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歡合唱的朋友,都有接觸過日本的合唱作品。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團演唱的《夢的地圖》《勇氣》《綻放》等都來自於日本作曲家之手。這些作品只要前奏一響起,就有一種特別的感覺,讓人特別清新。此外,全曲鋼琴伴奏的織體都非常迷人,讓人慾罷不能。這些作品是怎麼做到這樣的風格的?我們又是否可以寫這樣的作品?我們一起來探討秘密。
當然,日本還有很多現代風格的作品,或者是帶有日本民族色彩的傳統合唱。這裡舉的例子只是日本合唱作品的其中一種風格——流行化的合唱作品。這是中國合唱團最喜愛的一種日本合唱風格,無論在日本國內還是在外國,這種作品的傳唱度都是最高。本文將會從這種合唱風格來分析他的鋼琴伴奏寫法。
一、節奏
1.多用典型的節奏型。
比如二八、四十六等規整節奏,不規則的節奏偶爾也會使用,但數量不多。大量使用規整節奏會讓音樂的風格嚴謹,有序。這樣的音樂會讓人感覺清新而單純。
(出自《若松正司編 児童合唱の定番1》中的《Tomorrow》,典型的節奏型)
2.經常重複節奏材料。
一旦開始了節奏材料,全曲都會經常重複這樣的節奏材料。節奏經常重複,律動就會更加簡明,音樂更容易讓人記住,也朗朗上口。
(出自《若松正司編 児童合唱の定番1》中的《大きな古時計》,重複的二八節奏型)
3.使用帶有流行風格的節奏。
這種流行風格會偏向於使用後半拍起,或是切分等。在譜面上看來這樣的節奏非常複雜,但對於聽慣了流行歌的朋友來說,聽幾次就能學會。這樣的流行風格也讓合唱變得流行,更容易受聽眾的喜愛。
(出自《女聲二三部合唱 卒業ソンぐ合唱精選》中的《手紙》,流行風格的節奏)
二、織體
1.織體厚度小,不增添多餘的和弦音。
日本作品的鋼琴織體縱向的厚度並不大,點到為止。雖然音符很少,但已經足以提示出整個音樂和聲架構。這是一種「節省」的寫法,即使不用很多音,音樂的效果也能非常豐滿。
(出自《新 中學生のクラス合唱曲集 奇跡》中的《奇跡》,織體厚度不大)
2.織體起伏小,跨度小。
織體旋律的上下起伏並不大,這方便了彈奏。而且這種不大的起伏也更加能夠塑造內在的音樂動力,這股動力在音樂內部緩緩而流。這樣的音樂也會更加「入心」,直達聽眾內心的深處。
(出自《スタジオジブリ名曲集》中的《世界の約束》,織體跨度小)
三、和聲
1.使用固定的和聲序列。
流行音樂多數也是使用固定的和聲序列,日本作品經常使用這樣的和聲序列,因此也能讓聽眾覺得親切。這種和聲序列會貫穿整個段落,或是貫穿全曲。固定的和聲序列會讓音樂富有規律,也是一種讓音樂變得朗朗上口的做法。
常用的和聲序列:
①I-VI-IV-V
②I-V6-VI-I46-IV-I6-II-V
③IV-V-III-VI-II-V-I
以上3條是日本合唱最常用的和聲序列,這些序列內部會產生一些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港臺的歌曲也多數使用這些序列。如果我們的歌曲也使用這樣的和聲序列,會發現非常具有港颱風格。當年港臺學習的也是日本的音樂,所以我們也會從日本的作品中也能見到大量的這種序列。這種序列非常便於初學者學習,也深受聽眾的喜愛。
(出自《表參道高校合唱部オリジナル混聲合唱曲集》中的《ハメミズキ》,使用固定和聲序列)
2.關鍵位置使用離調。
在音樂的分段位置,或者音樂的某些節點,會使用離調。離調在和聲學上,也就是出現了新的「V-I」關係。日本作品經常少量而有規律地使用離調,尤其是IV的副屬最多。這樣的離調不僅能讓音樂忽然「變色」,也能讓音樂內在增添了一種特殊的動力。
(出自《表參道高校合唱部オリジナル混聲合唱曲集》中的《心の瞳》,最後一個小節的第三拍用了離調)
3.善用和弦外音。
日本作品中會大量使用和弦外音,縱向加入到和弦中,加入了不和諧的因素。縱向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等音響效果。這些和弦外音使音樂變得更加具有都市風味,就像是現代人的思緒一樣。因此使用這樣的外音也會更加讓人產生共鳴。
(出自《NHK全國學校音楽コンクール》中的《第76回 - 夢の太陽》,右手大量使用二度不和諧音程)
四、總結
總體來說,日本作品的鋼琴伴奏簡約、明朗,符合「少即是多」的審美取向。我們通過節奏、織體、和聲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就會發現「簡」的奧妙。日本作品使用的節奏簡單,織體簡潔、和聲有規律。這樣的音樂傳唱度會非常高,也更容易讓聽眾喜歡。我們可以通過對日本作品這些方面的模仿寫作,習得這種寫作技法,也寫出大家喜歡的音樂。
(出自技安作品《閉幕》,使用二度,以及織體簡約技法)
這種音樂風格對於初級、中級團體來說最為適合,除了演唱難度之外,審美的品味也非常適合這樣的團隊。很多團隊在演唱過這樣的作品之後,團員都會反映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作品。因此這種具有流行風味的作品,我們之後都可以學著去寫作。
(出自技安作品《等天開朗》,使用簡約織體以及固定和聲)
對於創作來說,這種技法也是比較容易入手的。因為一切都「從簡」,我們從這樣的作品中開始自己的創作練習無疑是極佳。在創作練習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夠產出很多精美而清新的作品給合唱團傳唱。最終就能讓大家聽到這樣的作品,而更喜歡合唱。
以上。
往期回顧:
尋樂古人系列
01.遠古夏商周——讓人三月不知肉味的音樂?求你別讓我聽雅樂啊!孔子都被激怒了?
02.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雅樂?不聽!!至今流傳的樂府詩,琵琶是外國樂器?蔡文姬是誰?
03.隋唐——唐玄宗都來做指揮?這是超嚴格的音樂學院!想做「內人」?太難了啦!
04.遼宋夏金——退步啦!宋朝。那些年我們背過的宋詞。樂伎受歧視,士大夫還彈琴?
05.元——受歧視的漢人,被禁止的作品,官府最怕的音樂,燕樂變「豔」樂?
06.明清——古代之旅結束!官府害怕的市民,雅樂又襲來!樂迷!朱氏子弟。
從生活中學樂理系列
01.緒論——音樂無處不在,生活中也有樂理嗎?樂理在研究什麼?
02.速度與節拍——多樣的速度讓我們生活得更豐富,我們一生都離不開節拍。節拍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嗎?
03.節奏——生活中的各種節奏,自由地創作節奏!我的節奏感很差怎麼辦,我要怎麼訓練節奏?
04.音高——我們生活周圍的音高,鋼琴鍵盤要怎麼認?認識音階,自由地創作旋律!還可以用上五聲音階哦!
05.調式——音樂也有「原生家庭」?調式的起源呢?一起推算這些調式!
06.音程——人與人之間,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度」是什麼?音程是什麼?變化的音程,不同的色彩!
07.三和弦——流傳在音樂學院的慘劇,五線譜出現魚蛋串?這三個音來之不易!誰是小三?一起來分析「毒株」吧!
08.七和弦——三和弦夠煩了,還要整七和弦?掛科的音樂學子,七個音的和弦?什麼是數字低音?
09.和聲進行——調性中的星系,音的引力,和弦的共價鍵,和聲也會「出軌」?
10.終止式——最完美的人生規劃,無法逃避的終止式,體驗音符的一生。
隨手寫系列
作曲編配——你還在為作品的織體煩惱嗎?來看看建築尋找靈感吧!
合唱科普——為什麼合唱要有鋼琴伴奏譜?即興伴奏就不可以嗎?
合唱科普——我們的「隔空合唱」是怎麼做的?此文把步驟娓娓道來。
合唱科普——為什麼我想唱的流行歌合唱團不唱?唱K都不用排練,合唱就要排練?憑什麼!
合唱科普——為什麼我們的合唱音樂會鋼琴要放中間?
教學探討——為什麼我不支持鋼琴背譜?
教學探討——英皇八級樂理為什麼要這樣考?
教學探討——孩子學鋼琴,需要走「彎路」。
教學探討——學完和聲學,為什麼還是不會編配?
作曲編配——鋼琴伴奏居然和烹飪方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