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我很想去看看,當然對很多人來說國內最喜歡的山河還沒有全部轉完,去了國外也沒那麼著急,國內有很多存在感很低的省,說起貴州,大家的第一印象都太遠了,經濟不發達等等,但是近年來隨著內陸城市的崛起,貴州也完全變了。
來貴州除了品嘗不同的美食外,這裡還有紅色的觀光景點,另外,當地的風俗文化也讓遊客好奇,這裡有很多少數民族,貴州的一山上有最大的水族建築水司樓,一堆名聲不高,這裡是貴州周邊的小縣城,位於貴州的廣西,當然,當地被山環繞,經濟發展一直不好,小縣城有大動作,不要忽視這座水司樓,已經申請了三個吉尼斯紀錄的水司樓。
一山淨心谷景區的水司樓被貴州人民稱為貴州大山第一豪宅,共24層高99.9米,採用古代傳統建築技術,整體是用榫卯結構做成的。
從遠處看,建築物的形狀獨特地重疊在一起,看起來就像山一樣,但是實際的構造是獨立的,整體的三維效果很明顯,獨特的建築風格是水族傳承的體現,這種建築在日常生活中是看不到的,夜晚的水司樓在白天的大感官上再加上神秘,現在這座大樓已經申請了三個吉尼斯紀錄,世界最大的牌樓建築、最高的琉璃陶建築、最高水族、苗族、布依族元素建築。
這樣大工程的項目費用當然不少,這座大樓要求建設2億日元就完成了,16年正式對外開放,但是,當地人有這個問題,相對落後於一山地的偏僻經濟,當地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10億,所以這個項目對一山來說也可以說是「負重前進」。
建造最大的水司樓的目的是發展當地的旅遊業,心之谷觀光景點距離縣城不遠交通便利,背靠紅河谷的山脊,靠山靜水,水司樓的建設對當地居民和外來遊客都有吸引力,但是,當地居民的時間變長了,也有人認為水司樓的形象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也就是說,人們嘴裡的「面子工程」,第一次建設的價格不小。
一山原本就不是觀光地,只是根據景點的情況,對遊客的魅力就有限,幸運的是,經過近幾年的宣傳,水司樓的聲譽越來越高了,現在已經成為了當地的標誌性建築,在兩省的交界處,慕名而來的遊客也會來當地觀光,水司樓集觀光、展示會及酒店業於一體,有助於集中投資擴大業務範圍,它的存在同樣意味著文化的傳播,以前對水族不是很熟悉,但是自從有了這個貴州第一層之後,通過水族建築,讓很多人了解了水族這個古老的部落,水族過去分布在廣西和貴州一帶,他們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部落的盛衰曾經不回首看,但文化傳承在這裡可以傳承給世人展示。