由:作為一部紀錄片,拋開傳主本身的話題爭議性不談,影片本身乏善可陳,可以說是一無是處。此外,電影票房少得可憐,只有區區327萬之數,可見粉絲們的愛就跟塑料花一樣,看上去轟轟烈烈,其實並不值錢。
2月爛片推薦:《決戰食神》(豆瓣評分:4.7分)
上榜理由:儘管有眾多明星助陣,影片看著一點也提不起觀眾的胃口,在菜式呈現上缺乏想像力,故事更是老調重彈、食之無味。作為延期上映的隔年面,影片最尷尬的時刻莫過於片尾一眾明星們載歌載舞地齊唱《恭喜你》,而電影首映日大部分的工薪族都結束春節長假上班滿一個禮拜了!
本月備選爛片:《遊戲規則》(豆瓣評分:4.3分)、《瘋嶽撬佳人》(豆瓣評分:3.3分)
未上榜理由:看片名、看演員陣容,就知道是爛片,也爛得毫不出乎意料。
3月爛片推薦:《歡樂喜劇人》(豆瓣評分:2.5分)
上榜理由:雖然並沒有爛出新意,但在有一定排片量的本月新片裡,實在沒有比這部影片更爛的了……簡直是爛片界的獨孤求敗。
4月爛片推薦:《傲嬌與偏見》(豆瓣評分:5.0分)
上榜理由:並不算爛出天際,不過本月國產爛片領域實在是「山中無老虎」,只好讓這部電影來「猴子充大王」了。
5月爛片推薦:《美容針》(豆瓣評分:4.2分)
上榜理由:熟女俘獲小鮮肉的都市情感題材本來可以蠻有新意,被電影拍出了熟豬油一般的油膩感,演員的表演堪稱災難。
本月備選爛片:《臨時演員》(豆瓣評分:3.7分)、《夏天19歲的肖像》(豆瓣評分:4.8分)
未上榜理由:這兩部影片應該慶幸選擇在5月上映,如果在4月上映,一定是《傲嬌與偏見》的有力競爭者。
6月爛片推薦:《逆時營救》(豆瓣評分:4.8分)
上榜理由:電影不能說沒有想法,演員的表演也不能說不「拼」。但是電影的壞品味實在是糟蹋題材。另外這部影片也開了個壞頭,即用參加「野雞」電影節拿獎的方式為影片做營銷和背書。
本月備選爛片:《李雷和韓梅梅——昨日重現》(豆瓣評分:3.5分)
未上榜理由:讓人連多說兩句的興趣都沒有。
7月爛片推薦:《青禾男高》(豆瓣評分:4.0分)
上榜理由:58同城都沒有這部影片神奇。一部精神分裂的大雜燴式爛片,足以讓觀眾看得懷疑人生。
8月爛片推薦:《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豆瓣評分:4.0分)
上榜理由:原著的「原罪」姑且不論,電影對視覺語言的運用也足夠將觀眾雷得皮焦裡嫩。借用海底撈花式拉麵的技法來上演情挑戲碼,看不出浪漫,只看出了尷尬與油膩。電影作品本身之外的話題同樣不斷。粉絲愛的「鎖場」,不過是「鮮肉經濟」亂象的表現而已。這部影片不是亂象的始作俑者,然而悲哀的是,後繼者還在紛至沓來的路上。
9月「爛片」推薦:《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豆瓣評分:2.1分)
上榜理由:真正的現象級影片!真正的驚世駭俗之作!為了避免被導演告上法庭,我只能為「爛片」兩字打上引號,以示這一評價完全屬於引用,並不代表我個人觀點。圍繞這部影片的諸多是是非非,讀者可以查閱相關新聞報導。需要告訴大家的是,這部影片已經決定重新上映了,檔期就在農曆2018年的大年初一,海報還是導演親自手繪的,長下面這樣:
本月備選爛片:《會痛的十七歲》(豆瓣評分:3.0分)
未上榜理由:「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有《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這樣的屠龍刀/倚天劍「二合一」神作,誰敢稱王稱霸。作為年度神作,《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就是電,就是光,就是唯一的神話。
10月爛片推薦:《蝴蝶公墓》(豆瓣評分:2.9分)
上榜理由:一句話概括,中華土味版《暮光之城》。
本月備選爛片:《你往哪裡跑》(豆瓣評分:評價人數不足)
未上榜理由:被市場遺忘的爛片,爛得無聲無息,也爛得毫無價值。
11月爛片推薦:《降魔傳》(豆瓣評分:2.9分)
上榜理由:導演有炒冷飯的權利,觀眾也有不吃冷飯的自由。
本月備選爛片:《天生不對》(豆瓣評分:4.1分)
未上榜理由:同樣是炒冷飯,至少男女主演的顏值還可以湊合下飯。
12月爛片推薦:《假如王子睡著了》(豆瓣評分:4.8分)
上榜理由:即使有陳柏霖裸身賣大胸肌作為給女觀眾的福利,這部電影也荒腔走板得讓人如坐針氈。電影劇本敷衍就算了,連道具都毫不走心。在某一處情節裡,男主角帥氣地打開行李箱,裡面滿滿地都是人民幣,可是鈔票上居然印著「練功專用」。
「練功專用」!有錢請得起演員,沒錢用貨真價實的鈔票做道具嗎?
本月備選爛片:《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豆瓣評分:2.8分)
未上榜理由:難道「郭德綱」這三個字還不足以打消你走進電影院的念頭嗎?
好了,今年的國產電影「奇葩說」就給大家播報到這裡,祝大家在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